拿到工兵鏟,吳良先是將附近的紅土與根須向深處挖開一些,接著才開始清理那兩個尖角附近的根須。


    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十分謹慎,尤其到了靠近那兩個尖角的地方,更是直接棄工兵鏟不同,取出隨身攜帶的小刷子與銅匕首一點一點的清理,完全是一副宛如對待情人一般憐香惜玉的小心姿態。


    “……”


    瓬人軍眾人對此早已見怪不怪。


    雖然有的時候總是覺得吳良有些過於小心了,反正古墓與古跡中的大部分古物他通常都不會帶走,實在沒有必要如此珍惜,但想到吳良曾無數次與他們說過這些古物既然被墓主人帶入陵墓或遺跡,必定是亡者生前最為的珍視的物品,貿然損壞恐怕受到亡魂報複,自然也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如此受到吳良的影響,他們進入古墓時雖然不似吳良這般珍視那些古物,但也早已養成了不亂摸不亂碰不破壞的好習慣,每每見到什麽奇怪的東西,他們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立刻向吳良匯報,教他親自前來處置,免得惹來什麽不必要的麻煩。


    然而華佗與大犬看到吳良此刻的模樣,心中卻多少有那麽點焦急。


    此時的處境每一個人的都一清二楚,他們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他們更清楚的是,如今的當務之急應是盡快找到離開這處秘境的方法,而不是像吳良一樣慢條斯理的清理這樣一個已經生鏽的銅器,這不是浪費時間麽?


    “老先生,吳太史此刻究竟在做什麽?”


    如此看了片刻,華佗終於忍不住碰了碰身旁的於吉,不解的問道。


    “這不顯而易見的事情麽,我家公子正在挖掘藏於這下麵的銅器。”


    於吉回頭輕描澹寫的道。


    “這我自然知道,我隻是想問問,這銅器莫不是有什麽我未曾看出來的特別之處?”


    華佗又問。


    “嗬嗬嗬,華神醫說笑了。”


    於吉隨即笑了起來,“這銅器此刻還沒挖出來哩,如何能夠看出它有什麽特別之處……如果非說哪裏特別的話,這銅器出現在這處古跡中便是它最大的特別之處,正如我家公子常說的那般,這些古物雖不會似人一般言語,但有時呈現出來東西,卻勝過了千言萬語,隻要足夠細心,它便能告訴我們許多早已掩埋於曆史塵埃中的往事。”


    “這……就算如此,似乎也沒必要似吳太史這般……不緊不慢吧?我們現在所剩的時間可不多了,每一刻都在從時間手中爭取活著離開此處的機會。”


    華佗猶豫了一下,終於將自己想說的話說了出來。


    “這就不勞華神醫操心了。”


    於吉依舊笑著說道,“我家公子清醒得很,他可比你更清楚自己在做什麽,這麽與你說吧,若是有機會離開這裏,我家公子肯定不會拋下華神醫,但若是連我家公子也尋不得離開的辦法,其他人就更尋不得了,華神醫心急也沒有用,倒不如放寬了心耐心看著,莫要影響我家公子的心境。”


    “……”


    這算是一種溫和的警告,華佗聽得出來,也知道此刻吳良便是他唯一的指望,終於明智的選擇了不再說話。


    與此同時。


    吳良已經將那兩個尖角附近的根須與紅土清理了個差不多,尖角之下的東西也終於顯露出了一部分。


    從露出的那部分來看,與那兩個尖角連接在一起的是一個球狀的東西。


    而這個球狀東西的表麵也包裹著一層泛著綠色的鏽跡,不難看出這肯定也是銅製品。


    再仔細觀察這個球狀物品與那兩個尖角連接的地方,則可以看出兩者是完全連接在一起的,雖然被銅鏽包裹著看不出究竟是後續焊接在了一起,還是使用模具一體成型,但兩者之間的聯係應是十分緊密。


    為了驗證這一點。


    吳良還特意用帶著手套的手輕輕抓住其中一根尖角,而後微微用力嚐試著搖動了一下。


    結果這一搖不要緊!


    “?!”


    吳良仿佛觸電一般將手收了回來,眼中同時浮現出一抹驚異之色。


    因為他明顯感覺到,隨著他這一搖,那一隻尖角居然出乎預料的扭動了一下!


    “公子!”


    典韋見狀神色一變,立刻將吳良向後拖了兩步,而後手持手戟擋在他與那銅器之間嚴陣以待。


    瓬人軍眾人亦是瞬間緊張起來,一齊瞪大了眼睛望著那個銅器,心中卻還不清楚剛才靜靜發生了什麽,為何吳良會有如此反應?


    “這究竟……”


    吳良則是定了定神,再向那尖角看去。


    此時他才赫然發現,那尖角居然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形變。


    原本那呈“c”字造型略微彎曲的尖角,此刻靠近末端較細的地方竟發生了些許反方向的完全,變成了一個不太明顯的“s”的造型。


    吳良心中更加疑惑,當即回憶方才的手感……


    方才雖然感覺到了那尖角扭動,但細想起來那似乎並不是尖角主動扭動,而是隨著他微微用力才動了起來。


    即是說,那尖角可能是受到他的力量作用才發生了形變,隻不過他未曾預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此才會誤以為是尖角自己扭動了起來,自己嚇了自己一跳?


    “典韋兄弟,可能是我反應過度了,不必過於緊張。”


    吳良隨即拍了拍典韋的肩膀,試探著重新來到近前。


    接著他再次將手伸向那個尖角。


    見那尖角此刻依舊微絲不動。


    吳良又試探著向前伸手,輕輕觸碰了一下那個尖角。


    那個尖角依舊紋絲不動。


    最終吳良再一次將其捏住,而後微微用力……


    彎了!


    那尖角居然又被他掰彎了一些,這東西居然是軟的!


    並且隨著尖角發生形變,表麵包裹著的那層銅鏽也如同一層硬殼一般出現了裂痕,並伴隨著“卡察卡察”的輕微響動掉落了一些碎渣。


    “怎會如此?”


    吳良心中更加不解。


    最終他再次回到了最初的位置,湊近了透過那層銅鏽裂開的裂縫查看裏麵情況。


    他竟看到了一抹紫紅色!


    這並非那種怪蟲呈現出來的顏色,而是一種特殊的紫紅色,並且表麵透出一抹並不光滑的光澤。


    “這究竟是什麽東西?”


    吳良的眉頭不由蹙得更緊。


    瓬人軍眾人臉上的疑色更是越發深重,他們雖然不清楚吳良看到了什麽,但從吳良的表情中依舊可以看出此事必定非同小可!


    ……


    在眾人的強勢圍觀之下,吳良利用小刷子與銅匕首小心翼翼的剝開了一小塊尖角外層包裹的那層銅鏽。


    裏麵的紫紅色物質終於呈現在了眼前。


    那當然不是怪蟲,吳良稍微辨認了一下便立刻認出了眼前的事物,隨即麵露震驚之色:“單質銅?!”


    “公子,何為單質銅?”


    於吉不知何時,已經壯著膽子湊到了吳良身後,聽到這個名詞之後忍不住插嘴問道。


    “?”


    瓬人軍眾人自然也聽不到這個名詞,見於吉已經問出了這個問題,於是立刻豎起耳朵等帶著吳良的解釋。


    吳良片刻之後才回過神來,卻並未收起臉上的震驚之色,隻是盡量通俗的向眾人解釋道:“就是純度極高的銅,裏麵幾乎不含任何雜質,也不像青銅一般混入其他的金屬增加硬度,這樣的銅通常呈紫紅色,並且擁有極好的延展性,因此我方才輕輕扭動便能將其掰彎。”


    自然界中便有天然形成的“自然銅”。


    這種銅的主要成分便是單質銅,同樣具有吳良所說的那些特質,不過“自然銅”中必不可少的會混入一些雜質,甚至包含少量的鐵、銀或是金等元素,再加上氧化的原因,通常不會呈現如此純粹的紫紅色。


    當然,並不是說這個時代便沒有純度極高的單質銅。


    事實上天朝的煉銅技術早在夏商時期便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可以火煉法便可提煉出這樣的單質銅,隻是為了實現實用性,才在其中混入鉛、錫等金屬製成質地堅硬穩固的合金,用來製造兵器或日常使用的銅器。


    而再到現在的漢朝,雖然銅在多個的領域已經被逐漸被更加實用的鐵取代,但銅依舊是不可或缺的金屬,乃是鑄造錢幣、禮器、器皿等物的主要材料。


    隻是鑄造這些銅器同樣不會直接使用單質銅,還是要在使用火煉法提煉出單質銅之後再混入其他的金屬將其製成質地堅硬的青銅合金。


    所以,瓬人軍眾人肯定聽得懂吳良的解釋。


    而吳良此刻震驚的原因則是,種種跡象表明這地方應該是一處上古時期的遺跡,而且極有可能與九黎國有關。


    雖然曆史記載中提到九黎國早在這時便掌握了銅的使用方法,並且說他們據此製造出了遠超於黃帝、炎帝部落的金屬兵器,在戰爭中占據著極大的裝備優勢,但九黎國當時的技術真有能力提煉出如此純度的單質銅麽?


    吳良對此表示懷疑。


    因為至少後世考古界在查閱許多相關的曆史文獻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當初九黎國雖然掌握了銅的使用方法,並製造出了最早的金屬兵器,但他們的銅主要是來一些來自富銅地區天然形成的“自然銅”,而並非自己使用提煉技術從銅礦中提取出來的銅。


    另外一些相關的史實也可以左證。


    比如當黃帝擊敗蚩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銅器也並未得到普及,試想倘若九黎國果真掌握了煉銅的工藝,這可是戰略級別的技術,黃帝又怎會不將其牢牢抓在手中呢?


    除非黃帝還有別的心思,比如徹底壟斷從九黎國得來的煉銅技術,隻用這種技術來武裝自己的軍隊,從而對治下的各個部族形成壓製性的優勢,進一步保證自己的統治地位更加穩固。


    但這種說法也不太說得通。


    因為天朝最早的相關青銅器的記載隻到堯舜時期,而後世發現的青銅文物也都在這之後,就算黃帝若是掌握了這項技術,哪怕實施了技術壟斷的策略,他與自己的嫡係部族總歸也是會留下一些銅器的吧?


    而事實則是,那個時期發現的文物還全都是陶器與骨器……


    至少在吳良穿越之前,後世考古界通過目前已知的發現普遍認為,大禹建立的夏王朝才是青銅冶煉技術的萌生期,而在那之前就算有利用銅的記載,也都是天然形成的自然銅。


    不過說起大禹和夏王朝來……


    “宓兒,相傳禹帝將天下劃為九州,命各州獻上青銅鑄造九鼎,據你所知這件事是否真實發生過?”


    吳良回頭看向甄宓這個親曆者問道。


    “鑄造九鼎的啟兒,與文命並無關係。”


    甄宓低垂著眼眸,神色澹然的道。


    她口中的啟兒自然是夏啟,也就是塗山女嬌與大禹的兒子,如果不算大禹退位之後出現的奪位之爭與公天下向家天下轉變的經過,他便可以算是第二任夏王。


    “那麽你可說得清楚當時的煉銅技術發展到了什麽程度?”


    吳良接著又問。


    “說起這個嘛……”


    甄宓回憶著說道,“這方麵的技術妾身不是太懂,不過那時銅的產量還十分低下,因此比如今的黃金還要珍貴,另外據妾身所知,當年啟兒鑄造九鼎所用的銅,乃是合九州貢獻之銅才好不容易拚湊出來的,最後就隻鑄出了那麽一個大鼎而已。”


    “一個大鼎?不是九個鼎麽?”


    吳良麵露疑色,但率先發出這個疑問的人卻是於吉。


    “就是一個鼎。”


    甄宓看了於吉一眼,繼續說道,“其實‘九鼎’隻是那個鼎的名字,全名應該叫做‘九州鼎’,而這個叫法則是因為這個大鼎上麵刻有一副九州圖,象征天下九州皆是大夏的國土,因此此鼎一直被視作大夏的鎮國之寶……至於九個鼎的說法,隻是後世根據‘九鼎’的稱呼胡亂猜測,最終產生的誤傳罷了。”


    “竟是如此……”


    於吉顯然還需要消化消化這件事情。


    而吳良卻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桉:夏王要鑄造九州鼎尚需合九州貢獻之銅,可見夏朝初期冶銅技術都還並未得到太大的發展,那麽在夏朝之前,存在能夠提煉如此超高純度的單質銅技術的可能性隻會更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曹操喊我去盜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曹操喊我去盜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