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周武王姬發即位的第九年,想繼續完成姬昌的大業,東征商紂察看諸侯是否雲集響應。軍隊出師之際,薑子牙左手持黃鉞,右手握白旄誓師,說:“蒼兕蒼兕,統領眾兵。集結船隻,遲者斬首。”
於是兵至盟津,各國諸侯不召自來有八百之多,諸侯們都表示如今正是征伐商紂的時機,可姬發卻又認為時機未到,便與薑子牙、各路諸侯共同立下了《泰誓》之後班師而還。
如此又過二年,商紂殺死王子比幹,囚禁了箕子,此時紂王已經荒淫暴虐到了極點,天下怨聲四起,薑子牙見時機成熟,就向姬發提出伐紂建議,於是姬發通告諸侯共同征伐,終於順利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
而在後世,《泰誓》則流傳有兩個版本。
一個版本被稱作偽古文,此文乃是漢武帝時期由一名河內女子所獻,共分為上中下三篇,東漢時期便已經被認定為偽書,不可取信。
另外一個版本則被稱為真古文,被收錄在司馬遷的《史記》之中。
不過後世考古學家研究戰國時期成書的《左氏春秋》時發現,就算《史記》中收錄的真古文其實也並不是《泰誓》的完整版本。
至於《泰誓》的完整版本究竟是什麽樣子的,後世早已就沒有辦法考證,自然也就相當於徹底失傳了。
另外。
無論是後世流傳的偽古文還是真古文,吳良都曾看過。
兩者雖然篇幅不同,但其實類型都應該歸類為檄文,無非都是說紂王如何如何昏庸,如何如何荒淫,如何如何暴虐,如何如何毒害天下,我們討伐他乃是順應天命,乃是為國為民,我們必須代表上蒼懲罰於他……
其實從檄文的標準卻評判《泰誓》,無論是偽古文還是真古文,結構都已經十分完整。
但更早成書的《左氏春秋》卻特別提到《泰誓》中還有更加神秘、更加重要的內容,隻可惜提到歸提到,《左氏春秋》也並未將《泰誓》中缺失的部分記錄下來,等於給後世留下了一個空白的問號。
如今巫女呼忽然提到“泰誓”,並將其稱作是薑太公獨創的一種灌注了強大術法的盟約,這自是立刻引起了吳良的興趣。
難道他所知的《泰誓》也是如此?
而《左氏春秋》中提到的缺失部分便與此有關?
“正是。”
巫女呼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先祖留下的古籍中,有關‘泰誓’的部分的確提到了那篇由周武王、薑太公與各路諸侯共同立下的《泰誓》,先祖還在文中說道,《泰誓》才是周武王討伐商紂成功的關鍵。”
“?”
聽到這裏,甄宓的神色亦是出現了一些變化。
她是九尾狐妖塗山女嬌的出馬弟子,而住在她體內的塗山女嬌曾親口承認,蠱惑紂王的妲己也曾是她的出馬弟子,乃是她毀滅商朝為夏朝複仇的重要棋子。
因此塗山女嬌始終認為,毀滅商朝乃是她的功勞,她才是那個關鍵所在。
如今巫女呼忽然說《泰誓》才是周武王來討伐商紂成功的關鍵,這自然無法令她認同,最重要的是,她從始至終也隻當《泰誓》就是一篇普通的檄文,並未發現其中有什麽術法痕跡……難道是因為不曾見過原版的《泰誓》?
“可否請呼姑娘說的再詳細一些?”
吳良繼續追問道。
“其實關於‘泰誓’,我也沒有辦法完全說清楚,先祖留下的古籍中隻提到,這是一種一旦立下便無法反悔的誓約,若是有人違反了誓約,必定遭受其中蘊含的術法詛咒,無人可以幸免。”
巫女呼神色嚴肅的說道,“先祖還提到,這是薑太公唯一沒有傳給他卻傳給了丘穆公呂印的術法,也正是因為‘泰誓’,他才中了呂印的禍水東引之計,最終誤傷了其他幾位同胞兄弟,落得一個被薑太公逐出家族流放倭國的下場。”
魔鬼契約?
巫女呼的這番解釋令吳良瞬間聯想起了後世遊戲中的一個這樣的詞匯。
在遊戲設定中,魔鬼屬於守序邪惡陣營,它們幾乎花費了大部分的時間來腐化凡人,最常見的就是與凡人簽訂魔鬼契約,而這就是一種永遠無法反悔的誓約,無論是魔鬼還是凡人違反了契約上的內容,便會受到契約力量的嚴厲懲罰,誰也不能幸免。
巫女呼的描述雖然與遊戲中的魔鬼沒有任何關係,但這種誓約的效力卻是極為相似,使得吳良十分容易理解。
想著這些,吳良又想到了青銅板另一麵刻著的“天地不容、人神共誅、死無葬身之地”之類的詛咒話語。
若巫女呼所言非虛,那麽那些詛咒話語應該便是違反誓約將會承受的代價吧?
隻是薑太公將這樣的“泰誓”刻在自家的族譜上,又是為了達到什麽目的呢……吳良暫時能夠想到的,便是防止族人背叛家族,又或是防止後人手足相殘?
但想想貌似也不太對。
若“泰誓”果真如此厲害、又或是這族譜上的“泰誓”十分厲害的話,巫女呼的先祖呂佐害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必遭“泰誓”詛咒,就算薑太公不將他逐出家族,不將他流放到倭國,他也注定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反倒是薑太公的做法有些畫蛇添足。
“呼姑娘,你能看懂這上麵的金文麽?”
吳良隨即問道。
“也是一知半解,不過我猜大概應該是告訴呂氏後人違反家規之後的後果,因為據我所知,‘泰誓’即是誓約,便一定會寫明相關的要求與後果,否則便不成誓約。”
巫女呼沉吟著道。
“有道理……”
吳良微微頷首。
這麽說起來,巫女呼方才既然聲稱當年薑子牙、周武王與八百諸侯立下的《泰誓》乃是“泰誓”,那麽便也應該寫明相關的要求與後果才是,而並非一篇普通的檄文。
《左氏春秋》中又明確表示《泰誓》中缺失的部分才是更加神秘、更加重要的部分,那麽缺失的部分有沒有可能便是相關的要求與後果?
若是真有這麽一回事的話,周武王的伐紂聯軍自然也更加牢靠,戰鬥力自然絕非普通的聯軍可比……
“不過恕我直言,你家先祖乃是薑太公的第十三子,他當年的所作所為從任何角度去看都在違反家規的範疇之內,若‘泰誓’果真如此厲害,他應該也會承受相應的後果吧?”
吳良又好奇的問,“問句不該問的,不知你家先祖最後是否得了善終?”
“這……”
巫女呼顯然沒有考慮過這個有些自相矛盾的問題,居然被吳良問的愣了好幾秒鍾,然後才有些不太自信的答道,“在我家族的記載中,先祖一直活的八十七歲才壽終正寢,自然算是得到了善終,這的確與先祖留下的古籍中相關‘泰誓’的描述有些出入,我也不知道該作何解釋,不過……吳太史,你說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先祖從這部族譜上除了名,因此我家先祖才會不再受到‘泰誓’的影響。”
“倒並非沒有這種可能。”
吳良微微頷首,卻又分析道,“但若是如此,薑太公當初將呂佐逐出家族的決定便又需重新評判了,因為倘若‘泰誓’是真的,呂佐做出手足相殘的事情,必遭受‘泰誓’的詛咒不得善終,而薑太公將其逐出家族,並將他的名字從族譜上抹除,或許便解除了‘泰誓’的詛咒,因此你家先祖才能夠壽終正寢。”
薑子牙既然能夠獨創“泰誓”,那麽想來應該也知道如何解除“泰誓”。
“吳太史的意思是,當年薑太公將我家先祖逐出了家族並流放倭國,未必隻是為了懲處於他,可能也是在救他性命?”
巫女呼的神色變得複雜起來。
“這隻是我的一種猜測,事實恐怕隻有當事人才能夠說得清楚。”
吳良頗為嚴謹的道。
“……”
巫女呼隨即陷入了沉思,應該是在回憶呂佐傳記中的記載,再結合吳良的分析來推斷當時的真相。
如此過了片刻之後,巫女呼才又道,“吳太史的猜測可能已經接近了真相,我家先祖留下的古籍中,非但沒有表現出絲毫對薑太公的怨恨,還時常在書中表達對薑太公的思念與愧疚之情,另外,我家先祖到了倭國之後便已是自由之身,倘若他執意返回中原倭國定然無人可以阻攔,但他卻至死都沒有這麽做,最後帶著遺憾過完了一生,命人將他葬在了一處麵朝中原的山坡上。”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我家先祖的墓碑上並未使用呂姓,隻取了他名字中的‘佐’字,並且他還留下祖訓,要求其後的世代後人不得使用呂姓,卻又必須口口相傳明確我們起源於呂氏。”
“我一直不明白我家先祖留下這樣一條祖訓究竟是為了什麽,他明明思念著薑太公與呂氏的族人,為何又不允許自己與後人使用呂姓,如此不是自相矛盾了麽?”
“但經過吳太史的推測,我忽然想明白了。”
“發生了那件事之後,薑太公不忍我家先祖承受‘泰誓’詛咒之苦,於是便順水推舟將他逐出呂氏放逐倭國,最重要的便是從族譜上抹除了我家先祖的名字,如此非但可以令我家先祖免於詛咒,亦可給族人們一個交代。”
“而我家先祖亦是明白薑太公的深意,帶著滿心的愧疚與不舍去到了倭國之後,哪怕早就擁有隨時返回中原的能力,他亦是始終恪守著與薑太公之間的默契,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一生,至死都不再使用呂姓。”
“……”
吳良與瓬人軍眾人聽過了巫女呼的講述,也漸漸對當初的這件事有了一層新的認知,尤其是當巫女呼提到那條奇怪的祖訓以及呂佐在傳記中對薑太公的看法之後,那些此前解釋不通的點便瞬間合理了起來。
或許這就是真相。
薑子牙與呂佐畢竟是血濃於水的父子,何況呂佐還是薑子牙的子嗣中最具天賦的小兒子,正常情況下都是家中最受寵愛與重視的那一個,因此他們之間不可能沒有任何感情,有些事情自然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就事論事。
隻是為何薑子牙隻將“泰誓”傳給了丘穆公呂印,卻並未傳給呂佐的原因,依舊隻有當事人才知道。
“如此說來,這‘泰誓’對你們這一脈來說,亦隻是流傳於古籍中的術法,而如今呂齊一族又早已斷絕,此術八成是徹底失傳了吧?”
沉吟片刻,吳良不無惋惜的說道。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絕對,因為呂齊一族雖然早已斷絕,但同樣掌握了“泰誓”的丘穆公一脈卻有可能並未斷絕。
據吳良所知,丘穆公的後人為了逃避政治鬥爭,很早便逃到了楚國,並且將丘穆公的陵墓也一起遷到了楚國,這便是丘穆公的墓不再齊國境內,卻在千裏之外的襄陽的原因,因此若是丘穆公將“泰誓”傳給了自己的後人,並且這些後人也代代相傳的話,亦有可能並未失傳。
隻是過了數百上千年,現在還想找到丘穆公的後人,便無異於大海撈針了。
“這我就說不好了。”
巫女呼搖了搖頭,卻又緊接著補充道,“不過我家先祖留下的古籍中還記載了一方與‘泰誓’有關的銅印,據說此印乃是薑太公澆築心血鑄成,非但能夠抵禦一些害人性命的邪術,同時還承載了‘泰誓’的精髓之處。”
“哪怕是不會術法的人得到此印,隻需將誓約的內容寫下來,按上血手印之後再加蓋這方銅印,便可令誓約成為‘泰誓’。”
“此印是薑太公留給後世曆代齊王的,畢竟就算是他的子孫後代,也並非每一個人都天賦異稟,都能夠修習術法掌握‘泰誓’,而‘泰誓’若是利用得當,便可成為王權最大的保障。”
“隻是如今呂齊王室已經斷絕,世間也早已沒有了齊王,誰也不知道這方銅印究竟藏於何處。”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於是兵至盟津,各國諸侯不召自來有八百之多,諸侯們都表示如今正是征伐商紂的時機,可姬發卻又認為時機未到,便與薑子牙、各路諸侯共同立下了《泰誓》之後班師而還。
如此又過二年,商紂殺死王子比幹,囚禁了箕子,此時紂王已經荒淫暴虐到了極點,天下怨聲四起,薑子牙見時機成熟,就向姬發提出伐紂建議,於是姬發通告諸侯共同征伐,終於順利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
而在後世,《泰誓》則流傳有兩個版本。
一個版本被稱作偽古文,此文乃是漢武帝時期由一名河內女子所獻,共分為上中下三篇,東漢時期便已經被認定為偽書,不可取信。
另外一個版本則被稱為真古文,被收錄在司馬遷的《史記》之中。
不過後世考古學家研究戰國時期成書的《左氏春秋》時發現,就算《史記》中收錄的真古文其實也並不是《泰誓》的完整版本。
至於《泰誓》的完整版本究竟是什麽樣子的,後世早已就沒有辦法考證,自然也就相當於徹底失傳了。
另外。
無論是後世流傳的偽古文還是真古文,吳良都曾看過。
兩者雖然篇幅不同,但其實類型都應該歸類為檄文,無非都是說紂王如何如何昏庸,如何如何荒淫,如何如何暴虐,如何如何毒害天下,我們討伐他乃是順應天命,乃是為國為民,我們必須代表上蒼懲罰於他……
其實從檄文的標準卻評判《泰誓》,無論是偽古文還是真古文,結構都已經十分完整。
但更早成書的《左氏春秋》卻特別提到《泰誓》中還有更加神秘、更加重要的內容,隻可惜提到歸提到,《左氏春秋》也並未將《泰誓》中缺失的部分記錄下來,等於給後世留下了一個空白的問號。
如今巫女呼忽然提到“泰誓”,並將其稱作是薑太公獨創的一種灌注了強大術法的盟約,這自是立刻引起了吳良的興趣。
難道他所知的《泰誓》也是如此?
而《左氏春秋》中提到的缺失部分便與此有關?
“正是。”
巫女呼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先祖留下的古籍中,有關‘泰誓’的部分的確提到了那篇由周武王、薑太公與各路諸侯共同立下的《泰誓》,先祖還在文中說道,《泰誓》才是周武王討伐商紂成功的關鍵。”
“?”
聽到這裏,甄宓的神色亦是出現了一些變化。
她是九尾狐妖塗山女嬌的出馬弟子,而住在她體內的塗山女嬌曾親口承認,蠱惑紂王的妲己也曾是她的出馬弟子,乃是她毀滅商朝為夏朝複仇的重要棋子。
因此塗山女嬌始終認為,毀滅商朝乃是她的功勞,她才是那個關鍵所在。
如今巫女呼忽然說《泰誓》才是周武王來討伐商紂成功的關鍵,這自然無法令她認同,最重要的是,她從始至終也隻當《泰誓》就是一篇普通的檄文,並未發現其中有什麽術法痕跡……難道是因為不曾見過原版的《泰誓》?
“可否請呼姑娘說的再詳細一些?”
吳良繼續追問道。
“其實關於‘泰誓’,我也沒有辦法完全說清楚,先祖留下的古籍中隻提到,這是一種一旦立下便無法反悔的誓約,若是有人違反了誓約,必定遭受其中蘊含的術法詛咒,無人可以幸免。”
巫女呼神色嚴肅的說道,“先祖還提到,這是薑太公唯一沒有傳給他卻傳給了丘穆公呂印的術法,也正是因為‘泰誓’,他才中了呂印的禍水東引之計,最終誤傷了其他幾位同胞兄弟,落得一個被薑太公逐出家族流放倭國的下場。”
魔鬼契約?
巫女呼的這番解釋令吳良瞬間聯想起了後世遊戲中的一個這樣的詞匯。
在遊戲設定中,魔鬼屬於守序邪惡陣營,它們幾乎花費了大部分的時間來腐化凡人,最常見的就是與凡人簽訂魔鬼契約,而這就是一種永遠無法反悔的誓約,無論是魔鬼還是凡人違反了契約上的內容,便會受到契約力量的嚴厲懲罰,誰也不能幸免。
巫女呼的描述雖然與遊戲中的魔鬼沒有任何關係,但這種誓約的效力卻是極為相似,使得吳良十分容易理解。
想著這些,吳良又想到了青銅板另一麵刻著的“天地不容、人神共誅、死無葬身之地”之類的詛咒話語。
若巫女呼所言非虛,那麽那些詛咒話語應該便是違反誓約將會承受的代價吧?
隻是薑太公將這樣的“泰誓”刻在自家的族譜上,又是為了達到什麽目的呢……吳良暫時能夠想到的,便是防止族人背叛家族,又或是防止後人手足相殘?
但想想貌似也不太對。
若“泰誓”果真如此厲害、又或是這族譜上的“泰誓”十分厲害的話,巫女呼的先祖呂佐害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必遭“泰誓”詛咒,就算薑太公不將他逐出家族,不將他流放到倭國,他也注定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反倒是薑太公的做法有些畫蛇添足。
“呼姑娘,你能看懂這上麵的金文麽?”
吳良隨即問道。
“也是一知半解,不過我猜大概應該是告訴呂氏後人違反家規之後的後果,因為據我所知,‘泰誓’即是誓約,便一定會寫明相關的要求與後果,否則便不成誓約。”
巫女呼沉吟著道。
“有道理……”
吳良微微頷首。
這麽說起來,巫女呼方才既然聲稱當年薑子牙、周武王與八百諸侯立下的《泰誓》乃是“泰誓”,那麽便也應該寫明相關的要求與後果才是,而並非一篇普通的檄文。
《左氏春秋》中又明確表示《泰誓》中缺失的部分才是更加神秘、更加重要的部分,那麽缺失的部分有沒有可能便是相關的要求與後果?
若是真有這麽一回事的話,周武王的伐紂聯軍自然也更加牢靠,戰鬥力自然絕非普通的聯軍可比……
“不過恕我直言,你家先祖乃是薑太公的第十三子,他當年的所作所為從任何角度去看都在違反家規的範疇之內,若‘泰誓’果真如此厲害,他應該也會承受相應的後果吧?”
吳良又好奇的問,“問句不該問的,不知你家先祖最後是否得了善終?”
“這……”
巫女呼顯然沒有考慮過這個有些自相矛盾的問題,居然被吳良問的愣了好幾秒鍾,然後才有些不太自信的答道,“在我家族的記載中,先祖一直活的八十七歲才壽終正寢,自然算是得到了善終,這的確與先祖留下的古籍中相關‘泰誓’的描述有些出入,我也不知道該作何解釋,不過……吳太史,你說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先祖從這部族譜上除了名,因此我家先祖才會不再受到‘泰誓’的影響。”
“倒並非沒有這種可能。”
吳良微微頷首,卻又分析道,“但若是如此,薑太公當初將呂佐逐出家族的決定便又需重新評判了,因為倘若‘泰誓’是真的,呂佐做出手足相殘的事情,必遭受‘泰誓’的詛咒不得善終,而薑太公將其逐出家族,並將他的名字從族譜上抹除,或許便解除了‘泰誓’的詛咒,因此你家先祖才能夠壽終正寢。”
薑子牙既然能夠獨創“泰誓”,那麽想來應該也知道如何解除“泰誓”。
“吳太史的意思是,當年薑太公將我家先祖逐出了家族並流放倭國,未必隻是為了懲處於他,可能也是在救他性命?”
巫女呼的神色變得複雜起來。
“這隻是我的一種猜測,事實恐怕隻有當事人才能夠說得清楚。”
吳良頗為嚴謹的道。
“……”
巫女呼隨即陷入了沉思,應該是在回憶呂佐傳記中的記載,再結合吳良的分析來推斷當時的真相。
如此過了片刻之後,巫女呼才又道,“吳太史的猜測可能已經接近了真相,我家先祖留下的古籍中,非但沒有表現出絲毫對薑太公的怨恨,還時常在書中表達對薑太公的思念與愧疚之情,另外,我家先祖到了倭國之後便已是自由之身,倘若他執意返回中原倭國定然無人可以阻攔,但他卻至死都沒有這麽做,最後帶著遺憾過完了一生,命人將他葬在了一處麵朝中原的山坡上。”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我家先祖的墓碑上並未使用呂姓,隻取了他名字中的‘佐’字,並且他還留下祖訓,要求其後的世代後人不得使用呂姓,卻又必須口口相傳明確我們起源於呂氏。”
“我一直不明白我家先祖留下這樣一條祖訓究竟是為了什麽,他明明思念著薑太公與呂氏的族人,為何又不允許自己與後人使用呂姓,如此不是自相矛盾了麽?”
“但經過吳太史的推測,我忽然想明白了。”
“發生了那件事之後,薑太公不忍我家先祖承受‘泰誓’詛咒之苦,於是便順水推舟將他逐出呂氏放逐倭國,最重要的便是從族譜上抹除了我家先祖的名字,如此非但可以令我家先祖免於詛咒,亦可給族人們一個交代。”
“而我家先祖亦是明白薑太公的深意,帶著滿心的愧疚與不舍去到了倭國之後,哪怕早就擁有隨時返回中原的能力,他亦是始終恪守著與薑太公之間的默契,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一生,至死都不再使用呂姓。”
“……”
吳良與瓬人軍眾人聽過了巫女呼的講述,也漸漸對當初的這件事有了一層新的認知,尤其是當巫女呼提到那條奇怪的祖訓以及呂佐在傳記中對薑太公的看法之後,那些此前解釋不通的點便瞬間合理了起來。
或許這就是真相。
薑子牙與呂佐畢竟是血濃於水的父子,何況呂佐還是薑子牙的子嗣中最具天賦的小兒子,正常情況下都是家中最受寵愛與重視的那一個,因此他們之間不可能沒有任何感情,有些事情自然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就事論事。
隻是為何薑子牙隻將“泰誓”傳給了丘穆公呂印,卻並未傳給呂佐的原因,依舊隻有當事人才知道。
“如此說來,這‘泰誓’對你們這一脈來說,亦隻是流傳於古籍中的術法,而如今呂齊一族又早已斷絕,此術八成是徹底失傳了吧?”
沉吟片刻,吳良不無惋惜的說道。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絕對,因為呂齊一族雖然早已斷絕,但同樣掌握了“泰誓”的丘穆公一脈卻有可能並未斷絕。
據吳良所知,丘穆公的後人為了逃避政治鬥爭,很早便逃到了楚國,並且將丘穆公的陵墓也一起遷到了楚國,這便是丘穆公的墓不再齊國境內,卻在千裏之外的襄陽的原因,因此若是丘穆公將“泰誓”傳給了自己的後人,並且這些後人也代代相傳的話,亦有可能並未失傳。
隻是過了數百上千年,現在還想找到丘穆公的後人,便無異於大海撈針了。
“這我就說不好了。”
巫女呼搖了搖頭,卻又緊接著補充道,“不過我家先祖留下的古籍中還記載了一方與‘泰誓’有關的銅印,據說此印乃是薑太公澆築心血鑄成,非但能夠抵禦一些害人性命的邪術,同時還承載了‘泰誓’的精髓之處。”
“哪怕是不會術法的人得到此印,隻需將誓約的內容寫下來,按上血手印之後再加蓋這方銅印,便可令誓約成為‘泰誓’。”
“此印是薑太公留給後世曆代齊王的,畢竟就算是他的子孫後代,也並非每一個人都天賦異稟,都能夠修習術法掌握‘泰誓’,而‘泰誓’若是利用得當,便可成為王權最大的保障。”
“隻是如今呂齊王室已經斷絕,世間也早已沒有了齊王,誰也不知道這方銅印究竟藏於何處。”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