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藏兵穀
公子專挑女魔頭,越凶越好 作者:笑而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爹。”
“回來了。”
見麵招呼一句,李桓在他對麵坐下,都不用去細看那令牌,徑直道:“原來您就是英武殿的天字首座,還當真叫人意外。”
“意外麽?”羅仲平微微一笑,“我送給你的銀龍槍,你不是用得挺順手麽,真沒覺察出點什麽?”
“一開始沒多想,後來芸芸看了那把槍,說一看就是藏兵穀的手藝,我隱隱猜到了一點。隻不過,還是很意外。”李桓目光複雜地望著他。
顯然,此次藏兵穀起兵,並非幫著雍王造反,而是充當內應。
整個平叛過程中,包括鳳陽坡決戰在內的諸多關鍵戰役,藏兵穀都暗中相助薑平武大軍,輕而易舉將雍王擊敗。最後還打開了渝州城門,令雍王一家束手就擒。
可以說,藏兵穀在此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任薑銘想破腦袋,也想不到藏兵穀竟暗中效力於朝廷。
“爹,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您怎會投靠了朝廷?”李桓壓低了聲音問道,“我聽我爹說,藏兵穀跟朝廷之間明爭暗鬥了好多年,勢同水火,您怎會……”
羅仲平坦然道:“全都是因為四年前晉州一役,我組織人馬,欲劫奪朝廷軍餉,結果計劃敗露,我和千餘弟兄被重兵圍困。
當時我以為自己在劫難逃,結果朝廷派人與我談判,讓我暗中替朝廷辦事。我三十八個結拜兄弟被朝廷扣作人質,朝廷允諾,若我助朝廷鏟除雍王,便將我那些兄弟放了。
朝廷和雍王狗咬狗,我自然無所謂,就同意了。為方便行事,朝廷授我這令牌,許我調用英武殿的勢力。
多年來,我一直暗中打探雍王的暗樁分布,此前襄州的那些駐點,就是我告訴於坤的。
你心裏別不舒服,那些人必須除掉,不僅是為朝廷,更是為你自己。你想想,薑銘大軍攻打虞城之時,倘若那些人在城中發難,跟薑銘裏應外合,會是怎樣結果。”
李桓聽得一陣沉默,的確,如今想來,就算他一早就知道那些人是雍王的暗樁,而不是尚武堂之人,也會動手。
隨後又問,“爹,那如今呢?你又是何打算?”
羅仲平笑道:“朝廷守約,已將我那些兄弟放了,今後各走各道。我那天字首座的名頭,自今日起,就不作數了。”
羅芸滿心氣悶,沒好氣道:“爹!你暗中跟朝廷勾結了這麽久,今後你到底向著誰!”
羅仲平喝了口茶,嗬嗬笑道:“你個傻丫頭,不管我為誰做事,做了什麽,記著,我永遠隻會向著你們。”
李桓聽得沉默不語,對他這老丈人,他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羅仲平起身上前,拍了拍他肩膀,語重心長道:“天下紛爭將起,你早已置身其中,想要脫身已不可能。記著,今後行事,定要思慮長遠,切莫感情用事。
就像此次雍王一案,你理當離得遠遠的,冷眼旁觀就是。此案結局早已注定,你這趟渝州之行,就純屬不該。”
李桓不以為然道:“那畢竟我的至親之人,但有一線希望,我也該全力一試。大皇子已答應替我去向皇上求情,結局或有轉機。”
羅仲平聽得一歎,“那咱們就走著瞧吧。”
隨後擺了擺手,笑道,“我既已到了襄州,就順帶替你和芸芸把婚事辦了,抓緊準備吧。內亂結束,也是該慶賀一下。”
辦喜事李桓自無意見,當即點頭同意。
羅仲平又道:“南北兩地內亂平定,估計很快就會全麵開戰。襄州地處要道,免不了經受戰火,你們小兩口婚後定要同心同德,攜手奮進。”
“這還用你說。”羅芸輕哼一聲,撇了撇嘴。
“對了,我藏兵穀中多有精兵強將,要不要我派些人手過來幫你們?”羅仲平又問。
李桓眉頭微蹙,正要開口之時,卻被羅芸搶先說道:“得了吧!你剛在渝州臨陣倒戈,陰了雍王一把,誰敢信你!將來戰事一起,我還怕你把我襄州城的城門也給打開!”
別說,這話倒是說出了李桓的心聲。
羅仲平聽得白眼直翻,瞪了她一眼,搖頭歎道:“都說女生外向,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果然不假啊。”
“誰讓你個老東西總是藏著掖著,什麽事都瞞著我。你可知自你造反以來,我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整日擔驚受怕,你缺德缺大發了!”羅芸一臉嗔怪道。
被女兒劈頭蓋臉懟了一通,羅仲平倒也不生氣,隨後很快和李桓將婚期定下,準備盡快操辦。
諸事聊完,李桓去往後院,找到柳思思。她神色黯淡,正獨自坐在亭中發呆。
“四叔!”見李桓到來,她趕忙起身迎了上來。
“思思,事情可能還有轉機,我已讓大皇子幫忙求情,請皇上赦免雍王一家死罪,你先莫著急。”
李桓拉著她手,回到亭中坐下。
“真的麽?大皇子願意幫忙?”
柳思思卻未見多少喜色,幽聲道,“雍王乃皇上的心腹大患,皇上可能饒過他們?四叔,你還是別白費心思了。”
“不管怎樣,總得試試。”李桓柔聲道,“此去渝州,我見到你娘了,她跟薑銘在一起,如此同生共死,也算是遂了她的心意。”
聽得此言,柳思思默然垂淚。
李桓無聲撫慰片刻,又道:“思思,你與芸芸相識多年。應該知道,她是個直性子,她爹做的那些事情,她壓根不知情,你心裏莫要怨她。”
柳思思搖了搖頭,“我怎會怨她,是我自己心有愧疚,無顏麵對她們。我們幫著雍王造反,害襄州遭受戰火荼毒,害你勞心費神,如今卻又賴你庇護方能苟且偷生……”
“行啦,事情都已過去,莫要多想。”李桓將她拉著坐進懷裏,見她情緒低落,便想著打打岔,逗逗她,輕笑道,“原來你娘跟了我那大侄子,如此說來,她豈不就成了我侄媳婦?那你這輩分又差了一級,今後得管我叫四爺才是。”
柳思思抹了抹眼角,微微白了他一眼,沉默片刻,輕道:“剛剛我見羅叔叔……似是來了府上。”
“是啊。”
李桓點點頭,想到藏兵穀跟棲霞塢的關係,他也很是無奈,說起來,棲霞塢落到如今這步田地,很大程度上是拜藏兵穀所賜。
“我不怪羅叔。”
柳思思知他所想,輕道,“他與我們各為其主,並非私怨,隻是成王敗寇而已。”但話一出口,神情還是顯出幾分落寞。
接著想了想,又問,“羅叔跟你說了麽?他與朝廷之間,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和我娘萬沒想到,他居然會……”
李桓稍作猶豫,還是將羅仲平所言如實說給她聽。
“四叔,你當真信他?”柳思思柳眉微蹙,“朝廷與藏兵穀曆來敵對,你當真相信,雍王一除,朝廷就對藏兵穀放任不管?”
“回來了。”
見麵招呼一句,李桓在他對麵坐下,都不用去細看那令牌,徑直道:“原來您就是英武殿的天字首座,還當真叫人意外。”
“意外麽?”羅仲平微微一笑,“我送給你的銀龍槍,你不是用得挺順手麽,真沒覺察出點什麽?”
“一開始沒多想,後來芸芸看了那把槍,說一看就是藏兵穀的手藝,我隱隱猜到了一點。隻不過,還是很意外。”李桓目光複雜地望著他。
顯然,此次藏兵穀起兵,並非幫著雍王造反,而是充當內應。
整個平叛過程中,包括鳳陽坡決戰在內的諸多關鍵戰役,藏兵穀都暗中相助薑平武大軍,輕而易舉將雍王擊敗。最後還打開了渝州城門,令雍王一家束手就擒。
可以說,藏兵穀在此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任薑銘想破腦袋,也想不到藏兵穀竟暗中效力於朝廷。
“爹,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您怎會投靠了朝廷?”李桓壓低了聲音問道,“我聽我爹說,藏兵穀跟朝廷之間明爭暗鬥了好多年,勢同水火,您怎會……”
羅仲平坦然道:“全都是因為四年前晉州一役,我組織人馬,欲劫奪朝廷軍餉,結果計劃敗露,我和千餘弟兄被重兵圍困。
當時我以為自己在劫難逃,結果朝廷派人與我談判,讓我暗中替朝廷辦事。我三十八個結拜兄弟被朝廷扣作人質,朝廷允諾,若我助朝廷鏟除雍王,便將我那些兄弟放了。
朝廷和雍王狗咬狗,我自然無所謂,就同意了。為方便行事,朝廷授我這令牌,許我調用英武殿的勢力。
多年來,我一直暗中打探雍王的暗樁分布,此前襄州的那些駐點,就是我告訴於坤的。
你心裏別不舒服,那些人必須除掉,不僅是為朝廷,更是為你自己。你想想,薑銘大軍攻打虞城之時,倘若那些人在城中發難,跟薑銘裏應外合,會是怎樣結果。”
李桓聽得一陣沉默,的確,如今想來,就算他一早就知道那些人是雍王的暗樁,而不是尚武堂之人,也會動手。
隨後又問,“爹,那如今呢?你又是何打算?”
羅仲平笑道:“朝廷守約,已將我那些兄弟放了,今後各走各道。我那天字首座的名頭,自今日起,就不作數了。”
羅芸滿心氣悶,沒好氣道:“爹!你暗中跟朝廷勾結了這麽久,今後你到底向著誰!”
羅仲平喝了口茶,嗬嗬笑道:“你個傻丫頭,不管我為誰做事,做了什麽,記著,我永遠隻會向著你們。”
李桓聽得沉默不語,對他這老丈人,他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羅仲平起身上前,拍了拍他肩膀,語重心長道:“天下紛爭將起,你早已置身其中,想要脫身已不可能。記著,今後行事,定要思慮長遠,切莫感情用事。
就像此次雍王一案,你理當離得遠遠的,冷眼旁觀就是。此案結局早已注定,你這趟渝州之行,就純屬不該。”
李桓不以為然道:“那畢竟我的至親之人,但有一線希望,我也該全力一試。大皇子已答應替我去向皇上求情,結局或有轉機。”
羅仲平聽得一歎,“那咱們就走著瞧吧。”
隨後擺了擺手,笑道,“我既已到了襄州,就順帶替你和芸芸把婚事辦了,抓緊準備吧。內亂結束,也是該慶賀一下。”
辦喜事李桓自無意見,當即點頭同意。
羅仲平又道:“南北兩地內亂平定,估計很快就會全麵開戰。襄州地處要道,免不了經受戰火,你們小兩口婚後定要同心同德,攜手奮進。”
“這還用你說。”羅芸輕哼一聲,撇了撇嘴。
“對了,我藏兵穀中多有精兵強將,要不要我派些人手過來幫你們?”羅仲平又問。
李桓眉頭微蹙,正要開口之時,卻被羅芸搶先說道:“得了吧!你剛在渝州臨陣倒戈,陰了雍王一把,誰敢信你!將來戰事一起,我還怕你把我襄州城的城門也給打開!”
別說,這話倒是說出了李桓的心聲。
羅仲平聽得白眼直翻,瞪了她一眼,搖頭歎道:“都說女生外向,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果然不假啊。”
“誰讓你個老東西總是藏著掖著,什麽事都瞞著我。你可知自你造反以來,我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整日擔驚受怕,你缺德缺大發了!”羅芸一臉嗔怪道。
被女兒劈頭蓋臉懟了一通,羅仲平倒也不生氣,隨後很快和李桓將婚期定下,準備盡快操辦。
諸事聊完,李桓去往後院,找到柳思思。她神色黯淡,正獨自坐在亭中發呆。
“四叔!”見李桓到來,她趕忙起身迎了上來。
“思思,事情可能還有轉機,我已讓大皇子幫忙求情,請皇上赦免雍王一家死罪,你先莫著急。”
李桓拉著她手,回到亭中坐下。
“真的麽?大皇子願意幫忙?”
柳思思卻未見多少喜色,幽聲道,“雍王乃皇上的心腹大患,皇上可能饒過他們?四叔,你還是別白費心思了。”
“不管怎樣,總得試試。”李桓柔聲道,“此去渝州,我見到你娘了,她跟薑銘在一起,如此同生共死,也算是遂了她的心意。”
聽得此言,柳思思默然垂淚。
李桓無聲撫慰片刻,又道:“思思,你與芸芸相識多年。應該知道,她是個直性子,她爹做的那些事情,她壓根不知情,你心裏莫要怨她。”
柳思思搖了搖頭,“我怎會怨她,是我自己心有愧疚,無顏麵對她們。我們幫著雍王造反,害襄州遭受戰火荼毒,害你勞心費神,如今卻又賴你庇護方能苟且偷生……”
“行啦,事情都已過去,莫要多想。”李桓將她拉著坐進懷裏,見她情緒低落,便想著打打岔,逗逗她,輕笑道,“原來你娘跟了我那大侄子,如此說來,她豈不就成了我侄媳婦?那你這輩分又差了一級,今後得管我叫四爺才是。”
柳思思抹了抹眼角,微微白了他一眼,沉默片刻,輕道:“剛剛我見羅叔叔……似是來了府上。”
“是啊。”
李桓點點頭,想到藏兵穀跟棲霞塢的關係,他也很是無奈,說起來,棲霞塢落到如今這步田地,很大程度上是拜藏兵穀所賜。
“我不怪羅叔。”
柳思思知他所想,輕道,“他與我們各為其主,並非私怨,隻是成王敗寇而已。”但話一出口,神情還是顯出幾分落寞。
接著想了想,又問,“羅叔跟你說了麽?他與朝廷之間,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和我娘萬沒想到,他居然會……”
李桓稍作猶豫,還是將羅仲平所言如實說給她聽。
“四叔,你當真信他?”柳思思柳眉微蹙,“朝廷與藏兵穀曆來敵對,你當真相信,雍王一除,朝廷就對藏兵穀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