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愛人死了——屬於“愛”的那一部分,也跟著死了。他已經做了他必須做的事,就像她也做了她必須做的事那樣。他閉上眼睛,感到眼裏一片潮濕,那根本不是他需要的東西。
那你打算做什麽呢,米海?
教書吧,我想是吧。到某個大學去……
你打算教什麽?
歷史……
現在它已經成為歷史了.而所有的一切記憶與回憶,全都太痛苦了。就讓它成為冷酷的歷史吧,就跟那些他早先經歷過的日子一樣,成為歷史吧,它們都已經不能再成為我的一部分了。即使她曾經虛偽的成為過我的一部分,現在也不是了。我還得信守一個諾言,不是對她,而是對我自己。我已經完了、結束了。我會消失到另一種生活中去,一種新生活。我要到某個地方去,去其個地方教書,把徒勞無功、毫無用處的教訓、歷史的教訓,發揚光大。
他聽到人聲睜開了眼睛。下方,那些“巴達·門霍夫”的殺手們,這時已抵達被判了死刑的女屍之旁。她仍然象最後那刻一樣,手指深摳在泥土裏趴著,一動不動的俯臥在她受刑的地點……早就預定好的地點。難道她真是個如此厲害的騙子?對,一定是的,因為他已經親眼看到了真相。甚至從她的眼中,他已經看清楚了。
兩名殺手彎腰抓抓起屍體將它拖走,處理屍體的方法不是用火燒掉,就是把它丟進深海。他是不會去幹涉的;等真相大白時,他們才會曉得這完全是中了別人的圈套,自相殘殺,得到教訓,用“死”得到教訓。
一陣狂風突然從海灘掃過來,殺手們紛紛舉起手臂去擋風沙,每個人雙腳深陷在沙土中,被狂風颳得搖搖欲墜。有個人伸手想去抓住頭上戴的漁人帽卻晚了一步;狂風將它一直掃到土坡上,越滾越遠。他馬上放掉手裏的屍體去追帽子。
哈洛克望著他奔上來。這個人象是有個很顯眼的地方……難道是他那張臉孔顯眼?不對,是他的頭髮,籍著月光,哈洛克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的頭髮又卷又黑,可是又並非全黑,他前額上端的黑髮中,有著一撮雪白的銀髮,非常突出,所以他一眼就注意到了。他以前看過這個頭髮,而且一定也看過這張臉孔。然而到底是在哪裏見過的呢?記憶紛至遝來,紊亂得漫無頭緒。趕快查腦海中的檔案,翻記憶中的那些相片,加以分析研究……接頭人、情報來源、敵方。這個人是何方神聖?是蘇聯國安會的人嗎?還是vkr恐怖製造局的人?難道——他會是一名因為得不到馬德裏中情局工作站站長的津貼,就倒向蘇聯的叛離份子?
算了,這都已經不重要了。這些天殺的傀儡和敵國爪牙,再也不會讓麥寇·哈洛克煩心了……也不會再讓他的前身——米海·赫維裏柯——放心不下了。今天早上,他就要從馬德裏大使館,拍個電報給華盛頓,說他不幹了,完了,再也沒什麽好貢獻的了。不管上級會怎麽盤問他、質詢他,他都會欣然接受。甚至要他進醫院去打逼供針吐實,他也不會在乎了。他們再也不能擁有他的生命了。
那就是歷史。結束在一處荒涼的海灘,一處位於“布拉瓦海岸”上,名叫“蒙特貝羅”的地方。
第二章
時間是痛苦的麻醉藥。不是痛苦飄然遠離,就是—個人學會怎麽帶著痛苦生活下去。哈洛克了解這點,曉得這個時候,他兩者都會遇上。痛苦不會消失,可是卻會逐漸減少;等到過了一段時期之後,記憶變得模糊了,也隻有在觸到傷疤最敏感的地方時才會悚然驚痛。而藉著旅遊,也可以幫助他減輕痛苦;他早就忘了做一名觀察客所可能遇到的麻煩,而且對應付這些複雜的突發事件,也不曉得該怎麽著手。
“假如您注意看一下的話,先生,它就印在您的機票上麵。‘無需通知,隨時改變。’”
“印在哪裏?”
“就在機票的下方——這裏。”
“我看不到。”
“我看得到。”
“你已經背下來了。”
“我隻是熟悉有這麽一條規定而已,先生。”
還有通過移民局檢查的長龍。再來就是海關的檢驗。簡直難以想像,而且無法忍受:那些海關的男女職員,索然無味的籍著“砰砰”用力在護照上蓋章,絲毫不留情的亂扯行李箱的拉練,來打發無聊。
毫無疑問的,他已經被寵壞了。他以前的生涯,雖然有著它的艱難和危險,可是卻可以讓他免去身為一名遊客所可能遇到的麻煩,而在他前一段的生涯裏,雖然免去了每一個國家檢查關卡的繁瑣手續,可始不論何時何地,他卻仍然身係一個可以移動的監獄裏。不,也不盡然。他必須踐約赴會,與情報來源接觸,付錢給告密的線民。通常總是在夜裏,在陰暗的地方,遠離眾人的耳目。現在這些都沒有了。已經有八個禮拜,他沒嚐過那種日子了。他可以大搖大擺的在光天化日之下走動,就象他現在正沿著阿姆斯特丹的運河街,走向“美國運通公司”那樣。他不曉得電報是否已經到了。假如它真的巳經發到那裏的話,就表示一個真正的新生活要開始了。
那你打算做什麽呢,米海?
教書吧,我想是吧。到某個大學去……
你打算教什麽?
歷史……
現在它已經成為歷史了.而所有的一切記憶與回憶,全都太痛苦了。就讓它成為冷酷的歷史吧,就跟那些他早先經歷過的日子一樣,成為歷史吧,它們都已經不能再成為我的一部分了。即使她曾經虛偽的成為過我的一部分,現在也不是了。我還得信守一個諾言,不是對她,而是對我自己。我已經完了、結束了。我會消失到另一種生活中去,一種新生活。我要到某個地方去,去其個地方教書,把徒勞無功、毫無用處的教訓、歷史的教訓,發揚光大。
他聽到人聲睜開了眼睛。下方,那些“巴達·門霍夫”的殺手們,這時已抵達被判了死刑的女屍之旁。她仍然象最後那刻一樣,手指深摳在泥土裏趴著,一動不動的俯臥在她受刑的地點……早就預定好的地點。難道她真是個如此厲害的騙子?對,一定是的,因為他已經親眼看到了真相。甚至從她的眼中,他已經看清楚了。
兩名殺手彎腰抓抓起屍體將它拖走,處理屍體的方法不是用火燒掉,就是把它丟進深海。他是不會去幹涉的;等真相大白時,他們才會曉得這完全是中了別人的圈套,自相殘殺,得到教訓,用“死”得到教訓。
一陣狂風突然從海灘掃過來,殺手們紛紛舉起手臂去擋風沙,每個人雙腳深陷在沙土中,被狂風颳得搖搖欲墜。有個人伸手想去抓住頭上戴的漁人帽卻晚了一步;狂風將它一直掃到土坡上,越滾越遠。他馬上放掉手裏的屍體去追帽子。
哈洛克望著他奔上來。這個人象是有個很顯眼的地方……難道是他那張臉孔顯眼?不對,是他的頭髮,籍著月光,哈洛克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的頭髮又卷又黑,可是又並非全黑,他前額上端的黑髮中,有著一撮雪白的銀髮,非常突出,所以他一眼就注意到了。他以前看過這個頭髮,而且一定也看過這張臉孔。然而到底是在哪裏見過的呢?記憶紛至遝來,紊亂得漫無頭緒。趕快查腦海中的檔案,翻記憶中的那些相片,加以分析研究……接頭人、情報來源、敵方。這個人是何方神聖?是蘇聯國安會的人嗎?還是vkr恐怖製造局的人?難道——他會是一名因為得不到馬德裏中情局工作站站長的津貼,就倒向蘇聯的叛離份子?
算了,這都已經不重要了。這些天殺的傀儡和敵國爪牙,再也不會讓麥寇·哈洛克煩心了……也不會再讓他的前身——米海·赫維裏柯——放心不下了。今天早上,他就要從馬德裏大使館,拍個電報給華盛頓,說他不幹了,完了,再也沒什麽好貢獻的了。不管上級會怎麽盤問他、質詢他,他都會欣然接受。甚至要他進醫院去打逼供針吐實,他也不會在乎了。他們再也不能擁有他的生命了。
那就是歷史。結束在一處荒涼的海灘,一處位於“布拉瓦海岸”上,名叫“蒙特貝羅”的地方。
第二章
時間是痛苦的麻醉藥。不是痛苦飄然遠離,就是—個人學會怎麽帶著痛苦生活下去。哈洛克了解這點,曉得這個時候,他兩者都會遇上。痛苦不會消失,可是卻會逐漸減少;等到過了一段時期之後,記憶變得模糊了,也隻有在觸到傷疤最敏感的地方時才會悚然驚痛。而藉著旅遊,也可以幫助他減輕痛苦;他早就忘了做一名觀察客所可能遇到的麻煩,而且對應付這些複雜的突發事件,也不曉得該怎麽著手。
“假如您注意看一下的話,先生,它就印在您的機票上麵。‘無需通知,隨時改變。’”
“印在哪裏?”
“就在機票的下方——這裏。”
“我看不到。”
“我看得到。”
“你已經背下來了。”
“我隻是熟悉有這麽一條規定而已,先生。”
還有通過移民局檢查的長龍。再來就是海關的檢驗。簡直難以想像,而且無法忍受:那些海關的男女職員,索然無味的籍著“砰砰”用力在護照上蓋章,絲毫不留情的亂扯行李箱的拉練,來打發無聊。
毫無疑問的,他已經被寵壞了。他以前的生涯,雖然有著它的艱難和危險,可是卻可以讓他免去身為一名遊客所可能遇到的麻煩,而在他前一段的生涯裏,雖然免去了每一個國家檢查關卡的繁瑣手續,可始不論何時何地,他卻仍然身係一個可以移動的監獄裏。不,也不盡然。他必須踐約赴會,與情報來源接觸,付錢給告密的線民。通常總是在夜裏,在陰暗的地方,遠離眾人的耳目。現在這些都沒有了。已經有八個禮拜,他沒嚐過那種日子了。他可以大搖大擺的在光天化日之下走動,就象他現在正沿著阿姆斯特丹的運河街,走向“美國運通公司”那樣。他不曉得電報是否已經到了。假如它真的巳經發到那裏的話,就表示一個真正的新生活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