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找到一絲衣服上掛落的線條,說道:“他們一直滑到這裏,現在不知道躲到哪裏去了。”
胡楊道:“走。但是要小心點,盡量保持兩人間不超過手夠得到的距離,要是碰到地裂或地洞,旁邊的人可以幫一下手。”
走了沒兩步,卓木強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怎麽,是電筒?不是該用火把什麽的,探測氧氣是否足量不是嗎?”
“嗬。”胡楊笑道:“一聽就知道你是個少有戶外探險經歷的外行人。你沒感覺到嗎?”
“什麽?”卓木強不解。
“是風。”柯克解釋道:“這是冰溶洞,並不是地穴或地溶洞,那些溶洞環境封閉,越往下走,越容易缺氧,而冰溶洞就好比一個馬蜂窩,到處都是與外界相通的溶蝕洞口,風在四通八達的洞穴中橫衝直闖,也將足夠的氧氣帶入洞內各處,所以我們不需要用明火測算氧氣含量。而且……”柯克也笑了笑道:“用火把來測量氧氣,那是過去和完全沒有準備的旅行者使用的土方法,雖然簡單,但是效果並不高,如果在某些沼澤地穴,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氯,氨,烴烷等雜合氣體,火把依然能點燃,但對人體卻是致命的毒氣。我們身上都配備了現在的空氣探測儀,每立方米空間中哪怕隻有一立方微米的氧氣也能探測出來,當環境氣體不適合人體生存時,它們會發出警報的。”他拍了拍腰間,卓木強看見一個類似對講機的東西亮著綠燈。
卓木強緊跟在胡楊後麵,一手扶著冰壁,一手抓著登山包的繫繩,小心翼翼的走著,他又問道:“可是,如果到處是洞口,那些盜獵分子不是很容易就逃走了嗎?”
胡楊道:“所以說呢,沒錯,冰溶洞內可以說像馬蜂窩一樣,千瘡百孔,但是像我們進來那樣大的洞口就很少了,大部分是拳頭大小的陷坑。而且,你要了解這些冰蝕洞的來歷,嘖——讓我想想。這樣跟你說吧,這些洞穴,是由於冰和水的相互作用,歷經了千萬年之後,才慢慢侵蝕形成的,水有個特性你知道的,水往低處流,所以,這裏的洞穴有一個共性,全部是從洞口向內傾斜,指向山腹,就和我們進來那個洞口一樣,出口附近是一條冰做的傾斜通道,那些盜獵分子如果沒有登山用的冰鎬一類工具,根本就上不去。而從他們逃跑的路線來看,根本是由於被追得過於緊迫,汽車陷入了冰地坑,慌亂中才捨去車而逃入這冰洞。他們或許本打算在洞內與柯克他們僵持,沒想到我們的人越來越多,聽到了汽車聲才往洞穴深處逃去的。”
卓木強為之一愣,他沒想到這個看似脾氣火爆的隊長竟然有如此清晰的思維和縝密的邏輯。胡楊哼哼一笑,仿佛自嘲道:“怎麽?沒想到我這個大老粗還能說出這樣一套道道兒?大個子,這科考並不像你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麽簡單,開開車,測測風,探探水,就跟旅遊似的,其實我們搞科考的,需要非常深厚的知識來作為活命的本錢。”
張立走在最後道:“啊,那和考古也很像啊,我記得有位考古學家說過,打開一棺古墓,要先想到裏麵可能有什麽,才能找到那些東西,不然就會被當作爛泥給處理掉了。”
胡楊不滿道:“這可比考古困難多了,在考古界,你想不到裏麵的東西,最多也是得不到裏麵的東西罷了,而在我們這樣的環境裏,如果你想不到將會發生情況,那麽結局隻有一個,就是以你的生命為代價。”
燈光照在胡楊臉的一側,那大鬍子影子投射在冰壁上,經過冰層的反射折射,胡楊的頭像就像一頭可怕的洪荒猛獸,看得張立心頭一驚。又走到一個岔路口,胡楊在洞口細細一看,馬上判斷道:“走左邊。”
卓木強看見,跟在身後的柯克從包裏拿出個什麽東西在冰壁上做記號,他問道:“你這是?”
柯克道:“做路標,不然在這個到處是岔路的冰洞裏,你怎麽出去。”
卓木強道:“可是我什麽也看不到啊?”
柯克微微一笑,道:“是螢光筆,需要特殊的紫外裝置才看得見,不然不是也給那些盜獵分子作了記號麽,那他們就可以利用記號逃走,或是躲在我們記號的後麵伏擊我們,這也是我們經過了多年的……”
胡楊在前麵道:“快跟上來,現在不是解釋這些儀器設備的時候。我想,他們以後也不會需要用這些東西吧。”
四人行進緩慢,胡楊還不住利用手中的對講機與外麵的老肖交流信息,而對講機的信號,隨著他們的深入洞穴,也越來越弱了。冰洞內岔路極多,包裹洞穴的冰壁時厚時薄,他們就如螞蟻穿行在蟻穴迷宮之中。胡楊謹慎的追尋著盜獵分子留下的蛛絲馬跡,帶著他們來到一條冰縫前。洞穴兩端的冰壁突然增厚,就如一塊巨大冰石,被巨斧從中劈開,留下一條楔形通道,僅容一人通過。
前麵的冰縫明顯的窄了,四人都需要側身才能通行,洞頂懸掛著冰淩,石壁突兀嶙峋,卓木強背著大包過不去,隻能雙手舉著包挪過去,不少長懸冰淩被背包折斷,冰珠子時不時滴落在卓木強領口,連柯克也遭到連累,不住道:“小心點,小心點,這東西紮在身上,比整個人掉進冰窟窿還讓人難受。”
胡楊笑道:“小心點,這些冰比普通冰溫度更低,掉進衣服裏像針紮一樣痛,弄不好,還能讓你患上冷骨風。”
胡楊道:“走。但是要小心點,盡量保持兩人間不超過手夠得到的距離,要是碰到地裂或地洞,旁邊的人可以幫一下手。”
走了沒兩步,卓木強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怎麽,是電筒?不是該用火把什麽的,探測氧氣是否足量不是嗎?”
“嗬。”胡楊笑道:“一聽就知道你是個少有戶外探險經歷的外行人。你沒感覺到嗎?”
“什麽?”卓木強不解。
“是風。”柯克解釋道:“這是冰溶洞,並不是地穴或地溶洞,那些溶洞環境封閉,越往下走,越容易缺氧,而冰溶洞就好比一個馬蜂窩,到處都是與外界相通的溶蝕洞口,風在四通八達的洞穴中橫衝直闖,也將足夠的氧氣帶入洞內各處,所以我們不需要用明火測算氧氣含量。而且……”柯克也笑了笑道:“用火把來測量氧氣,那是過去和完全沒有準備的旅行者使用的土方法,雖然簡單,但是效果並不高,如果在某些沼澤地穴,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氯,氨,烴烷等雜合氣體,火把依然能點燃,但對人體卻是致命的毒氣。我們身上都配備了現在的空氣探測儀,每立方米空間中哪怕隻有一立方微米的氧氣也能探測出來,當環境氣體不適合人體生存時,它們會發出警報的。”他拍了拍腰間,卓木強看見一個類似對講機的東西亮著綠燈。
卓木強緊跟在胡楊後麵,一手扶著冰壁,一手抓著登山包的繫繩,小心翼翼的走著,他又問道:“可是,如果到處是洞口,那些盜獵分子不是很容易就逃走了嗎?”
胡楊道:“所以說呢,沒錯,冰溶洞內可以說像馬蜂窩一樣,千瘡百孔,但是像我們進來那樣大的洞口就很少了,大部分是拳頭大小的陷坑。而且,你要了解這些冰蝕洞的來歷,嘖——讓我想想。這樣跟你說吧,這些洞穴,是由於冰和水的相互作用,歷經了千萬年之後,才慢慢侵蝕形成的,水有個特性你知道的,水往低處流,所以,這裏的洞穴有一個共性,全部是從洞口向內傾斜,指向山腹,就和我們進來那個洞口一樣,出口附近是一條冰做的傾斜通道,那些盜獵分子如果沒有登山用的冰鎬一類工具,根本就上不去。而從他們逃跑的路線來看,根本是由於被追得過於緊迫,汽車陷入了冰地坑,慌亂中才捨去車而逃入這冰洞。他們或許本打算在洞內與柯克他們僵持,沒想到我們的人越來越多,聽到了汽車聲才往洞穴深處逃去的。”
卓木強為之一愣,他沒想到這個看似脾氣火爆的隊長竟然有如此清晰的思維和縝密的邏輯。胡楊哼哼一笑,仿佛自嘲道:“怎麽?沒想到我這個大老粗還能說出這樣一套道道兒?大個子,這科考並不像你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麽簡單,開開車,測測風,探探水,就跟旅遊似的,其實我們搞科考的,需要非常深厚的知識來作為活命的本錢。”
張立走在最後道:“啊,那和考古也很像啊,我記得有位考古學家說過,打開一棺古墓,要先想到裏麵可能有什麽,才能找到那些東西,不然就會被當作爛泥給處理掉了。”
胡楊不滿道:“這可比考古困難多了,在考古界,你想不到裏麵的東西,最多也是得不到裏麵的東西罷了,而在我們這樣的環境裏,如果你想不到將會發生情況,那麽結局隻有一個,就是以你的生命為代價。”
燈光照在胡楊臉的一側,那大鬍子影子投射在冰壁上,經過冰層的反射折射,胡楊的頭像就像一頭可怕的洪荒猛獸,看得張立心頭一驚。又走到一個岔路口,胡楊在洞口細細一看,馬上判斷道:“走左邊。”
卓木強看見,跟在身後的柯克從包裏拿出個什麽東西在冰壁上做記號,他問道:“你這是?”
柯克道:“做路標,不然在這個到處是岔路的冰洞裏,你怎麽出去。”
卓木強道:“可是我什麽也看不到啊?”
柯克微微一笑,道:“是螢光筆,需要特殊的紫外裝置才看得見,不然不是也給那些盜獵分子作了記號麽,那他們就可以利用記號逃走,或是躲在我們記號的後麵伏擊我們,這也是我們經過了多年的……”
胡楊在前麵道:“快跟上來,現在不是解釋這些儀器設備的時候。我想,他們以後也不會需要用這些東西吧。”
四人行進緩慢,胡楊還不住利用手中的對講機與外麵的老肖交流信息,而對講機的信號,隨著他們的深入洞穴,也越來越弱了。冰洞內岔路極多,包裹洞穴的冰壁時厚時薄,他們就如螞蟻穿行在蟻穴迷宮之中。胡楊謹慎的追尋著盜獵分子留下的蛛絲馬跡,帶著他們來到一條冰縫前。洞穴兩端的冰壁突然增厚,就如一塊巨大冰石,被巨斧從中劈開,留下一條楔形通道,僅容一人通過。
前麵的冰縫明顯的窄了,四人都需要側身才能通行,洞頂懸掛著冰淩,石壁突兀嶙峋,卓木強背著大包過不去,隻能雙手舉著包挪過去,不少長懸冰淩被背包折斷,冰珠子時不時滴落在卓木強領口,連柯克也遭到連累,不住道:“小心點,小心點,這東西紮在身上,比整個人掉進冰窟窿還讓人難受。”
胡楊笑道:“小心點,這些冰比普通冰溫度更低,掉進衣服裏像針紮一樣痛,弄不好,還能讓你患上冷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