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雖然英政府已經救市,但是經濟蕭條並不是一下就能好起來,香江的房地產也是如此。


    這個時間隻有李兆基的房子在大賣,他不像有的公司“倒牛奶”的做法,而是薄利多銷,而其他的房子基本是賣不動的。


    王宇想在香江購買房地產,張船王問他看了上哪兒,不如買下來地皮自己來造。


    後世,王宇知道很多人選擇半山區,那裏地勢較高,氣候相對涼爽,且能俯瞰維多利亞港的美景。半山區逐漸成為了富人的聚集地。


    香江地方小,動輒說一千平尺的豪宅,實際並沒有多大,也就是93平方米左右。


    王宇以3億港幣的價格買入半山區約3萬平的地皮,不久後,江南集團再次以30億港幣購入半山區約31萬平,此時,整個半山區有價值的地方已經收入江南集團的囊中。


    建房子的事,王宇聽從張船王建議,找了國外著名的設計師進行設計。


    此時,王宇的想法就是能不能用降低成本的方法,把電視機的價格給打下來。


    劉小玲在平深期間進行了大量的學習,也慢慢的開始了自己的改變。


    而此時她才明白,以前王宇放手讓她自己去做,她隻做了一點點,到了平深後,要錢也不是那麽好要的,到底那兒要錢,那兒花多少錢,都得搞得清清楚楚,隻到這時她才明白自己雖然頂著一個董事長的名,但是做得太少太少了。


    這次,王宇把她直接放到了平深,並沒有多少人幫她,她才知道原來有些東西要這樣做,有些東西要那樣去做。


    江南電視機廠並不是江南集團自己的,而是張家李家全部都有股份,這個投資三億港幣的電視機廠很快就在平深破土動工。


    趙書記知道這是自己幹兒子給自己送來的政績。這時的平深雖然熱火朝天的進行基建,但是億元以上的投資並不多,江南集團的電視機廠算是一個大項目了。


    有一天,趙書記在家談起平深創新的問題 ,王宇說:“怎麽快怎麽來,怎麽簡單怎麽來,如果還像在北河省的工作方法,那平深就不是平深,這一下就白來了。”


    趙書記一聽,說道:“小子談談你的方法。”


    “幹爹,你們市正在建設的國貿大廈有160米,共53層,正在創造三天一層樓的奇跡,成為“深圳速度”的象征。那在審批流程上為什麽不能也像國貿大廈建的速度呢?”王宇說。


    “什麽意思?”趙書記一下沒有回過來味。


    “我的意思就是簡便審批流程,創造出一個平深速度來。集中審批,簡化流程。”


    “就這麽簡單?”


    “對,就這麽簡單。”


    看著趙書記有點猶豫的樣子,王宇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趙書記思考了一下說:“我明白了,明天召集市政府和相關各局開會。”


    此時,王平津已經開始在三角地區有了盈利,王宇又投資購買大型車輛,準備電視機廠出貨用,


    劉小玲對王宇說:“小宇,你這個物流的布局太早了吧,不過要是現在臨時上陣會耽誤不少時間。”


    王宇說:“錄像機、電視機的發貨我們不用再去求人,我們自己也能搞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7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城市中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城市中的海並收藏重回7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