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地下室的窗戶雖然缺了窗框,卻仍然焊著結實的鐵欄。我雙膝跪在地上,低下頭,向裏麵窺視著,不一會兒,就見馬裏尼和葛衛岡走進地下室。馬裏尼在地板上散落的碎片殘骸中搜尋,從翻倒的書箱中拾起一本卷角的書。“是大主教兼神學博士休·布萊爾寫的《訓誡書》,”他說,“斯凱爾頓船長一定背離了他的信仰。”


    他扯下幾頁紙,在地上搭起了一個帳篷似的結構,並在上麵和周圍小心地堆積更多的紙,舊椅子上的木條,和其他易燃的零七八碎。


    “你大概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他說,“請把打火機給我。”


    葛衛岡遞給他。他擺弄了一會兒,就把它放在地上,離那堆紙和木頭稍有些距離。他用拇指旋動滑輪,一小簇火苗燃起。他站起身,慢慢地退到我所處的窗戶旁。轉過身,透過鐵欄看著我,拿出一樣慘不忍睹的東西。那是我的領帶,或者說曾經是我的領帶,被他拆了一半,線的另一端穿過房間,係在打火機上。


    “我會找你算帳的。”我惡狠狠地朝他咆哮著。


    “你能學到一招絕妙的打火機戲法,這點兒代價不算什麽,”他咧著嘴笑,“你看,這是魔術師的看家本領。線繩。這個打火機,火苗最大時,可以持續燃著1 5分鍾左右。哈特,你拉動你的領帶。輕一點兒。一點兒就可以——大約一英尺左右。”


    “這就是為什麽琳達的愛斯柯圍領會在這間地下室裏的原因了,對嗎?”


    “這解釋了我們為什麽在這裏發現它。”


    打火機在地板上移動了六英寸左右,正好滑到那堆紙的下麵。不一會兒,那簇微弱的火苗漸漸長大並蔓延.紙燒著了。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我和哈特進入這房間時,並來看到任何火光。火焰很小,又被蓋在那堆助燃物的下麵,自然不會被發現。”


    “好吧,”葛衛岡不甘心地說,“這倒是可以解釋圍巾的問題。但到底是誰設下這個機關的?時間根本不夠從這裏回到另一棟房裏,而事發時所有人都在那兒。”


    泊船口傳來一陣摩托艇引擎的轟鳴聲,吸引了葛衛岡的注意。馬裏尼從火堆中拽出打火機,動作迅速地撲滅了火苗,疾步追隨早已朝聲音傳來的方向跑去的探長。我剛想站起身,跟過去,一個聲音從我身後傳來:


    “探長在這兒嗎?”


    我轉過身,和蓋爾醫生打了個照麵。他一臉興奮,氣喘籲籲的樣子。


    我說:“在,這邊走。”說罷,便領著他繞過房子。當我注意到他手裏拿的東西時,驚訝得下巴差點兒掉下來。蓋爾沒有等我緩過神來,就順著摩托艇的聲音奔去。我緊跟在他後麵。


    馬裏尼商店裏的柔體店員——博特正從快艇上走下來。我認出了昨晚送我們來這裏的快艇駕駛員,還看到一個矮個子,身材健碩的陌生男人,下巴很長,一副外國人的長相。身上的西裝好像太小了,緊緊地裹在身上,神情緊張得像小貓一樣。


    葛衛岡瞥見我們走近,剛想走開,卻看到醫生手裏拿的東西,驀地停住了腳步。


    蓋爾說道:“看看這個。我就知道總有一天我會在這個島上尋到寶藏。”


    他放下一個樣式熟悉的黑色手提箱,按開鎖扣。掀開蓋子後,我聽到快艇駕駛員驚嘆道:“我的老天啊!”


    還是那個箱子,也還是那些畿尼幣——滿滿一整箱。使者號的寶藏。


    “你從哪兒搞到的?”葛衛岡聲色俱厲地問。


    “我在昨天晚上神秘怪客駕艇逃離的地方搜尋,希望能找到腳印,脫落的衣扣或者菸蒂什麽的。就發現了這個。離河岸大約三四十英尺遠,藏在一片灌木叢中。”


    葛衛岡抓起一把金幣,審視著。他跪在潮濕的石頭上,毫不在意褲子被弄皺弄髒,仔細察看著手提箱。蓋爾突然毫無預譬地投下一顆重磅炸彈,見我們大吃一驚,得意地笑了。


    “如果這些金幣真的出自使者號,那麽歷史學家就可以揭開一樁發生於一百五十年前的醜聞,樂趣無窮。肯定是有人騙過了英格蘭銀行。這些金幣全是假的!而且仿造得並不高明。”


    “嘿!”探長合上箱子蓋,好像裏麵爬滿了瘟疫致病菌,“你說過哈特昨晚拿的那些是真貨!”


    “那些是真的。他也說過,那些金幣是單獨裝在一個小紙盒裏的,是不是,哈特?”


    “是的。”


    “我記得很清楚。我懷疑,這些假貨就依照那幾枚仿造的。我想,隻要我們稍加比對,就能發現那些偽幣上的磨損和劃痕都和這六枚一模一樣。用這六枚真幣製造模具,然後重複鑄造。銅質的,外麵鍍了塗層,好令它們看起來金光閃閃,”他稍作停頓,而後又丟下第二顆炸彈,“但並不全是。諾瓦克先生從水下撈出的軍用盤子,大水罐和其他東西,令我困惑不已。”


    葛衛岡不假思索地脫口道:“那麽,那些也是假的了,是不是?”


    “哦,不,”葛衛岡自信滿滿地搖著頭,“那些都是真的,而且確實出自使者號。令我在意的是1824年——我查閱了我做的一些筆記——曾有一支打撈隊利用潛水鍾對使者號進行打撈作業。一個愣頭小夥兒從鍾罩下遊出,進入了使者號的船艙,發現了一隻韋奇伍德的大水罐,一個錫盤,兩把叉子,還有一顆紐扣。我不相信有如此的巧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花板上的足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克萊頓·勞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克萊頓·勞森並收藏天花板上的足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