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寧頓感意外,問道:“為什麽這麽說?你相信鬼?”
顧月眉道:“以前不信,後來便慢慢信了。《易經》認為任何事物都由陰陽兩種物質組成,就連唯物論也認為事物由正反兩麵組成,而這是早經證明的正確哲學觀點。空間是一種特殊物質,必定也由陰陽空間組成。所以,空間不僅有活人生存的可見的陽性空間,應該還有我們看不到的死人生活的陰間。而且人本身也分陰陽,肉體為陽,精神為陰。美國一名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非常靈敏的光束天平上,發現病人死亡剎那體重減輕了二十多克,此後又對幾名臨危病人進行驗證,發現這些病人死去的瞬間體重都減輕了,而狗死時沒有失去任何重量。狗是沒有思想的,這說明人的意識具備重量是一種物質。而按照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的“物質不滅定律”,精神即便在人死後,也不會消失。那麽它生活在哪兒呢?隻能是陰間。”
胡寧點頭道:“說得好,我也信鬼。你剛才說催眠和見鬼是一個道理,這話怎麽講?”
顧月眉道:“我以前看過一本書,裏麵按照《易經》理論,認為陽間和陰間也相對分陰陽,比如陽間我們有清醒和睡眠狀態。作者認為整個世界大概由四維空間組成,陽間分陰陽有第一、二空間,陰間包括第三、四空間,人清醒具備顯意識時處於第一空間,睡眠狀態的思維或者潛意識處於第二空間。陰間比較複雜,簡單地說,可見的鬼處於第三空間,不可見、完全與陽間沒有聯繫的死者靈魂則處於第四空間。一個人死後,如果對陽間眷戀不舍,比如認為自己冤死想復仇或者想報恩與留戀家人,他的靈魂便不想進入第四空間,而會處於第三空間,其他靈魂按自然法則都直接進入第四空間,並按陰性空間的法則繼續輪迴或升級,便是我們說的重新投胎做人。
思維空間中,第一空間無法看到第三、四空間,隻有第二、三空間具備可通性,但畢竟陰陽有別,相見甚難。為什麽有人甚至白天還能見鬼呢?如果你相信鬼,願意見鬼甚至很想見鬼,而鬼又想讓你看到,那麽你的潛意識強大作用和鬼的主動配合下形成共振,兩者結合威力大增,第二、三維空間相互通靈,人便能見到鬼了。所以見鬼不一定要在晚上,白天難見鬼隻不過是此時人的顯意識過強,意識幾乎完全處於第一空間,晚上或睡眠狀態時,人的潛意識和睡眠意識則占據了主導,意識大都處於第二空間,加上人對黑夜莫名恐懼,總想到鬼,這時見鬼的意識增強,自然見鬼的機率也大。所以說到底,見鬼和催眠是一個道理,‘信則靈,不信則不靈’,隻要你不相信鬼,不想到鬼,那麽你永遠處於第一空間,即便鬼如何想讓你看到,你也無法看到。不過說到底,又有幾人能做到這點?”
胡寧聽得目瞪口呆,連連點頭。
顧月眉接著道:“這種四維空間分法也能解釋催眠。所謂催眠,就是把人的顯意識導入潛意識,這時即便人還具備自主性,但明顯降低許多,不能作出縝密分析與判斷,很容易被催眠師的暗語迷惑,聽從指令。當把人在催眠過程中產生的思維調入第一空間,那麽他對催眠活動便會有完全的記憶;如果壓入第二空間,人在正常狀態即處於顯意識狀態,很難獲知潛意識裏的內容,無法感知催眠過程,清醒後無記憶。而鬼控製一個人的行為,其實也是一種催眠,利用自己的思維占據或者主導人的意識。催眠不是能絕對成功的,所以,有時鬼能控製人,有時不能,這由雙方互動性決定。比如說鬼復仇,鬼自然是極力想讓對方看到自己,而人呢,因為恐懼或者心虛,經常想起自己害死的人可能變成鬼,顯意識大大降低,比較常人鬼便更容易控製對方。”
作者: 吳掌櫃 回復日期:
接上:
梅雨和宋明亮相互留戀戀戀不捨塵世,所以處於第三空間成了鬼?至於宋明亮無法離開家,很可能是宋母挽留意識太強,作用力太大,加上宋明亮本也不舍,以至於他無法回去找梅雨。而梅雨有時想嚇唬學生卻無法讓對方看到,則是對方根本不相信有鬼。胡寧深以為然,那段時間自己整天想的便是鬼,難怪容易被控製差點跳樓。
顧月眉道:“其實隻要你不再想,不再相信,對方對你便無能為力。”
胡寧忖道:“發展到這地步怎麽可能做到不想不信,現在是我無能為力。”
顧月眉突然神秘一笑,問道:“說到催眠,你知道江省催眠最厲害的人是誰嗎?”
胡寧道:“當然是你們係裏那些教授。”
顧月眉搖頭道:“你又把催眠和心理學混為一談。我們係教授研究心理學確實全省最好,催眠術最厲害的卻不是他們,你絕對想不到,竟然是付誼老師!”
胡寧大駭道:“這怎麽可能,他可是醫學院副教授。”
顧月眉道:“這是我們係李老師一天上課時突然說的。他和付老師當年被學校一起送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雖然專攻心理學,但屬於馬斯洛、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學派,關注人性及其價值與需要。付老師在閑暇之餘則拜一位知名催眠師門下,潛心鑽研催眠。回國後付老師從未催眠過誰,也否認自己催眠厲害,所以你們外係人不知道。李老師和他在國外合租房子朝夕相處幾年,那是什麽交情,彼此知根知底,而且李老師從不輕易誇獎人,這件事情肯定錯不了。”
顧月眉道:“以前不信,後來便慢慢信了。《易經》認為任何事物都由陰陽兩種物質組成,就連唯物論也認為事物由正反兩麵組成,而這是早經證明的正確哲學觀點。空間是一種特殊物質,必定也由陰陽空間組成。所以,空間不僅有活人生存的可見的陽性空間,應該還有我們看不到的死人生活的陰間。而且人本身也分陰陽,肉體為陽,精神為陰。美國一名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非常靈敏的光束天平上,發現病人死亡剎那體重減輕了二十多克,此後又對幾名臨危病人進行驗證,發現這些病人死去的瞬間體重都減輕了,而狗死時沒有失去任何重量。狗是沒有思想的,這說明人的意識具備重量是一種物質。而按照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的“物質不滅定律”,精神即便在人死後,也不會消失。那麽它生活在哪兒呢?隻能是陰間。”
胡寧點頭道:“說得好,我也信鬼。你剛才說催眠和見鬼是一個道理,這話怎麽講?”
顧月眉道:“我以前看過一本書,裏麵按照《易經》理論,認為陽間和陰間也相對分陰陽,比如陽間我們有清醒和睡眠狀態。作者認為整個世界大概由四維空間組成,陽間分陰陽有第一、二空間,陰間包括第三、四空間,人清醒具備顯意識時處於第一空間,睡眠狀態的思維或者潛意識處於第二空間。陰間比較複雜,簡單地說,可見的鬼處於第三空間,不可見、完全與陽間沒有聯繫的死者靈魂則處於第四空間。一個人死後,如果對陽間眷戀不舍,比如認為自己冤死想復仇或者想報恩與留戀家人,他的靈魂便不想進入第四空間,而會處於第三空間,其他靈魂按自然法則都直接進入第四空間,並按陰性空間的法則繼續輪迴或升級,便是我們說的重新投胎做人。
思維空間中,第一空間無法看到第三、四空間,隻有第二、三空間具備可通性,但畢竟陰陽有別,相見甚難。為什麽有人甚至白天還能見鬼呢?如果你相信鬼,願意見鬼甚至很想見鬼,而鬼又想讓你看到,那麽你的潛意識強大作用和鬼的主動配合下形成共振,兩者結合威力大增,第二、三維空間相互通靈,人便能見到鬼了。所以見鬼不一定要在晚上,白天難見鬼隻不過是此時人的顯意識過強,意識幾乎完全處於第一空間,晚上或睡眠狀態時,人的潛意識和睡眠意識則占據了主導,意識大都處於第二空間,加上人對黑夜莫名恐懼,總想到鬼,這時見鬼的意識增強,自然見鬼的機率也大。所以說到底,見鬼和催眠是一個道理,‘信則靈,不信則不靈’,隻要你不相信鬼,不想到鬼,那麽你永遠處於第一空間,即便鬼如何想讓你看到,你也無法看到。不過說到底,又有幾人能做到這點?”
胡寧聽得目瞪口呆,連連點頭。
顧月眉接著道:“這種四維空間分法也能解釋催眠。所謂催眠,就是把人的顯意識導入潛意識,這時即便人還具備自主性,但明顯降低許多,不能作出縝密分析與判斷,很容易被催眠師的暗語迷惑,聽從指令。當把人在催眠過程中產生的思維調入第一空間,那麽他對催眠活動便會有完全的記憶;如果壓入第二空間,人在正常狀態即處於顯意識狀態,很難獲知潛意識裏的內容,無法感知催眠過程,清醒後無記憶。而鬼控製一個人的行為,其實也是一種催眠,利用自己的思維占據或者主導人的意識。催眠不是能絕對成功的,所以,有時鬼能控製人,有時不能,這由雙方互動性決定。比如說鬼復仇,鬼自然是極力想讓對方看到自己,而人呢,因為恐懼或者心虛,經常想起自己害死的人可能變成鬼,顯意識大大降低,比較常人鬼便更容易控製對方。”
作者: 吳掌櫃 回復日期:
接上:
梅雨和宋明亮相互留戀戀戀不捨塵世,所以處於第三空間成了鬼?至於宋明亮無法離開家,很可能是宋母挽留意識太強,作用力太大,加上宋明亮本也不舍,以至於他無法回去找梅雨。而梅雨有時想嚇唬學生卻無法讓對方看到,則是對方根本不相信有鬼。胡寧深以為然,那段時間自己整天想的便是鬼,難怪容易被控製差點跳樓。
顧月眉道:“其實隻要你不再想,不再相信,對方對你便無能為力。”
胡寧忖道:“發展到這地步怎麽可能做到不想不信,現在是我無能為力。”
顧月眉突然神秘一笑,問道:“說到催眠,你知道江省催眠最厲害的人是誰嗎?”
胡寧道:“當然是你們係裏那些教授。”
顧月眉搖頭道:“你又把催眠和心理學混為一談。我們係教授研究心理學確實全省最好,催眠術最厲害的卻不是他們,你絕對想不到,竟然是付誼老師!”
胡寧大駭道:“這怎麽可能,他可是醫學院副教授。”
顧月眉道:“這是我們係李老師一天上課時突然說的。他和付老師當年被學校一起送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雖然專攻心理學,但屬於馬斯洛、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學派,關注人性及其價值與需要。付老師在閑暇之餘則拜一位知名催眠師門下,潛心鑽研催眠。回國後付老師從未催眠過誰,也否認自己催眠厲害,所以你們外係人不知道。李老師和他在國外合租房子朝夕相處幾年,那是什麽交情,彼此知根知底,而且李老師從不輕易誇獎人,這件事情肯定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