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3001:最終奧德賽 作者:[英] 阿瑟·查爾斯·克拉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79 長篇《天堂之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獲得星雲獎。
1980 《天堂之泉》獲得雨果獎;撰寫並主持電視紀錄片節目《阿瑟·克拉克的神秘世界》(arthur c. rkes mysterious world)。
1981 開始撰寫《2010:太空漫遊》(2010:odyssey two);科學界將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克拉克4923”(4923 rke)。
1982 因對全球衛星係統的貢獻,獲得馬可尼國際獎(marconi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出版《2010:太空漫遊》。
1984 《2010:太空漫遊》改編為電影《威震太陽神》(2010:the year we make contact),導演為彼得·海姆斯(peter hymas)。
1986 獲得象徵終身成就的星雲科幻大師獎;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失敗爆炸,伽利略任務暫停;成立“阿瑟·克拉克獎”(arthur c. rke award),頒給在英國出版的最佳科幻小說,獎金由克拉克提供。
1987 出版《2061:太空漫遊》(2061:odyssey three)。
1988 經診斷患“小兒麻痹後綜合症”,此後多半時間需以輪椅代步。
1989 伽利略號出發探索木星及其衛星係;與簡特瑞·李(gentry lee,伽利略任務總工程師)合撰《拉瑪再現》(rama 2:the sequel to rendezvous with rama)。
1991 與簡特瑞·李合撰《拉瑪迷境》(the garden of rama)。
1992 獲頒“國際科學策略基金會獎章”(international science policy foundation medal)。
1993 與簡特瑞·李合撰《拉瑪揭密:終極遭遇》(rama revealed:the ultimate encounter)。
1994 美國國家太空協會(national space society)主席葛倫·雷諾茲(glenn h.reynolds)因克拉克於1945年提出的全球通訊衛星概念,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95 獲頒nasa“傑出公共服務獎章”。
1997 出版《3001:太空漫遊》(3001:the final odyssey)。
2000 受封英國爵位,由於身體情況不宜長途旅行,英國特派高級專員至斯裏蘭卡贈予爵位。
2001 探測火星地表礦物與輻射的宇宙飛船,命名為“2001火星奧德賽號”。
2003 澳洲發現的新種角龍類恐龍以克拉克命名,名為serendipaceratops arthurcrkei;出版長篇《時光之眼》(times eye),與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撰。
2004 南亞海嘯逃過一劫,但他所創辦的潛水學校毀於一旦。
2005 獲斯裏蘭卡政府頒贈最高榮譽公民獎,以表彰他對該國科學與科技方麵的貢獻;出版長篇《太陽暴》(sunstorm)(與史蒂芬·巴塞特合撰)。
1980 《天堂之泉》獲得雨果獎;撰寫並主持電視紀錄片節目《阿瑟·克拉克的神秘世界》(arthur c. rkes mysterious world)。
1981 開始撰寫《2010:太空漫遊》(2010:odyssey two);科學界將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克拉克4923”(4923 rke)。
1982 因對全球衛星係統的貢獻,獲得馬可尼國際獎(marconi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出版《2010:太空漫遊》。
1984 《2010:太空漫遊》改編為電影《威震太陽神》(2010:the year we make contact),導演為彼得·海姆斯(peter hymas)。
1986 獲得象徵終身成就的星雲科幻大師獎;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失敗爆炸,伽利略任務暫停;成立“阿瑟·克拉克獎”(arthur c. rke award),頒給在英國出版的最佳科幻小說,獎金由克拉克提供。
1987 出版《2061:太空漫遊》(2061:odyssey three)。
1988 經診斷患“小兒麻痹後綜合症”,此後多半時間需以輪椅代步。
1989 伽利略號出發探索木星及其衛星係;與簡特瑞·李(gentry lee,伽利略任務總工程師)合撰《拉瑪再現》(rama 2:the sequel to rendezvous with rama)。
1991 與簡特瑞·李合撰《拉瑪迷境》(the garden of rama)。
1992 獲頒“國際科學策略基金會獎章”(international science policy foundation medal)。
1993 與簡特瑞·李合撰《拉瑪揭密:終極遭遇》(rama revealed:the ultimate encounter)。
1994 美國國家太空協會(national space society)主席葛倫·雷諾茲(glenn h.reynolds)因克拉克於1945年提出的全球通訊衛星概念,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95 獲頒nasa“傑出公共服務獎章”。
1997 出版《3001:太空漫遊》(3001:the final odyssey)。
2000 受封英國爵位,由於身體情況不宜長途旅行,英國特派高級專員至斯裏蘭卡贈予爵位。
2001 探測火星地表礦物與輻射的宇宙飛船,命名為“2001火星奧德賽號”。
2003 澳洲發現的新種角龍類恐龍以克拉克命名,名為serendipaceratops arthurcrkei;出版長篇《時光之眼》(times eye),與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撰。
2004 南亞海嘯逃過一劫,但他所創辦的潛水學校毀於一旦。
2005 獲斯裏蘭卡政府頒贈最高榮譽公民獎,以表彰他對該國科學與科技方麵的貢獻;出版長篇《太陽暴》(sunstorm)(與史蒂芬·巴塞特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