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村長這才注意到停放在院門口的“高級小汽車”,不由得為之一驚,他沒有想到這兩位大幹部還有專車跟隨,不過轉念一想,自己確實有些大驚小怪了,自己的村子如此偏僻,兩位領導要是沒有車他們怎麽來到這裏?況且級別如此之高的領導,理所當然應該有國家配發的小汽車。想明白了,任村長答道:“不遠,不用開車了,讓司機師傅一起去吃飯吧。”
聞聽此話,穆春江的心裏又開始不平衡,不停的罵著吳俊:老吳個孫子,身為中紀委常務秘書長,出門連個專職司機都不帶!還得讓我這個副秘書長兼職做司機,真是太沒麵子了!
“不用啦,我們是自己開車來的,沒有叫專職司機,人一多就會給基層單位的招待工作帶來麻煩,還是盡量少麻煩基層比較好啊!”吳俊匆忙答道,他的話既照顧到了穆春江的麵子,又在無形中表現出了自己的高覺悟,可謂是一舉兩得。
任村長聞聽此話,心中不免生出了些對兩位領導的崇敬之情。
任村長帶路,穆春江和吳俊跟隨,三個人徒步行走在漆黑一片、高低起伏的村間道路上,任村長邊走邊不時的提醒二人——“左邊有坑”、“右邊有坎”、“左腳西紅柿”、“右腳西瓜皮”……(後兩句是作者加的),一路“艱辛”,終於踏進了任村長家的房門。
任村長家的房子結構、布局與燕子家的沒有太大的區別,穆春江估計整個山西農村的房子差不多都是這種模樣、格局,要說區別,無非就是誰家的房子新一點,誰家的院子破一點,以此可以推斷出各家各戶的生活水平和貧富差異。
剛一進堂屋,就見一個滿臉皺紋的農村婦女正坐在大柴鍋前拉風箱,一股燉肉的香味從柴鍋裏冒出來,撲鼻而來,饞得穆春江和吳俊直流口水,不用問,拉風箱的婦女應該就是村長的老伴,按照任村長的意思殺了自己家的豬,燉了一鍋紅燒肉招待客人。此時二人已是飢腸轆轆,途徑灶台時都把眼睛停留在了柴鍋上,想像著從鍋裏撿起一塊燉得紅撲撲、肥得流油的紅燒肉,然後塞進自己的嘴裏……二人不敢接茬想像下去,生怕饞得邁不動步子。
任村長不停的往裏屋讓著兩位領導,這也不用問,肯定是進屋上炕,然後就可以開飯了。二人也無心客氣,邁步進入了裏屋。穆春江抬頭,卻見兩個小孩蜷縮在大炕的一角,一個六七歲身穿花褂的小女孩正在傷心的哭泣,眼淚糊了一臉,她身旁的小男孩四五歲的樣子,正用小髒手替女孩一點點的擦去淚痕,見有生人進來,女孩趕忙用小花褂的袖口擦了把鼻涕、眼淚,拉了男孩一把,兩個孩子匆忙往炕邊上爬,準備下地、出去。
任村長邊往炕上讓著穆春江和吳俊,邊在兩個孩子的屁股上各自拍了一巴掌,邊愛撫的說道:“快點走,去找你爸媽,聞見肉味就賴著不走,沒出息。”
穆春江猜測,這兩個孩子應該就是任村長的孫女、孫子,農村生小孩都比較早,象任村長這歲數,當爺爺綽綽有餘。兩個孩子長得都很不錯,女孩乖巧水靈,男孩虎頭虎腦,要不是因為身上的衣服比較土,很難看出他們是生在農村的小孩,穆春江見到兩個孩子頗為喜歡,對於女孩為什麽哭泣,他很是好奇,於是一把拉住了女孩,蹲下身,哄孩子似的問道:“告訴叔叔為什麽哭啊?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叔叔給你報仇去。”
女孩不認生,經穆春江一提醒,再次想起了傷心事,崛起小嘴,眼淚一下流了出來,邊用小手呼嚕著眼淚邊哽咽著說道:“奶奶……奶奶讓人把豬殺了……以後……以後我再也餵不了它了……嗚嗚嗚……”
聽到這裏,穆春江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極壞,對於紅燒肉一點胃口都沒有了,在心裏不停的咒罵著自己:我他媽還算人嗎?為了自己美餐一頓,竟然把和女孩一起長大的豬夥伴都給殺了,真他媽夠缺德的!自己和吳俊跟他媽日本鬼子進村有什麽兩樣?!
“童言無忌”,女孩隻管說出實情,哪管得了殺豬是因為眼前這兩個叔叔的到來而誘發的因果關係,倒是任村長聞聽此話大驚失色,拉住女孩照著屁股就是狠狠的一巴掌,打得孩子委屈的痛哭起來,拉著弟弟撒腿就朝院子外麵跑去,估計是跑回自己家了。
這樣一來,穆春江和吳俊感覺更加的對不起兩個孩子,以至於隨後上桌開飯後,紅燒肉放進嘴裏索然無味,為了填飽肚子,哥倆胡亂的幹啃了一氣貼餅子,把滿滿的一大盆紅燒肉剩在了一旁。
飯吃了一會,另三位村幹部提著幾瓶白酒進到了村長家,脫鞋上炕,開始熱情的款待起兩位北京來的大幹部。穆、吳二人心情正不好,於是開始借酒消愁,怎耐“抽刀斷水水更急,借酒消愁愁更愁”,幾碗白酒下肚,二人都開始神誌不清起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傳說(一)
實際上,真正令二人感到惆悵的,不僅僅是因為殺了女孩心愛的豬而讓她哭泣,而是在中華大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兄弟為什麽會如此貧窮,自己在城裏山珍海味、大魚大肉,想吃什麽就吃什麽,想怎麽浪費就怎麽浪費,可是農民兄弟呢,想吃口豬肉都要等到貴客臨門,還要忍痛把家裏養了很多年的豬殺掉,同是華夏兒女,同是辛勤勞作,可是貧富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難道農民生來就應該比城裏人低一等嗎?可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出身有選擇的權力嗎?
聞聽此話,穆春江的心裏又開始不平衡,不停的罵著吳俊:老吳個孫子,身為中紀委常務秘書長,出門連個專職司機都不帶!還得讓我這個副秘書長兼職做司機,真是太沒麵子了!
“不用啦,我們是自己開車來的,沒有叫專職司機,人一多就會給基層單位的招待工作帶來麻煩,還是盡量少麻煩基層比較好啊!”吳俊匆忙答道,他的話既照顧到了穆春江的麵子,又在無形中表現出了自己的高覺悟,可謂是一舉兩得。
任村長聞聽此話,心中不免生出了些對兩位領導的崇敬之情。
任村長帶路,穆春江和吳俊跟隨,三個人徒步行走在漆黑一片、高低起伏的村間道路上,任村長邊走邊不時的提醒二人——“左邊有坑”、“右邊有坎”、“左腳西紅柿”、“右腳西瓜皮”……(後兩句是作者加的),一路“艱辛”,終於踏進了任村長家的房門。
任村長家的房子結構、布局與燕子家的沒有太大的區別,穆春江估計整個山西農村的房子差不多都是這種模樣、格局,要說區別,無非就是誰家的房子新一點,誰家的院子破一點,以此可以推斷出各家各戶的生活水平和貧富差異。
剛一進堂屋,就見一個滿臉皺紋的農村婦女正坐在大柴鍋前拉風箱,一股燉肉的香味從柴鍋裏冒出來,撲鼻而來,饞得穆春江和吳俊直流口水,不用問,拉風箱的婦女應該就是村長的老伴,按照任村長的意思殺了自己家的豬,燉了一鍋紅燒肉招待客人。此時二人已是飢腸轆轆,途徑灶台時都把眼睛停留在了柴鍋上,想像著從鍋裏撿起一塊燉得紅撲撲、肥得流油的紅燒肉,然後塞進自己的嘴裏……二人不敢接茬想像下去,生怕饞得邁不動步子。
任村長不停的往裏屋讓著兩位領導,這也不用問,肯定是進屋上炕,然後就可以開飯了。二人也無心客氣,邁步進入了裏屋。穆春江抬頭,卻見兩個小孩蜷縮在大炕的一角,一個六七歲身穿花褂的小女孩正在傷心的哭泣,眼淚糊了一臉,她身旁的小男孩四五歲的樣子,正用小髒手替女孩一點點的擦去淚痕,見有生人進來,女孩趕忙用小花褂的袖口擦了把鼻涕、眼淚,拉了男孩一把,兩個孩子匆忙往炕邊上爬,準備下地、出去。
任村長邊往炕上讓著穆春江和吳俊,邊在兩個孩子的屁股上各自拍了一巴掌,邊愛撫的說道:“快點走,去找你爸媽,聞見肉味就賴著不走,沒出息。”
穆春江猜測,這兩個孩子應該就是任村長的孫女、孫子,農村生小孩都比較早,象任村長這歲數,當爺爺綽綽有餘。兩個孩子長得都很不錯,女孩乖巧水靈,男孩虎頭虎腦,要不是因為身上的衣服比較土,很難看出他們是生在農村的小孩,穆春江見到兩個孩子頗為喜歡,對於女孩為什麽哭泣,他很是好奇,於是一把拉住了女孩,蹲下身,哄孩子似的問道:“告訴叔叔為什麽哭啊?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叔叔給你報仇去。”
女孩不認生,經穆春江一提醒,再次想起了傷心事,崛起小嘴,眼淚一下流了出來,邊用小手呼嚕著眼淚邊哽咽著說道:“奶奶……奶奶讓人把豬殺了……以後……以後我再也餵不了它了……嗚嗚嗚……”
聽到這裏,穆春江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極壞,對於紅燒肉一點胃口都沒有了,在心裏不停的咒罵著自己:我他媽還算人嗎?為了自己美餐一頓,竟然把和女孩一起長大的豬夥伴都給殺了,真他媽夠缺德的!自己和吳俊跟他媽日本鬼子進村有什麽兩樣?!
“童言無忌”,女孩隻管說出實情,哪管得了殺豬是因為眼前這兩個叔叔的到來而誘發的因果關係,倒是任村長聞聽此話大驚失色,拉住女孩照著屁股就是狠狠的一巴掌,打得孩子委屈的痛哭起來,拉著弟弟撒腿就朝院子外麵跑去,估計是跑回自己家了。
這樣一來,穆春江和吳俊感覺更加的對不起兩個孩子,以至於隨後上桌開飯後,紅燒肉放進嘴裏索然無味,為了填飽肚子,哥倆胡亂的幹啃了一氣貼餅子,把滿滿的一大盆紅燒肉剩在了一旁。
飯吃了一會,另三位村幹部提著幾瓶白酒進到了村長家,脫鞋上炕,開始熱情的款待起兩位北京來的大幹部。穆、吳二人心情正不好,於是開始借酒消愁,怎耐“抽刀斷水水更急,借酒消愁愁更愁”,幾碗白酒下肚,二人都開始神誌不清起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傳說(一)
實際上,真正令二人感到惆悵的,不僅僅是因為殺了女孩心愛的豬而讓她哭泣,而是在中華大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兄弟為什麽會如此貧窮,自己在城裏山珍海味、大魚大肉,想吃什麽就吃什麽,想怎麽浪費就怎麽浪費,可是農民兄弟呢,想吃口豬肉都要等到貴客臨門,還要忍痛把家裏養了很多年的豬殺掉,同是華夏兒女,同是辛勤勞作,可是貧富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難道農民生來就應該比城裏人低一等嗎?可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出身有選擇的權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