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卓對眾人介紹道:“這裏在二戰期間被稱為‘英雄之城’,因為西部戰狀吃緊,當時史達林就將歐洲的大型工廠和重要機構大量轉移到了烏拉爾地區,葉卡捷琳堡也就成了一座巨大的兵工廠。那些設備運來以後,來不及修廠房,就在露天的條件下投入運行。但即使是這樣,這裏的人們也努力工作,將坦克大炮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前線支持衛國戰爭。所以德國人有一種說法:是烏拉爾打敗了德國。”


    “嗯,聽說早年國內的拖拉機廠,大多數都是這裏援建的。那既然是軍工之城,怎麽管理這麽寬鬆?”羅瑞問道,他們很輕鬆的就出了機場進入了市區。


    蕭卓解釋道:“早幾年可不是這樣的,冷戰那會,有次美國人的偵察機來這裏偵察,結果直接被地對空飛彈給打了下來。哪怕在蘇聯解體之後,這裏也是外國人可以進來,但是本市人想出國會受限製,因為這裏有很多的軍工人才。這麽說吧,這裏有些稍微偏遠一點的工廠,在蘇聯時期是生產核彈的。”


    “生化危機已經遇到過了,但願別再鬧個核彈危機什麽的。其實上次真是僥倖了,也就是碰上炭疽這種生物武器,咱這東西才有用武之地。要是毒氣的話,越是高溫蒸發的越厲害,擴散的越大。”陸林搖頭說道。


    “你說這個倒讓我想起來了,很巧,好像是七十年代末,這裏也發生過一次生化危機。”蕭卓說道:“當時,一種突然出現的怪病襲擊了葉卡捷琳堡,短短幾天內,幾十人死於炭疽病菌感染。當時蘇聯政府沒收了所有醫院的數據,對外解釋是由於食用了被感染上病菌的肉。但當時西方情報部門懷疑這起炭疽熱的真正起因沒有這麽簡單,直到蘇聯解體以後,葉爾欽才在一次採訪中承認‘是我們的軍事研究出了問題’。最讓人憤怒的是,出事之後他們並沒有停止實驗,在往後的十年裏,發生過疫情的那個區人口呈明顯下降趨勢,新生兒中有中樞神經問題的超過80%。”


    “蕭卓你怎麽對這裏這麽了解?”洛雨問道。


    “我祖母當年就是這裏的人,都是聽她講的。當年蘇聯解體的時候,她是很高興的,對她來說,那個國家太冰冷了。”蕭卓說道。


    “你說那個不算什麽啦,我看過篇報導,當時的蘇聯在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劃了一片跟法國麵積一樣大的地區做核試驗。卻沒有清空區域裏的人,200多次核爆導致生活在草原上的70多萬人都被輻射了。”陸林說道,“還有一次,蘇聯實驗核武器與常規兵種配合作戰,調集了4萬5千人的部隊守在實驗區外。結果核彈出了問題,在空中爆炸了,你們明白的,那玩意爆的越高,威脅範圍也就越大。部隊在沒接到通知的情況下,按原計劃在核爆5分鍾後衝進了實驗區。結果這4萬5千人,最後隻有兩千人從實驗區裏活著走了出來。就這兩千人,後半生也是輻射的後遺症中度過的。類似的核悲劇在蘇聯還發生過多次,但都被蘇聯政府刻意隱瞞了來。他們的核武器沒對美國用過,全都招呼到自己國民身上了。直到1994年,當局才為那些在試驗中喪命的人立了一塊紀念碑。”


    “無數人的犧牲隻是為了少數高層爭霸世界的野心,真可悲,真不值。”周欣嘆道。


    眾人找好了酒店,坐了一夜的紅眼航班現在本該好好休息一下,洛雨卻被報紙上的一則小新聞吸引了。她的俄語還沒達到自由閱讀的水平,可報導配的那張小照片卻是認得的,那是件文物,卻絕對不是俄羅斯的風格。陸林給她翻譯了一下,意思大概是有一批非常珍貴的金帳汗國時期的文物,目前正在葉卡捷琳堡藝術博物館展出。


    洛雨對此產生的濃厚興趣,非要去看一看,於是大家不得不陪著她開始了博物館一日遊。


    進入博物館金帳汗國的展廳,玻璃展櫃中大多是一些元代的盔甲兵器和絲綢製品,百餘件文物中,唯一有文字記載的,是一本類似於國內州府縣誌的古籍殘本,也就是記載某行政區域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件的記事簿,它被攤開平放在展櫃裏。


    整本縣誌都是回鶻文寫成的,回鶻文是中古世紀維吾爾族使用的文字,屬於突厥文的一支,隨著伊斯蘭教傳入新疆而漸漸消失,卻在四大汗國一直沿用到了清初。洛雨對這本記事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對回鶻文沒什麽研究,打開的頁麵上也隻認識兩個詞,但正是這兩個詞深深吸引了她。那是兩個相臨的詞,意思分別是天和祭壇。如果把它們用蒙語的意思表達,那就是:長生天祭壇!


    “長生天祭壇?!”洛雨猛的想起了他們在克格勃研究所崩塌後,發現的那個元代遺蹟。當時蕭卓翻譯的是祭祀長生天的地方,難道這才是它真正的名字?長生天祭壇?


    “這也許真是條線索,沒有想到金帳汗國的記載中也提到過那種建築!”洛雨興奮的說道,但接就是臉色一黯,“該死,剩下的字我真是一個都不認識了。如果傳回國內找專家翻譯,至少也要三五天時間。”


    “那就先拍下來再說。”周欣舉起相機就拍。


    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身後響起,“1343年初春,正午的陽光下。早已荒涼百年的天之祭壇被一道來自遠方的耀眼光芒籠罩,接著一道如車輪般粗的金光射向東南方的天空,有如長虹貫日。傳說祭壇是一位東方的可汗修建在這裏的,為此他還賄賂了欽察的汗。這裏一直被視為禁地,早年被蒙人把守著,被人們漸漸遺忘在了荒野上。一個百戶派人查看,發現祭壇頂部的機械全都熔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藏錄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貓大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貓大書並收藏尋藏錄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