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跟那個東西有什麽關係?你不會是想說是它影響了氣候吧?”
洛雨喝了口水又道:“不會,災星的威力再大也不可能大到影響全球氣候的程度。不過你們先聽我把話說完。現代地學的研究顯示,全球氣溫在公元1500年後驟然下降,步入小冰河時期,公元1600年至1644年是最冷的一段時期,也就是說早在崇禎繼位之前天災就已經發生了。不過科學家從對地質標本的分析中發現,崇禎元年,氣溫突然出現了一次大跳水!驟降到了千年以來的最低點,萬年以來的次低點。寒冷的氣候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導致中國北方普遍出現幹旱少雨的自然災害,先從西北的關中地區,然後發展到河南河北,繼之齊魯、吳越、荊楚,直到出現了全國性的大旱災。災情最嚴重的時候,北部大半省份連續七年幾乎沒有下雨,全國糧食產量驟然下降,對於一個人口龐大的帝國來說打擊是致命的。甘肅大片旱區‘易子而食’,陝西‘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受災最嚴重的關中爆發了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使明朝漸漸步入崩潰。”
“崇禎元年,那不正是工部用災星做完西北實驗的第二年嗎?”羅瑞有些明白洛雨的思路了,“後來的大旱也是從西北開始……,你是想說那次實驗的後果,不但當場毀滅了十萬人的生命,還間接的引發了氣候的蝴蝶效應,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隻是我的一個猜測,啊不,連猜測都不能算,隻能說是臆想。”洛雨接著說道,“當時在光明洞裏看到災星鉛封上的字,就讓我產生了這樣的臆想。幹坤倒轉,雷起蒼黃。赤地千裏,餓殍盈崗……可我又想,它被封印的時候一切都還沒有發生,工部的人又怎麽會提前知道呢?難道歷史上有過?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跟大家講過的一段歷史。”
“還記得在武當時提到古麋國嗎?玄武大帝出生的國度,春秋時臨近楚國的小諸侯國。公元前616年,楚王遣大將伐麋,往後兩年戰爭不斷,楚軍還曾攻進了麋的國都錫穴。但緊接著,楚國發生了大饑荒,餓殍遍野。公元前611年,戎人伐楚,麇認為報仇血恨的機會來了。於是對楚國發起了反擊,但這次交戰的結果卻是楚人滅麇。此後,這個神秘的古麇國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裏。回來後我又詳細的翻閱了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發現確實有提到了公元前614年左右,麋人在戰敗後有過行巫的記載,而之後的兩年楚國顆粒無收,陷入了大饑荒。”洛雨停了停又道:“別忘了,麋人可能是歷史上第一批發現這災星作用的人。記載中所謂的‘行巫’,會不會就與楚國的天災有關呢?而且還有記載,在天啟大爆炸發生後不久,北京城曾下過一場大雨。”
項昊聽得頭都大了,“說了這麽多你到底是什麽意思呀?現在又沒遊牧民族了,你還怕他們再來一次?”
洛雨嘆口氣說道:“雖然前麵說的一切都是我的猜測,但我還是怕這次災星的啟動,會不會真的引發新一輪的蝴蝶效應,從而影響到氣候,再發生一次區域性的天災。雖然聽起來很荒謬,但哪怕隻有千分之一的可能,那造成的後果也不是我們這個人多地少的大國所能承受的。雖然現在不大可能有饑荒這種事出現,但天災後大麵積糧食減產,傷農傷民的事卻肯定會發生,誰能保證一個人都不餓死?旱災比水災還可怕,‘易子而食’明白嗎?就是人餓極了想吃孩子,可自家的孩子又捨不得吃,就和鄰居交換了,都吃別人家的孩子!這種情景現在應該不會再現了,但你們想想,萬一呢?而且,這兩年一直有外國專家在說,新千年的第一個小冰河時期已經來臨了……”
天方夜譚似的結論讓大家都呆住了,洛雨言之鑿鑿,可還是沒人相信,就像她自己說的,這事兒太扯淡了。陸林開玩笑道:“這事就算真有,咱也管不了,還是打110吧。”
“你們這些經歷過的人都不信,官方可能相信嗎?就像有個人走進地震局說明年會有地震,問他他是怎麽知道的,他說他猜的,那還不得馬上被精神病了。”洛雨自嘲道。
羅瑞點頭補充道:“沒錯!而且如果第二年沒地震,他可能第二年就出來了。但如果真地震了,那他就很可能會被精神病一輩子。唉……無奈的現實呀。”
洛雨聽得笑笑,接著精神一振又說道:“現在隻是個猜測,通知官方也至少要有些證據。但是,考慮到周偉的病,也許最好還是我們先行動起來。其實這一大一小兩件事,很可能是一回事,你們肯定猜不到我在那個石人頭裏發現了什麽。”
“發現了什麽?”聽到洛雨提到哥哥的病情,周欣迫不及待的問道。
“別這麽激動欣欣,我可沒說那個石人頭裏有解藥什麽的,我隻是找到了一些線索。還記得那個鉛封上刻的最後一句話嗎?葬天之地,另覓洪荒。嗯,另覓洪荒,從字麵上看,這可能是工部下一步想採取的行動,也可能是解決災星問題的辦法。而在武當溶洞裏發現的錦衣衛秘奏裏,也提到過洪荒這個字眼,洪荒之匙。還說災星不及他的萬一。”洛雨接著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所謂的洪荒之匙,可能有克製災星的作用?可就算它也能影響天氣,但它對偉哥的病有什麽好處呢?”羅瑞摸著下巴問道。
洛雨喝了口水又道:“不會,災星的威力再大也不可能大到影響全球氣候的程度。不過你們先聽我把話說完。現代地學的研究顯示,全球氣溫在公元1500年後驟然下降,步入小冰河時期,公元1600年至1644年是最冷的一段時期,也就是說早在崇禎繼位之前天災就已經發生了。不過科學家從對地質標本的分析中發現,崇禎元年,氣溫突然出現了一次大跳水!驟降到了千年以來的最低點,萬年以來的次低點。寒冷的氣候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導致中國北方普遍出現幹旱少雨的自然災害,先從西北的關中地區,然後發展到河南河北,繼之齊魯、吳越、荊楚,直到出現了全國性的大旱災。災情最嚴重的時候,北部大半省份連續七年幾乎沒有下雨,全國糧食產量驟然下降,對於一個人口龐大的帝國來說打擊是致命的。甘肅大片旱區‘易子而食’,陝西‘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受災最嚴重的關中爆發了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使明朝漸漸步入崩潰。”
“崇禎元年,那不正是工部用災星做完西北實驗的第二年嗎?”羅瑞有些明白洛雨的思路了,“後來的大旱也是從西北開始……,你是想說那次實驗的後果,不但當場毀滅了十萬人的生命,還間接的引發了氣候的蝴蝶效應,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隻是我的一個猜測,啊不,連猜測都不能算,隻能說是臆想。”洛雨接著說道,“當時在光明洞裏看到災星鉛封上的字,就讓我產生了這樣的臆想。幹坤倒轉,雷起蒼黃。赤地千裏,餓殍盈崗……可我又想,它被封印的時候一切都還沒有發生,工部的人又怎麽會提前知道呢?難道歷史上有過?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跟大家講過的一段歷史。”
“還記得在武當時提到古麋國嗎?玄武大帝出生的國度,春秋時臨近楚國的小諸侯國。公元前616年,楚王遣大將伐麋,往後兩年戰爭不斷,楚軍還曾攻進了麋的國都錫穴。但緊接著,楚國發生了大饑荒,餓殍遍野。公元前611年,戎人伐楚,麇認為報仇血恨的機會來了。於是對楚國發起了反擊,但這次交戰的結果卻是楚人滅麇。此後,這個神秘的古麇國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裏。回來後我又詳細的翻閱了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發現確實有提到了公元前614年左右,麋人在戰敗後有過行巫的記載,而之後的兩年楚國顆粒無收,陷入了大饑荒。”洛雨停了停又道:“別忘了,麋人可能是歷史上第一批發現這災星作用的人。記載中所謂的‘行巫’,會不會就與楚國的天災有關呢?而且還有記載,在天啟大爆炸發生後不久,北京城曾下過一場大雨。”
項昊聽得頭都大了,“說了這麽多你到底是什麽意思呀?現在又沒遊牧民族了,你還怕他們再來一次?”
洛雨嘆口氣說道:“雖然前麵說的一切都是我的猜測,但我還是怕這次災星的啟動,會不會真的引發新一輪的蝴蝶效應,從而影響到氣候,再發生一次區域性的天災。雖然聽起來很荒謬,但哪怕隻有千分之一的可能,那造成的後果也不是我們這個人多地少的大國所能承受的。雖然現在不大可能有饑荒這種事出現,但天災後大麵積糧食減產,傷農傷民的事卻肯定會發生,誰能保證一個人都不餓死?旱災比水災還可怕,‘易子而食’明白嗎?就是人餓極了想吃孩子,可自家的孩子又捨不得吃,就和鄰居交換了,都吃別人家的孩子!這種情景現在應該不會再現了,但你們想想,萬一呢?而且,這兩年一直有外國專家在說,新千年的第一個小冰河時期已經來臨了……”
天方夜譚似的結論讓大家都呆住了,洛雨言之鑿鑿,可還是沒人相信,就像她自己說的,這事兒太扯淡了。陸林開玩笑道:“這事就算真有,咱也管不了,還是打110吧。”
“你們這些經歷過的人都不信,官方可能相信嗎?就像有個人走進地震局說明年會有地震,問他他是怎麽知道的,他說他猜的,那還不得馬上被精神病了。”洛雨自嘲道。
羅瑞點頭補充道:“沒錯!而且如果第二年沒地震,他可能第二年就出來了。但如果真地震了,那他就很可能會被精神病一輩子。唉……無奈的現實呀。”
洛雨聽得笑笑,接著精神一振又說道:“現在隻是個猜測,通知官方也至少要有些證據。但是,考慮到周偉的病,也許最好還是我們先行動起來。其實這一大一小兩件事,很可能是一回事,你們肯定猜不到我在那個石人頭裏發現了什麽。”
“發現了什麽?”聽到洛雨提到哥哥的病情,周欣迫不及待的問道。
“別這麽激動欣欣,我可沒說那個石人頭裏有解藥什麽的,我隻是找到了一些線索。還記得那個鉛封上刻的最後一句話嗎?葬天之地,另覓洪荒。嗯,另覓洪荒,從字麵上看,這可能是工部下一步想採取的行動,也可能是解決災星問題的辦法。而在武當溶洞裏發現的錦衣衛秘奏裏,也提到過洪荒這個字眼,洪荒之匙。還說災星不及他的萬一。”洛雨接著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所謂的洪荒之匙,可能有克製災星的作用?可就算它也能影響天氣,但它對偉哥的病有什麽好處呢?”羅瑞摸著下巴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