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按照傳統的觀念,人死後是要去見老祖宗的,如果穿的衣服不對,老祖宗認不出自己的子孫,會不讓他認祖歸宗。
而且,人死後還要在自己的口中放一枚銅錢,俗稱“含口錢”,據說是為了讓死者順利地渡過冥河,免受鬼差的刁難。據說,慈禧死後嘴裏就含了一顆夜明珠。
而明月的奶奶為自己準備的則是一枚清朝的銅錢。她生前經常會把銅錢從箱子中拿出來,用粗糙的雙手摩梭一番。聽奶奶說,這枚銅錢非常難得,平時就很少能見到,所以,她得到後一直珍貴的保存著。
說起鬼差,明月最先想到的就是牛頭馬麵和黑白無常。但是,明月更相信,接引即將離世之人離開人間的並不全是鬼差,應該也有他們已經過世的親人。
照顧過病人的人都知道,如果病人開始說胡話那就代表著病情加重,隨時都有可能離世,這是科學的說法。但明月相信,人臨終前真的有鬼魂來接引。
明月的爺爺是癌症去世的,臨終前幾天,老爺子死活不在醫院裏待,一直鬧著要回家,晚上也不好好睡覺。開始家人不同意,可是,突然爺爺的身體狀況就好了起來,醫生猜測爺爺這是迴光返照,讓家人盡量滿足老人的所有願望。
爺爺終於如願以償的回到了家裏,晚上臨睡前他告訴大家,他之所以不願意在醫院待著,主要是因為這幾天晚上總有一個白鬍子的老頭過來找他。
白鬍子老頭對爺爺說,“你的陽壽到了,我是來接你的,跟我走吧”。
爺爺哪裏肯跟白鬍子老頭走啊,所以,一到晚上他就怕的要命,爺爺覺得如果自己回家了,這個白鬍子老頭肯定不會從醫院一直追到家裏吧。
可是,爺爺隻在家中待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就因為病情加重,重新被送回了醫院,沒多久爺爺便去世了。
後來,奶奶猜測,來接爺爺的白鬍子老頭應該是爺爺的先人。
明月大學畢業那一年,明月的姑父第三次腦出血住院,整個人陷入昏迷之中,偶爾醒來說的話也很奇怪。他一直告訴我們,“文友來接我了,讓我和他一起開飯店呢”。
明月的姑父是個廚子,做飯特別的好吃,一直在國營企業裏當主刀大廚。而文友則是姑父的親弟弟,隻是已經過世很多年了。
在這期間,醫生讓姑姑做好心理準備,最好能把姑父的後事也提前準備好。
後來,姑父每次清醒都會拉著大姑的手,讓她看自己的弟弟,“文友著急了”、“文友還在門口等著呢”、“文友說要和我一起開飯店賺大錢”。
聽了姑父說的話,姑姑雖然難過,但是也基本相信了“姑父可能熬不過去”的事實。畢竟陰間的家人都來接姑父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姑父從昏迷中醒來,他說的話就變了,他說明月的奶奶也來了,“咱媽揍我了,說我走了沒人管你,還攆文友走呢”、“文友說他先回去了”……
後來姑姑說,那時候,在姑父的意識中,奶奶和他的弟弟都是活著的人,根本不是已經去世的人。姑父每說一次這樣的話,全家人的心髒就會跟著這些話忽上忽下的。
等姑父說了“文友走了”後,他的病情就開始逐漸穩定下來,就連醫生也挺意外,畢竟腦出血的病人、尤其還是第三次發病,能夠活下來的人並不多。
最後,明月再給大家講一個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
明月剛工作的時候,還沒有結婚,工作地點又在外地,隻能租房子住。大家都知道,明月膽子小,而且月媽也不放心明月一個人住,於是,明月就找了一戶人家合租。
明月的房東是一對六十多歲的夫婦,帶著孫子和外孫女一起生活。
房東阿姨是個性格樂觀開朗、渾身充滿正能量的好人,隻是兒子年輕時就沒了,兒媳婦也不知所蹤,隻留下還沒滿周歲的孩子給老人撫養。
好在房東阿姨還有一個女兒,隻是她沒有工作,做點小生意,起早貪黑的,根本沒時間照顧孩子。
兩個老人和兩個孩子住在100多平米、三室兩廳的房子裏,為了補貼家用,房東阿姨就把朝陽的那個臥室租給了明月住。
明月在老人家住了一年多,因為平時相處愉快,房子暖氣和採光都好,距離單位也很近,所以明月一直沒有換過房子。
後來,房東阿姨的父親因為年歲大了,不能獨自生活,就搬過來由阿姨照顧他的起居。
因為明月住慣了這個房子,而且短時間也不容易找到類似的合租房子,在詢問了房東阿姨沒有攆走我的意思後,明月就繼續在那裏住了下來。
那時候明月和爺爺(房東阿姨的父親,明月稱呼他爺爺)住對門,中間是洗漱間,真的是隻能洗漱,上廁所要穿過整個客廳和飯廳。
房東阿姨的丈夫每天都值夜班,所以,她帶著兩個孩子住在廁所旁邊的臥室。
剛開始爺爺的身體很好,經常一個人到客廳坐一坐,半年後,他的身體愈來愈虛弱,躺在床上的時間也增多了。
在一個星期一的晚上,明月突然開始不敢出自己的臥室。尤其是經過客廳去廁所的時候,就算客廳開著燈,明月都會感到被無數的人注視著,可四周明明空無一人。越是這樣,越是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害怕感覺。
而且,人死後還要在自己的口中放一枚銅錢,俗稱“含口錢”,據說是為了讓死者順利地渡過冥河,免受鬼差的刁難。據說,慈禧死後嘴裏就含了一顆夜明珠。
而明月的奶奶為自己準備的則是一枚清朝的銅錢。她生前經常會把銅錢從箱子中拿出來,用粗糙的雙手摩梭一番。聽奶奶說,這枚銅錢非常難得,平時就很少能見到,所以,她得到後一直珍貴的保存著。
說起鬼差,明月最先想到的就是牛頭馬麵和黑白無常。但是,明月更相信,接引即將離世之人離開人間的並不全是鬼差,應該也有他們已經過世的親人。
照顧過病人的人都知道,如果病人開始說胡話那就代表著病情加重,隨時都有可能離世,這是科學的說法。但明月相信,人臨終前真的有鬼魂來接引。
明月的爺爺是癌症去世的,臨終前幾天,老爺子死活不在醫院裏待,一直鬧著要回家,晚上也不好好睡覺。開始家人不同意,可是,突然爺爺的身體狀況就好了起來,醫生猜測爺爺這是迴光返照,讓家人盡量滿足老人的所有願望。
爺爺終於如願以償的回到了家裏,晚上臨睡前他告訴大家,他之所以不願意在醫院待著,主要是因為這幾天晚上總有一個白鬍子的老頭過來找他。
白鬍子老頭對爺爺說,“你的陽壽到了,我是來接你的,跟我走吧”。
爺爺哪裏肯跟白鬍子老頭走啊,所以,一到晚上他就怕的要命,爺爺覺得如果自己回家了,這個白鬍子老頭肯定不會從醫院一直追到家裏吧。
可是,爺爺隻在家中待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就因為病情加重,重新被送回了醫院,沒多久爺爺便去世了。
後來,奶奶猜測,來接爺爺的白鬍子老頭應該是爺爺的先人。
明月大學畢業那一年,明月的姑父第三次腦出血住院,整個人陷入昏迷之中,偶爾醒來說的話也很奇怪。他一直告訴我們,“文友來接我了,讓我和他一起開飯店呢”。
明月的姑父是個廚子,做飯特別的好吃,一直在國營企業裏當主刀大廚。而文友則是姑父的親弟弟,隻是已經過世很多年了。
在這期間,醫生讓姑姑做好心理準備,最好能把姑父的後事也提前準備好。
後來,姑父每次清醒都會拉著大姑的手,讓她看自己的弟弟,“文友著急了”、“文友還在門口等著呢”、“文友說要和我一起開飯店賺大錢”。
聽了姑父說的話,姑姑雖然難過,但是也基本相信了“姑父可能熬不過去”的事實。畢竟陰間的家人都來接姑父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姑父從昏迷中醒來,他說的話就變了,他說明月的奶奶也來了,“咱媽揍我了,說我走了沒人管你,還攆文友走呢”、“文友說他先回去了”……
後來姑姑說,那時候,在姑父的意識中,奶奶和他的弟弟都是活著的人,根本不是已經去世的人。姑父每說一次這樣的話,全家人的心髒就會跟著這些話忽上忽下的。
等姑父說了“文友走了”後,他的病情就開始逐漸穩定下來,就連醫生也挺意外,畢竟腦出血的病人、尤其還是第三次發病,能夠活下來的人並不多。
最後,明月再給大家講一個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
明月剛工作的時候,還沒有結婚,工作地點又在外地,隻能租房子住。大家都知道,明月膽子小,而且月媽也不放心明月一個人住,於是,明月就找了一戶人家合租。
明月的房東是一對六十多歲的夫婦,帶著孫子和外孫女一起生活。
房東阿姨是個性格樂觀開朗、渾身充滿正能量的好人,隻是兒子年輕時就沒了,兒媳婦也不知所蹤,隻留下還沒滿周歲的孩子給老人撫養。
好在房東阿姨還有一個女兒,隻是她沒有工作,做點小生意,起早貪黑的,根本沒時間照顧孩子。
兩個老人和兩個孩子住在100多平米、三室兩廳的房子裏,為了補貼家用,房東阿姨就把朝陽的那個臥室租給了明月住。
明月在老人家住了一年多,因為平時相處愉快,房子暖氣和採光都好,距離單位也很近,所以明月一直沒有換過房子。
後來,房東阿姨的父親因為年歲大了,不能獨自生活,就搬過來由阿姨照顧他的起居。
因為明月住慣了這個房子,而且短時間也不容易找到類似的合租房子,在詢問了房東阿姨沒有攆走我的意思後,明月就繼續在那裏住了下來。
那時候明月和爺爺(房東阿姨的父親,明月稱呼他爺爺)住對門,中間是洗漱間,真的是隻能洗漱,上廁所要穿過整個客廳和飯廳。
房東阿姨的丈夫每天都值夜班,所以,她帶著兩個孩子住在廁所旁邊的臥室。
剛開始爺爺的身體很好,經常一個人到客廳坐一坐,半年後,他的身體愈來愈虛弱,躺在床上的時間也增多了。
在一個星期一的晚上,明月突然開始不敢出自己的臥室。尤其是經過客廳去廁所的時候,就算客廳開著燈,明月都會感到被無數的人注視著,可四周明明空無一人。越是這樣,越是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害怕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