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嬗變:殺戮者與推理者的頂級較量 作者:呼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思緲一頁一頁翻過卷宗中的文件,逐字逐句地讀,長長的睫毛一忽扇一忽扇的,節奏很慢。最後是現場照片,看得更加認真。郭小芬走到她身邊,指著其中一張照片低聲說:“這上麵的拖鞋有問題。”然後把自己的推理和實驗過程講了一遍。“推理不能取代證據。”劉思緲麵無表情地說,“我隻相信證據。”馬笑中突然想了起來,對郭小芬說:“怎麽沒有看到呼延雲,還有你的手機早晨一直關機是怎麽回事?”“手機沒電啦。”郭小芬說,“至於呼延雲,我早晨醒來,就不見他的身影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溜走的,連個紙條也沒有留。”馬笑中笑嘻嘻地說:“我還怕他欺負你呢,這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郭小芬懶得搭理他,見劉思緲把照片放下,凝視著天花板出神,便問:“你有沒有發現什麽問題?”這一瞬間,馬笑中和司馬涼,兩個人的目光同時集中到了劉思緲那雪白的麵龐上。劉思緲沉重地嘆了一口氣,慢慢地說:“我要,回到現場。”椿樹街,果仁巷胡同,灰樓,402房間。郭小芬、馬笑中、司馬涼,還有分局的一位副局長帶著兩位幹警,以及一位現場攝像人員,都集中在這並不寬敞的兩居室裏。確切一點說,是集中在發生命案的北向小屋裏。之所以集中這麽多人,是因為事情鬧大了的緣故。在分局檔案室裏,郭小芬和司馬涼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個說案情有疑點應該回到現場重新勘驗,一個說案件鐵證如山就是意外死亡無須回到現場!爭吵的聲音越來越大,驚動了許多幹警圍觀,包括分局主管刑偵的副局長。趕巧這位副局長曾經和劉思緲一起參加過市公安局的一次業務培訓,一見之下,驚為天人,是她的鐵桿fans,所以支持回到現場。司馬涼雖然老大不願意,也沒有辦法,瞪著劉思緲,嘴裏不住地嘀咕:“這麽多年過去了,我看你還能發現什麽!”
這也是包括郭小芬在內的所有人,心裏的疑惑。再一次走進402房間,馬笑中突然一陣緊張,粗糙的掌心滲出汗來。六年了,他一直想弄明白,少年時代深愛過的那個單純、善良的小妹妹,為什麽突然墮落?她媽媽的死,究竟有沒有冤情——今天,這一切真的能破解嗎?人都會集齊了,劉思緲才走進這間小屋,步履從容,神色平靜,仿佛是一幕大戲的主角。“我仔細看了卷宗裏的文字資料和照片。”劉思緲說,“案子已經是六年前的了,想重新審查,有一定的難度。畢竟現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事人中,賈魁不知去向,他的女兒陳丹又躺在醫院裏,手不能寫,口不能言。僅僅從審訊記錄上看,並沒有什麽問題,死者的死因確實是意外死亡。”小屋裏一片沉靜。司馬涼的臉上浮現出得意之色。劉思緲問司馬涼:“你是這一案件刑偵工作的總負責人,我想問,卷宗裏的文件和圖片是否都是真實的記錄?”司馬涼拍著胸脯保證:“絕對沒有問題。”“那麽,你呢?”劉思緲把身一轉,問那個現場攝像人員,“卷宗的照片拍攝這一項上,有你的簽名。”“是我拍的。”他點點頭,“我可以百分之百保證這些照片的真實性。”“那麽好。”劉思緲把照片遞給那位仰慕她的副局長,“請您看看這張照片,告訴我,上麵顯示死者的血跡集中在哪些地方?”副局長看了看,謹慎地說:“集中在四處:暖氣片的頂部,就是死者頭部磕撞的地方;還有暖氣的下麵,死者歪著頭靠在暖氣片上,血從她的後腦流出,淌了一地;還有牆壁上和天花板上噴濺的血跡……”劉思緲打斷副局長的話,問司馬涼:“你……有沒有學習過刑事鑑識科學的基礎知識,比如血跡學。”司馬涼愣住了。“血液占人體重量的1/13,人體每公斤約有80毫升血,根據血液在現場的形態、形狀和大小,可以準確推測出犯案經過。這方麵的知識如果不具備,是沒資格做刑偵工作的。”劉思緲看了他一眼,繼續說:“暖氣片的頂部和暖氣下麵的血跡,沒有什麽問題,我感興趣的是牆壁上和天花板上的血跡。這兩塊血跡到底是怎麽來的?”
“審訊記錄上說得很明白,那是死者撞擊暖氣片後,血液從傷口噴出,或者短暫掙紮的時候搖頭導致的。”司馬涼說。“死者受到創傷,由於心髒的持續跳動,在大血管裏形成巨大的壓力,將體內的血液從傷口泵出,噴濺,這的確是有可能的。”劉思緲說,“但是,當血液撞擊物體表麵,因物表結構和吸附性的不同,血跡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她指著照片說:“如果是從傷口泵出形成的噴射型血跡,那麽血滴的分布應該非常廣泛,形成噴霧狀的一大片血點,跟用高壓水管射擊牆麵留下的痕跡一樣。但是這張照片上的血跡,尤其是天花板上的,卻更像一個個驚嘆號——這不是噴射型血跡,而是飛濺型血跡,是由於血液在空中飛濺一段後,以一定角度碰撞到平麵形成的。”“我學過一點血跡形態學。”那個現場攝像人員說,“飛濺型血跡也有可能是頭髮比較長的人,受傷後,擺動自己浸上鮮血的腦袋形成的……”“對對對!”司馬涼連忙說,“我就說嘛,也有可能是她短暫掙紮的時候搖頭甩上牆的。”“我現在的髮型,跟死者是不是很像?”劉思緲指著自己的腦袋問郭小芬。郭小芬看了看現場照片上的死者,又看了看劉思緲,點點頭說:“都是過耳垂肩的髮型,怎麽了?”雖然是正午,但窗戶向北,天色又有些陰晦的緣故,屋子裏有一種詭異的凝重。劉思緲慢慢地從手提包裏拿出一個白色的塑膠袋,用剪刀打開,抬起胳膊,塑膠袋的開口衝著自己的頭頂,傾倒——血液!竟然是血液!血液一下子將她那烏黑的頭髮和雪白的麵龐,染成一片淋漓的鮮紅,紅得異常恐怖!濃重的腥氣,剎那間在這小小的房間裏瀰漫開來。所有的人,都嚇得倒退了一步。她到底要幹什麽?!一步,兩步,三步,劉思緲走到暖氣片旁邊,站定。然後,她由慢到快地甩動起頭髮來。
這也是包括郭小芬在內的所有人,心裏的疑惑。再一次走進402房間,馬笑中突然一陣緊張,粗糙的掌心滲出汗來。六年了,他一直想弄明白,少年時代深愛過的那個單純、善良的小妹妹,為什麽突然墮落?她媽媽的死,究竟有沒有冤情——今天,這一切真的能破解嗎?人都會集齊了,劉思緲才走進這間小屋,步履從容,神色平靜,仿佛是一幕大戲的主角。“我仔細看了卷宗裏的文字資料和照片。”劉思緲說,“案子已經是六年前的了,想重新審查,有一定的難度。畢竟現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事人中,賈魁不知去向,他的女兒陳丹又躺在醫院裏,手不能寫,口不能言。僅僅從審訊記錄上看,並沒有什麽問題,死者的死因確實是意外死亡。”小屋裏一片沉靜。司馬涼的臉上浮現出得意之色。劉思緲問司馬涼:“你是這一案件刑偵工作的總負責人,我想問,卷宗裏的文件和圖片是否都是真實的記錄?”司馬涼拍著胸脯保證:“絕對沒有問題。”“那麽,你呢?”劉思緲把身一轉,問那個現場攝像人員,“卷宗的照片拍攝這一項上,有你的簽名。”“是我拍的。”他點點頭,“我可以百分之百保證這些照片的真實性。”“那麽好。”劉思緲把照片遞給那位仰慕她的副局長,“請您看看這張照片,告訴我,上麵顯示死者的血跡集中在哪些地方?”副局長看了看,謹慎地說:“集中在四處:暖氣片的頂部,就是死者頭部磕撞的地方;還有暖氣的下麵,死者歪著頭靠在暖氣片上,血從她的後腦流出,淌了一地;還有牆壁上和天花板上噴濺的血跡……”劉思緲打斷副局長的話,問司馬涼:“你……有沒有學習過刑事鑑識科學的基礎知識,比如血跡學。”司馬涼愣住了。“血液占人體重量的1/13,人體每公斤約有80毫升血,根據血液在現場的形態、形狀和大小,可以準確推測出犯案經過。這方麵的知識如果不具備,是沒資格做刑偵工作的。”劉思緲看了他一眼,繼續說:“暖氣片的頂部和暖氣下麵的血跡,沒有什麽問題,我感興趣的是牆壁上和天花板上的血跡。這兩塊血跡到底是怎麽來的?”
“審訊記錄上說得很明白,那是死者撞擊暖氣片後,血液從傷口噴出,或者短暫掙紮的時候搖頭導致的。”司馬涼說。“死者受到創傷,由於心髒的持續跳動,在大血管裏形成巨大的壓力,將體內的血液從傷口泵出,噴濺,這的確是有可能的。”劉思緲說,“但是,當血液撞擊物體表麵,因物表結構和吸附性的不同,血跡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她指著照片說:“如果是從傷口泵出形成的噴射型血跡,那麽血滴的分布應該非常廣泛,形成噴霧狀的一大片血點,跟用高壓水管射擊牆麵留下的痕跡一樣。但是這張照片上的血跡,尤其是天花板上的,卻更像一個個驚嘆號——這不是噴射型血跡,而是飛濺型血跡,是由於血液在空中飛濺一段後,以一定角度碰撞到平麵形成的。”“我學過一點血跡形態學。”那個現場攝像人員說,“飛濺型血跡也有可能是頭髮比較長的人,受傷後,擺動自己浸上鮮血的腦袋形成的……”“對對對!”司馬涼連忙說,“我就說嘛,也有可能是她短暫掙紮的時候搖頭甩上牆的。”“我現在的髮型,跟死者是不是很像?”劉思緲指著自己的腦袋問郭小芬。郭小芬看了看現場照片上的死者,又看了看劉思緲,點點頭說:“都是過耳垂肩的髮型,怎麽了?”雖然是正午,但窗戶向北,天色又有些陰晦的緣故,屋子裏有一種詭異的凝重。劉思緲慢慢地從手提包裏拿出一個白色的塑膠袋,用剪刀打開,抬起胳膊,塑膠袋的開口衝著自己的頭頂,傾倒——血液!竟然是血液!血液一下子將她那烏黑的頭髮和雪白的麵龐,染成一片淋漓的鮮紅,紅得異常恐怖!濃重的腥氣,剎那間在這小小的房間裏瀰漫開來。所有的人,都嚇得倒退了一步。她到底要幹什麽?!一步,兩步,三步,劉思緲走到暖氣片旁邊,站定。然後,她由慢到快地甩動起頭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