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盒的事情,你聽說了吧。這次的罪犯,無論智商、膽量、反偵查能力,都遠遠超出我們過去麵對的那些犯罪分子,採用傳統、陳舊的辦案方式,恐怕根本不能應對。杜建平就是一個例子。”許瑞龍說,“老李,我到英國、日本和美國考察了一圈之後,局裏很多人都議論我變了,這話不假,因為我發現,發達國家的刑偵工作,早已經摒棄了那種通過尋找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的關係,揣測出犯罪動機,然後按圖索驥的單線偵破模式,而是先通過行為科學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個性剖繪,同時運用犯罪現場勘察、法醫學,取得犯罪嫌疑人的涉案證據,並輔之以各種高科技手段,形成立體化的現代刑偵格局,從而大大提高破案率。假如犯罪分子已經完全智能化,而我們卻循規守舊,依舊隻會摸排、卡點,發動群眾,那我們就像在茫茫黑夜裏緝捕一個戴著紅外夜視儀的人,也許鬧騰得天翻地覆、雞犬不寧——但永遠也休想抓住他!”李三多大笑起來:“許局長講得天花亂墜,想必心中一定早就有了合適的專案組組長人選。”“你下午有事沒有?”許瑞龍突然問。李三多一愣,然後搖了搖頭。“那正好,跟我走一趟,帶你開開眼。”許瑞龍拉著他下了樓,從後門出了市政法委的院子,攔了一輛計程車。倆人坐上去,許瑞龍對司機說:“去警官大學。”老哥兒倆都是公安係統勢可灼天的頭麵人物,為了不被認出,驚動校領導,隻好賊頭賊腦地溜進警官大學,一進多功能報告廳,不約而同地嚇了一大跳:原本可容納500人的報告廳,足足擠了有800人,連過道都站滿了,而且多半是女學生,雖然穿著黑色的警服,但都目盼神飛,一個比一個嬌艷,仿佛是夜色中的一片霓虹。“這是怎麽了?”李三多懵懵懂懂地小聲問,“我哪次來這裏視察,也沒見到這麽多美女啊!”“嗤!”許瑞龍不屑地說,“你老小子現在要是站到講台上去,美女們立刻都衝到洗手間去卸妝——你信不信?”這時,坐在頭排的一個女生站起來,向後麵打了個肅靜的手勢,整個報告廳像沸騰的火鍋被加了一勺湯,“嘩”地安靜下來,無數雙眼睛都凝視著講台左邊的入口,熾熱得簡直能把帷幕燃燒起來。接著,一位警官從入口走進報告廳,步履從容。他在講台後站定,把警帽摘下,放在講台上,略微低垂的頭輕輕揚起,所有人都看到了他那張俊美的麵容,粉唇貝齒,新月般的眉宇下,有一汪湖水般平靜而深沉的眼睛……報告廳裏響起輕輕的嘆息,猶如刮過一陣風。李三多清楚地聽到身後一個女學生把牙咬碎般的呢喃——“我的天啊……帥死了!”講台上的警官卻仿佛對這一切全無察覺,他向聽眾們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自我介紹道:“我叫林香茗,是市公安局行為科學小組組長,謝謝大家來聽我的講座。”林香茗轉過身,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英文單詞:profile“這就是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題目——犯罪個性剖繪”。


    ###第七章犯罪個性剖繪講座


    嚓嚓嚓嚓,白色粉筆在黑板上接連寫下了四個詞:足跡、指紋、筆跡、齒痕。“我們先來做一個mensa遊戲。”林香茗微笑著說,“哪位同學能告訴我,我剛剛寫下的這四個詞,其共同點是什麽?”“什麽是悶殺啊?”李三多壓低了聲音問許瑞龍。“不是悶殺,中文叫門薩。”許瑞龍嘟囔著:“好像是一種智力競猜遊戲……”這時,前排傳來一個輕細而柔軟的聲音:“這四個詞彙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具有唯一性。”林香茗不由得看了那聲音一眼:一雙眼睛,有如剛出水的黑櫻桃,閃爍出晶瑩的光芒。他趕緊調轉視線:“對,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犯罪個性剖繪,就是一種根據犯罪現場、犯罪形態以及被害人特性等方麵搜集、歸納出兇手特徵的犯罪調查技巧。簡而言之:尋找兇手的唯一性。”“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公民自由化程度逐漸提高,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迅速加大,我國進入了一個刑事犯罪的高發期,一些前所未有的犯罪形式不斷湧現,連環變態殺人案就是其中最惡性、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而最典型的兩個案件就是黃勇案件和楊新海案件。”


    黃勇是河南省平輿縣玉皇廟鄉曾莊村的村民。他將自己家中的麵條機改製成殺人器械,取名“智能木馬”。之後,從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他先後從網吧、遊戲廳、錄像廳等場所,以資助上學、外出旅遊和介紹工作為誘餌,將青少年騙到家中,然後以“智能木馬”測試為由,將受害人捆在木馬上,用布條勒死。案發時,慘死在他手裏的冤魂一共有17條。楊新海是河南省正陽縣楊陶莊人,他在河南、安徽、河北和山東四省相鄰的農村地區瘋狂殺人、強姦,用斧頭砍,用錘子砸,從來不留活口。無論從殺人的數量還是殘忍程度上來看,在世界犯罪史上他都算得上是“頂級魔王”,連美國赫赫有名的“綠河殺手”加裏·裏奇韋也甘拜下風,因為裏奇韋隻殺了48人,而楊新海殺死67人,殺傷12人!“在整個20世紀,中國的變態殺人案數量很少,原因在於‘土壤’不夠——變態殺人與現代社會的畸型程度是成正比的,而黃勇案件和楊新海案件從發生到結束的時間,都是在2000年到2003年之間,我想這兩起案件的最大意義在於,它們標誌著係列變態殺人案件不再隻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專利……”林香茗停頓了一下,聲音突然變得十分沉重,“它們仿佛是病毒一般,悄無聲息地隨著現代化進程,潛入到了我們的身邊,深深地隱藏起來,不知什麽時候,就會來一次無比血腥的大發作。”所有聽講的人都不由得身上一凜。窗外,一些陰晦的光芒,悄然浮遊進了報告廳,瀰漫開來。“一般來說,無論犯罪表現是什麽,變態殺人者的背後都有性心理畸變的情況存在。到底是什麽樣的力量,使社會中的一部分人走上了心理變態,以屠戮為樂的黑色歧路?是感情生活不健全?是對童年時代遭受淩辱的瘋狂報復?是在現實與幻想的巨大矛盾之間不得解脫而人格分裂?是罕見的染色體或者腎上腺素分泌過旺?”林香茗說著,目光突然有些迷離,仿佛喃喃自語一般,手中的粉筆輕輕撚動,“至今,無論刑偵專家和性心理學家還沒有找出答案,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無疑的是,變態殺人所造成的危害,遠遠大於任何一種傳統犯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嬗變:殺戮者與推理者的頂級較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呼延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呼延雲並收藏嬗變:殺戮者與推理者的頂級較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