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沒想到惠太居然可以找到無線通訊器的開關,你有讓他玩無線電嗎?”
“不,完全沒有,但他同學有在玩,他可能知道哪一個是無線通訊器吧。”
“無論如何,實在太幸運了,能不能和惠太通話,對救援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是啊,但是湯原先生……”山下再度露出愁容,“有方法可以救惠太嗎?我剛才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直升機不降落,有甚麽方法可以救他?”
“嗯……”湯原閉口不語。
湯原聽到歹徒同意營救惠太時提出的要求後,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但他和山下一樣,想不出任何十拿九穩的營救方法。
歹徒在同意營救孩童的同時,提出以下五點要求:在電視上公布營救方法,營救者絕對不能進入直升機內部,不得要求改變直升機的高度和位置,不得用牽引等方法強製移動直升機,不得讓孩童將機內物品攜出。其中最嚴格的條件就是不得改變直升機的高度和位置,也就是說,無論用哪一種方法營救,都必須在超過一千公尺的高空進行。
湯原認為,隻能用直升機營救。既然那架直升機在空中,營救者也隻能飛到空中,但問題是該怎麽靠近?直升機有巨大的螺旋槳,隻要碰到其中一架直升機的螺旋槳,兩架飛機都會同時墜落。
“總之,這件事要和自衛隊商量,他們或許有甚麽好主意。”
“……是啊。”山下沒有反駁,顯然知道湯原的話隻是在安慰他。
“啊,看到了,就是那裏。”正在開警車的警官叫了起來。
湯原打開左側窗戶,探頭看向前方。前方有一座向海麵伸出的小山,山麓被剷平,出現了一座好像碉堡般的灰色建築。圓形屋頂的建築和向天空聳立的高高鐵塔令人印象深刻。
他往建築物的上空望去,兩、三個小時前,還令他引以為傲的研究成果大b懸在半空中,嚴覺十分可怕。
警車沿著一條直直的路行駛,前方出現了通往新陽入口的隧道。路旁停了幾輛廂型車,從聚集在廂型車周圍的人來看,應該是媒體相關的人。
“記者也很辛苦,”坐在副駕駛座上的警官說:“再危險的地方都得去。”
“這是他們的正義感吧。”開車的警官回答。
警車停在警衛室前,一名瘦瘦的中年警衛連連鞠躬地走了過來。電視台的記者遠遠地拍著這輛警車,湯原猜想他們並不知道直升機上那個孩童的父親正坐在車上,如果知道的話,就會像娛樂記者採訪外遇的女明星般蜂擁而上。
“我們帶錦重工業的直升機技術員過來。”坐在副駕駛座上的警官打開窗戶對警衛說。
“我聽說了,請前往第二管理大樓。”
“第二管理大樓是……?”
“過了隧道之後立刻右轉──”
警衛向警官解釋怎麽走時,湯原不經意地看向警衛室,發現窗戶後方坐了兩名年輕女子,後方還有其他的警衛。五個身穿短袖的男子站在窗前,彎腰在填寫甚麽單子,可能正在申請許可證。
男子從年輕女子手上接過識別證之類的東西,行了一禮後轉過身。湯原看到他時,忍不住感到驚訝。因為是他認識的人。
“好,謝謝你。”坐在前方的警官向警衛道謝,正在關車窗。駕駛座上的警官換了低檔準備開車。
“對不起,請等一下。”湯原對警官說。
“怎麽了?”副駕駛座上的警官問。
“那個人是我們公司的。”湯原說話時,已經打開了車門,一隻腳跨了出去,叫住了那名男子。“三島。”
對方立刻停下腳步,但似乎無法辨別聲音來自哪個方向。他左顧右盼後,終於發現從警車後車座探出身體的湯原。
“原來是湯原……”男子慢慢走了過來,“原來那架直升機是你負責的。”
“不是我一個人,但我代表團隊來這裏。”
“是嗎?辛苦了。”
“你呢?”
“我接到課長的電話,說我們事業部沒有人來新陽似乎不妥,所以叫我來看看。我剛好因為美花核電廠蒸氣產生器交換工程來這裏。”
“看來我們都很辛苦。”
“可不是嘛。”
“那就在裏麵見羅。”
“好。”
湯原坐回車上,關上車門,向警官道歉:“對不起。”
“熟人嗎?”副駕駛座上的警官問。
“我們公司原子能部門的人,我們同期進公司,進修時曾經在同一組。”
“聽說錦重工業也和新陽有關。”
“對,好像負責反應爐壓力槽和熱交換器的製造,因為部門不同,我也不是很清楚。”
“說得極端一點,歹徒這次打算用錦重工業製造的直升機,破壞錦重工業製造的反應爐。”駕駛座上的警官在換檔時說。
警車進入了新陽隧道。等間隔排列的橘色燈光不斷向後移動。
“因為生產重型機器的廠商不多,飛機和核電相關產品可能都由同一家廠商生產。”湯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我們航空事業本部和他們重機事業本部幾乎等於兩家不同的公司,平時也幾乎沒有交集。”
“原來是這樣。”警官似乎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
湯原轉頭看著後方車窗。三菱越野車跟在後方,保持了二十公尺的車間距離。那似乎是三島的車子。
湯原第一次遇見三島是剛進公司不久的時候,所以,他們已經認識十幾年了。在新進員工進修時分在同一個班,幾乎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天見麵。雖然沒有特別深的交情,但因為姓名按照五十音排列的關係,他們每天坐在一起,經常聊到學生時代的往事。
三島是京葉工科大學機械工學係畢業的,那是當年湯原擠破頭都擠不進去的大學,雖然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抱有成見,但三島的言行常常讓他受到很大的刺激。三島和其他新進員工不同,想法很尖銳,好幾次都令湯原驚訝不已。
請列舉企業的社會責任──進公司一個星期左右,教育課的人提出了這個課題。新進員工分組討論這個課題,把討論結果寫在海報紙上,在所有人麵前發表。湯原和三島在同一組。
除了三島以外,其他人的意見大致如下:
“生產和提供對人類生活有用的商品。”
“將利益回饋給地方,對地區發展做出貢獻。”
“徹底管理工廠廢棄液和產業廢棄物,努力做好環保。”
新進員工都是大學剛畢業,身上還有很多學生氣,隻能想到這些內容。沒想到最後發言的三島說出的意見,完全出乎湯原和其他成員的意料。
他說:“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就是賺錢嗎?”
其他人頓時沉默,麵麵相覷。然後,其中一個人開了口:
“賺錢第一主義不太好吧。”
三島一臉訝異地看著對方的臉。
“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主義,而是責任。首先要賺錢,才有資格談論其他的事。”
湯原和其他人一開始反對這個主張,當時,正值對“金錢代表一切”的想法產生反感的時期,也完全不了解公司。
但是,三島一一駁倒了那些激動表達幼稚意見的同事。
“如果我們公司的收益驟減,會造成甚麽後果?”他說:“誰來支付數萬名員工的薪水?誰來養員工的妻兒?下遊承包商怎麽辦?因為收益減少,縣政府的稅收當然也減少,就沒錢修繕損壞的道路。企業的社會責任首先要保障和企業相關的人員的生活,為此,首先必須賺錢。生產和供應對人類生活有用的商品隻是手段而已,把利益回饋給地方,也必須先賺錢,才能繳稅金。至於環保問題,必須當成是做生意的遊戲規則。”
如果用中規中矩的話來形容,就是他的言論跌破了眾人的眼鏡。湯原覺得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企業的思考方式,其他人也受到了相同的震撼,大家很快就不再表達反對意見。
發表的時間終於到了。其他小組主張的內容和湯原他們原本所想的內容大同小異,總共有十幾個小組,沒有任何一組斷言“企業的社會功能就是追求利潤”。因此,當湯原他們最後表達這樣的主張時,遭到其他小組反對炮火的猛烈攻擊,但這些意見正是湯原他們不久之前所辯論的,所以要反駁這樣的意見也輕而易舉。發表會後,教育課的指導人員稱讚了湯原他們那一組,說他們是“唯一抓到本質的意見”。湯原看著三島,三島閉起一隻眼睛笑了笑,沒想到他的笑容很親切。
之後,湯原也曾經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見到三島,每次都在他身上感受到與眾不同的光芒,這種光芒每次都深深刺激湯原。
但是──
湯原看著前方,在警車內微微偏著頭。剛才遇見久違的三島,在他身上感受不到以前的光芒。這件事讓他有點在意。
※※※
穿越新陽隧道,巨大圓頂建築出現在右前方,前方是綜合管理大樓和停車場,停了一整排消防車和自衛隊的卡車,但是警車沒有駛進那個停車場,右轉後,駛上了南側的斜坡。斜坡中段有一棟兩層樓的長方形建築,警車就停在那棟房子前麵,前方寫著第二管理大樓。
湯原他們下車的同時,兩名製服警官從裏麵走了出來,和開警車的警官簡短地說了幾句話,對湯原他們說:“這邊請。”
對策總部設置在二樓的會議室,發電廠職員、消防相關人員和警官分成幾個小組,正圍著桌子熱烈討論。其中也有自衛官的身影,湯原他們走進去時,也幾乎沒有人抬頭看他們。
帶路的警官走向在窗邊說話、上了年紀的胖男人,告訴他湯原他們到了。他似乎是發電廠的負責人,他看到湯原他們,立刻脫下帽子走了過來。
“我是廠長中塚,謝謝你們特地趕過來,辛苦了。”他從白色製服下拿出了名片。
湯原他們也遞上名片自我介紹,為管理不周導致如此重大事件道歉,山下也為自己兒子闖禍一事道了歉。
“沒有人會認為是你們的錯,如果歹徒沒有偷走直升機,一定會想其他的方法。”中塚安慰道。
“謝謝你的安慰。”湯原鞠躬道謝。
“不,完全沒有,但他同學有在玩,他可能知道哪一個是無線通訊器吧。”
“無論如何,實在太幸運了,能不能和惠太通話,對救援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是啊,但是湯原先生……”山下再度露出愁容,“有方法可以救惠太嗎?我剛才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直升機不降落,有甚麽方法可以救他?”
“嗯……”湯原閉口不語。
湯原聽到歹徒同意營救惠太時提出的要求後,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但他和山下一樣,想不出任何十拿九穩的營救方法。
歹徒在同意營救孩童的同時,提出以下五點要求:在電視上公布營救方法,營救者絕對不能進入直升機內部,不得要求改變直升機的高度和位置,不得用牽引等方法強製移動直升機,不得讓孩童將機內物品攜出。其中最嚴格的條件就是不得改變直升機的高度和位置,也就是說,無論用哪一種方法營救,都必須在超過一千公尺的高空進行。
湯原認為,隻能用直升機營救。既然那架直升機在空中,營救者也隻能飛到空中,但問題是該怎麽靠近?直升機有巨大的螺旋槳,隻要碰到其中一架直升機的螺旋槳,兩架飛機都會同時墜落。
“總之,這件事要和自衛隊商量,他們或許有甚麽好主意。”
“……是啊。”山下沒有反駁,顯然知道湯原的話隻是在安慰他。
“啊,看到了,就是那裏。”正在開警車的警官叫了起來。
湯原打開左側窗戶,探頭看向前方。前方有一座向海麵伸出的小山,山麓被剷平,出現了一座好像碉堡般的灰色建築。圓形屋頂的建築和向天空聳立的高高鐵塔令人印象深刻。
他往建築物的上空望去,兩、三個小時前,還令他引以為傲的研究成果大b懸在半空中,嚴覺十分可怕。
警車沿著一條直直的路行駛,前方出現了通往新陽入口的隧道。路旁停了幾輛廂型車,從聚集在廂型車周圍的人來看,應該是媒體相關的人。
“記者也很辛苦,”坐在副駕駛座上的警官說:“再危險的地方都得去。”
“這是他們的正義感吧。”開車的警官回答。
警車停在警衛室前,一名瘦瘦的中年警衛連連鞠躬地走了過來。電視台的記者遠遠地拍著這輛警車,湯原猜想他們並不知道直升機上那個孩童的父親正坐在車上,如果知道的話,就會像娛樂記者採訪外遇的女明星般蜂擁而上。
“我們帶錦重工業的直升機技術員過來。”坐在副駕駛座上的警官打開窗戶對警衛說。
“我聽說了,請前往第二管理大樓。”
“第二管理大樓是……?”
“過了隧道之後立刻右轉──”
警衛向警官解釋怎麽走時,湯原不經意地看向警衛室,發現窗戶後方坐了兩名年輕女子,後方還有其他的警衛。五個身穿短袖的男子站在窗前,彎腰在填寫甚麽單子,可能正在申請許可證。
男子從年輕女子手上接過識別證之類的東西,行了一禮後轉過身。湯原看到他時,忍不住感到驚訝。因為是他認識的人。
“好,謝謝你。”坐在前方的警官向警衛道謝,正在關車窗。駕駛座上的警官換了低檔準備開車。
“對不起,請等一下。”湯原對警官說。
“怎麽了?”副駕駛座上的警官問。
“那個人是我們公司的。”湯原說話時,已經打開了車門,一隻腳跨了出去,叫住了那名男子。“三島。”
對方立刻停下腳步,但似乎無法辨別聲音來自哪個方向。他左顧右盼後,終於發現從警車後車座探出身體的湯原。
“原來是湯原……”男子慢慢走了過來,“原來那架直升機是你負責的。”
“不是我一個人,但我代表團隊來這裏。”
“是嗎?辛苦了。”
“你呢?”
“我接到課長的電話,說我們事業部沒有人來新陽似乎不妥,所以叫我來看看。我剛好因為美花核電廠蒸氣產生器交換工程來這裏。”
“看來我們都很辛苦。”
“可不是嘛。”
“那就在裏麵見羅。”
“好。”
湯原坐回車上,關上車門,向警官道歉:“對不起。”
“熟人嗎?”副駕駛座上的警官問。
“我們公司原子能部門的人,我們同期進公司,進修時曾經在同一組。”
“聽說錦重工業也和新陽有關。”
“對,好像負責反應爐壓力槽和熱交換器的製造,因為部門不同,我也不是很清楚。”
“說得極端一點,歹徒這次打算用錦重工業製造的直升機,破壞錦重工業製造的反應爐。”駕駛座上的警官在換檔時說。
警車進入了新陽隧道。等間隔排列的橘色燈光不斷向後移動。
“因為生產重型機器的廠商不多,飛機和核電相關產品可能都由同一家廠商生產。”湯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我們航空事業本部和他們重機事業本部幾乎等於兩家不同的公司,平時也幾乎沒有交集。”
“原來是這樣。”警官似乎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
湯原轉頭看著後方車窗。三菱越野車跟在後方,保持了二十公尺的車間距離。那似乎是三島的車子。
湯原第一次遇見三島是剛進公司不久的時候,所以,他們已經認識十幾年了。在新進員工進修時分在同一個班,幾乎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天見麵。雖然沒有特別深的交情,但因為姓名按照五十音排列的關係,他們每天坐在一起,經常聊到學生時代的往事。
三島是京葉工科大學機械工學係畢業的,那是當年湯原擠破頭都擠不進去的大學,雖然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抱有成見,但三島的言行常常讓他受到很大的刺激。三島和其他新進員工不同,想法很尖銳,好幾次都令湯原驚訝不已。
請列舉企業的社會責任──進公司一個星期左右,教育課的人提出了這個課題。新進員工分組討論這個課題,把討論結果寫在海報紙上,在所有人麵前發表。湯原和三島在同一組。
除了三島以外,其他人的意見大致如下:
“生產和提供對人類生活有用的商品。”
“將利益回饋給地方,對地區發展做出貢獻。”
“徹底管理工廠廢棄液和產業廢棄物,努力做好環保。”
新進員工都是大學剛畢業,身上還有很多學生氣,隻能想到這些內容。沒想到最後發言的三島說出的意見,完全出乎湯原和其他成員的意料。
他說:“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就是賺錢嗎?”
其他人頓時沉默,麵麵相覷。然後,其中一個人開了口:
“賺錢第一主義不太好吧。”
三島一臉訝異地看著對方的臉。
“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主義,而是責任。首先要賺錢,才有資格談論其他的事。”
湯原和其他人一開始反對這個主張,當時,正值對“金錢代表一切”的想法產生反感的時期,也完全不了解公司。
但是,三島一一駁倒了那些激動表達幼稚意見的同事。
“如果我們公司的收益驟減,會造成甚麽後果?”他說:“誰來支付數萬名員工的薪水?誰來養員工的妻兒?下遊承包商怎麽辦?因為收益減少,縣政府的稅收當然也減少,就沒錢修繕損壞的道路。企業的社會責任首先要保障和企業相關的人員的生活,為此,首先必須賺錢。生產和供應對人類生活有用的商品隻是手段而已,把利益回饋給地方,也必須先賺錢,才能繳稅金。至於環保問題,必須當成是做生意的遊戲規則。”
如果用中規中矩的話來形容,就是他的言論跌破了眾人的眼鏡。湯原覺得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企業的思考方式,其他人也受到了相同的震撼,大家很快就不再表達反對意見。
發表的時間終於到了。其他小組主張的內容和湯原他們原本所想的內容大同小異,總共有十幾個小組,沒有任何一組斷言“企業的社會功能就是追求利潤”。因此,當湯原他們最後表達這樣的主張時,遭到其他小組反對炮火的猛烈攻擊,但這些意見正是湯原他們不久之前所辯論的,所以要反駁這樣的意見也輕而易舉。發表會後,教育課的指導人員稱讚了湯原他們那一組,說他們是“唯一抓到本質的意見”。湯原看著三島,三島閉起一隻眼睛笑了笑,沒想到他的笑容很親切。
之後,湯原也曾經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見到三島,每次都在他身上感受到與眾不同的光芒,這種光芒每次都深深刺激湯原。
但是──
湯原看著前方,在警車內微微偏著頭。剛才遇見久違的三島,在他身上感受不到以前的光芒。這件事讓他有點在意。
※※※
穿越新陽隧道,巨大圓頂建築出現在右前方,前方是綜合管理大樓和停車場,停了一整排消防車和自衛隊的卡車,但是警車沒有駛進那個停車場,右轉後,駛上了南側的斜坡。斜坡中段有一棟兩層樓的長方形建築,警車就停在那棟房子前麵,前方寫著第二管理大樓。
湯原他們下車的同時,兩名製服警官從裏麵走了出來,和開警車的警官簡短地說了幾句話,對湯原他們說:“這邊請。”
對策總部設置在二樓的會議室,發電廠職員、消防相關人員和警官分成幾個小組,正圍著桌子熱烈討論。其中也有自衛官的身影,湯原他們走進去時,也幾乎沒有人抬頭看他們。
帶路的警官走向在窗邊說話、上了年紀的胖男人,告訴他湯原他們到了。他似乎是發電廠的負責人,他看到湯原他們,立刻脫下帽子走了過來。
“我是廠長中塚,謝謝你們特地趕過來,辛苦了。”他從白色製服下拿出了名片。
湯原他們也遞上名片自我介紹,為管理不周導致如此重大事件道歉,山下也為自己兒子闖禍一事道了歉。
“沒有人會認為是你們的錯,如果歹徒沒有偷走直升機,一定會想其他的方法。”中塚安慰道。
“謝謝你的安慰。”湯原鞠躬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