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 作者:舒儀/下午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道為什麽,也許是心電感應,我下意識地揭開那些膠帶,拆開封底,果然,一張照片輕輕飄落在桌麵上。
照片上是二十二歲的我,正靠在一架鋼琴上,對著鏡頭笑得肆無忌憚。
翻到背麵,我看到一行黑色的字跡,上麵寫著:我的女孩,祝你一生平安喜樂!落款是二零零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我滿懷傷心離開奧德薩的日子。
世界在我眼前逐漸褪去繽紛的色彩,最終變成了黑白兩色。
我記起那張被我燒掉的紙條,原來他是想用那些空白告訴我,他能為我做的,隻有這麽多。
可惜當時的我,以為自己從此看破紅塵,看透了男人。
那時太年輕,我不懂。
如今我終於明白,卻已經太遲太遲……
人們都說,奧地利的春天是世界上最值得留戀的春天,窗外此刻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 西斜的日光透過白紗窗簾,在牆壁上留下模糊的光影。清風透窗而入,帶來孩子們銀鈴一樣的笑聲。
我卻聽到心裏細碎的一聲輕響,仿佛就此關上了兩扇冷宮的大門,所有的心事終化灰燼,關山萬裏,從此再無任何心願。
伸出手,我看得到手心裏流沙一樣逝去的舊日時光。我曾經遺失在奧德薩的愛情,十個月的時間,竟成為一世一生。
原來愛一個人,由人由天,就是由不得自己。
那些屬於生命裏美麗的瞬間,當時並不覺得珍奇,可當我回頭時卻發現,原來最燦爛的一刻已經過去。
奧地利的冬天也多雪,但是我再沒有遇到一場雪,大得過當年喀爾巴阡山麓那場雪。
我也再沒有遇到一個人,象他一樣愛我如自己的生命。
那個吉普賽女人對我說:你的身體在一處,心卻在另一處。在神的驅逐下,永不停息地流浪。
原來一切早已註定。
我認了命,反正怎麽過,都是一生。
我的名字對你有什麽意義?
它會死去,
象大海拍擊海堤,
發出的憂鬱的汩汩濤聲,
象密林中幽幽的夜聲。
它會在紀念冊的黃頁上
留下暗淡的印痕,
就像用無人能懂的語言
在墓碑上刻下的花紋。
它有什麽意義?
它早已被忘記
在新的激烈的風浪裏,
它不會給你的心靈
帶來純潔、溫柔的回憶。
但是在你孤獨、悲傷的日子,
請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
並且說:有人在思念我,
在世間我活在一個人的心裏。
——普希金 《我的名字》
--------------
以下新版出書內容
--------------
【前傳】今夜我不會遇見你
羅茜在b大四年,名聲一直不怎麽好。客氣的,說一句她風流債太多,不客氣的,便直指她道德敗壞,以玩弄異性感情為樂。別人這麽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和根據的,從大一到大四,兩件驚悚的風流案足以讓她全校聞名。
第一件,發生在羅茜大二那年。一個新聞係的男生,因為愛上羅茜而和女友分手,結果那個女孩一時想不開,半夜爬上女生宿舍的天台。幸虧被同宿舍的同學及時發現,沒有釀成悲劇,最後涉案三人都腦了一個灰頭土臉,各背了一個處分。羅茜同時還得了一個外號,叫“名譽校長”。意思是說,b大的校長走出來,不一定人人都認識他,但是羅茜這個人,卻是校內大名鼎鼎的新聞人物。一提到羅茜的名字,幾乎每個人都會反應:哦,就是中文係那個長得有點像伊莉莎白。泰勒的女生?
最後這件事,則完全演變成一場血光之災。身為中文係大三學姐的羅茜,是主角之一,另一個主角卻是一名大一新生,政經係的黃煒。
出事那天,已臨近寒假前夕,大寒剛過,北京城內大雪初霋,正是一年當中最冷的季節。黃煒冒著寒風在女生宿舍樓下苦等羅茜四個小時無果,在晚飯前後人流量最大的時候,從羽絨服裏掏出一把鋒利的德國軍刀,當中切斷了左手兩根手指,霎時鮮血噴湧,宿舍樓前頓時渣炸了鍋一樣,吵吵嚷嚷亂成一團,有被滿地鮮血嚇得號啕大哭的,有撲上去幫忙止血的,有狂奔而去找老師的……黃煒在眾人的包圍之中,依然聲嘶力竭喊著羅茜的名字,情緒激動地質問:“我那麽愛你,你為什麽要這樣對我?”
後來黃煒被送進醫院,兩根手指萬幸是接回去了,可是功能卻打了一半折扣,恐怕終生再無法完全伸直。
事發時,羅茜就躺在宿舍裏,耳朵裏塞著耳機,一邊聽歌一邊看小說,因此樓下的喧擾混亂她一直充耳不聞。知道舍友打飯回來,告訴她慘劇發生的經過,羅茜的目光才似乎呆滯了一瞬,隨即若無其事地問了一句:“人呢?”
“送醫院了。”舍友回答。
她麵無表情地“哦”了一聲,重新塞上耳機,翻個身照樣讀她的小說,完全沒有看到身後幾個女生互相交換一下眼色,臉上紛紛露出深惡痛絕的表情。
羅茜在宿舍裏的人緣不算很好,其他女生對她評價不一,但有幾個詞是空前一致的:孤僻、刻薄、冷血,還有——放蕩。黃煒“斷指事件”之後,在舍友 眼裏,她已經變成了透明人。她們在一起談論男生,交流畢業後工作的去向,共享零食,卻默契地將羅茜孤立起來。隻要羅茜一出現,原先嘰嘰嘎嘎的說笑聲便會戛然而止,大家各自使個眼色,然後各忙各的,完全當她這個人不存在。
這種明顯的敵意,羅茜感受得非常清楚,同樣的情景發生過兩三次之後,除了晚上睡覺,她就不怎麽回宿舍了。不過,她並不發愁沒有地方消磨時間,因為即使有黃煒的覆轍在前,約會她的男生依舊絡繹不絕。僅僅一個周末的晚上,她就有上下兩場約會,先和一歷史係的男生跳舞,十點之後再與生物工程係的另一男生去看夜場電影。
打扮妥當挽著大衣出門,在宿舍樓門口的鏡子前,羅茜停下腳步,略略站了片刻。
鏡子裏的女生,高挑而豐滿,酒紅色的緊身羊毛衫與藍色的彈力牛仔褲,勾勒出三圍分明的成熟身段,開的極大的v型領口處,裸露著大片白皙誘人的肌膚,而豐厚柔軟的雙唇,微微上挑的嘴角眉梢,更讓她的五官充滿與年齡身份迥異的妖冶艷麗。
這個樣子的羅茜,在b大校園裏穿行,總會贏來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回頭率,但背後那些竊竊私語裏,卻不一定都是褒義的用詞。有人偷偷評價說,她頗像《埃及豔後》裏的克萊奧帕特拉,具有毀滅性的魅力。更有促狹的物理係男生跟在她身後,手掐秒表嘴中念念有詞,位的是計算她胸前雙峰波峰至波穀的振幅與實踐,以便計算出它們的平均顫動頻率。
對這些不和諧的聲音,羅茜完全不在乎,即使她知道那些約會她的男生多數貪戀的不過是她的美色,她也不在乎。
對著鏡子裏的自己,羅茜挑起嘴角嘲諷地笑笑,心理再明白不過。即使她惡名在外,它們也肯和她廝混,並且肯從為數不多的生活費裏,抽出幾張鈔票請她吃飯、跳舞看電影,不過是以為她身上有便宜可占。而且從他們談論起黃煒時那種鄙夷兼幸災樂禍的口氣中就能知道,當目睹他人遭受痛苦時,男人比女人更缺乏同情心。
羅茜從鏡子前離開,再次在心裏下了結論:男人永遠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沒有什麽好東西,更不會有什麽真感情。
但她的結論還是有一點疏忽,這世間沒有絕對但真有異數,到底有人來為黃煒打抱不平了。
這天是個周日,天氣陰沉,下午四點,光線就已昏晦不明,室外溫度驟然下降。中午半融的積雪此刻又重新凍上,光溜溜的更加濕滑難行。
羅茜在校門口下了公交車,抱著一個雙肩包,小心翼翼地擇路而行。盡管她已經非常小心,但仍然不時趔趄一下。書包裏藏著幾個玻璃瓶,裏麵盛著母親特意給她現做的辣椒肉丁和豆瓣醬。
她隻顧專心護著懷中的易碎品,後麵有人連聲叫:“餵——餵——餵——餵……”她都當做沒有聽見。
身後那人終於不耐煩,隨著車鈴脆響,一輛捷安特山地自行車擦著她的身體滑過,在斌麵上輕盈地轉過一個高難度的一百八十度,然後兩條長腿一支,截住了她的去路。
眼見躲不過,羅茜隻好停下腳步,擺出一個冷若冰霜的表情:“你要幹什麽?”她以為又是一個趁機套瓷的男生。
不了那男生一臉慍怒,騙腿兒從車上跳下來,將自行車隨意往路邊一擺,叉腰站在她麵前,大聲問道:“羅茜!黃煒還躺在醫院裏,你倒跟沒事兒人一樣!你這人有沒有良心啊?”
羅茜立刻明白了,臉上慢慢現出她那招牌式的嘲諷笑容,同時用輕蔑的眼神上下打量著眼前的男生。
這人一看就是個大一的新生。先不說那種明明愣頭愣腦卻自以成熟的表情,就從他羽絨服胸前端端正正別的那枚校徽上就能看出端倪。老生很少戴那個,因為不屑一戴,走在校園裏,都是b大的人,誰又戴給誰看?隻有一年級的小豆包兒,才會炫耀地戴著它招搖過市。
不過這小豆包兒的臉,雖然帶著脫不去的青澀稚嫩,眉目卻意外地英俊,個子也不低。羅茜的身高在女生裏算是比較高的了,穿著高跟靴子也隻到他眉毛下麵,保守估計他至少一米八零。
羅茜心裏有數了,把書包掛在肩上安置好,她開口:“你是黃煒的同學?”
“啊,怎麽地?”小豆包兒仰起臉來麵帶挑釁。
“跟他一個宿舍的?”
“嗯,我住他上鋪。”
“你叫什麽名字?”
小豆包兒不高興了,拉下臉問:“我叫什麽關你什麽事兒?”
他的表情雖然幼稚,聲音卻好聽,音色相當清澈。是那種被中文係的女生形容為青檀擊玉一樣的嗓音。
羅茜笑笑:“你要為同學打抱不平,總得讓我知道你叫什麽名字吧?”
“在下姓孫,名嘉遇。”他氣鼓鼓地回答。
“哎呦,孫嘉遇……”這個名字讓羅茜挑起眉毛,上下左右重新端詳了他一番。
孫嘉遇是政經係91級新生裏挺有名的一個人物,因擅長在公開場合和教授叫板而成名,對政治和經濟問題常會發表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論。半年多的時間裏,羅茜隻聞其各種傳奇而沒有機會看到真人,今日總算見到正主。
照片上是二十二歲的我,正靠在一架鋼琴上,對著鏡頭笑得肆無忌憚。
翻到背麵,我看到一行黑色的字跡,上麵寫著:我的女孩,祝你一生平安喜樂!落款是二零零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我滿懷傷心離開奧德薩的日子。
世界在我眼前逐漸褪去繽紛的色彩,最終變成了黑白兩色。
我記起那張被我燒掉的紙條,原來他是想用那些空白告訴我,他能為我做的,隻有這麽多。
可惜當時的我,以為自己從此看破紅塵,看透了男人。
那時太年輕,我不懂。
如今我終於明白,卻已經太遲太遲……
人們都說,奧地利的春天是世界上最值得留戀的春天,窗外此刻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 西斜的日光透過白紗窗簾,在牆壁上留下模糊的光影。清風透窗而入,帶來孩子們銀鈴一樣的笑聲。
我卻聽到心裏細碎的一聲輕響,仿佛就此關上了兩扇冷宮的大門,所有的心事終化灰燼,關山萬裏,從此再無任何心願。
伸出手,我看得到手心裏流沙一樣逝去的舊日時光。我曾經遺失在奧德薩的愛情,十個月的時間,竟成為一世一生。
原來愛一個人,由人由天,就是由不得自己。
那些屬於生命裏美麗的瞬間,當時並不覺得珍奇,可當我回頭時卻發現,原來最燦爛的一刻已經過去。
奧地利的冬天也多雪,但是我再沒有遇到一場雪,大得過當年喀爾巴阡山麓那場雪。
我也再沒有遇到一個人,象他一樣愛我如自己的生命。
那個吉普賽女人對我說:你的身體在一處,心卻在另一處。在神的驅逐下,永不停息地流浪。
原來一切早已註定。
我認了命,反正怎麽過,都是一生。
我的名字對你有什麽意義?
它會死去,
象大海拍擊海堤,
發出的憂鬱的汩汩濤聲,
象密林中幽幽的夜聲。
它會在紀念冊的黃頁上
留下暗淡的印痕,
就像用無人能懂的語言
在墓碑上刻下的花紋。
它有什麽意義?
它早已被忘記
在新的激烈的風浪裏,
它不會給你的心靈
帶來純潔、溫柔的回憶。
但是在你孤獨、悲傷的日子,
請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
並且說:有人在思念我,
在世間我活在一個人的心裏。
——普希金 《我的名字》
--------------
以下新版出書內容
--------------
【前傳】今夜我不會遇見你
羅茜在b大四年,名聲一直不怎麽好。客氣的,說一句她風流債太多,不客氣的,便直指她道德敗壞,以玩弄異性感情為樂。別人這麽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和根據的,從大一到大四,兩件驚悚的風流案足以讓她全校聞名。
第一件,發生在羅茜大二那年。一個新聞係的男生,因為愛上羅茜而和女友分手,結果那個女孩一時想不開,半夜爬上女生宿舍的天台。幸虧被同宿舍的同學及時發現,沒有釀成悲劇,最後涉案三人都腦了一個灰頭土臉,各背了一個處分。羅茜同時還得了一個外號,叫“名譽校長”。意思是說,b大的校長走出來,不一定人人都認識他,但是羅茜這個人,卻是校內大名鼎鼎的新聞人物。一提到羅茜的名字,幾乎每個人都會反應:哦,就是中文係那個長得有點像伊莉莎白。泰勒的女生?
最後這件事,則完全演變成一場血光之災。身為中文係大三學姐的羅茜,是主角之一,另一個主角卻是一名大一新生,政經係的黃煒。
出事那天,已臨近寒假前夕,大寒剛過,北京城內大雪初霋,正是一年當中最冷的季節。黃煒冒著寒風在女生宿舍樓下苦等羅茜四個小時無果,在晚飯前後人流量最大的時候,從羽絨服裏掏出一把鋒利的德國軍刀,當中切斷了左手兩根手指,霎時鮮血噴湧,宿舍樓前頓時渣炸了鍋一樣,吵吵嚷嚷亂成一團,有被滿地鮮血嚇得號啕大哭的,有撲上去幫忙止血的,有狂奔而去找老師的……黃煒在眾人的包圍之中,依然聲嘶力竭喊著羅茜的名字,情緒激動地質問:“我那麽愛你,你為什麽要這樣對我?”
後來黃煒被送進醫院,兩根手指萬幸是接回去了,可是功能卻打了一半折扣,恐怕終生再無法完全伸直。
事發時,羅茜就躺在宿舍裏,耳朵裏塞著耳機,一邊聽歌一邊看小說,因此樓下的喧擾混亂她一直充耳不聞。知道舍友打飯回來,告訴她慘劇發生的經過,羅茜的目光才似乎呆滯了一瞬,隨即若無其事地問了一句:“人呢?”
“送醫院了。”舍友回答。
她麵無表情地“哦”了一聲,重新塞上耳機,翻個身照樣讀她的小說,完全沒有看到身後幾個女生互相交換一下眼色,臉上紛紛露出深惡痛絕的表情。
羅茜在宿舍裏的人緣不算很好,其他女生對她評價不一,但有幾個詞是空前一致的:孤僻、刻薄、冷血,還有——放蕩。黃煒“斷指事件”之後,在舍友 眼裏,她已經變成了透明人。她們在一起談論男生,交流畢業後工作的去向,共享零食,卻默契地將羅茜孤立起來。隻要羅茜一出現,原先嘰嘰嘎嘎的說笑聲便會戛然而止,大家各自使個眼色,然後各忙各的,完全當她這個人不存在。
這種明顯的敵意,羅茜感受得非常清楚,同樣的情景發生過兩三次之後,除了晚上睡覺,她就不怎麽回宿舍了。不過,她並不發愁沒有地方消磨時間,因為即使有黃煒的覆轍在前,約會她的男生依舊絡繹不絕。僅僅一個周末的晚上,她就有上下兩場約會,先和一歷史係的男生跳舞,十點之後再與生物工程係的另一男生去看夜場電影。
打扮妥當挽著大衣出門,在宿舍樓門口的鏡子前,羅茜停下腳步,略略站了片刻。
鏡子裏的女生,高挑而豐滿,酒紅色的緊身羊毛衫與藍色的彈力牛仔褲,勾勒出三圍分明的成熟身段,開的極大的v型領口處,裸露著大片白皙誘人的肌膚,而豐厚柔軟的雙唇,微微上挑的嘴角眉梢,更讓她的五官充滿與年齡身份迥異的妖冶艷麗。
這個樣子的羅茜,在b大校園裏穿行,總會贏來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回頭率,但背後那些竊竊私語裏,卻不一定都是褒義的用詞。有人偷偷評價說,她頗像《埃及豔後》裏的克萊奧帕特拉,具有毀滅性的魅力。更有促狹的物理係男生跟在她身後,手掐秒表嘴中念念有詞,位的是計算她胸前雙峰波峰至波穀的振幅與實踐,以便計算出它們的平均顫動頻率。
對這些不和諧的聲音,羅茜完全不在乎,即使她知道那些約會她的男生多數貪戀的不過是她的美色,她也不在乎。
對著鏡子裏的自己,羅茜挑起嘴角嘲諷地笑笑,心理再明白不過。即使她惡名在外,它們也肯和她廝混,並且肯從為數不多的生活費裏,抽出幾張鈔票請她吃飯、跳舞看電影,不過是以為她身上有便宜可占。而且從他們談論起黃煒時那種鄙夷兼幸災樂禍的口氣中就能知道,當目睹他人遭受痛苦時,男人比女人更缺乏同情心。
羅茜從鏡子前離開,再次在心裏下了結論:男人永遠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沒有什麽好東西,更不會有什麽真感情。
但她的結論還是有一點疏忽,這世間沒有絕對但真有異數,到底有人來為黃煒打抱不平了。
這天是個周日,天氣陰沉,下午四點,光線就已昏晦不明,室外溫度驟然下降。中午半融的積雪此刻又重新凍上,光溜溜的更加濕滑難行。
羅茜在校門口下了公交車,抱著一個雙肩包,小心翼翼地擇路而行。盡管她已經非常小心,但仍然不時趔趄一下。書包裏藏著幾個玻璃瓶,裏麵盛著母親特意給她現做的辣椒肉丁和豆瓣醬。
她隻顧專心護著懷中的易碎品,後麵有人連聲叫:“餵——餵——餵——餵……”她都當做沒有聽見。
身後那人終於不耐煩,隨著車鈴脆響,一輛捷安特山地自行車擦著她的身體滑過,在斌麵上輕盈地轉過一個高難度的一百八十度,然後兩條長腿一支,截住了她的去路。
眼見躲不過,羅茜隻好停下腳步,擺出一個冷若冰霜的表情:“你要幹什麽?”她以為又是一個趁機套瓷的男生。
不了那男生一臉慍怒,騙腿兒從車上跳下來,將自行車隨意往路邊一擺,叉腰站在她麵前,大聲問道:“羅茜!黃煒還躺在醫院裏,你倒跟沒事兒人一樣!你這人有沒有良心啊?”
羅茜立刻明白了,臉上慢慢現出她那招牌式的嘲諷笑容,同時用輕蔑的眼神上下打量著眼前的男生。
這人一看就是個大一的新生。先不說那種明明愣頭愣腦卻自以成熟的表情,就從他羽絨服胸前端端正正別的那枚校徽上就能看出端倪。老生很少戴那個,因為不屑一戴,走在校園裏,都是b大的人,誰又戴給誰看?隻有一年級的小豆包兒,才會炫耀地戴著它招搖過市。
不過這小豆包兒的臉,雖然帶著脫不去的青澀稚嫩,眉目卻意外地英俊,個子也不低。羅茜的身高在女生裏算是比較高的了,穿著高跟靴子也隻到他眉毛下麵,保守估計他至少一米八零。
羅茜心裏有數了,把書包掛在肩上安置好,她開口:“你是黃煒的同學?”
“啊,怎麽地?”小豆包兒仰起臉來麵帶挑釁。
“跟他一個宿舍的?”
“嗯,我住他上鋪。”
“你叫什麽名字?”
小豆包兒不高興了,拉下臉問:“我叫什麽關你什麽事兒?”
他的表情雖然幼稚,聲音卻好聽,音色相當清澈。是那種被中文係的女生形容為青檀擊玉一樣的嗓音。
羅茜笑笑:“你要為同學打抱不平,總得讓我知道你叫什麽名字吧?”
“在下姓孫,名嘉遇。”他氣鼓鼓地回答。
“哎呦,孫嘉遇……”這個名字讓羅茜挑起眉毛,上下左右重新端詳了他一番。
孫嘉遇是政經係91級新生裏挺有名的一個人物,因擅長在公開場合和教授叫板而成名,對政治和經濟問題常會發表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論。半年多的時間裏,羅茜隻聞其各種傳奇而沒有機會看到真人,今日總算見到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