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和皇兄想到一處去了,老七的確難堪大任。”公子冶溫潤地說道,卻絹狂得直呼太子。


    老皇帝又靠向身後的枕頭,靜默了好久才道,“朕膝下畢竟隻有老七這一個兒子,十四弟,你饒他一命,朕會退位,安他一個罪名,讓他一生一世都威脅不到你。”


    “皇兄英明。”


    伏在龍榻前的九兒這才站了起來,看了一眼公子冶就逕自往外走去,公子冶叫住她,“去哪裏?”


    九兒苦笑一聲,“王爺連讓我向父皇請罪的機會都不肯給,我還呆在這裏做什麽?”


    “那你要去哪裏?”公子冶幾步走到她麵前低聲問道。


    “我還是那句話,王爺要是疑心就直接殺了我。”九兒漠然地說道,公子冶的視線深了幾分,九兒低下眼又道,“我要帶我妹妹的屍首回上陽城埋葬。”


    “似乎沒什麽讓我置喙的地方。”公子冶冷哼一聲,上下打量著她,“你不是還要容妃的命麽?”


    別再回來了(4)


    “難道王爺還會讓雲蘇活著嗎?”九兒反問道,公子冶探究地看了她半晌才道,“我讓人送你出宮。”


    九兒一眼都不想再看他,獨自往門外走去,身後突然傳來老皇帝意味深長的聲音,“別再回來了。”


    九兒身子狠狠地顫了下,老皇帝感嘆著說道,“你都做到了這種地步,你要是想良心好過,就別再踏入西郡皇土半步。”


    九兒咬住戰粟的雙唇,絕然地走了出去。


    “來人。”公子冶往門外招了招手,一個滿身盔甲的兵衝進來跪下,公子冶說道,“你送華妃出宮,若她不要你送,你偷偷跟上去,看她是不是去找皇太孫。”


    “遵命。”


    “十四弟,那是朕的嫡孫。”皇帝第一次慍怒地跟公子冶說話,公子冶走到龍榻前,彎下腰沖他笑了笑,“皇兄,我隻是想請皇太孫回宮罷了。對了,弟弟我苦思冥思,想了很多時日,這將軍令該是在皇兄身上吧?”


    “你又打上將軍令的主意了?”皇帝咳著笑了一聲。


    公子冶淡笑著坐下來,“弟弟是料皇兄早安排人把將軍令送出宮了,可我攻進宮也這麽長時間,京都不見有任何動靜,這讓弟弟好生疑惑。”


    “誰知道呢。”皇帝似真似假地順著他的話說道,“自先祖皇帝開朝以來,西郡風平浪靜,還沒動用過將軍令。”


    “所以這世上還沒什麽人見過將軍令,就算皇兄動用將軍令這京都的將士怕是也不敢輕易聽令。”


    皇帝目光轉冷,“所以你掐時間掐得很準,前有雲家後有你明陵王,早早地控製了局勢,朕也奈何不了你。”


    “皇兄,你別跟弟弟繞彎子,弟弟就問你一句話,將軍令現在何處?”公子冶咄咄相逼地問道,驀地像想到什麽似地瞳孔慢慢睜大,不可思議地從嘴裏咬出兩個字,“華妃?!”


    別再回來了(5)


    皇帝咳嗽著低下眼。


    “不對,若不是老七對華妃有情,華妃早就死了,皇兄怎麽會算到她能活到這一步?”


    皇帝仍是不說話,公子冶愈想愈不對勁,猛地朝外大吼起來,“來人!把華妃給本王攔下來!快!”


    皇帝看著公子冶在自己麵前失去耐性地站起來,又見門外一士兵匆匆跑進來,“報——雲龍將軍已帶兵回京,現在城門外。”


    “雲龍的兵都是本王的人。”公子冶頓時鬆了口氣,下命令道,“去守城傳皇上的聖旨迎軍入城,讓他們把整個京都都給本王圍起來,一定要把華妃給本王抓回來!”


    “是。”


    公子冶轉頭看向皇帝,“皇兄,退位詔書前你不介意先寫這道旨意吧?”


    老皇帝黯下眼,片刻嘆著氣點頭。


    看著士兵捂著一脖子的鮮血背對著她慢慢倒到地上,九兒感覺自己的雙腿發軟得站不穩,看著自己手上沾著比石榴花還紅的血跡時,思緒慢慢清醒過來,猛地將手裏的匕首丟到地上,一張臉慘白得沒有一絲血色。


    士兵趴在地上再沒動過,九兒知道自己殺人了……


    她殺人了。


    她真的殺人了。


    不像女兒樓蝶落那次隻是她亂想,這次她真的用匕首從後麵殺了這個帶她出了宮的士兵。


    說不出是什麽感覺,恐懼、害怕、慌亂所有的情緒全在一瞬間襲來,九兒一步步往後退離那具屍首,猛地在京都裏奔跑起來。


    “孩子,你不是說朕不待見公子策?朕給你個機會,等你想清楚了來找朕。”


    “想通了?這宮裏就是這樣,稍不留意性命不保,今天是香令,明天呢?你以為假意服順十四弟就能天下太平麽?你才在這個世上活了幾個年頭,怎麽鬥得過十四弟。你隻能相信朕,這是一道讓位公子策的聖旨,放到你那邊算是朕給你的保障。”


    ——————————————


    九兒永遠不會背叛公子策,如果背叛了,愛情就不純粹了。


    別再回來了(6)


    “禦醫說過,朕沒多少時日好活了,如果在閉眼前不能看到江山太平朕怎麽下去向先帝交待。”


    “孩子,朕向你保證,你的丈夫會是皇帝,你的兒子也會繼承皇位,隻要你肯為他們父子豁得出去這條命。”


    “朕要你做一個千古罪人,哪怕最後你是被自己的丈夫所殺也不能有半句怨言。”


    ……


    九兒拚命跑著,來來回回腦海想著皇帝說過的一字一句,一字一句。


    “當年,朕就是為了敏仁皇後才處處優柔寡斷,受盡十四弟的限製,不想朕的兒子也步朕的後塵,無牽無掛方能為君王,你明白嗎?”


    “你又猶豫了,你懂不懂若不能把雲家和十四弟一併剷除,江山永不會穩固,朕日子不多了,由不得你這麽蹉跎下去……”


    “朕把這副玉子棋賞賜給你,戰局為棋,下手要快,打得敵軍措手不及,敵強我弱之時,你要懂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不要隻顧眼前安逸……朕希望你隻要見到這副棋時就能想到朕今天說的話,想到他們父子和天下蒼生。”


    ……


    西郡的京都比往日平靜了很多,一隊士兵持著劍匆匆而過,九兒轉身躲在巷子裏大氣也不敢出,胸口劇烈地起伏著,不懂是因為害怕還是其它什麽。


    好不容易跑到最近的京中校場,九兒還沒進去就被兩支長槍橫到麵前,穿著紅色盔衣的守門兵大聲吼道,“軍機重地,閑人誤闖。”


    九兒從這邊往裏望去,隻見空曠的校場上已經排列整齊而密密麻麻的士兵們,上麵站著個喊口令的人,見到這副場景,九兒不禁氣不打一處來,猛地把剛剛皇帝拍她頭時趁機給她的玉璽舉高過頭頂。


    別再回來了(7)


    “玉璽在此,如聖上親臨!”九兒用盡全身的力氣喊出來,兩個守門兵愕然地麵麵相覷,舉著長槍一時放下也不是拿著也不是。


    校場上喊口令的聲音頓時沒了,不一會兒一個將軍模樣打扮的男人走了進來,見到她似乎頗是吃驚,兩條眉擠在一起想著什麽突然瞪大眼睛,砰地就跪下來,“末將李成參見華妃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還好沒糊塗,他總算想起這個華妃娘娘當初告龍門禦狀時他在朝上見過一眼,難怪這麽眼熟。


    “你要跪的不是本宮,是當今聖上!”九兒更用力地舉高手中的玉璽,兩個守門兵嚇得忙收起長槍倉皇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將軍令呢?”九兒著急地問道,“皇上不是已經派了親信以將軍令調遣京中各個軍隊嗎?這裏的校場離皇宮較近,沒道理將軍令還沒到。站起來回話。”


    李成縮著肩站了起來,目光閃爍看了看九兒,咽了口口水才道,“末將眼拙,沒識出那是將軍令,所以請秦公公先去調遣別的軍隊,可都過了一夜,末將派出去的人也沒聽到有任何京中將士出兵,末將自以為那將軍令是假的,便沒有輕舉妄動。”


    九兒不敢置信地聽著他似是而非的話,“李成將軍,宮裏的廝殺聲大到連百姓都不敢出門,你會沒聽到?”


    李成砰地一聲又跪了下來,“末將不敢妄自出兵。”


    九兒看著滿校場的兵猛地反應過來,“你不是不信將軍令,是不敢做這第一個救駕的人,怕去送死。而京中軍隊都如你一樣個個瞻前顧後,沒一個敢出兵,才會誤了時辰讓當今皇上受製於人。”


    李成縮著肩膀不敢說話。


    九兒飛快地跑進校場,順著台階砰砰砰地走到上麵對著所有的士兵再一次舉起玉璽,或是看到剛剛李成的表現,所有的士兵都深信不疑地跪了下來,山呼萬歲。


    ——————————————————————————————————————


    7更畢,已經過了零點,大家五一假快樂!!!嗯,我應該是不放假,會繼續更文的。


    她終於做到了(1)


    “明陵王公子冶昨夜率旗下精兵攻入皇宮,逼皇上寫下退位詔書,皇上和皇宮現處於水深火熱之際,你們身為西郡士兵,拿著朝廷的俸祿現在不報效皇上更待何時?”九兒高舉著玉璽嘶聲力竭地喊道。


    底下的士兵們一陣騷動,紛紛朝李成看去,李成慢吞吞地走到九兒身邊跪下來,“末將這裏區區不到一萬將士怎麽同明陵王相抗,眾所周知明陵王的兵全是先帝留下來的,個個驍勇善戰,以一擋百。”


    “先帝已經去了那麽多年,當今皇上主張民兵休養生息,你又怎知明陵王的兵還是以一擋百,你未證實就生後退之意。”九兒冷眼低頭看著他,“為將為兵者不外乎一個勇字,李成,你連一個勇字都做不到,狂論對當今聖上的忠心。”


    李成朝地上拚命磕頭,緊接著麵紅耳赤地抬頭,“娘娘,末將是聖上的將,可這裏每個士兵都是末將的兄弟,末將不敢輕易讓他們冒險。”


    “隻要集合京都所有軍隊的力量,清剿亂臣賊子猶如囊中取物。”九兒漸漸開始失去耐心,如果勸服第一次軍隊就這般受阻撓,那後麵的她不敢想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棄妃:青樓季九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果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果囧並收藏太子棄妃:青樓季九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