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隻道是尋常》作者:安意如【完結】


    內容簡介:


    青年女作者安意如創作的古詩詞解析《人生若隻如初見》,日前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於作者在行文中表現出對古詩詞信手拈來的熟稔,以及試圖深入古典詩詞內核,挖掘詩詞背後的故事,從而吸引了眾多喜愛古典詩詞的讀者閱讀。由此,該書出版上市兩個月不到就狂銷五萬餘冊,眼下出版方正組織緊急加印。昨天,安意如在談到此書時表示,該書之所以獲得讀者認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採用正史兼野史的方法解析古詩詞。


    納蘭詞淒清婉麗,蘊藉自然,小令為清一代之冠,特別是他的悼亡詞,更是此中翹楚。納蘭詞——華貴的悲哀,優美的感傷。細讀納蘭詞會發現,豪放是外放的的風骨,優傷才是內斂的精魂。一個生活在三百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詞章中不倦不悔地體貼訴對感情的執著,對友情的堅定,像一道道療傷的溫泉湯藥,溫暖了,喚醒了,我們冰封的情感。這樣的心態,拿來解讀詩詞也是有益的,情雅成詩,愛淡成詞,如果沒有瀲灩坦白的心思,是無法走進古人留在書冊中的幻境的。


    凡心所向,皆是虛妄。從夢中的花園走出時,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彈琴,自己對話談心。


    作者簡介:


    安意如,女,1984年6月20日生,雙子座,安徽宣城人。02年畢業於安徽某職業院校財經係。其後做過極短時間的文秘和會計,發現不喜歡,很快辭職,03年下半年偶然間上網,開始用網名如冰戀楓混跡於新浪金庸客棧。04年下半年開始接觸劇本,並應書商之約寫第一部長篇小說《要定你,言承旭》,青春校園題材,書於05年6月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05年的2月去北京參與一個動畫劇本的創作,之後開始寫第二本書《看張·愛玲畫語》,散文集,書於05年9月由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05年9月以後和北京弘文館建立較長的合作關係,開始做現在的詩詞評賞“漫漫古典情”係列,已經完成《人生若隻如初見》(古典詩詞統賞),《當時隻道是尋常》(納蘭詞評)。目前即將寫完關於詩經的評賞。接下來還會做兩本,以完成這個係列。而在這應該會和一攝影家合作圖集。喜歡旅行,變換不同的城市居住。目前旅居雲南。


    精彩書評:


    古典情懷的現代闡釋 沉吟至今的情愛絕唱


    納蘭詞,華貴的悲哀,優美的感傷


    細讀納蘭詞會發現,豪放是外放的的風骨,優傷才是內斂的精魂。


    感性解讀納蘭情史。作為一代風流才子,納蘭的愛情生活被後人津津樂道,也有捕風捉影的各種流言。在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歷程中,納蘭性德有著顯赫高貴的家世,驚人眼目的才氣,刻骨銘心的初戀情人,美貌聰穎的紅顏知己,賢淑大度的妻子,婉轉溫存的妾室。此外,還有一群相待極厚的知心朋友。納蘭多情而不濫情,傷情而不絕情,愛情因而成為他詩詞創作的一大源泉。納蘭感性浪漫而又深情悽美的文字,表達出太多現代人深藏心底的一份對生命本身的熱情渴望,對至情至愛的至死不渝情結。


    與安意如談起《當時隻道是尋常》的創作,她說這是寫得很痛苦的一本書。她原是要端然地寫他一生,可是不行,那個味道不是屬於容若的,於是到5萬字的時候,放棄了。幹脆以個人的品讀切入,她知道,很多人迷戀納蘭容若,其實是對翩翩濁世佳公子,對康熙朝的繁華似錦有著想像,那不是她要表現的東西,她寫的,是一個靈魂。


    【


    如夢令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一相逢】


    詞中最廣為人知的"相逢"要算秦少遊的《鵲橋仙》名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了。至少,我一看到"相逢"這兩個字時,先想到的便是少遊,然後才是容若。兩闋不同風格的詞,恰如這兩個經歷際遇完全不同的男人。


    這闋短小的《如夢令》像極了容若的一生,前段是滿砌落花紅冷,眼波心事難定的少年風流,後半段是從此簟紋燈影的憂鬱惆悵。


    因為愛情的不如意,容若的詞總是淒婉到叫人斷腸,這悽美如落花的詞章惹得後世無數多情的人愛慕不已,認為他"情深不壽","天妒英才",實在是一個可憐可嘆的羅密歐。


    雖然他隻活了三十一年,其間又為著幾個女子纏綿悱惻地過了十一年。然而比起歷代數不勝數有才無著,終生顛沛的人,容若實在不算是個悲劇性的男人。作為一個男人該有的應有的,他都有了。他有一個愛他的妻子,一個仰慕他的小妾,一個至死不逾的情人,一群相濡以沫的朋友;他還有顯赫的家世,高貴的血統。他所不齒的父親為他安排了錦衣玉食的生活,讓他終生勿為生活煩憂;他自身的才華和得天獨厚的地位,使得他考運亨通仕途平順,年紀輕輕便被康熙取中做了近侍。比起名動天下卻直到三十六歲才進士及第、當官不久即屢遭貶謫、最終死在流放途中的少遊,我不知道,怎麽能說容若的一生是個悲劇?


    悲劇是上天給了你抱負,給了你理想,給了你實現理想的才華,卻一生不給你施展完成的機會,生生折斷你的理想。心懷天下餓死孤舟的杜甫是悲劇,李白不是;有命無運的秦觀是悲劇,容若不是。更何況,即使是悲劇又豈能盡歸罪於"天意"?人難道就可以兩手一拍,聲稱自己全無責任?


    容若,他隻是不快樂,在錦繡叢中心境荒蕪,這是他的心性所致。痛苦並不是社會或者家庭強加給他的。社會道德和家庭責任築就的牢籠困攝住生存在世上的每一個人。意欲掙脫或是甘心承受,是屬於個人的選擇。


    容若的相逢是在人間,在圍著欄幹的金井邊,落花滿階的暮春時節。少年戀人的眼波流轉,是天真無邪的初見。少遊的相逢在天上,是一年一度的七夕,寬闊銀河的臨時鵲橋上。一對永生不死卻永生不得重聚的夫妻,見與不見都是萬世淒涼。


    可是為什麽,相逢後,人間的結局是"從此簟紋燈影"。相逢後,天上的結局卻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不快樂的原因是,少遊於塵世顛沛許久遂懂得寄希望於美滿,不再執著於得到;容若萬事無缺,反而容易執著於遺憾,始終為沒有得到而愁腸難解。


    在邂逅愛情的最初都會心花無涯,可是一樣相逢,後事往往截然不同。


    註:少遊,即秦觀。秦觀一相逢全文


    如夢令


    萬丈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星影墜】


    細讀納蘭詞會發現,豪放是外放的風骨,憂傷才是內斂的精魂。"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一句無限風光驚絕。人尚留在"星影搖搖欲墜"的壯美淒清中未及回神,"歸夢隔狼河"的現實殘酷已逼近眼前。帳外響徹的白狼河的濤聲將人本就難圓的鄉夢擊得粉碎。


    奇怪的是,這闋被王國維許之為豪壯的《如夢令》讓我最先聯想起的並非"黃昏飲馬傍郊河"的簫壯,而是李易安"綠肥紅瘦"的清廖。也許容若本身透露的意象就是如此。


    人沉醉,卻非全醉。塵世中總有著夜闌獨醒的人,帶著斷崖獨坐的寂寥。就算塞外風光奇絕,扈從聖駕的風光,也抵不了心底對故園的翼盼。


    諾瓦利斯說,詩是對家園的無限懷想,容若這闋詞是再貼切不過的註解。其實不止是容若,離鄉之緒,故園之思簡直是古代文人一種思維定勢,腦袋裏麵的主旋律。切膚痛楚讓文人騷客們整出這樣了"生離死別"這樣震撼人心的詞。


    那時候的人還太弱小,缺乏馳騁的能力,因此離別是重大的。一路上關山隔阻,離自己的溫暖小屋越來越遠,一路上晝行夜停風餐露宿,前途卻茫茫無盡,不曉得哪天才能到目的地,也可能隨時被不可預期的困難和危險擊倒。在種種焦慮和不安中意識到自身在天地麵前如斯渺小。這種惶惑不是現在坐著飛機和火車,就可以滿世界溜達的人想像的。歸夢隔狼河,卻被河聲攪碎的痛苦,在現代人看來簡直不值一提。何必做夢呢,直接視頻或者電話就好了,多少話也說得盡,不必可憐巴巴寄望於夢中還家。


    今人已經習慣把自己的世界掌握在可以掌握的範圍之內,既明哲保身又勝券在握,何樂不為?當一座都市大的可以容納成千上萬人,而你又來去自如時,故鄉的概念也被虛化。隻要你願意,可以和某人老死不相往來;或者轉身把自己投入人海,今天在南半球,明天就出現在北半球。故鄉的血液在現代人身上流失殆盡。


    像聽一場古老的戲曲,看一場皮影戲,讀古人留下的詩詞常浮起這樣的心意。那裏沒有石頭森林鋼筋鐵塔,沒有無休止的工作和無法派遣的壓力。桃李芳菲的場景下是人在其間踏歌漫行,時光漫漫,足可用來浪費。他們即使有哀痛,依然似不識人世愁苦的稚子。


    讀到這闋詞的時候會有一點落寞,靜靜地滴下來。


    註:諾瓦利斯李易安


    浣溪沙


    十八年來墜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


    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邊。相看好處卻無言。


    【好無言】


    這首詞一說是容若寫給青梅竹馬的戀人的,一說是新婚之後,寫給妻子盧氏的。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前者。沒什麽證據,隻是一種感覺,這鍾青澀揣測的愛是屬於年少戀事。


    我一直在想,在容若的生命中,在盧氏之前,如果真的曾出現過另一個他深愛的女子,那麽她應該是什麽樣子?又是否真的姓那個情意難當的"謝"字?姑且都當是存在過的吧,情相本虛幻,有過沒有過其實都不是信口雌黃。


    一個男人同一個女人的攜手並行,隻有兩條路:繼續或放棄,是並肩觀望世間風月後的花好月圓;抑或是,看到那邊風景更好的果斷離散。《飲水詞》中那麽多哀婉情思。或悔或恨,情衷未償,容若的放棄顯然是有外因摻夾,這種種矛盾痛苦實在不是成天對牢一個愛定了自己的妻子,兩情相悅可以衍生出來的。


    古時男子傳宗接代是為人倫大任,甚少娶得自己心中所喜的女子,常常揭蓋頭之前還不知道對麵的女子長什麽樣子,有愛也是後來的事。容若是明珠長子,這便註定了他的愛情永遠要擺在家族的責任之後,無可逃避抗拒。容若在謝娘之後,心知必會有一個人來取代她,是誰並不重要。娶盧氏是責任還是需要?無從知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時隻道是尋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意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意如並收藏當時隻道是尋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