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隱藏在水下的敵人!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可怕的想法在朱由檢腦海中出現!
在原本的曆史中,大明的亡國絕不是農民造反,也不是什麽天災!
而是以歐羅巴夷人為主的海盜集團,勾結東林黨,江南資本集團,聯合滿清,日本等藩屬國聯手把大明朝推入亡國的深淵!
同時偷走大量華夏知識、文化、技術和典籍!
不然憑借歐羅巴那些人怎麽就從一個落後荒蠻的地區一躍成為能夠鑄造蓋倫船,加農炮等先進火器的強悍勢力?
單拿蒸汽機舉例,蒸汽機的重要部件:活塞、連杆、曲軸,單說這三個部件,沒有多年的使用經驗根本無法將其組合形成一個機械。
而在華夏數千年的曆史中,這三個部件從漢朝開始就已經普及使用。
橫向對比歐羅巴,幾乎是在十六世紀時才逐漸出現這三個部件。
“草!看來後世的民間中流傳的消息很可能是真的!”朱由檢忍不住低罵一聲。
他心中隱隱有種直覺,自己清理了江南集團後,在看不到的地方,似乎還有一股被自己忽視的敵人!
“陛下,您說什麽?”
距離朱由檢最近的袁可立隱約聽到皇帝的呢喃聲後出言詢問。
“沒事,此次得到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資料,內閣和六部要保密,萬萬不可讓夷狄和建奴得知,另外命人把這些資料重新整理一翻,多抄錄幾部秘密存放起來,原件存放到皇史宬中嚴密保護,通知百科學院徐光啟、王徵、宋應星等人,讓他們看看一百多年前的寶船的鑄造和蒸汽機的鑄造技術。”
“陛下,老臣還有一問。”
孫承宗滿是好奇的看向朱由檢。
“孫愛卿有何疑問?”
“陛下,您說得到兩份藏寶圖,其中一份是這些檔案資料,那另外一份藏寶圖是什麽?”
朱由檢看著孫承宗滿是好奇的目光,嘴角泛起笑意。
“另一份寶藏是當年鄭和船隊藏起來的寶船遺跡,就在施州霧妖山中的一處洞穴中,錦衣衛已經尋到,此事朕已經命百科學院接手,讓王徵、宋應星帶人去查看了。”
“寶船遺跡?我的天!沒想到一百多年過去,鄭和船隊竟然還有遺留下來的寶船!”
李邦華滿是難以置信的聲音響起。
在場的所有大臣都有些懵,誰都想不到一百多年前那支龐大的三寶船隊還能留下遺跡!
“好了,寶船遺跡是百科學院技術官員的任務,你們就不必操心了,接下來把自己的公務處置好。”
群臣在聽到皇帝的話後,紛紛行禮後退走。
等文淵閣安靜下來後,朱由檢皺眉思索片刻。
“駱思恭,你帶暗衛秘密探查一番在北直隸和江南地區有多少夷狄人;李若璉你帶人秘密統計一番,在京的官員中有多少夷狄官員;另外一定要弄清楚,這些人在大明活動的目的和平時主要做的事,還有常接觸那些人。”
“臣尊旨!”
二人領命後,相互離去。
···
百科學院外。
一個極為尋常的漢子坐在官道旁的麵館攤上大口吃著熱氣騰騰的麵。
不多時,一個青衫男子緩步出現,彎腰坐在漢子對麵。
“爺們,吃麵得加蔥,你這羊肉麵無蔥失了味道。”
“嗬嗬,是啊,我山東人吃大蔥,這麵攤隻有小蔥,不夠勁,索性就不吃了。”
青衫男子聞言眼前一亮。
“那是,我家有大蔥,爺們若是不嫌棄,可去家中品嚐。”
“行啊。”
二人說著,起身離去。
不多時,百科學院所在的門頭溝鎮上。
在鎮子靠近山體的一處小院中。
“這是我能接觸到的技術資料,都在這了。”青衫男子低聲說著,拿出一本冊子。
“這些資料都涉及到誰?”
“你知道的,我在百科學院就是個主簿,能接觸到的資料有限,這裏麵的是關於蒸汽機械的一些記錄,還有崇禎炮的一些實驗數據。”
“沒有數學和農事方麵的嗎?上麵點名要動徐光啟。”
“暫時沒有,我現在負責的板塊就是蒸汽機械,這份火炮數據還是我費大勁才弄到的。”
“行吧,搞不到徐光啟,能搞到王徵也不錯,這是上麵給的銀兩,一共是三千兩,分別存入京中的大明銀行,你隨時用隨時可取。”
漢子說完後,把技術資料揣入懷中,轉身離開小院。
京城,曆局。
徐光啟正帶著龍華民、鄧玉函、羅雅各、湯若望等一眾歐羅巴人進行曆法的商討。
“徐大人,您的曆法知識當真是淵博,我們歐羅巴的曆法和大明的曆法完全不同,我們對陰陽合曆沒有概念,”
徐光啟看著湯若望笑道:“湯大人,不能這麽說,歐羅巴的陽曆確實對具有不錯的參考意義,我朝使用的大統曆已經使用多年,陛下命本官重整曆法就是為民間百姓耕種所慮。”
“哦,當今皇帝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帝王,願主能保佑他!阿們!”湯若望說著做出一個手勢動作。
徐光啟在一旁帶著笑意點點頭。
後世都說他是一個天主教徒,實際上他隻是為了學習吸收西方的一些農業,曆法,數學方麵的知識時常和這些歐羅巴人交流,外人就認為他信仰天主教。
“行了,今天聊了不少,我也清楚你們歐羅巴地區使用的曆法,後續修正曆法我心中就有數了,我們改日再見。”
徐光啟說著,下達了逐客令。
湯若望幾人學著大明的禮儀作揖後離去。
曆局外。
湯若望幾人剛出來。
龍華民就低聲詢問道:“湯先生,你為何不趁機問問徐大人,他現在百科學院研究什麽呢?
從百科學院建立至今,我私下多次打聽,但是沒有人告訴我他們在研究什麽東西,這些漢人怎麽和以前不一樣了?”
鄧玉函在一旁也張口說話:“是啊,湯先生,現在大明的傳教士,也就屬你的官職最高,你得想辦法打聽到這些漢人在研究什麽東西,隻要能弄到手,傳回歐羅巴就能賣上一筆高價錢,咱們最近這些年可極少傳回去什麽東西,科恩先生已經來信好幾次催促。”
“先生們,不要急,我已經在運作了,為了得到百科學院的機密,我砸了近千兩銀子下去,最近會有結果的!”
湯若望低聲說著,幾人沿著街道緩緩離去。
在街道的拐角處,一個蹲在地上可憐兮兮的乞丐在聽到幾人的談話後,破舊的帽簷下眼中閃過絲絲精芒。
在原本的曆史中,大明的亡國絕不是農民造反,也不是什麽天災!
而是以歐羅巴夷人為主的海盜集團,勾結東林黨,江南資本集團,聯合滿清,日本等藩屬國聯手把大明朝推入亡國的深淵!
同時偷走大量華夏知識、文化、技術和典籍!
不然憑借歐羅巴那些人怎麽就從一個落後荒蠻的地區一躍成為能夠鑄造蓋倫船,加農炮等先進火器的強悍勢力?
單拿蒸汽機舉例,蒸汽機的重要部件:活塞、連杆、曲軸,單說這三個部件,沒有多年的使用經驗根本無法將其組合形成一個機械。
而在華夏數千年的曆史中,這三個部件從漢朝開始就已經普及使用。
橫向對比歐羅巴,幾乎是在十六世紀時才逐漸出現這三個部件。
“草!看來後世的民間中流傳的消息很可能是真的!”朱由檢忍不住低罵一聲。
他心中隱隱有種直覺,自己清理了江南集團後,在看不到的地方,似乎還有一股被自己忽視的敵人!
“陛下,您說什麽?”
距離朱由檢最近的袁可立隱約聽到皇帝的呢喃聲後出言詢問。
“沒事,此次得到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資料,內閣和六部要保密,萬萬不可讓夷狄和建奴得知,另外命人把這些資料重新整理一翻,多抄錄幾部秘密存放起來,原件存放到皇史宬中嚴密保護,通知百科學院徐光啟、王徵、宋應星等人,讓他們看看一百多年前的寶船的鑄造和蒸汽機的鑄造技術。”
“陛下,老臣還有一問。”
孫承宗滿是好奇的看向朱由檢。
“孫愛卿有何疑問?”
“陛下,您說得到兩份藏寶圖,其中一份是這些檔案資料,那另外一份藏寶圖是什麽?”
朱由檢看著孫承宗滿是好奇的目光,嘴角泛起笑意。
“另一份寶藏是當年鄭和船隊藏起來的寶船遺跡,就在施州霧妖山中的一處洞穴中,錦衣衛已經尋到,此事朕已經命百科學院接手,讓王徵、宋應星帶人去查看了。”
“寶船遺跡?我的天!沒想到一百多年過去,鄭和船隊竟然還有遺留下來的寶船!”
李邦華滿是難以置信的聲音響起。
在場的所有大臣都有些懵,誰都想不到一百多年前那支龐大的三寶船隊還能留下遺跡!
“好了,寶船遺跡是百科學院技術官員的任務,你們就不必操心了,接下來把自己的公務處置好。”
群臣在聽到皇帝的話後,紛紛行禮後退走。
等文淵閣安靜下來後,朱由檢皺眉思索片刻。
“駱思恭,你帶暗衛秘密探查一番在北直隸和江南地區有多少夷狄人;李若璉你帶人秘密統計一番,在京的官員中有多少夷狄官員;另外一定要弄清楚,這些人在大明活動的目的和平時主要做的事,還有常接觸那些人。”
“臣尊旨!”
二人領命後,相互離去。
···
百科學院外。
一個極為尋常的漢子坐在官道旁的麵館攤上大口吃著熱氣騰騰的麵。
不多時,一個青衫男子緩步出現,彎腰坐在漢子對麵。
“爺們,吃麵得加蔥,你這羊肉麵無蔥失了味道。”
“嗬嗬,是啊,我山東人吃大蔥,這麵攤隻有小蔥,不夠勁,索性就不吃了。”
青衫男子聞言眼前一亮。
“那是,我家有大蔥,爺們若是不嫌棄,可去家中品嚐。”
“行啊。”
二人說著,起身離去。
不多時,百科學院所在的門頭溝鎮上。
在鎮子靠近山體的一處小院中。
“這是我能接觸到的技術資料,都在這了。”青衫男子低聲說著,拿出一本冊子。
“這些資料都涉及到誰?”
“你知道的,我在百科學院就是個主簿,能接觸到的資料有限,這裏麵的是關於蒸汽機械的一些記錄,還有崇禎炮的一些實驗數據。”
“沒有數學和農事方麵的嗎?上麵點名要動徐光啟。”
“暫時沒有,我現在負責的板塊就是蒸汽機械,這份火炮數據還是我費大勁才弄到的。”
“行吧,搞不到徐光啟,能搞到王徵也不錯,這是上麵給的銀兩,一共是三千兩,分別存入京中的大明銀行,你隨時用隨時可取。”
漢子說完後,把技術資料揣入懷中,轉身離開小院。
京城,曆局。
徐光啟正帶著龍華民、鄧玉函、羅雅各、湯若望等一眾歐羅巴人進行曆法的商討。
“徐大人,您的曆法知識當真是淵博,我們歐羅巴的曆法和大明的曆法完全不同,我們對陰陽合曆沒有概念,”
徐光啟看著湯若望笑道:“湯大人,不能這麽說,歐羅巴的陽曆確實對具有不錯的參考意義,我朝使用的大統曆已經使用多年,陛下命本官重整曆法就是為民間百姓耕種所慮。”
“哦,當今皇帝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帝王,願主能保佑他!阿們!”湯若望說著做出一個手勢動作。
徐光啟在一旁帶著笑意點點頭。
後世都說他是一個天主教徒,實際上他隻是為了學習吸收西方的一些農業,曆法,數學方麵的知識時常和這些歐羅巴人交流,外人就認為他信仰天主教。
“行了,今天聊了不少,我也清楚你們歐羅巴地區使用的曆法,後續修正曆法我心中就有數了,我們改日再見。”
徐光啟說著,下達了逐客令。
湯若望幾人學著大明的禮儀作揖後離去。
曆局外。
湯若望幾人剛出來。
龍華民就低聲詢問道:“湯先生,你為何不趁機問問徐大人,他現在百科學院研究什麽呢?
從百科學院建立至今,我私下多次打聽,但是沒有人告訴我他們在研究什麽東西,這些漢人怎麽和以前不一樣了?”
鄧玉函在一旁也張口說話:“是啊,湯先生,現在大明的傳教士,也就屬你的官職最高,你得想辦法打聽到這些漢人在研究什麽東西,隻要能弄到手,傳回歐羅巴就能賣上一筆高價錢,咱們最近這些年可極少傳回去什麽東西,科恩先生已經來信好幾次催促。”
“先生們,不要急,我已經在運作了,為了得到百科學院的機密,我砸了近千兩銀子下去,最近會有結果的!”
湯若望低聲說著,幾人沿著街道緩緩離去。
在街道的拐角處,一個蹲在地上可憐兮兮的乞丐在聽到幾人的談話後,破舊的帽簷下眼中閃過絲絲精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