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劍指孔府!廢衍聖公!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臨近春節,南京城慢慢從江南集團的叛亂中緩過勁來。
塌陷的城池在左光鬥帶來的工部諸多工匠緊鑼密鼓的修複中,陳龍的大明百貨商行也恢複營業,城中各行各業的百姓在沒有不良士商的壓榨後,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喜色。
乾清宮中。
朱由檢看著手中的暗衛報上來的情況,皺眉陷入沉思。
大明朝的問題很多,而且涉及廣且深,而且這一切大多從洪武朝就埋下了禍根。
當年朱元璋為給朱允炆打穩皇帝大位,發動洪武大案,把上層忠於大明的那群人一網打盡,在永樂朝雖然有朱棣壓著,但從土木之變後,文官集團的勢力和野心就急劇膨脹。
他們把控朝堂,試圖架空皇權。
細數原本的大明朝從中期開始,皇權和大臣的矛盾就在快速上升。
大明朝的曆史可以說是一部君臣鬥爭史。
不論是借修道為名躲在深宮的嘉靖帝,亦或是荒廢朝政對政事不管不問的萬曆帝,無一不是在和文官集團鬥爭。
到了萬曆末期,文官逐漸形成數個派係,相互傾軋,自己的父皇剛嗣位一月薨逝,這背後就是文官鬥爭的結果!
而在文官集團中,若論政治籌碼最深厚的當屬齊黨,他們背靠山東孔府,借天下學子之名始終在朝堂上有著穩定的地位,而最後崛起的東林黨,他們借繁華的江南之地為基本,手中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甚至是原本強大的浙黨都被東林黨吞並,至於楚黨,在天啟朝時就被魏忠賢給玩廢。
楚黨泛指出身湖廣的官員,他們借湖廣龐大的糧食產量,背靠許多大糧商為支撐,在朝堂上有著極重的話語權。
自己的皇兄嗣位後,為了壓製遼東的建奴,把魏忠賢推到明麵上。
遼東軍鎮的十幾萬大軍最缺的就是糧餉,魏忠賢在位時,一手打東林黨,從他們手中撈錢,一手打楚黨,從他們手中要糧。
反而是齊黨背靠孔府,讓魏忠賢投鼠忌器隻能以拉攏為主,也因如此,齊黨的力量在朝堂之中是最為穩定的。
例如齊黨魁首亓詩教,韓浚,周永春等主要人物,他們在天啟朝時已經成為魏忠賢的閹黨成員,不但幫助魏忠賢對抗東林黨,在自己嗣位後,忠於朝廷,做事也算盡心盡力。
自己雖然作為皇帝,但也不能隨意的把這些大臣打殺或罷官。
“誒,真是頭疼!”想到這的朱由檢忍不住揉揉眉心。
“皇爺,您累了嗎?容奴婢給您按摩一番。”一旁的曹化淳見狀,小跑著上前,輕輕在朱由檢肩頭上的穴位按摩起來。
“二伴,最近辛苦你了。”朱由檢半靠在龍椅上,十分愜意的享受著曹化淳的按摩。
曹化淳此人幼年習武,天資聰慧,自身有著一身好武藝,後世許多影視劇中都以他為原型,刻畫出一個武藝高強又心思深沉的大太監反派。
其實正統的曆史上,曹化淳不但人不壞,入宮後勤奮好學,詩文書畫,樣樣精通,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後來機緣巧合之下跟隨幼年的朱由檢,在他身邊的兩個宦官,第一為王承恩,第二就數曹化淳最為忠心。
“皇爺,這都是奴婢該做的,您日理國事,還要注意身子,春節將至,您辛苦一年,也該休息幾日。”
曹化淳輕聲在朱由檢耳邊說著。
“二伴,朕有一事,想聽聽你的看法。”朱由檢來了興致,睜開雙眼看向曹化淳。
“奴婢恭聽。”
“你在宮中也學過不少儒家經典,你覺得天下學子尊的是儒學呢,還是儒聖孔子呢?”
曹化淳聞言後,思緒飛快流轉,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心中很明白,皇帝突兀的問自己話,絕對不隨意。
“皇爺,我泱泱大明,第一要尊的是陛下,其次才是儒學,天下學子參加科舉,也不單單考試儒學一科,以奴婢愚見,儒學、天文、地理,商事,兵事等諸多學科是幫助大明強盛的工具,而非淩駕一切的仙神,即便有仙神,那也是皇爺一人矣。”
朱由檢聽了曹化淳的話,咧嘴一笑:“你倒是會說話!”
曹化淳的回答雖然沒有明麵上說尊不尊孔子,但他也說出了自己心裏的答案。
現在的大明朝學子早就從修身,齊家,治國的根本中跳出來,想的是邁入官場後如何爭名,如何奪利。
而這一切的禍根就在於孔家!一個穩坐世間的衍聖公讓天下眾多學子狂熱無腦的跟隨,絲毫不記得學習是為強國!
“傳旨!召內閣、六部、等趕赴南京的大臣來。”
“奴婢遵旨!”
曹化淳聞言後,趕忙退出乾清宮,命禦前太監去傳旨。
不多時,乾清宮外站滿了近百名大臣。
“諸位愛卿,臨近春節,原本朕是想給你們放假的,可惜有人不想讓朝廷消停,都看看吧!”
朱由檢說著,示意曹化淳把自己桌案上的冊子拿給他們查看。
“什麽?孔家派人劫掠朝廷糧草私賣給建奴?”
耿直的李邦華在看到冊子上的信息後,第一個驚呼出聲。
“這···這不可能!陛下,老臣請陛下明查。”
“陛下,孔家乃天下學子之根基,乃儒學聖地,怎會私賣糧草資敵?想必內有隱情,老臣請旨徹查!”
“哼!孔家做的爛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前些日子,京城中流傳的那首打油詩,到現在孔家都沒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我看這事搞不好是真的!”
楊所修在一旁出言譏諷一句,他的話音剛落,身側的一個老者就怒聲回懟。
“楊所修!狗賊!焉敢汙蔑孔聖!吃老夫一拳!”亓詩派怒吼一聲,看著蒼老的身子,此時極為生猛的直接揮拳砸向楊所修。
砰!
來不及反應的楊所修臉上結結實實的挨了一拳,身子一個趔趄,差點倒在地上。
“臥槽!亓大人!你身為上官,我一直尊敬你!當著陛下的麵,你敢動手打我?”
楊所修捂著鼻子,手指間已經滲出鮮血,瞪著眼指著亓詩派怒吼。
他二人都在督察院任職,亓詩派是副都禦史,楊所修是僉都禦史,是上下級的關係。
而隨著亓詩派的率先出手,督察院來南京的禦史瞬間分為三派,一派站在亓詩派身後,一派站在楊所修身後,還有一派則站在一邊,沉默看戲。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檢看著下方亂糟糟的一幕,人都麻了,他早就知道,大明的這些文官有朝堂動手的習慣,沒曾想一把年紀的亓詩派一言不合就出手!
“大膽!陛下麵前,爾等安敢無禮!”曹化淳一個飛身從龍台上躍下,兩手一撐,直接把兩撥人分開。
袁可立也黑著臉嗬斥:“看看你們像什麽樣子?督察院乃朝廷憲台,當著陛下的麵動手爭鬥,和地痞流氓有何區別!?”
兩撥人安靜下來後,抬頭發現龍椅上的皇帝,眉頭緊皺滿臉不悅的盯著他們。
“陛下,老臣君前孟浪,請陛下責罰。”亓詩派趕忙跪在地上,俯身請罪。
朱由檢看到這一幕,心裏明白,這些大臣就是不想讓自己動孔家,故意找事,轉移話題。
“罰俸一年,以示懲戒,另外賠償楊所修醫藥費。”朱由檢麵無表情的吐出一句後,亓詩派叩頭謝恩,才從地麵起身。
“現在,朕要聽你們對孔家暗中資敵建奴的看法和意見。”
群臣聽著皇帝沒有絲毫波動的語氣,心中一緊,許多人都暗自進行眼神交流,最後他們知道躲不過了,紛紛盯著禮部尚書範景文。
後者察覺到後,瞬間頭皮發麻,他是禮部老大,現在卻被人架到火上。
“陛下,臣以為孔家資敵之事涉及甚廣,當派一老臣,持皇命親赴山東孔府查明此事。”
“陛下,範大人說的沒錯,此事涉及國本,當慎重處置。”
“臣附議!”
“臣附議!”
···
範景文開口說話後,一連數個大臣都出列讚成,甚至包括袁可立本人。
“不用查了,朕可以告訴你們,孔家資敵之事,證據確鑿,一應人證物證俱全。”
朱由檢語氣極為平淡的說著,下方大臣再次怔住。
這次所有大臣都沉默了,原本他們還以為皇帝是想借平叛後的龍威敲打一番孔府,沒曾想皇帝是要動真格。
“好,既然諸位愛卿不說話,朕就當你們默認,那你們聽聽朕的處置意見吧。
山東出現逆賊劫掠百姓,巡撫趙彥、布政使張孔教,按察使呂純如三人失職,罷官,貶抵南越任職!
兗州知府王振祚,對境內出現的叛賊沒盡到剿滅職責,罷官不用!
內閣即刻籌備組建山東警務廳,調民兵三萬充入山東警務廳,蕩平境內賊寇,安定百姓!
孔家資敵建奴,證據確鑿,削衍聖公爵,擢令孔胤植十日內交出劫糧案和賣糧案主謀,否則罪加三等!視同謀逆!”
皇帝話音落下後,乾清宮大殿中鴉雀無聲,所有的大臣都被皇帝的話給驚的頭皮發麻!
塌陷的城池在左光鬥帶來的工部諸多工匠緊鑼密鼓的修複中,陳龍的大明百貨商行也恢複營業,城中各行各業的百姓在沒有不良士商的壓榨後,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喜色。
乾清宮中。
朱由檢看著手中的暗衛報上來的情況,皺眉陷入沉思。
大明朝的問題很多,而且涉及廣且深,而且這一切大多從洪武朝就埋下了禍根。
當年朱元璋為給朱允炆打穩皇帝大位,發動洪武大案,把上層忠於大明的那群人一網打盡,在永樂朝雖然有朱棣壓著,但從土木之變後,文官集團的勢力和野心就急劇膨脹。
他們把控朝堂,試圖架空皇權。
細數原本的大明朝從中期開始,皇權和大臣的矛盾就在快速上升。
大明朝的曆史可以說是一部君臣鬥爭史。
不論是借修道為名躲在深宮的嘉靖帝,亦或是荒廢朝政對政事不管不問的萬曆帝,無一不是在和文官集團鬥爭。
到了萬曆末期,文官逐漸形成數個派係,相互傾軋,自己的父皇剛嗣位一月薨逝,這背後就是文官鬥爭的結果!
而在文官集團中,若論政治籌碼最深厚的當屬齊黨,他們背靠山東孔府,借天下學子之名始終在朝堂上有著穩定的地位,而最後崛起的東林黨,他們借繁華的江南之地為基本,手中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甚至是原本強大的浙黨都被東林黨吞並,至於楚黨,在天啟朝時就被魏忠賢給玩廢。
楚黨泛指出身湖廣的官員,他們借湖廣龐大的糧食產量,背靠許多大糧商為支撐,在朝堂上有著極重的話語權。
自己的皇兄嗣位後,為了壓製遼東的建奴,把魏忠賢推到明麵上。
遼東軍鎮的十幾萬大軍最缺的就是糧餉,魏忠賢在位時,一手打東林黨,從他們手中撈錢,一手打楚黨,從他們手中要糧。
反而是齊黨背靠孔府,讓魏忠賢投鼠忌器隻能以拉攏為主,也因如此,齊黨的力量在朝堂之中是最為穩定的。
例如齊黨魁首亓詩教,韓浚,周永春等主要人物,他們在天啟朝時已經成為魏忠賢的閹黨成員,不但幫助魏忠賢對抗東林黨,在自己嗣位後,忠於朝廷,做事也算盡心盡力。
自己雖然作為皇帝,但也不能隨意的把這些大臣打殺或罷官。
“誒,真是頭疼!”想到這的朱由檢忍不住揉揉眉心。
“皇爺,您累了嗎?容奴婢給您按摩一番。”一旁的曹化淳見狀,小跑著上前,輕輕在朱由檢肩頭上的穴位按摩起來。
“二伴,最近辛苦你了。”朱由檢半靠在龍椅上,十分愜意的享受著曹化淳的按摩。
曹化淳此人幼年習武,天資聰慧,自身有著一身好武藝,後世許多影視劇中都以他為原型,刻畫出一個武藝高強又心思深沉的大太監反派。
其實正統的曆史上,曹化淳不但人不壞,入宮後勤奮好學,詩文書畫,樣樣精通,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後來機緣巧合之下跟隨幼年的朱由檢,在他身邊的兩個宦官,第一為王承恩,第二就數曹化淳最為忠心。
“皇爺,這都是奴婢該做的,您日理國事,還要注意身子,春節將至,您辛苦一年,也該休息幾日。”
曹化淳輕聲在朱由檢耳邊說著。
“二伴,朕有一事,想聽聽你的看法。”朱由檢來了興致,睜開雙眼看向曹化淳。
“奴婢恭聽。”
“你在宮中也學過不少儒家經典,你覺得天下學子尊的是儒學呢,還是儒聖孔子呢?”
曹化淳聞言後,思緒飛快流轉,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心中很明白,皇帝突兀的問自己話,絕對不隨意。
“皇爺,我泱泱大明,第一要尊的是陛下,其次才是儒學,天下學子參加科舉,也不單單考試儒學一科,以奴婢愚見,儒學、天文、地理,商事,兵事等諸多學科是幫助大明強盛的工具,而非淩駕一切的仙神,即便有仙神,那也是皇爺一人矣。”
朱由檢聽了曹化淳的話,咧嘴一笑:“你倒是會說話!”
曹化淳的回答雖然沒有明麵上說尊不尊孔子,但他也說出了自己心裏的答案。
現在的大明朝學子早就從修身,齊家,治國的根本中跳出來,想的是邁入官場後如何爭名,如何奪利。
而這一切的禍根就在於孔家!一個穩坐世間的衍聖公讓天下眾多學子狂熱無腦的跟隨,絲毫不記得學習是為強國!
“傳旨!召內閣、六部、等趕赴南京的大臣來。”
“奴婢遵旨!”
曹化淳聞言後,趕忙退出乾清宮,命禦前太監去傳旨。
不多時,乾清宮外站滿了近百名大臣。
“諸位愛卿,臨近春節,原本朕是想給你們放假的,可惜有人不想讓朝廷消停,都看看吧!”
朱由檢說著,示意曹化淳把自己桌案上的冊子拿給他們查看。
“什麽?孔家派人劫掠朝廷糧草私賣給建奴?”
耿直的李邦華在看到冊子上的信息後,第一個驚呼出聲。
“這···這不可能!陛下,老臣請陛下明查。”
“陛下,孔家乃天下學子之根基,乃儒學聖地,怎會私賣糧草資敵?想必內有隱情,老臣請旨徹查!”
“哼!孔家做的爛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前些日子,京城中流傳的那首打油詩,到現在孔家都沒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我看這事搞不好是真的!”
楊所修在一旁出言譏諷一句,他的話音剛落,身側的一個老者就怒聲回懟。
“楊所修!狗賊!焉敢汙蔑孔聖!吃老夫一拳!”亓詩派怒吼一聲,看著蒼老的身子,此時極為生猛的直接揮拳砸向楊所修。
砰!
來不及反應的楊所修臉上結結實實的挨了一拳,身子一個趔趄,差點倒在地上。
“臥槽!亓大人!你身為上官,我一直尊敬你!當著陛下的麵,你敢動手打我?”
楊所修捂著鼻子,手指間已經滲出鮮血,瞪著眼指著亓詩派怒吼。
他二人都在督察院任職,亓詩派是副都禦史,楊所修是僉都禦史,是上下級的關係。
而隨著亓詩派的率先出手,督察院來南京的禦史瞬間分為三派,一派站在亓詩派身後,一派站在楊所修身後,還有一派則站在一邊,沉默看戲。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檢看著下方亂糟糟的一幕,人都麻了,他早就知道,大明的這些文官有朝堂動手的習慣,沒曾想一把年紀的亓詩派一言不合就出手!
“大膽!陛下麵前,爾等安敢無禮!”曹化淳一個飛身從龍台上躍下,兩手一撐,直接把兩撥人分開。
袁可立也黑著臉嗬斥:“看看你們像什麽樣子?督察院乃朝廷憲台,當著陛下的麵動手爭鬥,和地痞流氓有何區別!?”
兩撥人安靜下來後,抬頭發現龍椅上的皇帝,眉頭緊皺滿臉不悅的盯著他們。
“陛下,老臣君前孟浪,請陛下責罰。”亓詩派趕忙跪在地上,俯身請罪。
朱由檢看到這一幕,心裏明白,這些大臣就是不想讓自己動孔家,故意找事,轉移話題。
“罰俸一年,以示懲戒,另外賠償楊所修醫藥費。”朱由檢麵無表情的吐出一句後,亓詩派叩頭謝恩,才從地麵起身。
“現在,朕要聽你們對孔家暗中資敵建奴的看法和意見。”
群臣聽著皇帝沒有絲毫波動的語氣,心中一緊,許多人都暗自進行眼神交流,最後他們知道躲不過了,紛紛盯著禮部尚書範景文。
後者察覺到後,瞬間頭皮發麻,他是禮部老大,現在卻被人架到火上。
“陛下,臣以為孔家資敵之事涉及甚廣,當派一老臣,持皇命親赴山東孔府查明此事。”
“陛下,範大人說的沒錯,此事涉及國本,當慎重處置。”
“臣附議!”
“臣附議!”
···
範景文開口說話後,一連數個大臣都出列讚成,甚至包括袁可立本人。
“不用查了,朕可以告訴你們,孔家資敵之事,證據確鑿,一應人證物證俱全。”
朱由檢語氣極為平淡的說著,下方大臣再次怔住。
這次所有大臣都沉默了,原本他們還以為皇帝是想借平叛後的龍威敲打一番孔府,沒曾想皇帝是要動真格。
“好,既然諸位愛卿不說話,朕就當你們默認,那你們聽聽朕的處置意見吧。
山東出現逆賊劫掠百姓,巡撫趙彥、布政使張孔教,按察使呂純如三人失職,罷官,貶抵南越任職!
兗州知府王振祚,對境內出現的叛賊沒盡到剿滅職責,罷官不用!
內閣即刻籌備組建山東警務廳,調民兵三萬充入山東警務廳,蕩平境內賊寇,安定百姓!
孔家資敵建奴,證據確鑿,削衍聖公爵,擢令孔胤植十日內交出劫糧案和賣糧案主謀,否則罪加三等!視同謀逆!”
皇帝話音落下後,乾清宮大殿中鴉雀無聲,所有的大臣都被皇帝的話給驚的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