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時間過去,袁可立和孫承宗二人親自帶著三百萬兩白銀的運輸隊和六部大佬趕到。


    而各部也匯總了大戰的傷亡損耗明細。


    “陛下,重修各處城關,堡壘,官道,大墓和紀念塔等,需花費白銀六十八萬兩。”


    “陛下,此戰損失房屋達五千六百八十九間,農田因大戰被破環兩萬七千二十一畝,損失二十三萬一千八百兩。”


    “陛下,此戰按照殺敵數計算,殺建奴漢八旗一人賞銀十兩,蒙八旗賞銀二十兩,建奴八旗兵賞銀三十兩,共計支出賞銀一百九十萬兩左右,加上一些將士的戰功、奇功等,需要兩百一十萬兩左右。


    另外,戰死撫恤金七百萬兩···”


    郭允厚和畢自嚴說著詳細的開支,二人額頭上已經出現密集的汗珠。


    這一戰的開支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戶部兩個大佬都忍不住打哆嗦。


    範景文聽到這個數字後,捋胡須的手一抖,揪下幾根胡須。


    “陛下,這···撫恤銀會不會太多些,這財政壓力···”


    “高嗎?”


    眾臣沒有說話,都保持沉默,雖然皇帝在陝西高舉鐮刀,收了不少錢上來。


    但是按照這個花法,最多一年,大明的財政危機就會再度出現。


    “嗬嗬,你們覺得高,那是因為你們覺得人命不值錢,大明朝地廣人多,隨時可以補充士兵。


    但是在朕眼中,每個為國而戰的將士,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命!是為我大明流血的勇士,是為我漢家江山護衛的英雄!


    若是沒有他們,建奴長驅直入,兵圍北京,當為如何?


    若是城破,朕或許死在建奴手中,大明朝傾覆,漢家江山在此淪為外敵的碗中肉,這個來看,你們覺得還高嗎?”


    “陛下,這個口子一開,往後可就沒辦法停止了。


    建奴還未滅,蒙古諸部還未完全收服,南洋還有夷人,倭寇還沒滅,西南蠻夷還在蠢蠢欲動,


    若是按照這個標準,就是把我大明賣了,也撐不住呀。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陛下應當明白。”


    “嗯,你們說的朕都清楚,解決辦法也很簡單。”


    朱由檢背手踱步繼續道:“第一,以戰養戰,根據情報,倭寇國中有一處很大的銀礦,能挖出無數白銀;


    第二,練強軍,磨精兵,看看勇士營、虎賁軍、和白杆兵,朕不要求所有大明的軍隊都能達成這三支軍隊的水平,但是至少要做到麵對建奴能打出一對一的戰損;


    第三嘛,很簡單,傾國之力發展火器,於敵對戰用火槍、火炮覆蓋之,如此以來,我軍傷亡的將士自然就少了。


    而且你們可以看看袁崇煥呈上來的奏折,此戰裝備火器的京營對建奴騎兵的克製極高,而且這還是百科學院和軍械製造局倉促之下生產出來的火器,若是未來有一日,麵對建奴,擺上三百門崇禎炮,一輪齊射,就足夠覆滅上萬建奴騎兵。”


    朱由檢說完後看著目瞪口呆的眾臣,微微一愣道:“怎麽樣?朕的三策可行?”


    眾臣被皇帝的話完全驚住了,皇帝說的三條策略,每一條都是他們不敢想的存在。


    而且這個時期還沒有通貨膨脹和緊縮的概念,朝廷對物資和銀錢的調配還是比較模糊的。


    其實朱由檢還想說的是,等把東南解決了,別說八百萬,就是八千萬也能輕鬆拿出來。


    暗衛早就把東南那些臭魚爛蝦的情況摸的七七八八了。


    現在的朱由檢不擔心沒錢,若不是怕引起動蕩,他都想取消全國的農業賦稅,直接給那些士紳地主來一手釜底抽薪。


    百姓種地不需要給朝廷交稅,反而要給地主交稅,而且還是極高的賦稅,百姓對朝廷的憤懣就直接轉嫁到士紳地主身上。


    “皇爺,內承運庫已經把銀子送來了。”


    王承恩匆匆出現,低聲在朱由檢跟前匯報。


    “好,既然戶部和內帑的銀子都送來了,全部在湖邊一字擺開,朕要親自看著給將士們發錢!”


    不多時。


    朱由檢站在臨時搭建的點將台上看去。


    戶部和內帑送來的銀車長達百米開外。


    在前方則是密密麻麻的大軍將士。


    “開箱!”


    得到命令的士兵齊刷刷的把銀箱打開。


    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抹抹亮色在箱子中閃爍。


    從天空看去,一條長達百米的銀龍在金海湖邊展開。


    此次大戰,朱由檢沒有掏空戶部的存銀,而是選擇用自己內帑的銀子作為主要支出,沒別的,戶部的銀子雖然有不少,但是需要運轉整個國家,處處都需要花錢,他得悠著點。


    而現在當著大軍得麵,自掏腰包給將士們發錢,他們隻會記得皇帝!


    這也是朱由檢心中的小九九,用這種不怎麽光彩的辦法,削弱各部將領對士兵的影響力,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衣食父母是誰!


    點將台兩側,群臣看著百米的銀龍大氣都不敢出,在大軍麵前拿出這麽多的銀子,這在大明朝是第一次。


    前方的大軍將士看到這一幕滿是興奮和喜悅。


    最前排的許多白杆兵握著長槍的手都在顫抖。


    他們在麵對最凶狠的建奴都沒有抖,此時卻無法控製的顫抖起來。


    這不是恐懼,也不是害怕,而是巨大的驚喜和興奮衝擊著他們的大腦。


    白杆兵從建立到現在,每個士兵戰力強,但是獲得的收益並不高。


    這也是秦良玉和馬千乘的無奈之舉。


    “諸位將士,這裏一共有一千萬兩,這些錢都是給你們的獎勵,朕也不廢話,各部按照軍功,派人依次來取!”


    “陛下萬歲!”


    “吾皇萬歲!”


    ···


    朱由檢的話剛落下,近二十萬大軍就響起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朱由檢目光掃過前方的大軍,粗略看去,還是有不少人臉上帶著失落的神色。


    他擺手示意大軍安靜下來。


    “這一千萬兩,按照軍功發,是綽綽有餘的,朕可以告訴你們,剩下的銀子,按照大軍數量,每個人都有一份額外三個月的賞錢,不管立功還是沒立功,隻要你們站在這,朕就不會讓你們空手回家!


    未來朕還要橫推建奴,北上草原,東平倭寇,南打夷人,建功的機會多的是!


    朕今日在此立誓,反我大明之軍,各軍鎮,衛所,想上戰場,就得有應本事,隻要你們努力就能升官,能發財,能封侯拜相!


    朕不怕你們功勞大,有勞必得!有功必賞!”


    朱由檢說完後,停頓片刻,整個大軍一片寂靜,他接著說道。


    另外!所有的戰死的將士,每人給三年軍餉作為撫恤,外加五兩銀子喪葬費,其家人每月可在當地官府領取五鬥糧食,武官從小旗開始,每一級增加一成!”


    朱由檢的話落下後,即便內閣六部已經和皇帝商議過撫恤銀的事,這些大臣還是忍不住直發顫。


    朝廷一旦這麽做了,就意味著,往後的軍隊開支最低也得保持這個標準。


    不然大軍就會有嘩變的可能!


    大軍嘩變,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問題,憤怒之下的軍隊有著極強的破壞力,而且這還是自己人。


    打又打不得,說又聽不進去。


    就說萬曆時期的戚家軍,就是因為王保托軍餉,故意激怒數千大軍嘩變,雖然最後平息下來,但是把戰力強悍的南方軍直接變成邊緣部隊,也導致大明軍隊南北出現對立,這是極為嚴重的。


    此時的整個金海湖畔寂靜無比,每個士兵眼中從震撼快速轉變為狂熱!


    所有人看向皇帝的目光都變了,似乎從一個路人瞬間變成一個狂熱的死忠粉!


    雖然大明朝有明確的撫恤製度,士兵戰死大約能有十兩銀子的撫恤銀,但是從萬曆後期開始,撫恤銀能收到三分之一就燒高香,到了泰昌,天啟朝時,軍餉能發出來就不錯了,更別提撫恤銀了


    許多百姓還願意參軍,其實是為的戰死後,家中可以終身領取每月的三鬥糧食。


    而現在皇帝直接把三鬥糧食提高到五鬥!


    五鬥糧食聽起來不多,在大明就是五十升糧,一個四口之家每日消耗五升,大概能吃十天!


    這個時代,許多家中領撫恤糧的窮苦百姓都會把朝廷給的麥、米換成粗糧,例如大豆,小米,玉米等,可以換取更多,吃的時間也能更久一些。


    這幾乎是一個家庭的支柱口糧!


    “皇帝萬歲!”


    距離點將台最近的一個白杆兵用滿是方言的腔調漲紅著臉呼喊一聲。


    緊接著,整個大軍就再次響起震天的呼喊!


    所有的將士都很激動,不管皇帝說的能不能實現,單是擺在眼前的這一千萬兩,就值得讓他們興奮到天際!


    很快,諸軍開始按照名冊依次上前搬銀子,一錠錠銀子銀子在眾多士兵手上出現,所有人臉上都是笑意。


    朱由檢穩坐在點將台上,看著有些軍士抱著十來個銀錠。


    腦海想到另一個需要改革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奔間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奔間哥並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