哽咽的喉嚨裏溢出一句笑聲,身後的人一頓,動作不緩,卻伸出手指慢慢將宋曉酒的臉扳過來。
“你笑什麽?”裴唐風問。
宋曉酒仰高了臉頰,仔仔細細看了裴唐風一眼,扯起嘴角,笑得有些難看:“裴大人,沒有人喜歡我,我過得並不好。有那麽多人喜歡你,你卻也過得不好。我拿我底下的人不當人看,你也拿我當畜生看。如此說來,我竟一點也不能恨你。嗬嗬嗬。”
“……”那雙冰冷漆黑的眸子靜靜的盯著宋曉酒,一言不發,看不透,猜不透。
“大人啊,原來這世間,竟是公平的。”
(貳)
九王府的門前,掛著一具死屍。
半張蒼老的麵皮,半張染血的臉。
宋曉酒從九王府門前騎馬而過,遠遠的,認出了那人。
半個多月前宋曉酒進王府,在那庭院裏與神情恭謹嚴肅的老人默默的站了一下午,後來,那人穿著夜行衣,蒙著麵巾,在山中岩洞裏,用一柄長劍擊破大酒罐,救了宋曉酒的命。
那人是王府的老管家,人人都喊他海叔。
那人也是裴唐風的棋子,除了裴唐風,便隻有宋曉酒知道,他還有個名字叫海曙。
如今那人,赤條條血淋漓的,被吊在九王府門口。
頭上是萬丈烈日,宋曉酒眯了眼,一時都有些晃神。
他想,原來那夜發生了那樣大的變故,海曙的身份曝光了,還死的這樣慘。
他想起那夜在霧張府衙後院裴唐風對他的暴行,如今算算,他宋曉酒其實,該是欠了裴唐風一條命,裴唐風沒有殺他,已是對他極大的寬容了。
然而,向來冷酷無情的大理寺卿裴唐風,為什麽要對宋曉酒這種人寬容呢?
宋曉酒搖搖頭,默默的騎著馬走遠。
小樹林,林中風。
拉韁停馬,宋曉酒躍上樹梢,遙遙望著那隱在山巒疊樹中的茅屋。
心中紛念迭起,猶豫再三,宋曉酒還是決定去尋那退隱山中的霧張府衙前捕頭,李南鬆。
李南鬆年過四十,曾任霧張府總捕頭一職,卻因偶次醉酒誤事,任兇手逃離追捕,憑白枉死了數名捕役。後被革除了職位,歸隱山中。
宋曉酒找來時,李南鬆正坐在門前的一張矮凳上編著草鞋,嘴裏銜著一枝蘆葦杆,雙鬢髮白,眼下皮肉因酗酒而青浮鬆垮,再不是當初威風凜凜、大義正直的總捕頭。
眼見宋曉酒走進來,李南鬆露齒一笑,神情既無驚也無喜,笑過之後,卻是招手讓宋曉酒過來。
“你來得正好,閑話稍後再說!先幫我把這鞋編了吧。”說著,手中物什一拋,朝站在籬笆圍外的宋曉酒懷裏一扔。
出手抓住淩空拋來的半隻草鞋,宋曉酒咧嘴笑笑,原先沒底的心霎時有了著落,推開籬笆小門,大踏步走到李南鬆身旁,伸腳勾過一張矮凳,一屁股坐下。
“李頭,你還好吧?”
李南鬆往身後門柱一靠,手指撥了撥咬在嘴裏的蘆葦杆子,瞟了宋曉酒一眼,哼笑道:“我有什麽不好,不用像宋爺這般東奔西跑,忙裏忙外,整日混吃等死,好的不能再好。”
說著,目光竟盯在宋曉酒坐的有些不安穩的臀下,意味不明的笑了一聲,“宋爺這是被開苞了嗎?”
宋曉酒臉色一變,額上青筋突突直跳,忍了半響,才模糊的笑回去。
“李頭說笑了,怎麽可能呢?曉酒這身骨樣貌,有哪個男人看得上?便是看上了……”宋曉酒嘿笑兩聲,猥瑣道,“曉酒也隻喜歡女人。”
聞言,李南鬆哈哈一笑,吐掉嘴裏的蘆葦杆子,伸手拍宋曉酒的肩,“我說你這小子,還真和那青樓花魁較真了?怎麽,如今一臉委靡,昨夜奮戰了?”說著,拿手中另一隻編好的草鞋戳了戳宋曉酒的後腰眼,“小子,男人的腰是關鍵,你得練練。”
宋曉酒想起那夜,他趴在門上,而那人在身後。刺鼻的酒氣,臉頰上蜿蜒的刀傷,滴落在他後背上溫熱的血流。甚至想起今晨途經九王府門前遠遠懸掛的那具冷屍的樣子。人便徒然一個冷顫,懼意遍生。
“李頭,別鬧了。我有正事跟你說。”宋曉酒僵硬的在矮凳上挪了挪。李南鬆見他神色頗為不自然,心下雖起了疑心,卻也不再緊追不放,點點頭,算是應了。
宋曉酒脊背生了一層冷汗,草草將手中鞋子編完,遞給李南鬆,而後將京城那樁牽連甚廣的命案的案情大致說了一遍,又提及藏在山中以鬼火為記的影月會。
李南鬆本是總捕頭,對於案情分析從來有自己的見解,曾經更是破案無數,名號響動一時,奈何添了多年前那筆汙點,便頹廢至今,一蹶不振。宋曉酒可謂是李南鬆帶出來的徒弟,除卻自身頗多不堪,於案件上,在同仁中,卻是出類拔萃,頗受李南鬆賞識。
如今宋曉酒來尋李南鬆,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李南鬆已不如往昔,宋曉酒隻望他能在影月會一事上提點一二。
李南鬆聽完宋曉酒相告之事,卻兀自陷入了沉思。
但見他這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宋曉酒心中一喜,道是有望了。
李南鬆冥想良久,宋曉酒也便靜坐在一旁不敢打擾,直到紅日西落,山中人家炊煙裊裊,宋曉酒才站起身來,鬆鬆骨動動筋,緩解久坐的麻痹。
“你笑什麽?”裴唐風問。
宋曉酒仰高了臉頰,仔仔細細看了裴唐風一眼,扯起嘴角,笑得有些難看:“裴大人,沒有人喜歡我,我過得並不好。有那麽多人喜歡你,你卻也過得不好。我拿我底下的人不當人看,你也拿我當畜生看。如此說來,我竟一點也不能恨你。嗬嗬嗬。”
“……”那雙冰冷漆黑的眸子靜靜的盯著宋曉酒,一言不發,看不透,猜不透。
“大人啊,原來這世間,竟是公平的。”
(貳)
九王府的門前,掛著一具死屍。
半張蒼老的麵皮,半張染血的臉。
宋曉酒從九王府門前騎馬而過,遠遠的,認出了那人。
半個多月前宋曉酒進王府,在那庭院裏與神情恭謹嚴肅的老人默默的站了一下午,後來,那人穿著夜行衣,蒙著麵巾,在山中岩洞裏,用一柄長劍擊破大酒罐,救了宋曉酒的命。
那人是王府的老管家,人人都喊他海叔。
那人也是裴唐風的棋子,除了裴唐風,便隻有宋曉酒知道,他還有個名字叫海曙。
如今那人,赤條條血淋漓的,被吊在九王府門口。
頭上是萬丈烈日,宋曉酒眯了眼,一時都有些晃神。
他想,原來那夜發生了那樣大的變故,海曙的身份曝光了,還死的這樣慘。
他想起那夜在霧張府衙後院裴唐風對他的暴行,如今算算,他宋曉酒其實,該是欠了裴唐風一條命,裴唐風沒有殺他,已是對他極大的寬容了。
然而,向來冷酷無情的大理寺卿裴唐風,為什麽要對宋曉酒這種人寬容呢?
宋曉酒搖搖頭,默默的騎著馬走遠。
小樹林,林中風。
拉韁停馬,宋曉酒躍上樹梢,遙遙望著那隱在山巒疊樹中的茅屋。
心中紛念迭起,猶豫再三,宋曉酒還是決定去尋那退隱山中的霧張府衙前捕頭,李南鬆。
李南鬆年過四十,曾任霧張府總捕頭一職,卻因偶次醉酒誤事,任兇手逃離追捕,憑白枉死了數名捕役。後被革除了職位,歸隱山中。
宋曉酒找來時,李南鬆正坐在門前的一張矮凳上編著草鞋,嘴裏銜著一枝蘆葦杆,雙鬢髮白,眼下皮肉因酗酒而青浮鬆垮,再不是當初威風凜凜、大義正直的總捕頭。
眼見宋曉酒走進來,李南鬆露齒一笑,神情既無驚也無喜,笑過之後,卻是招手讓宋曉酒過來。
“你來得正好,閑話稍後再說!先幫我把這鞋編了吧。”說著,手中物什一拋,朝站在籬笆圍外的宋曉酒懷裏一扔。
出手抓住淩空拋來的半隻草鞋,宋曉酒咧嘴笑笑,原先沒底的心霎時有了著落,推開籬笆小門,大踏步走到李南鬆身旁,伸腳勾過一張矮凳,一屁股坐下。
“李頭,你還好吧?”
李南鬆往身後門柱一靠,手指撥了撥咬在嘴裏的蘆葦杆子,瞟了宋曉酒一眼,哼笑道:“我有什麽不好,不用像宋爺這般東奔西跑,忙裏忙外,整日混吃等死,好的不能再好。”
說著,目光竟盯在宋曉酒坐的有些不安穩的臀下,意味不明的笑了一聲,“宋爺這是被開苞了嗎?”
宋曉酒臉色一變,額上青筋突突直跳,忍了半響,才模糊的笑回去。
“李頭說笑了,怎麽可能呢?曉酒這身骨樣貌,有哪個男人看得上?便是看上了……”宋曉酒嘿笑兩聲,猥瑣道,“曉酒也隻喜歡女人。”
聞言,李南鬆哈哈一笑,吐掉嘴裏的蘆葦杆子,伸手拍宋曉酒的肩,“我說你這小子,還真和那青樓花魁較真了?怎麽,如今一臉委靡,昨夜奮戰了?”說著,拿手中另一隻編好的草鞋戳了戳宋曉酒的後腰眼,“小子,男人的腰是關鍵,你得練練。”
宋曉酒想起那夜,他趴在門上,而那人在身後。刺鼻的酒氣,臉頰上蜿蜒的刀傷,滴落在他後背上溫熱的血流。甚至想起今晨途經九王府門前遠遠懸掛的那具冷屍的樣子。人便徒然一個冷顫,懼意遍生。
“李頭,別鬧了。我有正事跟你說。”宋曉酒僵硬的在矮凳上挪了挪。李南鬆見他神色頗為不自然,心下雖起了疑心,卻也不再緊追不放,點點頭,算是應了。
宋曉酒脊背生了一層冷汗,草草將手中鞋子編完,遞給李南鬆,而後將京城那樁牽連甚廣的命案的案情大致說了一遍,又提及藏在山中以鬼火為記的影月會。
李南鬆本是總捕頭,對於案情分析從來有自己的見解,曾經更是破案無數,名號響動一時,奈何添了多年前那筆汙點,便頹廢至今,一蹶不振。宋曉酒可謂是李南鬆帶出來的徒弟,除卻自身頗多不堪,於案件上,在同仁中,卻是出類拔萃,頗受李南鬆賞識。
如今宋曉酒來尋李南鬆,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李南鬆已不如往昔,宋曉酒隻望他能在影月會一事上提點一二。
李南鬆聽完宋曉酒相告之事,卻兀自陷入了沉思。
但見他這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宋曉酒心中一喜,道是有望了。
李南鬆冥想良久,宋曉酒也便靜坐在一旁不敢打擾,直到紅日西落,山中人家炊煙裊裊,宋曉酒才站起身來,鬆鬆骨動動筋,緩解久坐的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