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大唐王妃/夜雨聞鈴斷腸聲 作者:叢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到後來,悲涼卻是真的。
風冽聞言,眉峰略凝,他望著鑾鈴,欲言又止。
鑾鈴卻是累極,合上眼,便靠著牆那麽一動不動,似是睡去。風冽又站了片刻,才離開。
——————————————————————————————————
當下李亨率他的禁軍諸統領,安祿山率他手下諸將,一起商量攻打潼關的事情。表麵上李亨為主帥,可他手下隻有兩萬多禁軍,和安祿山的十五萬大軍相比,實在太過渺小。所以行軍諸事,一般都由安祿山做決定。
今日情況卻有不同,風冽從潼關城內來到洛陽,帶來了很周詳的關於潼關城的布防信息,他又是李亨的人,所以安祿山也不得不給李亨一些麵子。李亨麵上敦厚,行事卻狠辣,實際和安祿山是同一種人。他深知安祿山的不好相處,當初也正是看中了安祿山的狠辣,才選了安祿山做盟友。
當下,李亨仍是不大說話,凡事聽安祿山做主。而風冽也是個少言寡語的人,行事低調,李亨問他一句,他才答話,不問便也是沉默。
不過風冽這樣,反倒讓安祿山心生猜忌,他暗自以為風冽是被李亨吩咐過了,所以有所保留。早在前些日子,安祿山便聽說李亨收到過李墨兮的密信,要李亨與他聯手,一起結束這場戰事,之後李墨兮把皇位讓給李亨。
安祿山也是個很能猜忌的人,尤其二人當下這般聯手,本來就是各取所需,誰也不會太過相信誰。
李亨看在眼裏卻是有苦說不出,他知道風冽是天生冷性子,若不是這樣,怕也不會這麽多年來留在李墨兮身邊,深得李墨兮的信任。但李亨此刻身邊人手不多,安祿山又是個強敵,他正竭力拉攏風冽,也不敢太多責怪。
是以,大戰在即,洛陽城內的關係卻頗微妙。
李亨和安祿山謀劃著名借風冽綁來鑾鈴,是要挑撥李墨兮和煦王之間的關係,讓他二人不合。誰想過了一晚,命人去探聽,煦王仍安然待在長安,毫無動作。潼關城內也未亂成一團。
“這一招怕是行不通。”李亨踱步思忖:“不過是一個女人,都夏王未必把她放在心上,未必會因了她自亂陣腳。”
安祿山體態龐大,不喜歡站著,便斜倚在一旁的榻上,眼神也有些懷疑:“他能用她換了十萬軍馬,說明在他心裏,這皇位才是最重要的。”
“屬下不這麽以為。”風冽驀然出聲。
風冽向來很少說話,更少在主人說話的時候插話,他這麽一出聲,李亨和安祿山的目光不由都投向他。李亨道:“說下去。”
“都夏王雖然愛天下,卻也不是薄情寡義的人,屬下跟在他身旁時日已久,深諳他對此女也是真心。他若知道這女子在咱們手中,一定陣腳大亂。”頓了頓,風冽又道:“不過都夏王慣於隱忍,他便是心中慌亂,麵子上也必定安然無恙。”
李亨眉色一鬆:“依你之見……”
“屬下以為,殿下和安將軍原本所定計策,已是上上策。”
安祿山本還懷疑風冽,可見風冽如約把鑾鈴帶到洛陽,昨夜也在鑾鈴麵前承認他是李亨的人,此刻又把李墨兮的老底兒給揭了。不由信他信了九成。李亨亦然。
和風冽一起走出議事的大廳,眼見所有人都走遠,李亨才意味深長道:“本王知道你也喜歡那女人。”
風冽寂靜無語,身影卻微僵。
“你放心,事成之後,本王便把她賜給你。”李亨溫和地笑了笑,拍拍風冽的肩膀。他說罷,緩步消失在宮闕深處,身影漸漸被黑暗吞沒。
風冽目視李亨走遠,轉身,向鑾鈴所住的寢殿走去。
他走了許久,又有人從黑暗中走出來。那人悄無聲息掠向安祿山的寢殿,低聲稟報。安祿山聽了,冷冷自語:“這女人還真是搶手!可那李亨似乎忘了,他曾答應要把那女人給本帥的!”
——————————————————————————————————
鑾鈴所居大殿為夏日避暑所設,終年不見陽光,潮濕陰涼。當下雖是春日,可一進來便是透骨的沉寒。風冽自外麵而入,被這寒意一侵,兀自皺了皺眉。他見鑾鈴又睡了,便把手中提的食盒放到一旁的桌上。
走近床前,才發現鑾鈴臉色通紅,整個人卻怕冷似的,蜷縮在被子裏。
聽說鑾鈴病了,李亨本待不理會,可想到風冽,他又看一眼安祿山,見安祿山不做聲,便道:“找個大夫吧。”
大夫是隨行的軍醫,替鑾鈴診完脈,皺眉半響,才道:“這位夫人,體質虛弱,似是受了寒。”
“什麽叫似是?”風冽凝眉道。
“嗨,卑職隨軍多年,治的多是男子的刀劍之傷,對女子這些虛軟之症實則不甚了解。”那軍醫說罷,擦了擦頭上的汗,小心翼翼道:“不過,卑職覺得這位夫人,似是有喜脈。脈象很弱,日子不會太久……卑職實在不能斷定。”
李亨和安祿山原本遠遠侯在一旁,此時才都豎起耳朵。
風冽心頭一震,看了眼床上兀自昏迷的鑾鈴,諸葛青玉曾親自診斷,說鑾鈴無法生育,連蕭華也親口說過。如何竟會是喜脈?他掃了那軍醫一眼,凝眉不語。
那軍醫被風冽質疑的眼神一掃,深深垂了頭。
倒是李亨站起身,命那軍醫下去,又朝風冽道:“本王再命人請位大夫來。”
“多謝殿下。”
李亨又命人去洛陽城內“請”了位老大夫過來。那老頭不是別人,竟是當年在溫泉宮中替李墨兮弄虛作假的公孫邈。鑾鈴假孕一事結束後,公孫邈便辭官,舉家遷至洛陽。
當下被叛軍從家中拖出來,公孫邈直嚇得手腳發軟,見到躺在床上的竟是鑾鈴後,才怔了一怔,他回頭看到李亨,看到安祿山,又看到守在床邊的風冽。心下雖不清楚到底是怎麽一種情況,還是在他們迫視的目光下,抬手搭上鑾鈴的脈。
診了一番,他似是難以置信,便又替鑾鈴抓脈,細心凝神聽了半響。聽罷,又凝眉思索,似是很困惑。
“到底如何?”李亨此刻也有些急躁。
公孫邈思忖片刻,徐徐道:“這位……夫人是有喜了。不過,日子尚短,多則一月,少則隻有半月,夫人身子又虛寒,若不好好照顧,這孩子怕保不住。”
他心中也納悶,當日在溫泉宮中都夏王妃明明脈象異常,似是無法生育,此刻,居然真的是喜脈。
聽了公孫邈的話,風冽心中再不懷疑,隻是以諸葛青玉的醫術,鑾鈴有喜,他不可能診斷不出來。
下一刻,風冽便明白了其中緣由……李墨兮本就寧可放棄皇位,也不願用鑾鈴去換煦王那十萬大軍,若是讓他知道鑾鈴還有了他的孩子,他怕是寧可天下百姓為叛軍踐踏,也不肯了。所以,諸葛青玉才瞞著。
風冽聞言,眉峰略凝,他望著鑾鈴,欲言又止。
鑾鈴卻是累極,合上眼,便靠著牆那麽一動不動,似是睡去。風冽又站了片刻,才離開。
——————————————————————————————————
當下李亨率他的禁軍諸統領,安祿山率他手下諸將,一起商量攻打潼關的事情。表麵上李亨為主帥,可他手下隻有兩萬多禁軍,和安祿山的十五萬大軍相比,實在太過渺小。所以行軍諸事,一般都由安祿山做決定。
今日情況卻有不同,風冽從潼關城內來到洛陽,帶來了很周詳的關於潼關城的布防信息,他又是李亨的人,所以安祿山也不得不給李亨一些麵子。李亨麵上敦厚,行事卻狠辣,實際和安祿山是同一種人。他深知安祿山的不好相處,當初也正是看中了安祿山的狠辣,才選了安祿山做盟友。
當下,李亨仍是不大說話,凡事聽安祿山做主。而風冽也是個少言寡語的人,行事低調,李亨問他一句,他才答話,不問便也是沉默。
不過風冽這樣,反倒讓安祿山心生猜忌,他暗自以為風冽是被李亨吩咐過了,所以有所保留。早在前些日子,安祿山便聽說李亨收到過李墨兮的密信,要李亨與他聯手,一起結束這場戰事,之後李墨兮把皇位讓給李亨。
安祿山也是個很能猜忌的人,尤其二人當下這般聯手,本來就是各取所需,誰也不會太過相信誰。
李亨看在眼裏卻是有苦說不出,他知道風冽是天生冷性子,若不是這樣,怕也不會這麽多年來留在李墨兮身邊,深得李墨兮的信任。但李亨此刻身邊人手不多,安祿山又是個強敵,他正竭力拉攏風冽,也不敢太多責怪。
是以,大戰在即,洛陽城內的關係卻頗微妙。
李亨和安祿山謀劃著名借風冽綁來鑾鈴,是要挑撥李墨兮和煦王之間的關係,讓他二人不合。誰想過了一晚,命人去探聽,煦王仍安然待在長安,毫無動作。潼關城內也未亂成一團。
“這一招怕是行不通。”李亨踱步思忖:“不過是一個女人,都夏王未必把她放在心上,未必會因了她自亂陣腳。”
安祿山體態龐大,不喜歡站著,便斜倚在一旁的榻上,眼神也有些懷疑:“他能用她換了十萬軍馬,說明在他心裏,這皇位才是最重要的。”
“屬下不這麽以為。”風冽驀然出聲。
風冽向來很少說話,更少在主人說話的時候插話,他這麽一出聲,李亨和安祿山的目光不由都投向他。李亨道:“說下去。”
“都夏王雖然愛天下,卻也不是薄情寡義的人,屬下跟在他身旁時日已久,深諳他對此女也是真心。他若知道這女子在咱們手中,一定陣腳大亂。”頓了頓,風冽又道:“不過都夏王慣於隱忍,他便是心中慌亂,麵子上也必定安然無恙。”
李亨眉色一鬆:“依你之見……”
“屬下以為,殿下和安將軍原本所定計策,已是上上策。”
安祿山本還懷疑風冽,可見風冽如約把鑾鈴帶到洛陽,昨夜也在鑾鈴麵前承認他是李亨的人,此刻又把李墨兮的老底兒給揭了。不由信他信了九成。李亨亦然。
和風冽一起走出議事的大廳,眼見所有人都走遠,李亨才意味深長道:“本王知道你也喜歡那女人。”
風冽寂靜無語,身影卻微僵。
“你放心,事成之後,本王便把她賜給你。”李亨溫和地笑了笑,拍拍風冽的肩膀。他說罷,緩步消失在宮闕深處,身影漸漸被黑暗吞沒。
風冽目視李亨走遠,轉身,向鑾鈴所住的寢殿走去。
他走了許久,又有人從黑暗中走出來。那人悄無聲息掠向安祿山的寢殿,低聲稟報。安祿山聽了,冷冷自語:“這女人還真是搶手!可那李亨似乎忘了,他曾答應要把那女人給本帥的!”
——————————————————————————————————
鑾鈴所居大殿為夏日避暑所設,終年不見陽光,潮濕陰涼。當下雖是春日,可一進來便是透骨的沉寒。風冽自外麵而入,被這寒意一侵,兀自皺了皺眉。他見鑾鈴又睡了,便把手中提的食盒放到一旁的桌上。
走近床前,才發現鑾鈴臉色通紅,整個人卻怕冷似的,蜷縮在被子裏。
聽說鑾鈴病了,李亨本待不理會,可想到風冽,他又看一眼安祿山,見安祿山不做聲,便道:“找個大夫吧。”
大夫是隨行的軍醫,替鑾鈴診完脈,皺眉半響,才道:“這位夫人,體質虛弱,似是受了寒。”
“什麽叫似是?”風冽凝眉道。
“嗨,卑職隨軍多年,治的多是男子的刀劍之傷,對女子這些虛軟之症實則不甚了解。”那軍醫說罷,擦了擦頭上的汗,小心翼翼道:“不過,卑職覺得這位夫人,似是有喜脈。脈象很弱,日子不會太久……卑職實在不能斷定。”
李亨和安祿山原本遠遠侯在一旁,此時才都豎起耳朵。
風冽心頭一震,看了眼床上兀自昏迷的鑾鈴,諸葛青玉曾親自診斷,說鑾鈴無法生育,連蕭華也親口說過。如何竟會是喜脈?他掃了那軍醫一眼,凝眉不語。
那軍醫被風冽質疑的眼神一掃,深深垂了頭。
倒是李亨站起身,命那軍醫下去,又朝風冽道:“本王再命人請位大夫來。”
“多謝殿下。”
李亨又命人去洛陽城內“請”了位老大夫過來。那老頭不是別人,竟是當年在溫泉宮中替李墨兮弄虛作假的公孫邈。鑾鈴假孕一事結束後,公孫邈便辭官,舉家遷至洛陽。
當下被叛軍從家中拖出來,公孫邈直嚇得手腳發軟,見到躺在床上的竟是鑾鈴後,才怔了一怔,他回頭看到李亨,看到安祿山,又看到守在床邊的風冽。心下雖不清楚到底是怎麽一種情況,還是在他們迫視的目光下,抬手搭上鑾鈴的脈。
診了一番,他似是難以置信,便又替鑾鈴抓脈,細心凝神聽了半響。聽罷,又凝眉思索,似是很困惑。
“到底如何?”李亨此刻也有些急躁。
公孫邈思忖片刻,徐徐道:“這位……夫人是有喜了。不過,日子尚短,多則一月,少則隻有半月,夫人身子又虛寒,若不好好照顧,這孩子怕保不住。”
他心中也納悶,當日在溫泉宮中都夏王妃明明脈象異常,似是無法生育,此刻,居然真的是喜脈。
聽了公孫邈的話,風冽心中再不懷疑,隻是以諸葛青玉的醫術,鑾鈴有喜,他不可能診斷不出來。
下一刻,風冽便明白了其中緣由……李墨兮本就寧可放棄皇位,也不願用鑾鈴去換煦王那十萬大軍,若是讓他知道鑾鈴還有了他的孩子,他怕是寧可天下百姓為叛軍踐踏,也不肯了。所以,諸葛青玉才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