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大唐王妃/夜雨聞鈴斷腸聲 作者:叢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悟空想破頭也想不出琴魔會跟他說話,一個受驚,一陣惶恐,便“撲哧”趴在地上摔了個嘴啃泥。
鑾鈴聽得身後聲音不對,一轉頭卻是悟空趴在地上,木媌已眼疾手快把他從地上扯起來,悟空指了指馬車,結巴道:“嚇,嚇了我一跳,前,前輩……說話了!”
“……”鑾鈴白了他一眼,步履輕快地往前走。
那河邊上河堤高築,河上一座精美的石橋橫跨,再加上河邊綠柳鮮花,藍天白雲,互相倒影著,宛若一幅畫卷。河邊的大路上卻滿是擺了小攤位做生意的人,各式各樣的小生意,討價叫賣,衣衫古老的人流來往,很是熱鬧。
鑾鈴躋身人眾裏,也隨意地走走看看,卻很少買,當然不是囊中羞澀,隻是她雲遊四方,不宜拿太多東西,所以一路上飽眼福和口福為主,幾乎不買東西。
攤位的盡頭,一株粗壯的柳樹下,有幾位古人——咳,鑾鈴還是喜歡這樣稱呼這些一千年前的人——有幾位古人正俯身看著什麽,然後不住發出驚嘆聲。
鑾鈴便也走了過去,卻是一個老漢在賣泥人。這泥人做的可不一般,工藝相當精細,完全不是古人那種抽象派,而是寫實派,完全模仿真人的麵孔所做,做的逼真生動,因而引來一陣陣讚嘆和驚喜。
鑾鈴眼前也是一亮,拿起幾個看了看,卻猛然被一對泥人吸引住了神思。
那對泥人的待遇頗不同,被單獨挑出來放在一隻精美的木匣裏,鑾鈴正欲伸手去拿,那賣泥人的老漢忽而樂嗬嗬道:“這位公子,這對泥人可不賣喲!”
“那我可以看看嗎?”鑾鈴無辜地望著那老漢。
“當然,當然!”
鑾鈴細細把那一對泥人拿在手裏看了半響,心中兀自怦怦跳,事實證明她的眼沒花,這一對泥人赫然正是仿照著林音初和蕭華的真人而做成。
那時的林音初,年輕俏麗,眼神活潑,閃爍著一股狡黠的光芒。而蕭華一身清朗,笑容不羈,眼神卻是不錯一瞬地專注地望著身側的林音初,說不出的深情。
見鑾鈴看得呆住,那老漢忍不住道:“這泥人放在這兒都二十多年了,老漢一直在等那位公子來取呢。”
“什麽……公子?”鑾鈴心下謎團翻滾,林音初和蕭華都生活在長安,如何竟會在這揚州的街頭,以這樣一種方式雙雙出現?
“嗬嗬,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老漢做泥人雖做的好,卻也不是做這種真人的。”老漢靠在那老柳樹上回憶著,摸到手邊的小茶壺喝了口茶,他嘴角有笑意,臉上的皺紋便也柔和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鑾鈴已到江南,本章無話可說。
第165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日一位貴公子找到老漢, 央求老漢照著他手中畫像上的女子捏一個泥人, 老漢從未見過用真人畫像來捏泥人的,便一口拒絕了,還嘲笑他癡人說夢,說這是不可能的!誰想那位公子不服氣, 便要和老漢打賭,老漢我也不服,便把自己的作坊借給他用。誰想他在那作坊裏一待便是十日, 十日後出來, 手裏還拿著個泥人,便是畫上那女子。”
“便是她?”鑾鈴指了指那“林音初”。
“是啊。”老漢也瞧了那一對泥人一眼,滿眼讚賞的笑意:“做的雖不是一模一樣, 可竟有七八分像, 老漢這才服了。而那位公子似是著急趕路, 拿著那個泥人即刻便馳馬回了長安,剩下老漢獨自鑽研了多年,才終於找到把泥人做成“真人”的法子。這一對泥人, 是老漢做給那位公子的,老漢一直想或許多年後會再遇到這位公子, 而此時這公子已和畫上這位姑娘結成夫婦, 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老漢便把這一對泥人送給他們,當做遲到的賀禮。”
“……”鑾鈴徹底驚呆,她手上捧著那裝泥人的木匣子, 可她忽而覺得,這木匣子無比珍貴,沉甸甸的,裏麵不僅有這老漢的祝福,不僅有蕭華和林音初之間真摯動人的情意,還有她滿滿一腔的感動和羨慕。
林音初為了蕭華捨棄自由,蕭華卻也沒有辜負她。
那老漢見鑾鈴麵上情緒波瀾不靜,不由笑問:“這位公子可有心上人要老漢替你做一個‘真人’?”
“……不,沒有。”鑾鈴頰上一紅,忙地把手中的木匣子放下了。老漢瞧著鑾鈴一身俊逸風流的姿態,忽而道:“老漢活了這麽大半輩子,見人無數,可除了咱們王爺,還真沒見過第二個如公子一般出彩的人物!不知公子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吶?”
鑾鈴無語。這老漢口中的“咱們王爺”,自然是指他們的江南煦王李珩。話說一入江南,除了這裏的美景和民風,鑾鈴還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就是嚴重的個人崇拜——江南幾乎沒有人不知煦王,沒有人不把煦王敬若神明,仿佛他就是那天上的神仙一般,不食人間煙火,不做一件惡事,完美到美玉無瑕,就差沒把他供起來逢初一十五上香燒紙了。
人氣之旺,讓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
鑾鈴習慣了,隻是心中頗為懷疑,萬一煦王哪日娶妻生子了,或者拉肚子長疹子,會不會嚇到他的這些崇拜者?在這些崇拜者心裏,神仙是沒有七情六慾,不會生病的吧?
“從來處來,到去處去。”鑾鈴打了個哈哈站起身,卻忍不住又瞧了一眼那蕭華和林音初,朝那老漢認真道:“老伯,多謝你的祝福,他們已經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是麽?公子知道?”老漢老眼一亮,頗一些激動。
“嗯。他們很恩愛。”鑾鈴說罷,見那老漢笑得開心,便也開心地轉身離開,不妨一轉身差點撞到琴魔懷裏。那琴魔正發怔地瞧著那對泥人,也不知來了多久,隻是不做聲,臉色在陽光下有些發白。
“前……輩?”鑾鈴忐忑地叫了聲,她心中對這琴魔和林音初之間的情事本不太了解,此刻瞧見這琴魔蒼白失神的臉色,登時恍然,這怕也是情根深重。
“你父親對你母親可好?”琴魔眸光從那對泥人身上艱難移開,望向鑾鈴。鑾鈴點頭。
她這一點頭,琴魔緊繃的神色忽而一鬆,神情雖有悵然,但那一波未起,已然歸於平靜了。
鑾鈴心下一鬆,想起另外一件事來:“聽雁白說前輩是江南人,也已很多年沒回來過,這次好不容易有機會,前輩不妨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走走,不必再跟著鑾鈴了。”
“我答應了要護你周全,自然要做到。”見鑾鈴如此細心,琴魔瞧著她的神情,不由有些刮目。
“前輩也看到了,鑾鈴在江南是很安全的,離開江南後,準備入川蜀遊玩,到時候再請前輩一起上路,如何?”
琴魔先是不答,眼神掠過這久別重逢的江南景色,微微一動,最後點了點頭:“我在莫幹山等你。”他說罷,便再不遲疑,驀然轉身離去。
一襲藏青色的身影行走在那陽光下,卸下了禁錮多年的心鎖,便如天光雲影一般,說不出的灑脫自在。
鑾鈴聽得身後聲音不對,一轉頭卻是悟空趴在地上,木媌已眼疾手快把他從地上扯起來,悟空指了指馬車,結巴道:“嚇,嚇了我一跳,前,前輩……說話了!”
“……”鑾鈴白了他一眼,步履輕快地往前走。
那河邊上河堤高築,河上一座精美的石橋橫跨,再加上河邊綠柳鮮花,藍天白雲,互相倒影著,宛若一幅畫卷。河邊的大路上卻滿是擺了小攤位做生意的人,各式各樣的小生意,討價叫賣,衣衫古老的人流來往,很是熱鬧。
鑾鈴躋身人眾裏,也隨意地走走看看,卻很少買,當然不是囊中羞澀,隻是她雲遊四方,不宜拿太多東西,所以一路上飽眼福和口福為主,幾乎不買東西。
攤位的盡頭,一株粗壯的柳樹下,有幾位古人——咳,鑾鈴還是喜歡這樣稱呼這些一千年前的人——有幾位古人正俯身看著什麽,然後不住發出驚嘆聲。
鑾鈴便也走了過去,卻是一個老漢在賣泥人。這泥人做的可不一般,工藝相當精細,完全不是古人那種抽象派,而是寫實派,完全模仿真人的麵孔所做,做的逼真生動,因而引來一陣陣讚嘆和驚喜。
鑾鈴眼前也是一亮,拿起幾個看了看,卻猛然被一對泥人吸引住了神思。
那對泥人的待遇頗不同,被單獨挑出來放在一隻精美的木匣裏,鑾鈴正欲伸手去拿,那賣泥人的老漢忽而樂嗬嗬道:“這位公子,這對泥人可不賣喲!”
“那我可以看看嗎?”鑾鈴無辜地望著那老漢。
“當然,當然!”
鑾鈴細細把那一對泥人拿在手裏看了半響,心中兀自怦怦跳,事實證明她的眼沒花,這一對泥人赫然正是仿照著林音初和蕭華的真人而做成。
那時的林音初,年輕俏麗,眼神活潑,閃爍著一股狡黠的光芒。而蕭華一身清朗,笑容不羈,眼神卻是不錯一瞬地專注地望著身側的林音初,說不出的深情。
見鑾鈴看得呆住,那老漢忍不住道:“這泥人放在這兒都二十多年了,老漢一直在等那位公子來取呢。”
“什麽……公子?”鑾鈴心下謎團翻滾,林音初和蕭華都生活在長安,如何竟會在這揚州的街頭,以這樣一種方式雙雙出現?
“嗬嗬,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老漢做泥人雖做的好,卻也不是做這種真人的。”老漢靠在那老柳樹上回憶著,摸到手邊的小茶壺喝了口茶,他嘴角有笑意,臉上的皺紋便也柔和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鑾鈴已到江南,本章無話可說。
第165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日一位貴公子找到老漢, 央求老漢照著他手中畫像上的女子捏一個泥人, 老漢從未見過用真人畫像來捏泥人的,便一口拒絕了,還嘲笑他癡人說夢,說這是不可能的!誰想那位公子不服氣, 便要和老漢打賭,老漢我也不服,便把自己的作坊借給他用。誰想他在那作坊裏一待便是十日, 十日後出來, 手裏還拿著個泥人,便是畫上那女子。”
“便是她?”鑾鈴指了指那“林音初”。
“是啊。”老漢也瞧了那一對泥人一眼,滿眼讚賞的笑意:“做的雖不是一模一樣, 可竟有七八分像, 老漢這才服了。而那位公子似是著急趕路, 拿著那個泥人即刻便馳馬回了長安,剩下老漢獨自鑽研了多年,才終於找到把泥人做成“真人”的法子。這一對泥人, 是老漢做給那位公子的,老漢一直想或許多年後會再遇到這位公子, 而此時這公子已和畫上這位姑娘結成夫婦, 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老漢便把這一對泥人送給他們,當做遲到的賀禮。”
“……”鑾鈴徹底驚呆,她手上捧著那裝泥人的木匣子, 可她忽而覺得,這木匣子無比珍貴,沉甸甸的,裏麵不僅有這老漢的祝福,不僅有蕭華和林音初之間真摯動人的情意,還有她滿滿一腔的感動和羨慕。
林音初為了蕭華捨棄自由,蕭華卻也沒有辜負她。
那老漢見鑾鈴麵上情緒波瀾不靜,不由笑問:“這位公子可有心上人要老漢替你做一個‘真人’?”
“……不,沒有。”鑾鈴頰上一紅,忙地把手中的木匣子放下了。老漢瞧著鑾鈴一身俊逸風流的姿態,忽而道:“老漢活了這麽大半輩子,見人無數,可除了咱們王爺,還真沒見過第二個如公子一般出彩的人物!不知公子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吶?”
鑾鈴無語。這老漢口中的“咱們王爺”,自然是指他們的江南煦王李珩。話說一入江南,除了這裏的美景和民風,鑾鈴還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就是嚴重的個人崇拜——江南幾乎沒有人不知煦王,沒有人不把煦王敬若神明,仿佛他就是那天上的神仙一般,不食人間煙火,不做一件惡事,完美到美玉無瑕,就差沒把他供起來逢初一十五上香燒紙了。
人氣之旺,讓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
鑾鈴習慣了,隻是心中頗為懷疑,萬一煦王哪日娶妻生子了,或者拉肚子長疹子,會不會嚇到他的這些崇拜者?在這些崇拜者心裏,神仙是沒有七情六慾,不會生病的吧?
“從來處來,到去處去。”鑾鈴打了個哈哈站起身,卻忍不住又瞧了一眼那蕭華和林音初,朝那老漢認真道:“老伯,多謝你的祝福,他們已經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是麽?公子知道?”老漢老眼一亮,頗一些激動。
“嗯。他們很恩愛。”鑾鈴說罷,見那老漢笑得開心,便也開心地轉身離開,不妨一轉身差點撞到琴魔懷裏。那琴魔正發怔地瞧著那對泥人,也不知來了多久,隻是不做聲,臉色在陽光下有些發白。
“前……輩?”鑾鈴忐忑地叫了聲,她心中對這琴魔和林音初之間的情事本不太了解,此刻瞧見這琴魔蒼白失神的臉色,登時恍然,這怕也是情根深重。
“你父親對你母親可好?”琴魔眸光從那對泥人身上艱難移開,望向鑾鈴。鑾鈴點頭。
她這一點頭,琴魔緊繃的神色忽而一鬆,神情雖有悵然,但那一波未起,已然歸於平靜了。
鑾鈴心下一鬆,想起另外一件事來:“聽雁白說前輩是江南人,也已很多年沒回來過,這次好不容易有機會,前輩不妨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走走,不必再跟著鑾鈴了。”
“我答應了要護你周全,自然要做到。”見鑾鈴如此細心,琴魔瞧著她的神情,不由有些刮目。
“前輩也看到了,鑾鈴在江南是很安全的,離開江南後,準備入川蜀遊玩,到時候再請前輩一起上路,如何?”
琴魔先是不答,眼神掠過這久別重逢的江南景色,微微一動,最後點了點頭:“我在莫幹山等你。”他說罷,便再不遲疑,驀然轉身離去。
一襲藏青色的身影行走在那陽光下,卸下了禁錮多年的心鎖,便如天光雲影一般,說不出的灑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