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閃要把住處從外城的秋聲館,搬遷到四九城西北的寶禪寺胡同,並非自認可以完全躲過倪孝棠的耳目,而是把自己更靠近皇權中心,受到此間的庇護。
而且,這裏和皇城正南麵承天門外的北鎮撫司,和東邊保大坊的東廠署,剛好構成一個三角結構,從住處去這兩頭無論哪一處,都能幾乎同時各自到達。
新的住所沒有掛牌子,弄做了尋常宅邸的模樣,讓下人們花費幾天工夫出來收拾院子,另外備了兩份禮物和一張拜帖,準備送出去。
投名帖這件事,讓她思考了很久,因為必須找到一個對方無法拒絕的人下貼,才能保證此行的順暢無阻。
旁邊研墨的蓮序說:“大不了就寫督主的名字,以督主的名義去,誰敢不見?”
林一閃:“這個人還真不一定。”
她想了想,把沈徵請到書房。
新書房的格局換了,但那副《西園雅集圖》仍然掛在書桌後麵的牆上,林一閃坐在畫的下麵,按著紙筆問他:“沈徵,你們家跟陸閣老有交情嗎?我記得是有的。”
她指的是當朝次輔,陸文春陸中堂。
陸文春跟忠誠伯相識,在沈徵父親沈沅入罪時,陸閣老還為他上疏求過情。
林一閃說:“你能不能幫我辦一件事,在這封拜帖上附個署名。”
沈徵對文書類的東西很是謹慎,拿過來仔仔細細看了兩遍,才肯放下。
她要去拜會陸閣老?
陸閣老身為**的核心要員,和朝中清流關係良好,以他的亢直不阿,隻怕不肯輕易接見林一閃。怪不得她要沈徵署名。
這般想著,他更防備了,作為東廠的要員,和姦黨過從甚密的一份子,她要去拜會陸閣老幹什麽,不會又在醞釀什麽陰謀詭計,準備向倪孝棠表忠投誠罷?
沈徵:“你別亂寫,我可沒應。”
林一閃卻無視了他的懷疑態度,持筆開始在拜帖上加字。
她自小在張晗指導下臨小鍾的靈飛經,寫得一手淡雅靈秀的小楷,筆劃皆工整妍媚,寫下“沈徵”的名字。
沈徵忿忿無言。
……
去拜訪那日,林一閃霜青直身打扮,頭戴黛色三山帽,係黛色披風,腰懸一根掐金絲小絛,手握一把褶扇,男裝扮相挺秀俊雅。
在她身後,身後跟著一個滿臉不情願,時不時暗暗偷睨她兩眼的高大年輕人,正是沈徵。
——為了不讓林一閃以自己的名義行越軌之事,沈徵決意非要在當天跟著林一閃去,隨行監督她的言行。
作者有話要說:
跟榜原因,下次更新在6月7號星期五,祝大家周末愉快。
有啥想法可以給我留言!
第11章 溫和儒雅
陸府位於內城北部,南貼皇城根,北靠什剎海,占據京城中軸線,在這附近建宅子的人家都是皇親國戚和元老重臣,素有“京城第一風水寶地”之稱。
兩朝元老陸文春的宅子,是先皇時候賞賜下的,連首輔倪宗堯都眼紅過。
這日,林一閃登門造訪,因為也事先投了帖子,門子把他們帶到大堂東邊臨水的一間偏廳。
這偏廳位於一尺高的台上,三麵掏空做成涼亭模樣,掛了透明的花紗簾子,朝北望去,正好可以看見什剎海上清風徐來,荷花初綻的景象。
廳中間擺一條琴案,賓主分坐,兵部尚書顧師秀暫代陸閣老接待。
顧師秀是陸閣老的門生,同為閣臣,他是少有的少壯派,皇帝淩宇以來在他的統籌下治理邊防。其人儀表堂堂,是一位溫和儒雅的年輕官員。
林一閃向他說明了投貼來見的意思,顧師秀笑道:“陸大人正在北書齋接待客人,因是皇親,所以隻好先怠慢二位,我現在去看一看那邊好了沒有。”
他生得麵貌很俊,留著八字短須,一派鎮靜持重的模樣,身上有股謙遜的貴氣,叫人看了心裏很舒服,沈徵瞧他大不了自己多少,對他印象很親切。
林一閃站起來拱手道:“那就有勞顧師相了。”
顧師秀告辭暫去,林一閃在廳裏轉悠一圈,在琴案前停靠。
這是南宋紹興年間的留下的一把朱漆桐木琴,叫做“玉壺冰”,龍池上刻著草書琴銘。玉壺冰琴輾轉到了一個國子監的博士手裏,那博士同顧師秀交好,就把它送給擅通音律的顧師秀。因為幾度轉手弦音不準了,在林一閃來造訪前,顧師秀正在這裏準備調音。
一隻小飛蟲飛過來,落在焦尾上,林一閃恐它髒了名琴,取出袖中手帕,輕輕將那東西撣去。
這時候,突然紗簾一掀,進來一個穿鵝黃留仙裙的瓜子臉小姐,臉上沒有笑容地經過,奪了林一閃的帕子,直接把琴抱走,走之前說:“本來你們是客人,我不該冒失,可是這琴也不是我的東西,是顧師相的,我不好做主,也不好讓人亂碰,隻好失禮了。”說著就走了。
沈徵看著她的背影出神,突然聽見林一閃問:“你認識她?”
沈徵微詫,不知道怎麽給她看出來了,低下頭去,忙說不認識,腦海裏閃過片段——
記得少時隨祖母走動人家,曾經來過陸府,那會兒陸三小姐才十歲,幾個小孩兒還一起隨大人去什剎海邊玩,會武功的他給陸三小姐摘了一朵荷花,看她拿在手裏,真似曉露芙蓉,人比花嬌。
而且,這裏和皇城正南麵承天門外的北鎮撫司,和東邊保大坊的東廠署,剛好構成一個三角結構,從住處去這兩頭無論哪一處,都能幾乎同時各自到達。
新的住所沒有掛牌子,弄做了尋常宅邸的模樣,讓下人們花費幾天工夫出來收拾院子,另外備了兩份禮物和一張拜帖,準備送出去。
投名帖這件事,讓她思考了很久,因為必須找到一個對方無法拒絕的人下貼,才能保證此行的順暢無阻。
旁邊研墨的蓮序說:“大不了就寫督主的名字,以督主的名義去,誰敢不見?”
林一閃:“這個人還真不一定。”
她想了想,把沈徵請到書房。
新書房的格局換了,但那副《西園雅集圖》仍然掛在書桌後麵的牆上,林一閃坐在畫的下麵,按著紙筆問他:“沈徵,你們家跟陸閣老有交情嗎?我記得是有的。”
她指的是當朝次輔,陸文春陸中堂。
陸文春跟忠誠伯相識,在沈徵父親沈沅入罪時,陸閣老還為他上疏求過情。
林一閃說:“你能不能幫我辦一件事,在這封拜帖上附個署名。”
沈徵對文書類的東西很是謹慎,拿過來仔仔細細看了兩遍,才肯放下。
她要去拜會陸閣老?
陸閣老身為**的核心要員,和朝中清流關係良好,以他的亢直不阿,隻怕不肯輕易接見林一閃。怪不得她要沈徵署名。
這般想著,他更防備了,作為東廠的要員,和姦黨過從甚密的一份子,她要去拜會陸閣老幹什麽,不會又在醞釀什麽陰謀詭計,準備向倪孝棠表忠投誠罷?
沈徵:“你別亂寫,我可沒應。”
林一閃卻無視了他的懷疑態度,持筆開始在拜帖上加字。
她自小在張晗指導下臨小鍾的靈飛經,寫得一手淡雅靈秀的小楷,筆劃皆工整妍媚,寫下“沈徵”的名字。
沈徵忿忿無言。
……
去拜訪那日,林一閃霜青直身打扮,頭戴黛色三山帽,係黛色披風,腰懸一根掐金絲小絛,手握一把褶扇,男裝扮相挺秀俊雅。
在她身後,身後跟著一個滿臉不情願,時不時暗暗偷睨她兩眼的高大年輕人,正是沈徵。
——為了不讓林一閃以自己的名義行越軌之事,沈徵決意非要在當天跟著林一閃去,隨行監督她的言行。
作者有話要說:
跟榜原因,下次更新在6月7號星期五,祝大家周末愉快。
有啥想法可以給我留言!
第11章 溫和儒雅
陸府位於內城北部,南貼皇城根,北靠什剎海,占據京城中軸線,在這附近建宅子的人家都是皇親國戚和元老重臣,素有“京城第一風水寶地”之稱。
兩朝元老陸文春的宅子,是先皇時候賞賜下的,連首輔倪宗堯都眼紅過。
這日,林一閃登門造訪,因為也事先投了帖子,門子把他們帶到大堂東邊臨水的一間偏廳。
這偏廳位於一尺高的台上,三麵掏空做成涼亭模樣,掛了透明的花紗簾子,朝北望去,正好可以看見什剎海上清風徐來,荷花初綻的景象。
廳中間擺一條琴案,賓主分坐,兵部尚書顧師秀暫代陸閣老接待。
顧師秀是陸閣老的門生,同為閣臣,他是少有的少壯派,皇帝淩宇以來在他的統籌下治理邊防。其人儀表堂堂,是一位溫和儒雅的年輕官員。
林一閃向他說明了投貼來見的意思,顧師秀笑道:“陸大人正在北書齋接待客人,因是皇親,所以隻好先怠慢二位,我現在去看一看那邊好了沒有。”
他生得麵貌很俊,留著八字短須,一派鎮靜持重的模樣,身上有股謙遜的貴氣,叫人看了心裏很舒服,沈徵瞧他大不了自己多少,對他印象很親切。
林一閃站起來拱手道:“那就有勞顧師相了。”
顧師秀告辭暫去,林一閃在廳裏轉悠一圈,在琴案前停靠。
這是南宋紹興年間的留下的一把朱漆桐木琴,叫做“玉壺冰”,龍池上刻著草書琴銘。玉壺冰琴輾轉到了一個國子監的博士手裏,那博士同顧師秀交好,就把它送給擅通音律的顧師秀。因為幾度轉手弦音不準了,在林一閃來造訪前,顧師秀正在這裏準備調音。
一隻小飛蟲飛過來,落在焦尾上,林一閃恐它髒了名琴,取出袖中手帕,輕輕將那東西撣去。
這時候,突然紗簾一掀,進來一個穿鵝黃留仙裙的瓜子臉小姐,臉上沒有笑容地經過,奪了林一閃的帕子,直接把琴抱走,走之前說:“本來你們是客人,我不該冒失,可是這琴也不是我的東西,是顧師相的,我不好做主,也不好讓人亂碰,隻好失禮了。”說著就走了。
沈徵看著她的背影出神,突然聽見林一閃問:“你認識她?”
沈徵微詫,不知道怎麽給她看出來了,低下頭去,忙說不認識,腦海裏閃過片段——
記得少時隨祖母走動人家,曾經來過陸府,那會兒陸三小姐才十歲,幾個小孩兒還一起隨大人去什剎海邊玩,會武功的他給陸三小姐摘了一朵荷花,看她拿在手裏,真似曉露芙蓉,人比花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