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汗顏,自從徐姑姑知道李子謹許諾過不會納妾的事後就對他百依百順,平時甚至還把他放在了第一位,自己怎麽就會以為徐姑姑會對子謹產生不滿呢……
「不過,到底是什麽作坊要花這麽多的錢啊?先前在京城的時候你開一個鋪子不是隻要了一百多兩就夠了嗎?就是再大的,幾千兩也就夠了啊……」
明月怕她囉嗦個沒完,就打斷道:「哪裏能要這麽多的銀子,他不過是怕我沒錢用,借這個事給我銀子罷了,我們的銀子也不用全都用上的,隻不過這麽久了也應該清清了。」
徐姑姑點了點頭,不再追問,反正對這些生意上的事她也不懂。
晚上李子謹回來到時候,就問明月:「為什麽要選那些不怎麽出彩的山頭,還不要帶地帶莊子的?」
「不是不要帶地,而是要少帶地,因為那樣便宜啊!出彩的山頭一般拿來觀賞,要花的銀子也不少,我們是要辦作坊,不需要那麽出彩的山頭,隻要在山下或半山腰建一個作坊就好了,就是到最後作坊沒辦成功,也不需要浪費很多錢,到那時我們就改在山上種一些果樹啊,草藥啊什麽的,這樣這座山也就不會白買了。」
李子謹見明月考慮得很周到,對她辦作坊的事也就不再過問,第二天就吩咐了洗竹,一切事情由少夫人做主就好,以後不用來回事了。還把洗竹專門調到了內院,專供明月差使。
下午兩點鍾左右還有一更。
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
第八十五章 中秋節(中)
更新時間2011-11-26 13:59:55字數:2688
八十五、中秋節(中)
接下來的幾天裏,明月都忙著找地方找工匠,還讓洗竹找人到高昌去買進一些壞掉的鍾表和玻璃給工匠拆了當參考。通過一通忙亂,明月選定了城南郊外的一處莊子,還買下了它附近的兩個山頭,因為山上沒有什麽特別新奇的,而且莊子帶的土地也不是很肥沃,所以也就沒花多少錢,明月交代了一些具體事宜就讓他們自己去辦了。
當初要挑作坊裏的管事的時候,李子謹想讓他舅舅挑一個人出來幫忙管理著,蔣家世代為商,積累下來的人脈和財富是不可估量的,但明月還是拒絕了,她不知道蔣家想從她身上得到什麽,她也不知道她能給蔣家什麽。蔣家畢竟不是蔣夫人,蔣夫人可以一心一意的為李子謹打算,但蔣家不可能!古來凡是涉及到錢財往來的都是說不明理不清的,明月不希望在這方麵與蔣家有任何關係,到時有了矛盾,為難的還是子謹。明月就讓墨書當了作坊的總管事。當初在京城時,也是他統領京城裏的鋪子的,嫁給李子謹後,明月就讓他把京城裏的鋪子理一理交給了李子謹,到了盛京後,李子謹又讓他悄悄回到京城把那些鋪子全都發展為李子謹的諜報機構。
這是李子謹一直想做但沒有做成的,他手下有諜報能力的又不會做生意,會做生意的在這方麵又不通,所以他在京城裏的諜報組織的生意一般都隻是不起眼的,平時還要盛京這邊給他們撥經費,更別說指望他們賺錢了。
所以他們接觸到的人有限,能打聽到的事情也有限,但明月的這幾個鋪子雖然不是最大的,但卻是最出彩和最有特色的,平時接觸的人也是上層人,所以能打聽的消息特別得多,李子謹就派了幾個人到鋪子裏去,由鋪子裏的人打聽好了消息,再由他們送出……過兩天墨書就回來了。
除此之外,府裏府外一片忙亂,中秋節就快要到了,但兩位夫人生病了,偏偏少夫人又懷孕了,府中的丫鬟婆子們一時間忙亂起來,沒多久就傳出了郭夫人病重的消息,當天下午錢嬤嬤就來找了明月過去侍疾,但兩人還沒走到德院,寶娘就在半路上攔了明月,說蔣夫人突然胸痛暈過去了,讓明月馬上去看看,明月又馬上改道去了思君園……
第二天,明月剛送了李子謹出門,就帶著墨香去思君園侍疾了。明月除了睡覺的時間,連吃飯都是在思君園解決的,錢嬤嬤根本找不到機會讓明月到德院侍疾,郭夫人甚至不再處理府中事物,打算養病,那些要回事的人就找到了思君園,蔣夫人就讓明月在抱廈裏聽事,還說,放心去做,你還小,就是做錯了,也不會有人怪你的,還有我呢!
明月就開始在抱廈裏處理府中事物,來回幾件處理得都很中規中矩,都是照著府中舊例來的,一時間來思君園回事的人越來越大,蔣夫人那天說的話也不知為什麽就傳到了外麵去,不僅國公府裏的人都知道,就連病重的郭夫人也聽到了,盛京裏的人家也都聽說了,議論聲頓起,伴隨著這話的還有少夫人聰慧端莊,雖沒有人教導過,但府中的事還是處理得井井有條……
聽著這些流言,郭夫人漸漸躺不住了,她望著思君園的方向恨恨的咬了咬牙,第二天,郭夫人的病就有所好轉,又開始理事了,明月不再去抱廈,又繼續呆在思君園的偏殿裏睡大覺或看看書。因為蔣夫人生病,所以李雲蕭的妻子章氏也每天一大早進府來侍疾,蔣夫人不喜歡章氏的高傲,又喜好清靜,她們來了後就被安排在偏殿裏,到晚上吃飯的時候才放她們回去。明月覺得都是因為自己章氏才要每天都要在國公府裏呆著,所以對她非常歉疚,就每每找話題和她說話,一來二去的發現章氏其實非常有才華,屬於典型的那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有些高傲的那種大家閨秀,而章氏也發現了明月的博學多才,雖然不會彈琴,也不會畫畫,但讀的書非常多,有些書自己都還沒有讀過。在這樣的推崇之下,兩個人的話題也漸漸多了,在偏殿的時候也就不覺得悶了。傍晚的時候明月就帶著墨香到旁邊的竹林裏走上半個時辰,鍛鍊體能,徐姑姑一如既往的限製明月的飲食,不讓她吃得太飽太好……
「不過,到底是什麽作坊要花這麽多的錢啊?先前在京城的時候你開一個鋪子不是隻要了一百多兩就夠了嗎?就是再大的,幾千兩也就夠了啊……」
明月怕她囉嗦個沒完,就打斷道:「哪裏能要這麽多的銀子,他不過是怕我沒錢用,借這個事給我銀子罷了,我們的銀子也不用全都用上的,隻不過這麽久了也應該清清了。」
徐姑姑點了點頭,不再追問,反正對這些生意上的事她也不懂。
晚上李子謹回來到時候,就問明月:「為什麽要選那些不怎麽出彩的山頭,還不要帶地帶莊子的?」
「不是不要帶地,而是要少帶地,因為那樣便宜啊!出彩的山頭一般拿來觀賞,要花的銀子也不少,我們是要辦作坊,不需要那麽出彩的山頭,隻要在山下或半山腰建一個作坊就好了,就是到最後作坊沒辦成功,也不需要浪費很多錢,到那時我們就改在山上種一些果樹啊,草藥啊什麽的,這樣這座山也就不會白買了。」
李子謹見明月考慮得很周到,對她辦作坊的事也就不再過問,第二天就吩咐了洗竹,一切事情由少夫人做主就好,以後不用來回事了。還把洗竹專門調到了內院,專供明月差使。
下午兩點鍾左右還有一更。
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
第八十五章 中秋節(中)
更新時間2011-11-26 13:59:55字數:2688
八十五、中秋節(中)
接下來的幾天裏,明月都忙著找地方找工匠,還讓洗竹找人到高昌去買進一些壞掉的鍾表和玻璃給工匠拆了當參考。通過一通忙亂,明月選定了城南郊外的一處莊子,還買下了它附近的兩個山頭,因為山上沒有什麽特別新奇的,而且莊子帶的土地也不是很肥沃,所以也就沒花多少錢,明月交代了一些具體事宜就讓他們自己去辦了。
當初要挑作坊裏的管事的時候,李子謹想讓他舅舅挑一個人出來幫忙管理著,蔣家世代為商,積累下來的人脈和財富是不可估量的,但明月還是拒絕了,她不知道蔣家想從她身上得到什麽,她也不知道她能給蔣家什麽。蔣家畢竟不是蔣夫人,蔣夫人可以一心一意的為李子謹打算,但蔣家不可能!古來凡是涉及到錢財往來的都是說不明理不清的,明月不希望在這方麵與蔣家有任何關係,到時有了矛盾,為難的還是子謹。明月就讓墨書當了作坊的總管事。當初在京城時,也是他統領京城裏的鋪子的,嫁給李子謹後,明月就讓他把京城裏的鋪子理一理交給了李子謹,到了盛京後,李子謹又讓他悄悄回到京城把那些鋪子全都發展為李子謹的諜報機構。
這是李子謹一直想做但沒有做成的,他手下有諜報能力的又不會做生意,會做生意的在這方麵又不通,所以他在京城裏的諜報組織的生意一般都隻是不起眼的,平時還要盛京這邊給他們撥經費,更別說指望他們賺錢了。
所以他們接觸到的人有限,能打聽到的事情也有限,但明月的這幾個鋪子雖然不是最大的,但卻是最出彩和最有特色的,平時接觸的人也是上層人,所以能打聽的消息特別得多,李子謹就派了幾個人到鋪子裏去,由鋪子裏的人打聽好了消息,再由他們送出……過兩天墨書就回來了。
除此之外,府裏府外一片忙亂,中秋節就快要到了,但兩位夫人生病了,偏偏少夫人又懷孕了,府中的丫鬟婆子們一時間忙亂起來,沒多久就傳出了郭夫人病重的消息,當天下午錢嬤嬤就來找了明月過去侍疾,但兩人還沒走到德院,寶娘就在半路上攔了明月,說蔣夫人突然胸痛暈過去了,讓明月馬上去看看,明月又馬上改道去了思君園……
第二天,明月剛送了李子謹出門,就帶著墨香去思君園侍疾了。明月除了睡覺的時間,連吃飯都是在思君園解決的,錢嬤嬤根本找不到機會讓明月到德院侍疾,郭夫人甚至不再處理府中事物,打算養病,那些要回事的人就找到了思君園,蔣夫人就讓明月在抱廈裏聽事,還說,放心去做,你還小,就是做錯了,也不會有人怪你的,還有我呢!
明月就開始在抱廈裏處理府中事物,來回幾件處理得都很中規中矩,都是照著府中舊例來的,一時間來思君園回事的人越來越大,蔣夫人那天說的話也不知為什麽就傳到了外麵去,不僅國公府裏的人都知道,就連病重的郭夫人也聽到了,盛京裏的人家也都聽說了,議論聲頓起,伴隨著這話的還有少夫人聰慧端莊,雖沒有人教導過,但府中的事還是處理得井井有條……
聽著這些流言,郭夫人漸漸躺不住了,她望著思君園的方向恨恨的咬了咬牙,第二天,郭夫人的病就有所好轉,又開始理事了,明月不再去抱廈,又繼續呆在思君園的偏殿裏睡大覺或看看書。因為蔣夫人生病,所以李雲蕭的妻子章氏也每天一大早進府來侍疾,蔣夫人不喜歡章氏的高傲,又喜好清靜,她們來了後就被安排在偏殿裏,到晚上吃飯的時候才放她們回去。明月覺得都是因為自己章氏才要每天都要在國公府裏呆著,所以對她非常歉疚,就每每找話題和她說話,一來二去的發現章氏其實非常有才華,屬於典型的那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有些高傲的那種大家閨秀,而章氏也發現了明月的博學多才,雖然不會彈琴,也不會畫畫,但讀的書非常多,有些書自己都還沒有讀過。在這樣的推崇之下,兩個人的話題也漸漸多了,在偏殿的時候也就不覺得悶了。傍晚的時候明月就帶著墨香到旁邊的竹林裏走上半個時辰,鍛鍊體能,徐姑姑一如既往的限製明月的飲食,不讓她吃得太飽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