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周密的計劃
我是紈絝啊,為什麽讓我當將軍 作者:我沒吃魚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皇帝陷入沉思之際,李運苦笑道:“不是不給你們修,你們也知道,現如今,南湖府至邊關的路最為緊要。
你等偏遠的府縣,暫時沒有規劃,就先回去等著,等有了規劃,自是會通知你等的。”
宋峻幾人一聽這話,頓時不樂意了。
“李掌櫃,話可不能這麽多啊。”
“這麽多年雖說我等背靠著商行賺取了不少的銀子,可同時,我等也替商行賺了真金白銀啊。
不能有了這等好事,先緊著南自縣吧?”
“就是,就是。”
幾個跟著宋峻前來的商賈也跟著附和起來。
“實在不行,我等自行出銀子,各自在府縣內招工,隻要商行提供那什麽水泥便成了。”
宋峻說著,想了想,繼續道:“宋某打聽過了,工人一天的薪俸是二十文,我們出三十文。”
頓時,李運的臉便黑了下來。
這是什麽行為?和商行唱反調啊。
你出三十文,到時,工人還不都跑你們那邊了。
礙於皇帝與江河在場,李運強忍下了心中的怒火,義正言辭地說道。
“不可......回去等信。”
宋峻還想開口之時,江河笑盈盈地起身。
“這位宋掌櫃是吧?”
“你是?”宋峻一臉狐疑地看著江河。
“他乃建安伯,這路就是伯爺提出來的。”李運介紹道。
建安伯?
宋峻先是一臉的疑惑,隨即猛地想起了此人是誰。
“伯......伯......伯爺......”
宋峻幾人目瞪口呆的就要行禮。
江河揮揮手笑道:“不要多禮,方才聽了一會,本伯也知道你們想修路的迫切心情,像是剛才的話,切勿再說了。”
宋峻敢對李運說那些話,可麵對江河,隻能唯唯諾諾一臉尷尬地點頭。
說到底,他就是一個商賈,哪敢和江河叫板,每次見張關發的時候,提得最多的就是建安伯啊。
這下子,見到真人了。
還是活的......
江河繼續道:“南湖府至你們所在的縣城,路還是會修的,可不是現在......”
宋峻聽到這句話,剛要開口。
江河示意他不要急:“這水泥路,可不是那麽簡單就能修的,給你們水泥,修多厚,怎麽修,工地上的工人如何保證飯食,以及錢糧去了哪?用在了哪等等。
這些都要有專人負責的,不是說給了你們水泥,招募了匠人,這路就成了的。
如今大批的人力物力,都已投入了進去,南湖府這邊的路,總不能說停就停了吧。
這樣吧,你們回去等上一些日子,馬上京都那邊十裏府的路就要修好了,等我修一封書信回去,那邊完工了,馬上派人來,到時,南湖府到各個縣城的路,全部修通。
你等需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籌措好銀兩即可。”
這樣一說,宋峻幾人心中大喜,忙是點頭哈腰的說道。
“好,好,好,如此就勞煩伯爺了。”
江河笑著擺擺手:“無事,無事,那你們就先回吧。”
“我等告退。”
宋峻幾人感恩戴德,喜滋滋地走了。
那宋峻一走。
皇帝還未從震驚中緩過神來。
顯然,南湖府的模式,與江河之前在京都所說的可不一樣。
“馮大人,你還不回?”江河笑眯眯的說道。
馮元忠聽得雲裏霧裏的,突然聽到江河提到自己,茫然地抬頭。
“回?”
“建安伯說哪裏話,老哥還等著給你接風洗塵呢。”
江河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道:“馮大人先回吧,接下來的話,屬於商業機密。”
馮元忠:“......”
江河話說得這麽直白了。
馮元忠哪裏還不明白,這是要趕自己走啊。
他訕訕地起身:“那老哥我就先回了。”
江河道:“馮大人別忘了,你沒見過我,要是走漏了消息,少不得陛下要問罪的。”
馮元忠打了個激靈,瘋狂地擺手:“不會的,不會的。”
廳裏,隻剩下自己人了。
皇帝這才道:“為何南湖府的商賈,修路不用給他們分紅?”
江河嘿嘿一笑:“老爺您也看出來了,這些人巴不得要修路呢,不像是在京都,還要求爺爺告奶奶的,給他們好處才同意。
南湖府不一樣,這還得多感謝永茂商行,整個南湖府的商業基本上都掌握在永茂商行的手裏。
所以,南湖府的商賈們,都得看著永茂商行的臉色做生意,這也就導致了,商賈們想要生存下去,就得看商行的眼色。
而商行興旺,他們必然會跟著興旺,銀子自然也不會少掙了。
因而,商行有事,他們必須得上,不跟上商行的腳步,就會被下麵的人擠掉,從而代替。”
皇帝呼出一口氣:“這麽說,在別的州府內,這種模式行不通?”
江河含笑著點頭:“不過,老爺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一旦南湖府這邊的路全府修通了,其他州府的商賈看到了其中的利好,自然會要求修路的。
不過,過程可能不會像南湖府這麽簡單。”
“為何?”皇帝不禁感到費解,既然要求修路,為何過程又沒那麽簡單?
江河耐心地給皇帝解釋道:“之前在府衙那一幕您也看到了,預先出售了糧食,有契約在手,那些士紳還想反悔呢。
您想想,修路動用這麽多人力,工錢其實是次要的,首先要解決的是工人吃的問題。
而工人們上工,往往為了省錢,早上都不吃,等的就是工地中午的那頓吃食。
這些人的消耗是十分驚人的。
一旦糧食不夠用了,市麵上的糧食必然要上漲,隨即而來的便是,工錢也要上漲。
這也是商行為什麽要提前收士紳手裏的糧食。
為的便是防止這些人利益熏心,看到有利可圖,上漲糧食的價格。
商行內的糧商,糧食始終是有限的,一旦糧商手裏沒了糧食,隻能找這些士紳購買。
而這些士紳若是手裏囤積著大把的糧食,定會坐地起價,到那時,會因為糧價的上漲影響南湖府的各行各業。
好在,南湖府最大的優勢就是有永茂商行,他可以牢牢地控製那些糧商,不準他們漲價,再加上前期收的糧食,足以應對。
這一切,是早就計劃好的,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輕易地動工,未來要麵對的可就是各種的問題,最終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路停工,士紳賺得盆滿缽滿。”
皇帝聽完江河的分析後,震驚了。
江小二這小子,看來是早就計劃好的。
百司衛的人發派過來,方濤,以及永茂商行。
這得計劃多麽周密,才能保證不出亂子啊。
想至此,皇帝看向江河的目光,溫和且慈祥。
有江小二,朕乃至太子,可無憂啊。
你等偏遠的府縣,暫時沒有規劃,就先回去等著,等有了規劃,自是會通知你等的。”
宋峻幾人一聽這話,頓時不樂意了。
“李掌櫃,話可不能這麽多啊。”
“這麽多年雖說我等背靠著商行賺取了不少的銀子,可同時,我等也替商行賺了真金白銀啊。
不能有了這等好事,先緊著南自縣吧?”
“就是,就是。”
幾個跟著宋峻前來的商賈也跟著附和起來。
“實在不行,我等自行出銀子,各自在府縣內招工,隻要商行提供那什麽水泥便成了。”
宋峻說著,想了想,繼續道:“宋某打聽過了,工人一天的薪俸是二十文,我們出三十文。”
頓時,李運的臉便黑了下來。
這是什麽行為?和商行唱反調啊。
你出三十文,到時,工人還不都跑你們那邊了。
礙於皇帝與江河在場,李運強忍下了心中的怒火,義正言辭地說道。
“不可......回去等信。”
宋峻還想開口之時,江河笑盈盈地起身。
“這位宋掌櫃是吧?”
“你是?”宋峻一臉狐疑地看著江河。
“他乃建安伯,這路就是伯爺提出來的。”李運介紹道。
建安伯?
宋峻先是一臉的疑惑,隨即猛地想起了此人是誰。
“伯......伯......伯爺......”
宋峻幾人目瞪口呆的就要行禮。
江河揮揮手笑道:“不要多禮,方才聽了一會,本伯也知道你們想修路的迫切心情,像是剛才的話,切勿再說了。”
宋峻敢對李運說那些話,可麵對江河,隻能唯唯諾諾一臉尷尬地點頭。
說到底,他就是一個商賈,哪敢和江河叫板,每次見張關發的時候,提得最多的就是建安伯啊。
這下子,見到真人了。
還是活的......
江河繼續道:“南湖府至你們所在的縣城,路還是會修的,可不是現在......”
宋峻聽到這句話,剛要開口。
江河示意他不要急:“這水泥路,可不是那麽簡單就能修的,給你們水泥,修多厚,怎麽修,工地上的工人如何保證飯食,以及錢糧去了哪?用在了哪等等。
這些都要有專人負責的,不是說給了你們水泥,招募了匠人,這路就成了的。
如今大批的人力物力,都已投入了進去,南湖府這邊的路,總不能說停就停了吧。
這樣吧,你們回去等上一些日子,馬上京都那邊十裏府的路就要修好了,等我修一封書信回去,那邊完工了,馬上派人來,到時,南湖府到各個縣城的路,全部修通。
你等需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籌措好銀兩即可。”
這樣一說,宋峻幾人心中大喜,忙是點頭哈腰的說道。
“好,好,好,如此就勞煩伯爺了。”
江河笑著擺擺手:“無事,無事,那你們就先回吧。”
“我等告退。”
宋峻幾人感恩戴德,喜滋滋地走了。
那宋峻一走。
皇帝還未從震驚中緩過神來。
顯然,南湖府的模式,與江河之前在京都所說的可不一樣。
“馮大人,你還不回?”江河笑眯眯的說道。
馮元忠聽得雲裏霧裏的,突然聽到江河提到自己,茫然地抬頭。
“回?”
“建安伯說哪裏話,老哥還等著給你接風洗塵呢。”
江河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道:“馮大人先回吧,接下來的話,屬於商業機密。”
馮元忠:“......”
江河話說得這麽直白了。
馮元忠哪裏還不明白,這是要趕自己走啊。
他訕訕地起身:“那老哥我就先回了。”
江河道:“馮大人別忘了,你沒見過我,要是走漏了消息,少不得陛下要問罪的。”
馮元忠打了個激靈,瘋狂地擺手:“不會的,不會的。”
廳裏,隻剩下自己人了。
皇帝這才道:“為何南湖府的商賈,修路不用給他們分紅?”
江河嘿嘿一笑:“老爺您也看出來了,這些人巴不得要修路呢,不像是在京都,還要求爺爺告奶奶的,給他們好處才同意。
南湖府不一樣,這還得多感謝永茂商行,整個南湖府的商業基本上都掌握在永茂商行的手裏。
所以,南湖府的商賈們,都得看著永茂商行的臉色做生意,這也就導致了,商賈們想要生存下去,就得看商行的眼色。
而商行興旺,他們必然會跟著興旺,銀子自然也不會少掙了。
因而,商行有事,他們必須得上,不跟上商行的腳步,就會被下麵的人擠掉,從而代替。”
皇帝呼出一口氣:“這麽說,在別的州府內,這種模式行不通?”
江河含笑著點頭:“不過,老爺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一旦南湖府這邊的路全府修通了,其他州府的商賈看到了其中的利好,自然會要求修路的。
不過,過程可能不會像南湖府這麽簡單。”
“為何?”皇帝不禁感到費解,既然要求修路,為何過程又沒那麽簡單?
江河耐心地給皇帝解釋道:“之前在府衙那一幕您也看到了,預先出售了糧食,有契約在手,那些士紳還想反悔呢。
您想想,修路動用這麽多人力,工錢其實是次要的,首先要解決的是工人吃的問題。
而工人們上工,往往為了省錢,早上都不吃,等的就是工地中午的那頓吃食。
這些人的消耗是十分驚人的。
一旦糧食不夠用了,市麵上的糧食必然要上漲,隨即而來的便是,工錢也要上漲。
這也是商行為什麽要提前收士紳手裏的糧食。
為的便是防止這些人利益熏心,看到有利可圖,上漲糧食的價格。
商行內的糧商,糧食始終是有限的,一旦糧商手裏沒了糧食,隻能找這些士紳購買。
而這些士紳若是手裏囤積著大把的糧食,定會坐地起價,到那時,會因為糧價的上漲影響南湖府的各行各業。
好在,南湖府最大的優勢就是有永茂商行,他可以牢牢地控製那些糧商,不準他們漲價,再加上前期收的糧食,足以應對。
這一切,是早就計劃好的,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輕易地動工,未來要麵對的可就是各種的問題,最終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路停工,士紳賺得盆滿缽滿。”
皇帝聽完江河的分析後,震驚了。
江小二這小子,看來是早就計劃好的。
百司衛的人發派過來,方濤,以及永茂商行。
這得計劃多麽周密,才能保證不出亂子啊。
想至此,皇帝看向江河的目光,溫和且慈祥。
有江小二,朕乃至太子,可無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