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直逃到舞陰才停下腳來。得知典韋戰死的消息,不禁為之淚流不止,更痛子侄均喪,此時悔恨自己荒唐為時已晚,那張繡追兵即將來到,還是先解此燃眉吧。
兵敗之時,平時的嚴明軍紀自然拋到九霄雲外,尤其是那些青州老兵,竟然趁亂搶劫起自己戰友來了。
各部均混亂,隻有平虜校尉於禁,帶著原泰山兵數百部屬且戰且退,雖有死傷,卻始終不曾離散。張繡軍攻勢減弱後,於禁進一步整理了隊形,然後鳴鼓而還。得知青州軍搶劫之事,於禁大怒,行進間,馬上圍剿青州兵,逃脫的青州士兵當然要找曹操,告於禁已叛亂,正在殺戮自己的戰友。
於禁退到舞陰後,並沒有馬上去見曹操,而是首先安營紮寨。部下建議於禁:“青州兵肯定告了您,您應盡快到曹公那裏分辯呀。”
於禁回答:“追兵還在後麵,隨時都能追來,如不事先做好準備,到時怎能對敵?曹公明斷,哪會輕信別人讒言呢?”
一切安頓完畢,於禁去見曹操,詳細匯報了情況。曹操大為讚嘆:“淯水之難,被我弄得被動異常。將軍在混亂之時,能保持隊伍齊整,並築堅壘應付追兵,即使古時名將,諒也不過如此!”
果不出於禁所料,張繡率領騎兵追趕了上來,曹操立即命令於禁等迎擊。由於預先有了準備,張繡被擊退。曹軍乘勝反擊,攻占了章陵等地。張繡退守穰城,曹操慘然回到許都。
三十五 曹司空的自我批評民主會(1)
一個軍事集團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最忌諱的就是兩線作戰,俗話說:顧東顧不了西,就是這個意思。
二戰中希特勒就是犯了這個兵家大忌,西線對英國戰火未靖,東線便忙不迭地對蘇聯動了手,結果等諾曼第美英的部隊一登陸,整個德國就撐不住了,結局落了個元首自殺,國家無條件投降。
小日本不自量力,與中國在大陸糾纏得精疲力竭之時,覺得自己的海軍總得幹點什麽吧?解決國家聖戰最需要的:南亞的橡膠與石油。便出動海軍主力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雖然讓美國人吃了大虧,但也鐵定了自己的掘墓人,從此便走上了兩線作戰的厄運。及至最後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收拾關東皇軍,已經不是兩線作戰的問題了,成了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麵。
到了現代,美國軍力遙遙領先世界各國,他們的專家開始研究起“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可能性來了,估計研究成果不大妙,這幾年也不見提了。
曹操征張繡,就是欲徹底解決這個兩線作戰的問題,袁術稱帝在即,呂布有奶便是娘,到時兩人一聯合就不是小動靜了,自己作為國家的代表,不出兵討伐是說不過去的,但大軍一東出,咫尺之遙的張繡豈會坐視許都空城?
現在初討張繡失敗,曹操倒也不是攬功推過的主帥,誠懇向部下承認錯誤,隻不過曹操也是避重就輕,隻檢討表麵過失,骨頭裏的錯誤還是難以承認的。
“接受張繡投降沒錯,關鍵在於沒有及時取得張繡的人質,以致弄到這種局麵。這就是由於我的失誤而造成失敗的原因。大家看著,我曹某吃一塹長一智,這樣的錯不會再犯了!”
曹操的這番話與其說是檢討,還不如說是狡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傷亡了無數將士,失去了長子侄兒,連自己也差點丟了性命。未能正確總結經驗教訓,應該是可悲的事吧?不過也可以理解,上級犯了生活作風錯誤,能好意思向下級承認這個麽?
下屬們可以裝不知道,甚至從內心裏原諒了自己的上司,畢竟是男人們都免不了的毛病,但有人卻絕不能原諒曹操,那就是曹操的正室丁夫人。
因為此戰而喪命的曹昂自小便由丁夫人撫養(生母劉夫人早逝),沒有生育過的丁夫人一直視如己出。曹昂陣亡,丁夫人痛哭之餘實在不能原諒曹操:等於為了一個別人的寡婦把自己的兒子殺了。這應該是任何一個做妻子的都受不了的。曹操無奈,隻好把她打發回了娘家,以求家庭暫時安定。
丁夫人自此再也沒有回到過曹操身邊,其實也不僅是因為兒子橫死,估計實在不願意讓曹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左擁右抱,曹操在獵美方麵與韓信點兵有得一比,原則上是多多益善吧。
不是有“自古英雄愛美人”之說嗎?曹操當然也不例外,可能比一些後世的溝女“英雄”們還要英雄幾分,具體數目無法詳盡,但僅知道有名號的就有:丁夫人、卞夫人、尹夫人、劉夫人、秦夫人、李姬、孫姬、周姬、劉姬、趙姬、鄒氏等十餘人,沒有留下姓氏名號的當會更多。至於他最喜愛的歌舞伎就無法估計了。
不過現在的曹操還顧不上隈紅擁翠,張繡的問題不解決還是不行的,就在曹操盤算著怎樣解決這塊難啃的骨頭時,軍報傳來,自曹操北返許都後,已經收復的南陽、章陵等縣又全部反叛,重歸張繡了。
經過了兗州叛亂的曹操對翻來覆去的郡縣極為痛恨,正欲親提大軍再征時,卻又聞東方陳國來急報:那袁術“禦駕”親臨陳國,騙殺了其王劉寵及國相駱俊,現正駐軍蘄陽。陳國有失,許都與兗州的聯繫便被切斷,而從黃巾軍手裏奪來的汝南也將不保。且袁術現已公開稱帝,建號“仲氏”,擺明了要與曹操所保的獻帝爭天下。
兵敗之時,平時的嚴明軍紀自然拋到九霄雲外,尤其是那些青州老兵,竟然趁亂搶劫起自己戰友來了。
各部均混亂,隻有平虜校尉於禁,帶著原泰山兵數百部屬且戰且退,雖有死傷,卻始終不曾離散。張繡軍攻勢減弱後,於禁進一步整理了隊形,然後鳴鼓而還。得知青州軍搶劫之事,於禁大怒,行進間,馬上圍剿青州兵,逃脫的青州士兵當然要找曹操,告於禁已叛亂,正在殺戮自己的戰友。
於禁退到舞陰後,並沒有馬上去見曹操,而是首先安營紮寨。部下建議於禁:“青州兵肯定告了您,您應盡快到曹公那裏分辯呀。”
於禁回答:“追兵還在後麵,隨時都能追來,如不事先做好準備,到時怎能對敵?曹公明斷,哪會輕信別人讒言呢?”
一切安頓完畢,於禁去見曹操,詳細匯報了情況。曹操大為讚嘆:“淯水之難,被我弄得被動異常。將軍在混亂之時,能保持隊伍齊整,並築堅壘應付追兵,即使古時名將,諒也不過如此!”
果不出於禁所料,張繡率領騎兵追趕了上來,曹操立即命令於禁等迎擊。由於預先有了準備,張繡被擊退。曹軍乘勝反擊,攻占了章陵等地。張繡退守穰城,曹操慘然回到許都。
三十五 曹司空的自我批評民主會(1)
一個軍事集團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最忌諱的就是兩線作戰,俗話說:顧東顧不了西,就是這個意思。
二戰中希特勒就是犯了這個兵家大忌,西線對英國戰火未靖,東線便忙不迭地對蘇聯動了手,結果等諾曼第美英的部隊一登陸,整個德國就撐不住了,結局落了個元首自殺,國家無條件投降。
小日本不自量力,與中國在大陸糾纏得精疲力竭之時,覺得自己的海軍總得幹點什麽吧?解決國家聖戰最需要的:南亞的橡膠與石油。便出動海軍主力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雖然讓美國人吃了大虧,但也鐵定了自己的掘墓人,從此便走上了兩線作戰的厄運。及至最後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收拾關東皇軍,已經不是兩線作戰的問題了,成了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麵。
到了現代,美國軍力遙遙領先世界各國,他們的專家開始研究起“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可能性來了,估計研究成果不大妙,這幾年也不見提了。
曹操征張繡,就是欲徹底解決這個兩線作戰的問題,袁術稱帝在即,呂布有奶便是娘,到時兩人一聯合就不是小動靜了,自己作為國家的代表,不出兵討伐是說不過去的,但大軍一東出,咫尺之遙的張繡豈會坐視許都空城?
現在初討張繡失敗,曹操倒也不是攬功推過的主帥,誠懇向部下承認錯誤,隻不過曹操也是避重就輕,隻檢討表麵過失,骨頭裏的錯誤還是難以承認的。
“接受張繡投降沒錯,關鍵在於沒有及時取得張繡的人質,以致弄到這種局麵。這就是由於我的失誤而造成失敗的原因。大家看著,我曹某吃一塹長一智,這樣的錯不會再犯了!”
曹操的這番話與其說是檢討,還不如說是狡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傷亡了無數將士,失去了長子侄兒,連自己也差點丟了性命。未能正確總結經驗教訓,應該是可悲的事吧?不過也可以理解,上級犯了生活作風錯誤,能好意思向下級承認這個麽?
下屬們可以裝不知道,甚至從內心裏原諒了自己的上司,畢竟是男人們都免不了的毛病,但有人卻絕不能原諒曹操,那就是曹操的正室丁夫人。
因為此戰而喪命的曹昂自小便由丁夫人撫養(生母劉夫人早逝),沒有生育過的丁夫人一直視如己出。曹昂陣亡,丁夫人痛哭之餘實在不能原諒曹操:等於為了一個別人的寡婦把自己的兒子殺了。這應該是任何一個做妻子的都受不了的。曹操無奈,隻好把她打發回了娘家,以求家庭暫時安定。
丁夫人自此再也沒有回到過曹操身邊,其實也不僅是因為兒子橫死,估計實在不願意讓曹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左擁右抱,曹操在獵美方麵與韓信點兵有得一比,原則上是多多益善吧。
不是有“自古英雄愛美人”之說嗎?曹操當然也不例外,可能比一些後世的溝女“英雄”們還要英雄幾分,具體數目無法詳盡,但僅知道有名號的就有:丁夫人、卞夫人、尹夫人、劉夫人、秦夫人、李姬、孫姬、周姬、劉姬、趙姬、鄒氏等十餘人,沒有留下姓氏名號的當會更多。至於他最喜愛的歌舞伎就無法估計了。
不過現在的曹操還顧不上隈紅擁翠,張繡的問題不解決還是不行的,就在曹操盤算著怎樣解決這塊難啃的骨頭時,軍報傳來,自曹操北返許都後,已經收復的南陽、章陵等縣又全部反叛,重歸張繡了。
經過了兗州叛亂的曹操對翻來覆去的郡縣極為痛恨,正欲親提大軍再征時,卻又聞東方陳國來急報:那袁術“禦駕”親臨陳國,騙殺了其王劉寵及國相駱俊,現正駐軍蘄陽。陳國有失,許都與兗州的聯繫便被切斷,而從黃巾軍手裏奪來的汝南也將不保。且袁術現已公開稱帝,建號“仲氏”,擺明了要與曹操所保的獻帝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