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第一感覺挺好,多懂禮貌啊!先誇句吧:“聞卿竭智治理兗州,百姓安居,朕心甚慰。”
曹操臉有些微紅,心裏說: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哪來得安居樂業?這肯定又是有人給添好話了:
“國逢聖主,中興有日,臣理應盡心,以報皇恩。”
皇帝:“朕年方幼沖,朝政事巨,諸事還尚勞卿勤諫,有明見但奏無妨。”
小皇帝也不過是句客氣話,意思是沒事咱這覲見就算結束了,你已經是大州之牧、鎮東將軍、費亭侯了,再往上封個啥官倒要真費點腦筋。曹操可不是這麽聽話的,讓說嗎?那就先停建了你的安樂窩再說:
“陛下既有詔問臣,臣不直奏是為不忠也,容操直言:自黃巾亂世,董賊誤國,朝廷倉儲遺盡,日用危堅,四方州郡,截錢糧而自肥,三公居朝,欲果腹而不得,國費拘謹,人民塗炭,而洛陽遭董賊焚毀,已成斷垣殘壁;宮闕敝廢,以至荊棘叢生,如重築造,所費必巨,且非數載不能竣工,於此國難當頭之時,大興土木之舉,臣以為不妥。”
皇帝有苦難言:第一,這不是他說了算的事;第二,總不能老借住在臣子家裏呀—現在皇帝是暫借在原來的中常侍趙忠家裏。再說,張楊不過建了所大房子,也就是起個揚安殿名字罷了,七月回京,八月建好了新宮殿,估計是搭了個連“豆腐渣工程”都不如的東西。
曹操繼續說下去:
“臣蒙聖上重託,執一州軍政,總須回籍以盡職守,離京之後,雖時能稍供聖需,奈沿途甲兵盤剝,恐滴水難達京師,臣實不忍旁觀陛下與朝臣復蹈饑寒,是以寢食難安。”
這裏曹操有點不厚道,不動聲色地損了楊奉一下,但曹操卻敲到點子上了,皇帝確實給餓怕了,一聽說曹操要走,頓時慌了,早就聽說曹操打仗是把好手,沒想到還是個做經濟工作的專家,又難得如此忠心耿耿,不依靠這麽棵大樹,上哪兒再找蔭涼去?
“卿忠君憂國之心可嘉,且留朝中錄尚書事、假節鉞,領司隸校尉。”
皇帝這次大方極了。錄尚書事:即總攬朝政;假節鉞:“節”即符節,是古代帝王派遣將相委以重任時用作憑證的一種信物,有了它就有了斬殺違犯軍令者的權力;“鉞”是古代一種像斧的兵器,這裏指帝王所專有的、代表征伐之權的一種斧鉞,有了它就有了總統內外諸軍的大權;領司隸校尉:就是說把整個京師的防務交給了曹操,換句話說也就是把東漢的中央政府及自己的性命一起交給了曹操。
現在的洛陽內外全是曹操的駐軍,韓暹見董承引來的曹操軍勢強壯,估計對己不利,預先溜了。雖然現在皇帝封官不封官都是曹操說了算,但畢竟這是皇帝親封的,名正言順,“奉天子”的戰略方針初見成效,曹操從名義上已經成了當時的中國第一人。
與董昭雖然是初次見麵,曹操沒有怎麽客氣,連謝也沒說一句,大家心裏都有數,直接了當地請教下一步該怎麽辦:“雖然來到洛陽,但往下該如何走?先生教我。”
董昭成竹在胸,認為久留洛陽多有不利,應該移駕潁川郡的許縣(今河南省許昌市東)。雖然這樣做,眾朝臣免不了有意見,但“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
曹操同意了董昭的看法,但現在是做不到的,移駕許縣,楊奉肯定不答應,如果遭到他的阻截,怎麽辦?難道大事還沒行動,先與楊奉的精銳部隊刀兵相見?
董昭似乎早就想到了這一點,馬上替曹操策劃了一個絕妙的計劃,那就是:把皇帝偷走!
二十三 偷走皇帝——曹操真是太有膽了(2)
在實施董昭的計劃前還有一個工作要做,需要擺平那些都自認為官不小的眾朝臣,否則一旦行動起來,你插一腿我擋一槓子的,那就啥事也辦不成了,曹操做了三件事:
找了個小罪名殺了侍中台崇、尚書馮碩,謂“討有罪”,實際上是殺雞嚇猴;
封董承、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謂“賞有功”,實際上是塞一顆蜜棗堵堵嘴;
追賜射聲校尉沮俊,謂“矜死節”,當然是表示自己極崇忠義。
對楊奉,曹操按董昭的策劃,送上一筆厚禮的同時,又親筆寫了一封態度極為誠懇的感謝信,答謝楊將軍此前對自己的幫助,但現在洛陽糧食短缺,要暫且移駕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就食。
奧妙之處就在於聲稱去魯陽:魯陽在荊州,去魯陽,要經過楊奉駐屯的梁縣,楊奉覺得也沒什麽,等你到了我的地盤再表態去留也不遲。
曹操做事向來不拖泥帶水,當即通知皇帝準備移駕魯陽,皇帝也不敢承擔餓死公卿大臣的責任呀,實際上在曹操沒來之前,好多公卿、大夫早就每天去田裏挖野菜充飢了,要麽就隻有等著餓死,其實餓死在破牆之間的已經不少了。所以必須支持曹操讓中央政府集體去就餐的意見,於是,就在曹操進入洛陽的第九天,文武百官奉著天子,曹操大軍擁護著整個朝廷,開向了魯陽。
楊奉沒有等到朝廷的車駕,運動中的東漢朝廷在接近梁縣時突然轉向東行,等楊奉得到確鑿消息時,朝廷已經在許縣安了家,並且改名為許都。從此以後,東漢朝廷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那裏。就這樣,皇帝以及中央政府,就在楊奉的眼皮子底下生生地被曹操偷走了。
曹操臉有些微紅,心裏說: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哪來得安居樂業?這肯定又是有人給添好話了:
“國逢聖主,中興有日,臣理應盡心,以報皇恩。”
皇帝:“朕年方幼沖,朝政事巨,諸事還尚勞卿勤諫,有明見但奏無妨。”
小皇帝也不過是句客氣話,意思是沒事咱這覲見就算結束了,你已經是大州之牧、鎮東將軍、費亭侯了,再往上封個啥官倒要真費點腦筋。曹操可不是這麽聽話的,讓說嗎?那就先停建了你的安樂窩再說:
“陛下既有詔問臣,臣不直奏是為不忠也,容操直言:自黃巾亂世,董賊誤國,朝廷倉儲遺盡,日用危堅,四方州郡,截錢糧而自肥,三公居朝,欲果腹而不得,國費拘謹,人民塗炭,而洛陽遭董賊焚毀,已成斷垣殘壁;宮闕敝廢,以至荊棘叢生,如重築造,所費必巨,且非數載不能竣工,於此國難當頭之時,大興土木之舉,臣以為不妥。”
皇帝有苦難言:第一,這不是他說了算的事;第二,總不能老借住在臣子家裏呀—現在皇帝是暫借在原來的中常侍趙忠家裏。再說,張楊不過建了所大房子,也就是起個揚安殿名字罷了,七月回京,八月建好了新宮殿,估計是搭了個連“豆腐渣工程”都不如的東西。
曹操繼續說下去:
“臣蒙聖上重託,執一州軍政,總須回籍以盡職守,離京之後,雖時能稍供聖需,奈沿途甲兵盤剝,恐滴水難達京師,臣實不忍旁觀陛下與朝臣復蹈饑寒,是以寢食難安。”
這裏曹操有點不厚道,不動聲色地損了楊奉一下,但曹操卻敲到點子上了,皇帝確實給餓怕了,一聽說曹操要走,頓時慌了,早就聽說曹操打仗是把好手,沒想到還是個做經濟工作的專家,又難得如此忠心耿耿,不依靠這麽棵大樹,上哪兒再找蔭涼去?
“卿忠君憂國之心可嘉,且留朝中錄尚書事、假節鉞,領司隸校尉。”
皇帝這次大方極了。錄尚書事:即總攬朝政;假節鉞:“節”即符節,是古代帝王派遣將相委以重任時用作憑證的一種信物,有了它就有了斬殺違犯軍令者的權力;“鉞”是古代一種像斧的兵器,這裏指帝王所專有的、代表征伐之權的一種斧鉞,有了它就有了總統內外諸軍的大權;領司隸校尉:就是說把整個京師的防務交給了曹操,換句話說也就是把東漢的中央政府及自己的性命一起交給了曹操。
現在的洛陽內外全是曹操的駐軍,韓暹見董承引來的曹操軍勢強壯,估計對己不利,預先溜了。雖然現在皇帝封官不封官都是曹操說了算,但畢竟這是皇帝親封的,名正言順,“奉天子”的戰略方針初見成效,曹操從名義上已經成了當時的中國第一人。
與董昭雖然是初次見麵,曹操沒有怎麽客氣,連謝也沒說一句,大家心裏都有數,直接了當地請教下一步該怎麽辦:“雖然來到洛陽,但往下該如何走?先生教我。”
董昭成竹在胸,認為久留洛陽多有不利,應該移駕潁川郡的許縣(今河南省許昌市東)。雖然這樣做,眾朝臣免不了有意見,但“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
曹操同意了董昭的看法,但現在是做不到的,移駕許縣,楊奉肯定不答應,如果遭到他的阻截,怎麽辦?難道大事還沒行動,先與楊奉的精銳部隊刀兵相見?
董昭似乎早就想到了這一點,馬上替曹操策劃了一個絕妙的計劃,那就是:把皇帝偷走!
二十三 偷走皇帝——曹操真是太有膽了(2)
在實施董昭的計劃前還有一個工作要做,需要擺平那些都自認為官不小的眾朝臣,否則一旦行動起來,你插一腿我擋一槓子的,那就啥事也辦不成了,曹操做了三件事:
找了個小罪名殺了侍中台崇、尚書馮碩,謂“討有罪”,實際上是殺雞嚇猴;
封董承、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謂“賞有功”,實際上是塞一顆蜜棗堵堵嘴;
追賜射聲校尉沮俊,謂“矜死節”,當然是表示自己極崇忠義。
對楊奉,曹操按董昭的策劃,送上一筆厚禮的同時,又親筆寫了一封態度極為誠懇的感謝信,答謝楊將軍此前對自己的幫助,但現在洛陽糧食短缺,要暫且移駕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就食。
奧妙之處就在於聲稱去魯陽:魯陽在荊州,去魯陽,要經過楊奉駐屯的梁縣,楊奉覺得也沒什麽,等你到了我的地盤再表態去留也不遲。
曹操做事向來不拖泥帶水,當即通知皇帝準備移駕魯陽,皇帝也不敢承擔餓死公卿大臣的責任呀,實際上在曹操沒來之前,好多公卿、大夫早就每天去田裏挖野菜充飢了,要麽就隻有等著餓死,其實餓死在破牆之間的已經不少了。所以必須支持曹操讓中央政府集體去就餐的意見,於是,就在曹操進入洛陽的第九天,文武百官奉著天子,曹操大軍擁護著整個朝廷,開向了魯陽。
楊奉沒有等到朝廷的車駕,運動中的東漢朝廷在接近梁縣時突然轉向東行,等楊奉得到確鑿消息時,朝廷已經在許縣安了家,並且改名為許都。從此以後,東漢朝廷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那裏。就這樣,皇帝以及中央政府,就在楊奉的眼皮子底下生生地被曹操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