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長走了過采,叫著他倆的名宇:“連裏已經決定,你們倆參加十人投彈組,作為整個尖刀排的尖兵,為先頭部隊打開通路。”


    他倆激動地表示:“堅決完成任務!說完兩人興奮地朝山下跑去。


    “連長讓我也參加投彈組吧!”說話的是六班新戰士冉福林。大夥都叫他“冉娃子”,因為他隻有18歲;長得又象個孩子,他還自己編了一段快板:“我叫冉娃子,買了雙洋襪子


    連長笑了:“冉娃子,你的任務由指導員分配


    “是!”冉幅林向連長敬了個禮,便跑到連部去找指導員。


    指導員拍者他的肩膀說:“你的任務已經決定了。”


    “讓我參加尖刀排捧。”


    “你到營部去學英文。”


    冉福林急得出一 頭汗:“打仗麽,學啥子英文?普通話還沒得學會,還學外國話?”


    “去吧,打仗用得著,並展政治攻勢嘛!”


    冉福林一臉不高興,噘著嘴走了。


    三


    守衛西山口的印軍第4師師長帕塔尼亞少將在地圖前麵思忖了許久。


    守衛西山口,也就是印軍所稱的色拉山口的62旅與守衛邦迪拉的48旅中間的距離近50英裏。而從平原上的米薩馬到色拉,全程有140英裏,卡車來回一次,需要六天時間。中間是德讓宗,是第四師師部和65旅所在地。如果中國軍隊從中間插過來,占領德讓宗,就會將整個色拉和邦迪拉體係一刀切斯。色拉山口本身有堅固的防禦陣地,但是它的南北兩側都有小路可通往德讓宗,德讓宗在山穀的下麵,幾乎沒有修築任何防禦工事。師部的官兵都住在臨時搭起的帳篷內。如果中國軍隊一直沿著公路打過來,印軍可以大量地殺傷他們。但如果他們沿小道繞過來呢?


    帕塔尼亞簡直不敢想下去,他知道中國軍隊一向機動靈活,決不會死板地循著公路軸線而下。


    他們肯定要穿插,要偷襲。


    他的目光從地圖上移到了色拉的西麵,這裏有一條叢林小道——貝利小道。


    1913年,英軍上尉貝利徒步進入西藏,進行一次長途勘查,為麥克馬洪劃出邊界線提供地理資料,他們回來的時候,翻越了高達一萬五千六百英尺的錯山口和一萬四千英尺的波辛山口,下到了登班,到達了色拉和邦迪拉之間的河穀。貝利曾經說過,這條路非常難走。


    帕塔尼亞步將點燃了一支煙,慢慢地吸著,煙霧在他的頭頂冉冉散開。既然在1913年,五、六個人的小隊通過這條道路都很困難,50年之後,大部隊難道就能通過嗎?盡管陸軍總部和情報局都支持他這個看法,並且向他保證中國軍隊絕不會沿貝利小道南下。


    經過片刻猶豫,帕塔尼啞少將的思路清晰了,記得他曾看過一份中國軍隊訓練的材料,他們經常練習在叢山峻嶺中長途奔襲,甚至幾天不吃不喝。


    他不由得打了個冷戰。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中國軍隊插到德讓宗,將完全打亂第四師的部署。


    他拿起了電話:“接警衛旅聯隊第五營,你是坦斯利中校嗎?你馬上派一個連,沿貝利小道北上,封鎖波辛山口,配合阿薩姆步槍隊。是的,要修工事,要做好戰鬥準備。”


    “是!”坦斯利中校立即執行了帕塔尼亞少將的命令。


    帕塔尼亞的心情略為有些平靜。


    11月16日15時,印軍11旅在瓦弄方向與中國軍隊打得難分難解。帕塔尼亞命令守衛西山口的62旅派一個營布防色拉以北數英裏地帶。


    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與帕塔尼亞的私交甚密,否則帕塔尼亞絕不會任命他為62旅旅長。


    不到一個月前,霍.辛格準將在提斯浦爾上任的時候,帕塔尼亞為他準備了豐盛的酒宴。


    辛格準將端起酒杯,躊躇滿誌地表示:“62旅是第四師的中堅,而西山口又是整個東北特區的咽侯,我將全力盡職!”


    帕塔尼亞滿意地點了點頭:“隻要62旅守住了西山口,中國軍隊就很難推進過來!”


    那一天辛格準將喝得有些過量,他盯著空酒杯,憤憤地說:“62旅不是第7旅,我也不是達爾維,我是不會……不會……讓中國軍隊,沾……一點……便宜的!”


    霍·辛格準將拿起了電話:“命令高爾瓦步槍聯隊第四營,向江和略克圖拉進攻。”


    他放下電話,走出旅指揮所,望著跟前的縷縷青煙和在山風中播曳的古樹。他知道軍人晉級的機遇來自前線,有時就象玩輪盤賭一樣,你必須鼓起勇氣,將槍口對準自己的腦袋。


    遠處傳采了隆隆的炮聲,他知道這是他的部隊在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的進攻,炮聲斷斯續續時高時低,在這中間卻聽不到中國軍隊的還擊聲響。


    11月17日拂曉,辛格準將在睡夢中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擾醒了。


    高爾瓦步槍聯隊第4營營長用興奮地口吻向他報告:“我們已經打退了中國軍隊五次進攻。部隊士氣高昂,決心打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條搶!”


    “很好!”辛格準將放下電話,他有些迷惑不解。高爾瓦步槍聯隊在達旺北邊曾經被中國軍隊打得驚惶失措,而現在竟然擋住了中國軍隊五次進攻,這裏麵肯定有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喜瑪拉雅山的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曉+陳誌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曉+陳誌斌並收藏喜瑪拉雅山的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