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救自己,也救他人
原神:我隻是凡人,終會離開你們 作者:路邊辰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餐的餐桌上,很熱鬧,也很安靜。
五個人圍坐在餐桌前,氣氛自是微妙。
餘偕的目光掃過其餘四人,從其餘四人的眼中,他看到了各異的神情。
所有人都安靜地吃著早餐,沒有聊天。
這種氛圍本來是沒什麽的,不過又好像有點過於沉重了。
餘偕想開啟一個話題,卻又想不到。
“羅莎琳小姐之後打算做什麽呢?”狐齋宮在這時開口了。
羅莎琳聽到狐齋宮在問自己,先是稍微頓了一下,隨後放下了筷子。
“等風波過去,我就離開稻妻,打算先回蒙德一趟,之後的話……目前還沒有太多的計劃,走一步看一步吧,我還有太多的錯誤需要彌補。”
說完,羅莎琳的目光落在了餘偕身上。
這個小細節自然是被狐齋宮、神子、申鶴都捕捉到了。
有些話,在這樣的場合下似乎是不太好說出口,不過要是此刻隻有餘偕在這裏呢?
那羅莎琳小姐說的話恐怕就不是這樣了吧?不行,得做點什麽。
三人的想法在此刻出奇的一致。
“餘偕,你還要在稻妻待一段時間吧?”狐齋宮轉而問餘偕。
餘偕沒想太多,便點了點頭,“幕府與海隻島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做點什麽力所能及的事情。”
“真和影要是聽見你說這話,一定會很高興的。”狐齋宮說。
“我也這麽認為,不過關於戰爭的話題要不咱們還是別在餐桌上聊好了。”神子這時插上了話,還用筷子夾上一個煎蛋放到餘偕的碗裏,“來,多吃一點,要多攝取一點營養才是。”
看到神子的舉動,狐齋宮看了神子一眼,眼神像是在無奈地笑。
有種被神子借花獻佛了的感覺。
轉念一想,怎麽能被晚輩占了先機呢?
於是狐齋宮將自己碗裏的煎蛋夾給了餘偕,“餘偕,其實我不太愛吃煎蛋,你幫我吃了吧。”
此言一出,神子微微一怔。
顯然,神子沒料到狐齋宮居然會將碗裏的東西再夾給餘偕,這一招著實令她意外。
而餘偕看著自己碗裏的兩個煎蛋,沉默著。
“哎呀,狐齋宮大人都這麽大了,居然不喜歡吃煎蛋呀,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呢。”神子這時說,“煎蛋其實很好吃的,挑食可不好哦。”
狐齋宮聞言,心裏的無奈增添了一分。
神子的性格她是了解的,和自己有點相像。
有時候呀,就是這麽不太好形容。
可能這也跟神子從小便跟著自己有關吧。
隻是沒想到當初那個粉毛的小狐狸,如今已經長大了,各方麵都長大了。
想到這裏,狐齋宮微微歎息,盯了神子一眼。
能壓製住神子的人不多,印象中,神子即便是在影的麵前,性格也十分跳脫,能說出一些十分令人意外的話出來。
不過在狐齋宮的一個眼神過後,神子卻顯得乖巧了很多。
她略微尷尬地笑了笑,“好啦好啦,偶爾挑挑食,倒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早餐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中結束,餘偕吃完之後,便記不清楚這頓早餐吃的是什麽了,他隻知道他的碗一直沒空過。
申鶴和羅莎琳從始至終倒是沒有說太多的話,申鶴的性格如此,羅莎琳可能是因為暫時還覺得自己融入不進來吧。
畢竟,就在不久前,她還是愚人眾的一員。
早餐後,神子離開了宅邸,鳴神大社的現任宮司在工作日自然應該回鳴神大社。
狐齋宮雖然已經不是宮司了,不過偶爾還是會有一些鳴神大社的事項需要她處理,所以她也跟神子一起去了鳴神大社。
羅莎琳來到宅邸後方,從這裏可以看到海。
羅莎琳就那樣倚靠在圍欄上,靜靜地看著海上的景色,久久不語。
如今,她離開愚人眾了,她不再是“女士”,可以重新做回自己。
是否真的能回到從前那樣的生活,羅莎琳不清楚,但她願意去嚐試,想去贖清自己的罪孽。
等到風波過去,她就離開這裏,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救自己,也救他人。
隻是……如果……餘偕能在她身邊的話就好了。
“羅莎琳小姐?”申鶴的聲音喚回了羅莎琳的思緒,她轉過身,發現申鶴已經站在了她身旁。
“申鶴小姐,怎麽了?”
“我聽餘偕說,你以前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女孩,是一個歌聲無比動人的女孩。”申鶴走到圍欄邊,和之前的羅莎琳一樣看著遠處的海麵。
羅莎琳沉默了片刻,“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我還在蒙德,沒有經曆那些災厄……”
“災厄會改變一個人,但有些人即便經曆了災厄,心底裏還是會保有一份最初的純真。”申鶴說,“這是我師父曾跟我說過的話。我相信,在羅莎琳小姐的心底最深處,一直都有一份當初的純真。”
“為……為什麽這麽說?”羅莎琳有些支吾。
確實,自從重新見到餘偕之後,她放下了很多,也不再如之前那般傲慢,但是說到“純真”二字,羅莎琳覺得自己已經與這兩個字相差甚遠了。
她的內心曾一度被仇恨填滿,一度充滿著傲慢與偏見。
這樣的她,早就和純真沒有一點關係了。
“從你的眼中,我好像能看到一個喜歡唱歌的少女。”申鶴緩緩地說。
羅莎琳再次沉默,良久過後才緩緩開口:“申鶴小姐,你一直都是這樣的嗎?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就觸動人心。”
“我隻是如實說出了我的想法而已。”申鶴頓了頓,“不過,救人易,救己難,羅莎琳小姐如果想要救贖自己的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吧。”
“我會好好救自己的,不然,就對不起餘偕做的一切了。”羅莎琳忽然輕輕笑了笑。
風拂過宅邸,風中帶有一片粉紅的櫻花花瓣,申鶴和羅莎琳倚靠在圍欄上,兩人的長發飄蕩。
一旁的拐角處,餘偕靜靜看著這一幕,淡淡地笑了笑。
五個人圍坐在餐桌前,氣氛自是微妙。
餘偕的目光掃過其餘四人,從其餘四人的眼中,他看到了各異的神情。
所有人都安靜地吃著早餐,沒有聊天。
這種氛圍本來是沒什麽的,不過又好像有點過於沉重了。
餘偕想開啟一個話題,卻又想不到。
“羅莎琳小姐之後打算做什麽呢?”狐齋宮在這時開口了。
羅莎琳聽到狐齋宮在問自己,先是稍微頓了一下,隨後放下了筷子。
“等風波過去,我就離開稻妻,打算先回蒙德一趟,之後的話……目前還沒有太多的計劃,走一步看一步吧,我還有太多的錯誤需要彌補。”
說完,羅莎琳的目光落在了餘偕身上。
這個小細節自然是被狐齋宮、神子、申鶴都捕捉到了。
有些話,在這樣的場合下似乎是不太好說出口,不過要是此刻隻有餘偕在這裏呢?
那羅莎琳小姐說的話恐怕就不是這樣了吧?不行,得做點什麽。
三人的想法在此刻出奇的一致。
“餘偕,你還要在稻妻待一段時間吧?”狐齋宮轉而問餘偕。
餘偕沒想太多,便點了點頭,“幕府與海隻島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做點什麽力所能及的事情。”
“真和影要是聽見你說這話,一定會很高興的。”狐齋宮說。
“我也這麽認為,不過關於戰爭的話題要不咱們還是別在餐桌上聊好了。”神子這時插上了話,還用筷子夾上一個煎蛋放到餘偕的碗裏,“來,多吃一點,要多攝取一點營養才是。”
看到神子的舉動,狐齋宮看了神子一眼,眼神像是在無奈地笑。
有種被神子借花獻佛了的感覺。
轉念一想,怎麽能被晚輩占了先機呢?
於是狐齋宮將自己碗裏的煎蛋夾給了餘偕,“餘偕,其實我不太愛吃煎蛋,你幫我吃了吧。”
此言一出,神子微微一怔。
顯然,神子沒料到狐齋宮居然會將碗裏的東西再夾給餘偕,這一招著實令她意外。
而餘偕看著自己碗裏的兩個煎蛋,沉默著。
“哎呀,狐齋宮大人都這麽大了,居然不喜歡吃煎蛋呀,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呢。”神子這時說,“煎蛋其實很好吃的,挑食可不好哦。”
狐齋宮聞言,心裏的無奈增添了一分。
神子的性格她是了解的,和自己有點相像。
有時候呀,就是這麽不太好形容。
可能這也跟神子從小便跟著自己有關吧。
隻是沒想到當初那個粉毛的小狐狸,如今已經長大了,各方麵都長大了。
想到這裏,狐齋宮微微歎息,盯了神子一眼。
能壓製住神子的人不多,印象中,神子即便是在影的麵前,性格也十分跳脫,能說出一些十分令人意外的話出來。
不過在狐齋宮的一個眼神過後,神子卻顯得乖巧了很多。
她略微尷尬地笑了笑,“好啦好啦,偶爾挑挑食,倒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早餐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中結束,餘偕吃完之後,便記不清楚這頓早餐吃的是什麽了,他隻知道他的碗一直沒空過。
申鶴和羅莎琳從始至終倒是沒有說太多的話,申鶴的性格如此,羅莎琳可能是因為暫時還覺得自己融入不進來吧。
畢竟,就在不久前,她還是愚人眾的一員。
早餐後,神子離開了宅邸,鳴神大社的現任宮司在工作日自然應該回鳴神大社。
狐齋宮雖然已經不是宮司了,不過偶爾還是會有一些鳴神大社的事項需要她處理,所以她也跟神子一起去了鳴神大社。
羅莎琳來到宅邸後方,從這裏可以看到海。
羅莎琳就那樣倚靠在圍欄上,靜靜地看著海上的景色,久久不語。
如今,她離開愚人眾了,她不再是“女士”,可以重新做回自己。
是否真的能回到從前那樣的生活,羅莎琳不清楚,但她願意去嚐試,想去贖清自己的罪孽。
等到風波過去,她就離開這裏,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救自己,也救他人。
隻是……如果……餘偕能在她身邊的話就好了。
“羅莎琳小姐?”申鶴的聲音喚回了羅莎琳的思緒,她轉過身,發現申鶴已經站在了她身旁。
“申鶴小姐,怎麽了?”
“我聽餘偕說,你以前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女孩,是一個歌聲無比動人的女孩。”申鶴走到圍欄邊,和之前的羅莎琳一樣看著遠處的海麵。
羅莎琳沉默了片刻,“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我還在蒙德,沒有經曆那些災厄……”
“災厄會改變一個人,但有些人即便經曆了災厄,心底裏還是會保有一份最初的純真。”申鶴說,“這是我師父曾跟我說過的話。我相信,在羅莎琳小姐的心底最深處,一直都有一份當初的純真。”
“為……為什麽這麽說?”羅莎琳有些支吾。
確實,自從重新見到餘偕之後,她放下了很多,也不再如之前那般傲慢,但是說到“純真”二字,羅莎琳覺得自己已經與這兩個字相差甚遠了。
她的內心曾一度被仇恨填滿,一度充滿著傲慢與偏見。
這樣的她,早就和純真沒有一點關係了。
“從你的眼中,我好像能看到一個喜歡唱歌的少女。”申鶴緩緩地說。
羅莎琳再次沉默,良久過後才緩緩開口:“申鶴小姐,你一直都是這樣的嗎?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就觸動人心。”
“我隻是如實說出了我的想法而已。”申鶴頓了頓,“不過,救人易,救己難,羅莎琳小姐如果想要救贖自己的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吧。”
“我會好好救自己的,不然,就對不起餘偕做的一切了。”羅莎琳忽然輕輕笑了笑。
風拂過宅邸,風中帶有一片粉紅的櫻花花瓣,申鶴和羅莎琳倚靠在圍欄上,兩人的長發飄蕩。
一旁的拐角處,餘偕靜靜看著這一幕,淡淡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