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幕僚們對於所有這些無謂的軍事理論一概置之不理,因為技術上的發展早已把它們打倒了。未來在戰術方麵的領袖人才將是戰鬥中的決定因素,因為未來戰鬥的主要著眼點,就是要在戰術上把敵人加以毀滅。這種領袖人才不僅在智慧方麵需要高度的天才,同時在個性方麵也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足以負得起他應負的責任。由於部隊摩托化之後使得未來在戰術上的可能性益增複雜,所以對於一個會戰的過程,最多隻能作一個大致的預測。因為如此,所以決定會戰勝負的因素是心靈的彈性、勇於負責的個性、謹慎和大膽的微妙混合,以及對於戰鬥部隊的控製力量。關於未來軍官團的訓練問題,我認為對於下列幾點應特別加以注意:(一)對於高級軍官的基本訓練,應特別重視技術和組織方麵各事項的一般了解。這種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受教的人能夠保持一顆獨立的心靈。所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教會軍官們對於有關基本原則的問題,如何保持著一種批評性的思想。對於以往某些偉大軍人的觀念固應加以尊敬,但絕不可流於迷信、甚至於連討論都不敢。隻要對於基本原理能有相當健全的了解,則任何具有合理冷靜頭腦的人,隻要他的思想不受到限製,那麽他自己一定可以把一切的細節做好。


    (二)在觀念建立以後,馬上要加以執行。這是精力和主動精神的問題,一個軍人所需要的是現實智慧和精力的結合體。一有企圖,馬上就要徹底地付諸實行。青年軍官從他開始接受訓練之日起,就應該明了:他所需要的精力應該和心智一樣多。偉大的勝利常常是軍官精力的總成績。


    (三)多數軍事理論家都忽略了部隊的心理問題。一般人都認為有平均標準的表現就可以滿意了。事實上,對於士兵對戰爭的態度實應有深刻的認識,此點極為重要。今天,要一個人離開他的家園,在最困難危險的條件下來到前線上盡忠職守,必須要有極高度的理想和精神,才能夠達成這種任務。所以指揮官對於這一點絕不可存有任何的幻想。軍官們一定要盡量設法使他們的部下保持這種理想的精神。


    若是能夠對心理問題作很精巧的處理——“以身作則”是一個主要的辦法——則部隊的表現常常可以好到難以想像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指揮官對於他的部下,必須設法建立一種“個人性”和“伴侶性”的接觸,但是對於他的權威卻又絲毫不能放鬆,每當攻擊開始之時,在士兵中絕不可以有這種想法:認為他們的死傷數是可以用感然率定律事前計算出來的。因為假使這樣一來,他們的熱心就都會冷卻了。士兵們的信心必須經常加以提高,否則會慢慢喪失殆盡。當士兵們進入戰場的時候,一定要使他們懷著一種輕鬆的心情,並且使其對於在上麵領導他作戰的指揮官,一點都不感到懷疑。


    在對蘇作戰中,德軍常常沒有注意到這種原則,往往毫無目的地把整師整軍的兵力任敵人去吞食。其結果使所有的官兵在進入戰鬥時,都懷著一顆沉重的心,一點都不想勇往直前。一個軍隊被迫和強敵作戰時,最要緊的是必須特別小心,不要讓任何單位陷於死地或絕境。隻有這樣才可以減輕恐怖和焦急的心理作用。對於所有的軍官而言,都應該特別重視部隊的心理問題,應該學會如何適當處理。


    (四)當兩軍相遇在戰場上的時候,雙方的指揮官依照他個人對於敵情的判斷,和他想如何擊敗敵人的意圖,都各自有他的特殊作戰計劃。而戰鬥就從這兩方麵之中發展出來。在歷史上隻有極少數的會戰是完全依照一方麵的計劃而發展的。其理由通常不是勝利者在量和質兩方麵都占了絕對的優勢,就是失敗者完全無能,完全沒有抵抗的能力。在開闊平坦的地區作現代化的機動戰爭,一場會戰將不再是幾日之內就可以解決的,雙方對於主動的爭奪,可能在一個地區中拉鋸達數星期之久。在這種環境之下,指揮官最主要的特長就是要了解他的對手,並且能夠料想到對手的心理反應。高級指揮官對於戰鬥中的心理問題,必須密切注意,他並且要學習利用這些有關心理問題的知識。


    (五)在訓練方麵,必須極力避免每一個軍種和每一個兵種走向過分專門化的趨勢。在德國,空軍和陸軍經常在“鬥法”之中。這種權力的鬥爭像在拆自己的台。一定要注意三軍間和各兵種間的團結,千萬不要讓他們發生分裂和對立的現象。


    非洲戰役的回顧除非在數量上有絕對的優勢,而忽略一切有關部隊勇氣的問題,否則一個會戰的勝利絕不是勝利者單方麵計劃的結果。決定勝負的不僅是勝利者的優點,失敗者的錯誤更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規律可以應用在非洲戰場上麵:因為英國人在前線犯了很多錯誤,才使我們有可能勝利,以下就是英國第八集 團軍失敗理由的簡述:德國所有的裝甲部隊在戰爭以前就已經有很好的理論基礎,這要感謝古德裏安將軍的努力。我們在裝甲部隊的訓練和組織方麵,都已經達到了可以實際運用的標準。而英國人卻是保守成性,他們的負責當局對於機械化戰爭的理論,幾乎是拒絕接受——雖然最初研究這種理論的人是他們。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英國人在戰事方麵的發展始終不會超過步兵戰車和輕型偵察戰車的階段。他們對於機械化戰爭的訓練也不注意。對於運動的速度、彈性以及指揮官與部隊之間的密切接觸,他們都完全不講究。不過隻有偵察單位卻是惟一的例外,他們的偵察單位要算是第一流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美爾戰時文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李德·哈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李德·哈特並收藏隆美爾戰時文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