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世圍繞著這首詩,蓋了踏歌岸閣,整修了池塘,真正種上了十裏桃花,還有懷仙閣等等景點,遊人絡繹不絕,發展成了一處風景區,也帶動了一方經濟,更讓無數鄉民可以不用外出,在家就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


    而實際上,遊客遊的就是跨越千年時空的那種感覺,跟景點其實關係不大。


    就像劉禹錫的那首《陋室銘》說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就是這個意思。


    而現在電影還沒上映,隻是被報導在這裏拍戲,就來了這麽多人,可想而知,一旦電影上映,這裏絕對會火。


    甚至就算電影票房不怎麽樣,這處景點還是會吸引不少人過來,畢竟劉天王和周星都在這裏待過,而如果電影票房大賣,那更不用說了,這裏絕對會更加知名。


    相應的,隨著客流加大,政府就有錢來繼續建設,而建設的越好,配套設施完善,景點多了,遊客來遊覽過後,口碑也會更好。


    而隨著知名度增加,也漸漸會吸引別的劇組過來拍戲,長此以往,效果自然不用多說,遊人絕對絡繹不絕,評級也會不斷提升。


    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當然,這也跟當地政府能夠認清現實,並且看出蘊含的機會並重視分不開,否則哪怕吸引了人過來,也留不住人,更遑論口碑。


    今天這場戲拍的是最後一幕,就是《大聖娶親》結尾,城牆上比武,以及孫悟空扛著金箍棒寂寥的離開。


    時間已經進入八月,也就是說,這部戲,上下兩部到現在已經拍了小半年,足足五個月了。


    主要是周星事無巨細,都要精益求精,雖然演員們也都苦不堪言,尤其是進入夏天後,這裏簡直就是個火焰山,畢竟白天都要在外麵,最重要的是還得穿戲服,就更不容易了。


    不過連周星和劉天王都一直堅持,其他演員和工作人員雖然鬱悶,那也隻能忍受。


    當然,這裏的待遇卻一直不錯,水果飲料始終供應,而且住的也是銀市最好的酒店,包括片酬也都比別的地方高出不少。


    不僅如此,周星還讓人按照戲份多寡來計算每個人在整部戲裏占的百分比,承諾將來電影上映後,如果沒有撲街,而是盈利的話,拿出20%的淨盈利,按照這個百分比來發放獎金。


    周星之所以這麽做,一方麵是提高士氣,讓他們能夠用心去拍,另一方麵,就是想讓每個人都有主人翁的精神,不隻是為自己打工,更是為他們工作,對於這部戲的質量肯定有提高。


    正因為如此,才耗費這麽長時間。


    當然,也跟片長有關係,畢竟當初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剪輯完成之後,發現時長遠超一部電影的正常時間,於是分開成兩部,前部叫做《月光寶盒》,後部叫做《大聖娶親》。


    在原版,第一部時長87分鍾,第二部時長92分鍾,兩部在1995年1月末和2月初,分隔半月先後上映。


    加起來三個小時的電影,在前世從拍攝到剪輯隻用了兩個月,而在周星這裏,卻用了五個月。


    當然,這也跟現在技術提高,為了更精緻的畫麵和特效,並且周星計劃做3d版本,搭建了不少場景,否則也用不了這麽長的時間。


    而這樣一來,投資就更高了。


    此時師徒四人離開的鏡頭已經拍完,就剩下牆頭的場景。


    畢竟在這裏周星一人分飾兩角,自然不可能按照電影放映順序,牆頭一個鏡頭地上一個鏡頭,而是先把地上的拍完,最後一起拍牆上的。


    都知道這是最後一場,所有的演員,工作人員,以及不少遊客都聚攏在周圍,仰著腦袋看牆上周星和朱拉的對手戲。


    雖然很多場景改變了,但服裝周星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包括裝扮,幾乎高度還原。


    朱拉和朱茵氣質相似,一襲粉紅紗裙穿在身上,秀髮披肩,粉麵桃腮,殷紅的嘴唇飽滿而圓潤,櫻唇微張,被周星抱在懷裏的她,突然聽到周星望向遠方,說出那句經典的「他好像一條狗啊」的詞時,根本不用去演,幾乎是自然而然的噗嗤笑了起來。


    一時間,如桃花綻放,笑靨如花格外燦爛,讓轉過腦袋的周星有剎那的呆滯,隨即情不自禁的吻了下去。


    與此同時,周圍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


    因為都需要後期配音,所以現場的動靜倒沒有關係,而且所有人歡喜鼓舞的是,終於拍完了!


    但興奮過後,每個人心頭突然有浮起一絲不舍,畢竟幾個月的朝夕相處,都習慣了這裏,雖然拍攝環境不好,但終究是一個美好的回憶。


    副導演方大同關掉監視器,同樣笑嗬嗬的站了起身,伸了個懶腰。


    雖然知道到了這裏已經結束了,但周星跟朱拉本就是一對兒,兩人親個不停,他也懶得再去多事兒,願意親多久就親多久吧,反正殺青了!


    第1085章 龍人院線的拒絕!


    電影殺青,慶功宴是免不了的,這天晚上在銀市的酒店裏大擺筵席,包括銀市的一些相關領導也到場表示祝賀。


    這個時候,也少不了一些聞風而動的媒體記者,把《大話西遊》殺青的消息報導了出去。


    《<大話西遊>今日正式殺青,明天開始進入後期製作》。


    隨著一家媒體率先報導,緊接著,層出不窮的新聞就陸續上線,刷新了每個人手機裏的新聞平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笑星走向巨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馬崑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馬崑崙並收藏從笑星走向巨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