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率剛組建一個來月的三十萬禦林軍正式南下,對漢國開始了反擊戰。做為漢國人地嚴華和無名,都一同成行。


    據情報,漢國在得知漢軍六十萬大軍戰敗,幾乎全軍覆沒漢恆帝劉煜陣亡後,舉國上下震驚無比,而在我月前公開發布的反擊復仇戰傳來,更讓漢國人惶惶不可終日。不過,國不可一日無君,在經過一係列的相互傾軋之後,最終比漢恆帝大了足足三十歲的庶出皇長兄被漢國眾臣選為新一代漢帝。不過,明眼人都可看出,值此非常時刻,這漢帝實際上就是個擺設,替罪羔羊。


    果然,在我三十萬大軍趕到函穀關之後,漢國就派來了使臣,表示漢國願向大楚稱臣,每年納貢,更甚至願意將他們的太子入質大楚。對此伎倆,我當然不屑一顧,當即我便蠻橫的提出,我們不接受稱臣,隻接受他們無條件投降。


    在打發了漢國使臣後,我便立馬兵出函穀關,兵鋒直指漢都。一路之上,漢軍臨時征來的一些民壯組成的軍隊,幾乎一觸即潰,毫無半點戰力可言。


    半月後,楚軍勢如破竹的兵臨漢國都城之下,就像歷史重演一般,當晚便有被柳七暗伏的墨門探子收買的將領向楚軍打開了城門,三十萬楚軍長驅直入,攻占漢國都城。半個時辰後,我親率五萬中軍圍了漢宮,剛登基不久的漢帝劉沖率眾臣請降。值此,與大楚同時立國已逾四百多年的蜀漢正式亡國。


    我在蜀地隻呆了十來天,期間,在眾多投靠過來的本地蜀漢官員以及地頭蛇的幫助下,我兵分多路,很快就殲滅了蜀漢境內的各大反叛勢力,此後,我便留下二十萬兵力由蔣禮傑、邢敖分別統帥十萬,再留下了嚴華,讓他從漢國的降臣中挑選了幾個人,組成了臨時的占領區辦公廳,負責處理蜀漢境內的各項政務。


    此次我所率的三十萬禦林軍,一路攻占下來,幾乎沒有多少損失,所以,在我留下二十萬兵力留守蜀漢後,自己這率著餘下的差不多十萬禁軍凱旋。


    當然在凱旋之前,我也不忘大肆將漢國國庫給搬了個十之八九,另外還在嚴華的協助下,將他從前所說的構王寶藏給啟了出來。共得金銀不下五千萬兩之多。所以,這一次的反擊戰,算得上是真正的劫掠之戰。


    剛一凱旋迴到京城,十裏集就快馬來報,我家中的那四個老婆都生了,而且讓我喜笑顏開不能自已的是,阿秀、菡兒、婉兒居然都生下了雙胞胎,前兩者居然都是帶把的,後者則是龍鳳胎,而稍有美中不足的是,三娘這次還是生了一個女嬰。除了這個天大的喜訊外,他們還帶來了由燕兒執筆,寫來的五個老婆的共同家信。信中的內容主要是以阿秀的語氣寫的,除了問候之外,便是綿綿的思念之情了。


    因為戰事,我這一次還是像上次一樣,註定沒能回家等著自己的孩子出世,心中大是激動的同時,也是倍感愧疚的。


    當天,我便寫了一封很長的家信,侶中的主要內容便是遵照當初我和老爺子,以及菡兒的約定,將他們所生的一子分別過繼給陳家和汪家。我之所以如此重申,便是讓他們少去疑慮之心。盡管我現在的地位與之前已經大不相同了,但我可不是一個忘本的人,再說誰叫天公作美,這次一連給我生了五個兒子呢,這兒子一多,過繼之事也就變得沒那麽讓人難以接受了。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卻君臨天下


    第167章天下大治(大結局)


    月後,我便將在十裏集的一家子都接到了京城來團聚,而我做為泰平帝的父親,太上皇理所當然的便住進了皇宮之中,隨之我的一家子也理所當然的跟著沾光全都住了進來。


    而我自從滅了蜀漢,幫全體大楚之人報了一箭之仇,出了心中一口惡氣後,其聲望更是達到了頂點的頂點,全天下的人幾乎都在歌功頌德。當然的,我也沒有讓天下人失望,在凱旋迴朝後,便正式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莘,首先為了給自己這個丞相減壓,或者說是偷懶,我按照自己在前世的歷史知識設立了一個政務處,專門負責處理全國各地發上來的各項政務瑣事,其成員主要為六部尚書打頭,輔之以從各部舉薦上來的幾十名筆桿子,專門負責文書摘錄歸檔之類的瑣事。平時,若不是重大之事的話,便有六部尚書共同協商解決,若有爭執或遇上重大之事的,再交由我這個丞相處理。


    接著,我便開天下之先河的正式實行了科舉製,分為文舉和武舉,便將兩者視為同等地位,文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不僅考儒學,也考法學與墨學,以及諸子百家的學問,武舉也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不僅考自身的拳腳兵器和騎射,也考戰策,此外,我還按照當初與柳七商定的,專門出資以朝廷的名義開辦了國子學院,主要招收全國各地推舉上來的士子,並請來現今各家學術的代表人物來講學。


    我這科舉製一頒布,天下士子無不歡欣雀躍,無疑對我這個丞相更加的擁護了。此舉一出,可說天下之才盡入我手中了。


    接著為了刺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我和朝中一眾要員商議後,便重改稅製,用遞增的方法逐級加收土地稅,盡可能地抑製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另外由朝廷出資購買那些大地主手中的田地,而後將這些土地集中起來,按人口分配給當地的每家農戶。並規定這些田地不得買賣轉讓。此外,我還以全國各地壟斷的皇家錢莊為基點,向農戶提供免息貸款,鼓勵生產。盡管包括六部尚書在內。對我這一政策是持保留意見或者說心裏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他們幾個本身就是大地主,他或者他的親戚,哪家不是良田百畝以上的,但在我地強勢之下,他們至少表麵上也不敢有絲毫的異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平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平泰並收藏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