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找讚佩來聊天外,順帶著也是談了一些對鮮卑的貿易問題。這些天鮮卑國內的拓跋部和慕容部你來我往連番大戰,對於兵器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因為項老八已經駕崩了,而且現在還和項老五鬧翻了。我當然不會再局限於之前項老八規定的配額製度,於是,早些時候我就和張培梁暗中達成了協議,讓了一成地幹股給他,就此,明目張膽的在離著平胡關不遠的黃金坳開啟了黑市。由我出錢出人出力在那圈了一塊地,起了兩排百來間十間的平房做為店鋪,然後便通過墨門的關係,向天下商人出租店鋪,店鋪的租金也不是很貴,每年也就一百兩銀子而已。從這幾天地招商情況來看。情勢還是很樂觀的,已經有十幾家的店鋪順利的出租了出去。


    就這樣看似悠閑的又過去了幾日。這一天,見到外麵陰沉沉的天氣,我懶得出去,便獨自躺在帥帳中半睡半醒地打迷糊。心中正琢磨著時不時該回十裏集等待家中四個老婆臨產的時候。柳七卻突跑進帥帳,將我一把從榻上拉了起來。


    “侯爺,出大事了?兩日前,漢國六十萬大軍攻破了雍州防線,現在漢軍已經在我大楚境內長驅直入,矛頭直指京城。”


    此時的柳七渾身濕透,頭髮淩亂。臉色陰沉的可怕。殊無一點以前的儒雅形象。


    我原本還有點地暈乎乎地腦袋一聽這個消息當即便嚇了一大跳,失聲道:“項蘭他們母子還在京城呢。她有沒有答應出京去十裏集了?”


    柳七呆了一呆。很有些失望的看了我一眼,嘆了一口氣道:“安平公主他們母子前日已經喬裝秘密出京了,你派去的無名他們也已經與她會合一處。想來有他們在身邊護衛,以及八王爺留給她的那幾百死士暗中跟隨,這一路想來沒有大礙。”


    一聽他這一說,我才算是徹底放了心,接著才有空仔細琢磨起柳七帶來的這個緊急軍情來。


    我不禁疑惑道:“雍州那邊不是說有天險可守嗎?怎麽突然就被攻破了?”


    柳七搖了搖頭,再度嘆氣道:“漢軍此次一共分兵三路,驟然而襲,怪隻怪雍州刺史用人不善,他任命的函穀關守將吳辰魯卻是漢國處心積慮設置在我大楚地一顆暗棋,在二十萬漢軍到達函穀關地當日夜晚,便悄悄的開了城門,致使函穀關我大楚十萬守軍不戰而潰,被其屠戮十之八九。而後漢軍便趁著這股銳氣一路殺進了雍州,三路大軍不久便會合一處,矛頭直指京城。尤其可恨地是,據說漢恆帝劉煜這次禦駕親征,誓言要在三月內滅亡我大楚。若是按照他們的行軍速度,最快五日內便能到達京城兵臨城下,屆時京城那邊能調集的最多不過三十萬軍隊與之對抗。我大楚立國數百年,現今被別國軍隊攻進腹地的還是首例,若是被別國大軍圍了京城,更是我大楚百年之恥。”


    從柳七痛心疾首的情況來看,他顯然是個強烈的民族主義分子,或者說愛國者。


    我遲疑道:“那現今我們該如何做?”


    “那還用說!?”柳七很是不客氣的瞪了我一眼,“值此國家危難之時,侯爺你這位大楚戰神自當挺身而去,立馬率軍馳援京城,拱衛京師,抗擊外虜。”


    ***!我就知道沒好事!聽了他這話果然如此,我心中不免腹誹不已。自己這大半年的時間,還真是勞碌命,一直東奔西走的,北疆這邊鮮卑剛安分下來,南疆那邊漢國又鬧騰起來了。***,我家中的四個老婆正大著肚子快生了呢。我這一馳援京城,不是又不能在家中等著我的孩子出世了嗎?


    我心裏這些話當然沒有說出口,看見柳七氣急敗壞的樣子,當下我也隻好勉為其難的命令親衛擊鼓升帳。


    不久之後,軍中主要將領齊聚帥帳,我原原本本的將漢軍近日內將兵圍京城的消息告知了他們。


    當下眾人一聽這個消息都是群情激奮,個個請戰。見此情景,我這個“事外之人”當然不能掃了包括柳七在內的眾人麵子,當下便發下命令,全軍拔營出發,火速馳援京城。


    因為原本這十萬禁軍中,至少有一半的將士家屬都還在京城,在得知了這一消息後,不用人催促,大家都火燒屁股般的忙碌起來,其效率就更不用說了,差不多一刻鍾的功夫,一眾將領就來回報,全軍整裝完畢了。剛剛穿好甲冑,手持盤龍槍,跨上烈焰,全副武裝的我隻來得及派人去通知一下張培梁後,便在一眾將士期待的目光中,大聲喊出了出發的命令。


    十萬大軍一路向南,一路馬鳴人喧,一路煙塵滾滾。


    在全軍將士齊了心的拚命趕路下,居然隻用了五天時間就到達了我現今的封地毛縣境內。


    我還沒有高尚到“過家門而不入”境界,尤其家裏還有四個快生的大肚婆,我更是高尚不起來。所以,我便知會了柳七和蔣禮傑一聲,讓他們繼續趕路,而我自己則帶著親衛隊去自家看一下家中待產的妻子後,便隨後趕上。


    沒等兩人有什麽表示,我便頭也不回催著胯下的烈焰瞬間遠遁了。


    仗著烈焰的腳程,再加上歸心似箭,我遠遠的甩開了親衛隊。幾十裏路,沒多少工夫便跑完了。


    十裏集還是老樣子,人來車往,一派繁榮景象。我一路騎乘烈焰這匹神駿,當然引得一路側目。有眼快的路人認出是現今我這位忠勇公後,便不時的發出一聲歡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平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平泰並收藏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