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回答道:“這次靖王爺一行化裝成商隊,一共帶了三百名的護衛,個個都是八王府暗中訓練多年的死士,忠誠方麵絕對可靠。而且八王爺此次進京之事絕對是隱秘的,為此八王爺事先還專門找了個替身在府中裝扮於他,現在八王府中除了蘇總管和郡主兩人知道實情外,其餘人等都還認為靖王爺就在府裏呢。此外,我也已經發出掌令調集了一批五十人的本門精銳暗中隨行保護。除非敵人出動上千的軍隊來攻,否則他們一行絕對是安全的。”


    聽他這一說,我才稍稍放了心。若是項老八這次出了意外,我想明媒正娶項蘭這位郡主的話,可就要另生枝節了。


    “嗯,事不宜遲,我看今日下午,我就率軍前往京城。就是不知到了京城後,我們該如何擁立八王爺?八王爺他自己有什麽計劃了嗎?”


    柳七自嘲一笑道:“靖王爺可是一個多疑之人,盡管我已經表示擁立他了,但他還是對我有所保留的。這次他秘密前往京城,便沒有對我說明具體詳情。不過,我卻是知道他八王府的一些情況的,他靠的無非就是他以前在京城暗中培植的勢力,其中就有禁衛軍的幾個校尉,他們手裏大概掌握著兩三萬的兵馬,另外就是兵部侍郎張延鬆了,他表麵上隻對皇上效忠,但實際上早幾年前就暗中投靠八王爺了。此外,京城中他還有好幾個秘密據點,可以聚集上萬人的私兵。這樣一算,他在京城的可用之兵就有六七萬之多了。因此,他到了京城後,有那幾個禁軍校尉的幫助很容易便可混入城中,而且在安全上也沒有問題。等他入了城後,隻要太子的嫡孫項成隆一死,他就成了整個大楚最有實力也最得人望的皇位繼承人了,或者隻要到時他能順利的入宮,再加上幾個相當份量的人比如大內總管牛祿的支持,假造一份傳位遺旨,他便能捷足先登登基為帝了。”


    聽起來八王爺的奪嫡計劃還真是非常簡單。但我也知道,想和做便不是一回事。等到時八王爺真進了京城,還不知會出什麽變故呢。


    “那先生認為八王爺最有可能會選擇哪一種方案?是殺了項成隆還是假造傳位遺旨?或者兩種方案一起實施?”


    柳七冷冷一笑道:“八王爺是個謹慎之人,我看他會兩種方案一起來,確保自己萬無一失。”


    我皺眉道:“項成隆可不是怎麽好殺的,現在他應該已被曹嚴命人重重保護起來了。到時萬一殺不成,反而事跡敗露,他可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柳七搖頭道:“侯爺這你可猜錯了,八王爺要殺項成隆的話易如反掌。項成隆此人是個色中餓鬼,他家中共有三十幾名小妾,其中最受他寵愛的兩名小妾,都是幾年前八王府暗中派去的兩名死士,要取他性命,不過是須臾之事。”


    聽得這個消息,我心中不由對項老八的陰險本性更加深刻了許多,從之前他暗中命人組建黑風組這個殺手組織就可見一斑了。居然幾年前就在項成隆這色鬼身邊埋下了這步暗棋,實在是老謀深算,狡詐無比。我心中不由暗嘆,不知自己以後成了這老陰人的孫女婿,是福還是禍?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卻君臨天下


    第127章 如朕親臨


    心中感嘆了一陣,我便又接著問道:“現在京城全麵戒嚴,更不用說皇宮了,八王爺要想進宮,想來應該不是很容易吧。難道說他在宮中也有暗伏的棋子不成?”


    “靖王在宮中雖也暗伏了幾顆棋子,但他們都還沒有能力使他能順利的進宮。我想在他的計劃中,肯定是定下了硬闖的計策。到時隻要他讓人殺了項成隆,再亮出八王爺的身份,光明正大的闖宮,要求麵見聖上。就至少有七層的把握能順利進宮。隻要他到了宮中,施展一些手段將牛祿這大內總管拉攏過來,更甚至兩人一起合謀假造傳位遺旨,再聯繫朝中一幹嫡係官員,就能名正言順的公布元昌帝死訊,自己登基為帝了。可惜,他算漏了一點,牛祿此人,一早之前就是五王府的人,現在此人應該正忙著如何將五王爺從宗人府中救出,更甚至擁立他為帝呢?”柳七大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不過,隻要侯爺你親自出馬的話,八王爺順利登基,就能水到渠成了。”


    “我?”見柳七這麽說,我多少有些納悶。我可是知道自己的斤兩,雖說能打,但要想讓八王爺名正言順的登基為帝,我還沒有這個實力。


    柳七看見我納悶的神情,不禁笑道:“侯爺,你可別忘了,你手中還有元昌帝生前欽賜的天子令牌呢。此塊令牌,上刻“如朕親臨”四個大字,直接代表著無上的皇威,以前元昌帝在世之時,你這塊令牌還不能完全發揮作用,而現在他駕崩了,在非常之時就有非常之用。現在你有了這塊令牌,足可調動京城的二十萬大軍,就是曹嚴這統領,見了你這塊天子令牌,也不能在明麵上抗拒你的命令。更不用說宮中那些太監了。隻要你到時攜這塊令牌,便能讓八王爺光明正大的進京,再光明正大的入宮。繼而再名正言順的擁立八王爺登基為帝。到時,我們可以讓八王爺過繼項成隆這個太子的嫡孫到八王府,立他為太子,這樣既可以堵天下悠悠之口,又能安撫太子府一派官員的人心。”


    “這塊天子令牌真有這麽大的作用?可調動京城二十萬地禁軍?”我滿臉震驚的順手從懷中掏出一直攜帶著的天子令牌,一臉地不相信。記得上次元昌帝將這塊令牌交給我的時候可是說過的,我最多隻能調動萬人以下的地方軍,北方四個州郡的五品以下官員可先斬後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平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平泰並收藏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