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貢品,而且還是元昌帝賞的,我還真是沒想到,難得這老貨這麽捨得,我當然不好拒絕。


    “那如此,我隻好代我家閨女謝過公公了。”接過了玉兔兒,我便又邀請道,“公公返京之時,路過十裏集,若有暇的話,可得到我家多住幾


    ,到時我必將攜全家掃榻以待。”


    —


    老閹貨嗬嗬一笑,搖手道:“等灑家在這邊在停留幾日,查看一下各處的工事之後,便要盡快回京向皇上交差了,十裏集想必也不能逗留。還是下次有機會再說吧。到時,侯爺可不要嫌棄灑家才是。”


    我當即也客套道:“這哪能呢?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是對公公你很是敬仰的,我忠勇侯府的大門隨時向公公敞開,隨時歡迎公公過來做客。”


    聽了我這客氣話,老閹人很是高興的大笑道:“有侯爺這句話就行了。”


    接下來,柳七和嚴華也跟著我告辭而出,我便正式邀請柳七去十裏集做客,柳七原本就有這個意思,很幹脆的就答應了下來。


    如此,我們三人便帶著我地親衛隊出了城,在大隊的臨時營地下達了全隊出發的命令。


    很快,大部隊集合完畢,按照隊形,探馬隊居前,我和親衛隊居中,騎兵隊四周護衛。


    因為是大隊行軍,而且我還坐的是馬車,這速度比起上次我騎著烈焰來,實在是慢了許多。兩天之後,盡管我們全速趕路,還沒出涼州地界,我終於有些忍受不住了。跟柳七交待了一聲,我便讓邢敖挑了五百騎兵,帶著自己親衛隊,全速向十裏集趕去了。


    這樣一連五日快騎之後,我們一行便很快就回到了十裏集。


    回到家,我第一時間當然是去看已經兩個多月沒見地寶貝女兒了。


    當親手將自己的寶貝女兒抱在懷裏,一連親了好幾口,再一細看,樣子已經變得跟我離開前的有些不一樣了,不過,讓人看著更加招人喜歡了,粉雕玉琢般,實在是人見人愛。


    等到我在家弄兒五日後,南歸地大隊才算是全部返回了。為了柳七的緣故,在得到消息後,我便親自出村去親迎。


    我與柳七騎著馬一路緩行,一邊不時的向他介紹一番各處的景致,等進到陳家村地段的時候,看著一處處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巍峨的村牆,寬敞的水泥路,一幢連著一幢的福利房,柳七頗有些目瞪口呆起來了,不禁讚嘆出聲道:“以前雖聽說過,十裏集尤其是陳家村的繁榮和安康,甚至被稱為人間仙境,但一直以為傳言有所誇大,但現在親見,才知世間真有這‘人間仙境’。”


    聽柳七如此稱讚,我心下多少有些得意,不過,我還是不得不謙虛了幾句。


    一路將柳七引進村內,在他的特意要求下,我帶著他去參觀了一番英烈祠。從進入英烈祠到最後出來,柳七都是一臉的沉重之色,當看到一座座供於靈台之上的數百靈位一起享用香火,柳七更是不由感慨道:“大楚建國之初,不知有多少能人誌士拋頭顱灑熱血,才打下了這花花江山,但現在數百年後,又有誰記得起這些人的名字和功績。”


    對他這話,我深表認同道:“我正是因為要告慰那些為大義而犧牲的無名英雄才會想出這英烈祠來。不然他們生前所做的犧牲也太不值了。”


    而後,他便要求步行,讓我帶他在村子裏四處瞧瞧。為此,我隻好又帶著他在村子裏四處參觀,沿途不斷的有村人向我問好,看到我與柳七同行,都是一臉好奇的打量著他。


    等終於將已經擴建了好幾倍的陳家村逛完,已經是一個多小時後的事情了,經此之後,柳七原本的沉重臉色,才總算是好了一些。


    當我終於將柳七帶到自家門前時,柳七看著這如普通百姓庭院的建築,不由有些錯愕道:“侯爺,你說這就是你的侯府?”


    我略微有些尷尬道:“這是我封侯前的宅子,新的侯府,前月已經竣工,就是村東頭英烈祠旁邊的那處大院子。我打算過幾日就搬過去。”


    柳七這才釋然的點了點頭。


    將柳七請進府後,在內堂坐定,交待了親衛一聲,早有準備的王大廚便開始為我們整治拿手菜了。


    因為是私宴,我便不打算將柳七介紹給村裏的那些村老認識,隻是讓嚴華這個柳七的老熟人作陪。而現在正是下午,老爺子還在忙著商團的事,我也就沒有專門叫他來相陪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卻君臨天下


    第90章 大煉鋼計劃


    於王大廚的廚藝,柳七當然也是讚不絕口,在我介紹京城金玉樓的掌勺之後,柳七居然也聽說他,很是好奇了一陣。因為據他說的,在酒樓林立的京城,以前不知有多少人想挖這個金玉樓的王大廚,其中不乏一些權貴人物,卻始終沒見成功,沒想到最後還是便宜了我這個忠勇侯,居然讓我請來在家裏做飯,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直到我解釋王大廚不日就將去竣工裝修完畢的六層建築安平酒樓當總廚,柳七這才有些釋懷了。


    給柳七的接風洗塵宴完畢後,我親自帶著他去上次張子泰曾入住過的精緻院子,做為他這次做客的落腳之處。之後,我便獨自與他在這處院子的客廳中,進行了秘密會談。


    會談的內容,當然是關於我忠勇侯府與他們墨門進一步合作的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平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平泰並收藏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