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媒婆敢情早就等著這處了。三人連客氣的話也沒有,都毫不猶豫地就接受了過去,每人臉上頓時笑開了花。


    在這之後,院外由老爺子帶領著進來了好幾個村老,阿秀這個晚輩,便沒有擺侯爵夫人的架子,馬上上前給幾位村老見禮,在她的帶動下,我這個她的丈夫,當然也不好光站著,也隻好跟著上前向他們拱手問候。


    這幾個村老,表麵上當然都不敢受我們夫妻地禮,受寵若驚的趕忙向我們還了禮,連稱不敢。一番謙讓後,老爺子這才說明了他們地來意,原來是要他們做為迎親隊的男方親友去迎親的。本來按照本地的納妾風俗,隻要媒婆過去迎親就行了,但老爺子和阿秀商量後,考慮到女方的麵子問題,還是讓每支迎親隊添加兩位男方親友,而這些村老就是人選。本來照我心裏的意思,隻要每支迎親隊一個村老就行了,但阿秀和老爺子竟然這麽決定了,我也不好反對,畢竟怎麽說我要將娶的三個女人,她們三人都不是普通的女子,最厲害的劉婉兒她有本郡太守這位伯父撐腰,而且前天,她這位伯父攜正房妻子很給我們兩人麵子的專門提前從郡府到了十裏集,下榻在我讓老爺子提前安排好的位於村東的一處新造宅子,由此看來,劉郡守是十分重視我們兩家這次聯姻的;而李燕,就更不用說了,她身為本地百年望族的李家直係小姐,而且還有位當郡丞的父親,背後所代表的本地勢力,不容忽視;而秦三娘,雖說三女中最沒有背景的就是她了,而且還是再嫁的寡婦,不過她的嫁妝可是整個容秀成衣鋪,更重要的是她居然優先於阿秀懷上了我的種,光這一點,目前三女中我最看重的當然就是她了。


    我將迎娶的三房妾室都有要照顧她們麵子的問題,於是,當場老爺子就隨意給每支迎親隊指派了兩位村老,而當然的阿秀又是變


    的拿出了六個大紅包,給這六位村老每人分了一包。頭子也是一句客氣話都沒說,都接受了下來。這讓我心裏一陣的不爽。不過,事後跟阿秀提起才知,因喜事發的紅包,若對方客氣或不接受的話,表示很有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晦氣,這是民間的一種禁忌,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


    安排好了這幾位迎親隊的主要人物之後,在老爺子和阿秀的主持下,一幫子人又詳細討論一番具體的迎親示意。沒過多久,被命報時的秋菊和冬雪兩人來報,吉時已到。這一幫子人,頓時個個如臨大敵,不約而同的站起,整衣,然後在老爺子的帶領下,魚貫向著廳外走去。


    在阿秀的提醒下,我們兩夫妻隨後跟了出來,到了院門前,看著三位媒婆和六位村老各就各位,分別率領著每隊至少五六十人的人馬向著各自的女方娘家浩浩蕩蕩走去,這之中除了鼓樂隊外,還有由我一名親衛統領的三個小隊的護衛。而這三個幸運兒,分別為陳大勇、陳俊和二牛,前兩位都是本村的陳氏子弟,按照輩分都算是與阿秀同輩,但年齡都小於她。看著三人穿著大紅禮服,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心裏就不由一陣好笑。也難怪他們三人這麽得意,當初我表示要在親衛隊中挑三人去迎親這個消息時,包括陳虎在內,個個都爭先恐後的想要一個名額。最後沒法下,我出了主意讓他們抓鬮,而且親自主持。結果,就是今天這樣了。


    送走了三支迎親隊伍,我本想回去裏麵等。但阿秀卻表示,我這位新郎官在大喜的日子一定要有誠意,讓她的三位姐妹感覺有麵子,而這方法就是要讓我站在自家院口等,一直等到迎親隊返回。


    而我這一等,就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好幾次我都想讓人搬張凳子來做,但見阿秀也一直光站著陪我傻等,也不好提出這個要求來。最後,還算是我憐惜,藉故她身為正房大姐,沒有在門口親自等候她們三位偏房妹子上門的道理,才打發她入內休息了。而她一走,我也順理成章的讓人拿來凳子,坐了下來。


    又差不多等了一個來鍾頭,首先聽見了村東響起了鼓樂聲,然後村子裏就像是約好了似的,爆竹聲到處霹靂啪啦的響了起來,這表示迎親隊接到新娘後,開始返程了。不過,在這之前我和老爺子以及阿秀早就商量過,村東劉婉兒那邊因為離此距離過近的緣故,要繞遠道迂迴一下,便不是直接就送到我這裏來,等到時間差不多了,三支迎親隊伍在村口會合後,才一起送到我這新郎家,不然若是誰先進了我這門,就表示比其他兩位大了,而我這同時迎娶的方式,就表示了我對她們三人一視同仁,不分大小,我如此做也算是煞費苦心。


    等到差不多午時的時候,村口方向這才嗩吶齊鳴,鑼鼓喧天的響了起來,然後村子裏的爆竹聲又到處炸響。我這次因為隻是納妾,更主要是經歷過幾次三番的刺殺之後,我不想給人在大喜之日觸了黴頭,所以我隻是在本村外的十裏集範圍內請了一些鄉紳村老而已,盡量低調,但是今日所表現出來的喜慶氣氛,比之陳東大婚那次也是不遑多讓。


    沿途村道兩邊站滿了瞧看的村民,他們的臉上個個洋溢發自真心的燦爛笑容。站在台階上遠遠的看著三支迎親隊伍緩緩走近,我盡管已經經歷過一次了,心髒卻還是不爭氣的加速了跳動。


    等到三支隊伍在院門口停下,三位媒婆上前來給我行禮後,我才從夢幻般的感覺中清醒了過來。走下台階,站在三輛喜車前等著三位新娘下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平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平泰並收藏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