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以後我這孩兒可要交給你了,你要保證娶她過門後,不讓她受半分委屈。”張大娘勸慰住秦三娘後,就異常嚴肅的對我說出了這番話。


    “大娘你盡管放心,蝶兒嫁給我後,我一定要讓她過得開開心心的。”我也異常嚴肅的給了她一個還算滿意的回答。


    第六卷 我在古代的候爺生活


    第80章 擴招


    出來,回到紙行後,護衛的擴招工作已經開始了,紙地上比之早上更是變得人山人海,也不知是從哪裏冒出來的。這次的麵試地點是紙行的大堂,從後院進去後,老爺子已經開始了招錄工作,見我來到後,他也沒多說什麽,隻是讓我坐下,跟上次一樣和他一起擔當主考官。


    因為這次招募是分成兩個批次來選人的,所以,要求舉石墩的傳統考試項目,也就分成了兩個標準,這些過來應徵的可以根據自身的實力來選擇單手舉或雙手舉,當然還有的就是文化測試了,隻要你讀書識字,那你的力量測試就可適當放寬,隻要雙手舉起石墩,就算是入選第一批次了。


    想來是貼出的告示早已寫明了這兩個批次護衛的不同薪資待遇,所以進來麵試的人少有先挑小號的石墩來舉的,


    不過,結果還是像上次那樣,能單手舉起石墩的少之又少,而雙手能舉百多斤重量有是有,但也不是很多。我們兩人一起在場麵試了五六個小時,直到天色將暗,算算了名單上記錄的人數也才不到八十人,之所以才招收這麽點人,一個原因是能順利通過力量測試的人不太多,而另一原因,卻是因為應徵之人出身地域戶籍的關係。


    招收護衛人員,我是很關心這些應徵者的戶籍的,本鎮或本縣人一般都優先錄取,而且在錄取後,我也盡可能的讓探馬隊輪批去這些錄取之人戶籍所在地了解情況,確認是否真有其人以及他在當地的風評如何。若是他們上報地情況不符。或風評很差,我們當然會毫不猶豫地讓他們滾蛋。不過,護衛隊成立至今。政審不合格而被開除的人少之又少,不會超過十人。若是這些應聘之人來自外縣甚至外州,離十裏集太遠,這政審起來難度當然就加大了,所以在原則上,除非這人是特別優秀的。我們一般都不會招收外州郡地人。此外,這個時代的鄉土觀念可是根深蒂固的很,特別是在一個團隊裏,相比較外鄉人,同鄉人彼此間更能團結一致。一個是為了隊伍的純潔性,也是為了麻煩,另一個為了通過這種鄉土情將護衛隊凝成一股繩,增強隊伍的凝聚力。


    若按照一天七十幾人的招收速度。要想找齊一千來名地合格人選,至少得十幾天時間。看來,明天一早我就得坐鎮旁邊的旅店,先一人親自主持擴招工作。盡快將人數給湊齊,然後再正式的篩選、訓練什麽的。不過等人招齊之後的瑣事,我完全可以交給老豹和陳五去執行,畢竟我現在是侯爺之尊,事事親為可是有損我現在的身份的。等到擴招告一段落之後,我就該忙活自己的婚事了,為了秦三娘肚子裏地孩子,這婚事可不能拖延太久。既然昨晚同意老爺子將婚事推遲到下月,那就下月初一好了,遲個一兩天應該沒多大關係,我心裏下了決定。在那天之前,我打算盡快的將護衛擴招一事搞定。


    之後又是一連幾天的擴招,每天一大早我就來到旅店,親自主持麵試工作。午後,老爺子忙完了紙行那邊的事,也過來幫忙。不過,即便如此,每天招錄地合格人選也才一百出頭而已,最後,我為了加快擴招速度,又分別讓陳虎和陳大山擔當了麵試官。這樣一來,通過一連七天的努力,總算是勉強湊夠了人數,之所以說是勉強,當然是指內隊人選而言地,經過七天的選拔,雖順利錄取了將近九十人之數,但相對外隊招收的一千零六十之數,實在是少上了太多。加上這九十人,現在內隊的總人數也才七百多點,離著我預期千人的目標還有將近三百人的缺額。看來這內隊人員的招收工作也隻能慢慢來了。


    這七天時間,沒有什麽大事發生,但小事卻也不少。趁著每日晚上的空閑時間,我挨個慰問了這次不幸遇難的員工家屬,當先的一個就是我和阿秀的媒婆黃大娘,這老來喪子的傷痛,讓這位以前還算健康的婦人一下子病倒了,我專門帶著慰問品跟著她追憶了劉大壯生前的事跡,更是和他同仇敵愾的表示,一定要將兇手繩之以法。如此幾次,我親自上門勸慰之後,再加上我朱大夫開的藥方調理,她的氣色總算是好了起來。


    在擴招工作開始的一天後,


    去贖人的大塊頭秦大同終於帶隊順利完成任務返回,義的妻女給找回來了,他之所以比我預期中的晚了一些時候回來,卻是當初那個那個疑似青州鹽商的買家居然壓根兒就沒有回青州去,而是臨時起意去了安平郡府訪親,所以秦大同這一路快馬一直追到青州都找不到這鹽商的人影,不過他們一行倒也憑藉秦大同所畫的畫像,打聽到了這個鹽商在青州的家址,在秦大同的建議下,先派了個人回去給我報信,剩下的人則等在青州來了個守株待兔,這一連等了幾天才總算把這鹽商給等回來。秦大同等人當即與這位鹽商將事情說明,因為是高價回購,加上這對母女實在是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當初這鹽商買下這母女倆完全是因為她們價錢便宜,所以,最後經過雙方討價還價總算用三十二兩銀子順利將她們贖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平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平泰並收藏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