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篇大論的說完,就聽見這個死老太監突然神經質的桀桀怪笑起來。


    “好你一個謝安平呀!果然名不虛傳,口齒伶俐,巧思善辯。灑家在宮中活了這幾十年了,從來沒見過像你謝安平如此膽大妄為之輩。自己假冒了欽差不說,居然還當沒事人似的侃侃而談,睜眼說瞎話。桀桀!灑家真是不佩服你都不行呀!”


    聽到老變態這話,饒是我早有心理準備,後脊梁骨也不由一陣陣的發涼。雖然知道,此次我轟轟烈烈的上京之行,瞞不了朝廷中的那些耳目,但也沒想到他們竟然這麽快就知道了。可是他們為什麽不一早治我的罪,派兵來抓我,而讓我一路風風光光扛著欽差的大帽順利抵京呢?難道他們或者說是老皇帝想讓我自投羅網不成?那這個老皇帝也無疑是個老變態。


    第五卷 天幣傳說


    第十四章 覲見(下)


    劉總管,小民說的可是句句屬實呀!”我馬上喊起冤縱有天大膽子也不敢如此大不韙的假冒欽差,這都是那些不知內情之人以訛傳訛所致,小民對此是萬般無奈,寢食難安的!所以,小民就想著此次覲見,能向萬歲爺解說一二,以洗刷小民身上的不白之冤。”


    我臉上裝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但身體卻站的筆直,完全沒有下跪求饒的意思。我心裏早已準備好了萬一的打算,眼前這老太監隻要膽敢下令拘捕於我,我就馬上秒殺了他,還有那兩個年輕太監和門外的小太監;然後在別人未發現這裏情況之前,把四人的屍體藏匿好;最後自己則第一時間按原路返回,帶著阿秀逃出京城,往大漢國跑路。這是最最的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當然不能輕易實行。


    “哼哼!你還真是伶牙俐齒!你既然說自己沒有假冒欽差,那為何每到一處就接受地方士紳官員宴請,收受眾人賄賂呢?嗯?”老變態似乎真的有些上了火了,目光陰冷的盯著我。


    我勉強壓下自己上前一拳打爆他筍尖頭的衝動,收起了故示膽怯的表情,挺正身體,居高臨下,有恃無恐的斜睨著他,冷道:“劉總管,我可是奉旨入宮覲見聖上的,你故意扣留我的聖旨,不讓我覲見是何道理?難道咱們的萬歲爺要見我一麵,還要得到你的允許不成?”


    這老太監一見麵就對我陰陽怪調的,我跟他好言好語的說話,這老變態卻以為我好欺負。蹬鼻子上臉起來。他還真當老子怕了他這個老閹人了?既然不能讓他對自己有所改觀,那自己也完全沒有必要再給自己找罪受,委屈了自己。


    “哈哈哈!”老太監不怒反笑。砰地一聲拍案而起,蠶豆眼睜大了少許,定定地看著我。


    正在我以為他要發飆時,這老閹人卻一字一頓的說道:“小喜,你帶他去覲見萬歲爺!”


    “是,總管大人。”老閹人左側身後的一名年輕太監連忙恭聲答應。並從老閹人手中小心翼翼地接過一枚令牌。


    我有點費解的看著他,卻見他已經把目光移到了那道聖旨上,並且一手抓過,就要收起。


    這聖旨的好使之處,我早已是見過的,就這麽的被繳了過去,我心裏還真是有點捨不得。


    “等等!”我不由上前一步,阻止道:“劉總管。這聖旨你要收起來嗎?”


    這老閹人像是完全不屑再與我交談,回頭輕輕示意了那個名叫小喜的年輕太監。


    “謝公子,你既然已經憑藉聖旨入了宮,當然要交還聖旨。喏!”小喜指了指一邊靠牆地櫥櫃。“那裏都是最近幾年來復旨交還的聖旨。除非是萬歲爺下旨賞賜封敕之類的聖旨可以準許領旨之人保存外,餘者都得上繳此處封存。”


    我聽了這個年輕太監還算詳盡的解釋。心下不由一陣失望。


    “謝公子,請隨小的來吧。”太監小喜既不熱情也不冷淡的伸手相請。


    我有些留戀的最後看了一眼老閹人手中的聖旨,跟著這位年輕太監走出了這個像是秘書處地古代辦公室。


    出了宮房,我忍不住好奇心,向這個年輕太監詢問了老閹人劉總管到底是個何許人物?這年輕太監對此倒也沒有隱瞞,如實的告訴我這位劉總管是內府負責宮中承宣傳達之職的宦官首領,這差事雖然乍一聽起來簡單明了,沒什麽特別之處。但我好歹在後世讀了些閑書,在我的感覺中這老太監可能就是類似後世國務院辦公廳主任地官職,這權利可是大的可以。心下不由為剛剛自己惹上這麽位實權人物有些後悔起來。但現下再後悔也沒用,隻希望自己以後還有機會去討好他。


    跟著這位太監沿著一長排宮房直走了十幾分鍾,到地盡頭,又沿著一道大理石雕鑿的禦道,直走了二十來分鍾,才在一處眾宮廷侍衛把守的紅漆大門前停了下來。


    年輕太監小喜連忙急步上前,向侍衛頭領出示了那枚令牌,稟明了來意,再讓他檢查搜身之後,其餘侍衛才在他的示意下,打開了那道紅漆大門。


    正當我以為過了這道門檻就可以見到皇帝老兒的麵時,走進去才發現,裏麵又是一個大廣場,雖然沒有外麵那個那麽誇張,但也不小。


    我倆一路沿著禦道直走,而禦道兩旁則各自站著一長排手持長戟的健壯侍衛,直排向禦道的盡頭。


    我跟著又走了差不多十幾分鍾才走到了這條禦道的盡頭,照例是一個緊閉的紅漆大門把守,旁邊整齊站著不下百人的侍衛隊。不同於上次,這次的紅漆大門旁,還有兩名太監,一老一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平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平泰並收藏我在古代的發家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