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我也考慮到在場有不少人還沒進我的利益圈,就表示隨著將來安平商團生意的擴大,還將陸續招收更多的人手,未來的計劃就是將全村所有剩餘勞動力都招收進來,讓全村人都快速的富裕興家,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並且表示以後隻要是陳家村的老人,過世後一律有安平商團出殮葬費。這話一落,立時又引來一陣的歡呼雀躍,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也難怪,現在進了我的商團,就等於有了鐵飯碗,給我家打工,可比他們上山打獵,土裏刨食強太多,還沒能如願的人當然早就盼著這消息了,更重要的是最後一條,立時就抓住了整個陳家村全村人的心。
在這時代,至少在這十裏集本地,有著歷史悠久的厚葬習俗,哪家老人過世了,他家子女可說都會盡全力甚至傾家蕩產的去操辦喪事,不然就會被人認為他們不孝道,在背後被人戳脊梁骨,抬不起頭來做人。這時代孝道為百善之首,一個人若是不孝的話,他其他方麵就是再怎麽高尚也是被人看不起的,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有時甚至還會激起民憤,被眾人活活打死。這樣的事,聽我家阿秀說過,幾年前村裏一位單身漢因為是個酒鬼,把眾人湊給他殮葬老父的費用買了酒喝,結果就被村人抓起,在祠堂裏活活杖斃了。
現在,由我為大傢夥出錢殮葬老人,可說是即全了我的孝義仁善之名,把全村人都劃拉進了我的利益集團裏,又解決了他們彼此心頭的一個後顧之憂,對我心悅誠服。
至於,這筆殮葬費用給我帶來的經濟損失,倒還是在我的承受範圍內。據老爺子所說,村子裏超過五十歲還活著的不到三十人,而這些人總不能都一齊死掉吧,這樣算下來,每年最多也就死三四個,每個五兩左右的中等殮葬費,實在是比較便宜。
等到打穀場的會議結束,我這個謝老爺的稱呼也在眾人抬舉聲中變成了謝大善人,對於後者這個新稱謂我很是樂意接受的,大善人被人叫起來怎麽的都比老爺舒服,有氣派,有檔次。
不過,在我和阿秀以及老爺子回到家後,阿秀頭一個就給我潑了一盆冷水:“夫君,我們現在家裏就隻剩下二十幾兩銀子了。”
我不由一驚,急問道:“今天中午,你不是還說有五十幾兩銀子嗎?”
“唉!今天下午村北的老孫頭突然去了,他是四十多年前跟著他父親搬來住的,小時候我還和他一起玩過泥巴呢。”老爺子略帶感傷的間接說出了個緣由。
“就死了這個老孫頭,也不必花個三十兩的殮葬費呀?”我納悶道。
阿秀苦著臉,解釋道:“孫爺爺因為跟我們家爺爺有舊,他家的兒子孫伯伯還是奴家已過世父親的幹哥,所以奴家是按十兩銀子算的。不過,剛剛散場的時候,又有兩家報了喪……”
我腦袋不由一發暈,***!還真***邪了,怎麽早不死晚不死的都趕在今天死了?
“那兩家不會也要給十兩吧?”我有點鬱悶的看向阿秀。
阿秀也有點鬱悶的點點頭,“那兩家一家是跟爺爺同輩,歲數比爺爺還大了十來歲,平時在村裏就很有威望的,爺爺之所以能當上族長和村長,他當初出了不少力,這份人情,我們是要還的;另外一家,則是比爺爺矮一輩,不過是村裏最長壽的人,今日過世時,正好八十六歲高齡了,這麽長壽的人當然要風光大葬,所以也要按最高規格來辦理。”
還真是世事難料,若是明天再死這樣兩個“身份”的人,我可就要傾家蕩產了。
我臉色一白,不行,明天開始就要提前進行我的售紙計劃,總不能坐吃山空吧!
第四卷 古代創業路
第五三章 雪紙
安平紙行開張跟輝煌兵器鋪差不多,都沒鬧太大的動勁,更沒有派人到大街上亂發傳單。這一個原因是書寫紙和兵器現在都屬於奢侈品,一般的平民百姓沒有多大的閑錢花在這上麵,你就是宣傳的再好,那些文盲百姓也不會來買;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白紙完全沒有宣傳的必要,隻要一推出來,這火爆的銷售情景是可以想像的。我現在唯一的擔心就是沒有多少存貨來滿足即將到來的購銷熱潮,這宣傳根本上是多此一舉。
紙行坐落於離著敬國神廁不遠的官道旁,用地當然還是當初李老財送給我的結婚“賀禮”,是我讓老李叔親自監工抽調村裏的二十來名壯丁,日夜趕工完成的,麵積有後世的半畝左右,前麵為店麵,後麵則主要做為倉庫來使用,當然現在這倉庫是全空的。由於考慮到了以後的生意興隆,我特意把店麵離著官道後挪了二十米遠,以免將來阻塞交通,這一想法雖然有些誇張但無疑是未雨綢繆。
這新式的白色書寫紙,在發明人陳西主動而堅決的放棄命名權後,由我命名為雪紙,喻明一個“白”字,實在是貼切不過,得到了眾人的交口稱讚附和,全票通過。
可惜目前店裏的雪紙存量隻有五百多卷,把它們全部切割成頁麵大小零售也隻有五千多張的樣子。不過,由於阿秀的建議,這雪紙質地麵韌、光潔如玉、墨韻萬變,吸水性和沁水性都遠遠超過現在的所有紙張,可說是目前最好的繪畫書寫用紙,大張的也許更好賣,所以,目前隻切割了一百多卷,得零售紙九百多張。
在這時代,至少在這十裏集本地,有著歷史悠久的厚葬習俗,哪家老人過世了,他家子女可說都會盡全力甚至傾家蕩產的去操辦喪事,不然就會被人認為他們不孝道,在背後被人戳脊梁骨,抬不起頭來做人。這時代孝道為百善之首,一個人若是不孝的話,他其他方麵就是再怎麽高尚也是被人看不起的,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有時甚至還會激起民憤,被眾人活活打死。這樣的事,聽我家阿秀說過,幾年前村裏一位單身漢因為是個酒鬼,把眾人湊給他殮葬老父的費用買了酒喝,結果就被村人抓起,在祠堂裏活活杖斃了。
現在,由我為大傢夥出錢殮葬老人,可說是即全了我的孝義仁善之名,把全村人都劃拉進了我的利益集團裏,又解決了他們彼此心頭的一個後顧之憂,對我心悅誠服。
至於,這筆殮葬費用給我帶來的經濟損失,倒還是在我的承受範圍內。據老爺子所說,村子裏超過五十歲還活著的不到三十人,而這些人總不能都一齊死掉吧,這樣算下來,每年最多也就死三四個,每個五兩左右的中等殮葬費,實在是比較便宜。
等到打穀場的會議結束,我這個謝老爺的稱呼也在眾人抬舉聲中變成了謝大善人,對於後者這個新稱謂我很是樂意接受的,大善人被人叫起來怎麽的都比老爺舒服,有氣派,有檔次。
不過,在我和阿秀以及老爺子回到家後,阿秀頭一個就給我潑了一盆冷水:“夫君,我們現在家裏就隻剩下二十幾兩銀子了。”
我不由一驚,急問道:“今天中午,你不是還說有五十幾兩銀子嗎?”
“唉!今天下午村北的老孫頭突然去了,他是四十多年前跟著他父親搬來住的,小時候我還和他一起玩過泥巴呢。”老爺子略帶感傷的間接說出了個緣由。
“就死了這個老孫頭,也不必花個三十兩的殮葬費呀?”我納悶道。
阿秀苦著臉,解釋道:“孫爺爺因為跟我們家爺爺有舊,他家的兒子孫伯伯還是奴家已過世父親的幹哥,所以奴家是按十兩銀子算的。不過,剛剛散場的時候,又有兩家報了喪……”
我腦袋不由一發暈,***!還真***邪了,怎麽早不死晚不死的都趕在今天死了?
“那兩家不會也要給十兩吧?”我有點鬱悶的看向阿秀。
阿秀也有點鬱悶的點點頭,“那兩家一家是跟爺爺同輩,歲數比爺爺還大了十來歲,平時在村裏就很有威望的,爺爺之所以能當上族長和村長,他當初出了不少力,這份人情,我們是要還的;另外一家,則是比爺爺矮一輩,不過是村裏最長壽的人,今日過世時,正好八十六歲高齡了,這麽長壽的人當然要風光大葬,所以也要按最高規格來辦理。”
還真是世事難料,若是明天再死這樣兩個“身份”的人,我可就要傾家蕩產了。
我臉色一白,不行,明天開始就要提前進行我的售紙計劃,總不能坐吃山空吧!
第四卷 古代創業路
第五三章 雪紙
安平紙行開張跟輝煌兵器鋪差不多,都沒鬧太大的動勁,更沒有派人到大街上亂發傳單。這一個原因是書寫紙和兵器現在都屬於奢侈品,一般的平民百姓沒有多大的閑錢花在這上麵,你就是宣傳的再好,那些文盲百姓也不會來買;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白紙完全沒有宣傳的必要,隻要一推出來,這火爆的銷售情景是可以想像的。我現在唯一的擔心就是沒有多少存貨來滿足即將到來的購銷熱潮,這宣傳根本上是多此一舉。
紙行坐落於離著敬國神廁不遠的官道旁,用地當然還是當初李老財送給我的結婚“賀禮”,是我讓老李叔親自監工抽調村裏的二十來名壯丁,日夜趕工完成的,麵積有後世的半畝左右,前麵為店麵,後麵則主要做為倉庫來使用,當然現在這倉庫是全空的。由於考慮到了以後的生意興隆,我特意把店麵離著官道後挪了二十米遠,以免將來阻塞交通,這一想法雖然有些誇張但無疑是未雨綢繆。
這新式的白色書寫紙,在發明人陳西主動而堅決的放棄命名權後,由我命名為雪紙,喻明一個“白”字,實在是貼切不過,得到了眾人的交口稱讚附和,全票通過。
可惜目前店裏的雪紙存量隻有五百多卷,把它們全部切割成頁麵大小零售也隻有五千多張的樣子。不過,由於阿秀的建議,這雪紙質地麵韌、光潔如玉、墨韻萬變,吸水性和沁水性都遠遠超過現在的所有紙張,可說是目前最好的繪畫書寫用紙,大張的也許更好賣,所以,目前隻切割了一百多卷,得零售紙九百多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