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所有對未來的美好期許都在顯德六年(959)九月戛然而止。


    因為一年前(顯德五年八月初二)下毒毒死三叔的李弘冀時隔一年也死了。


    剛剛因為顯德六年六月的柴榮之死而高興了不到半年的李璟很傷心,已經43歲的他當然沒法再趕著生出一個太子出來,而且最近幾年擔驚受怕的生活也讓他沒法再生了,眼見得剩下幾個兒子中李煜最為年長,跟自己性情也最相似,於是決定立李煜為太子。


    不過李璟的這個決定還是遭到了反對,大臣鍾謨就勸諫李璟說“從嘉德輕誌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 。李璟的回答是:將鍾謨貶官並加以流放,隨後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令其住在東宮,就近學習處理政事。


    一年半後李璟為避大宋鋒芒,決定遷都南昌,立李煜為太子監國,令其留守金陵。想到偌大的南京隨後將由自己管理,年輕的李從嘉望著父皇登船遠去的背影,悵然若失。不久之後,李璟竟死在了那裏。顯德初年意氣風發的李璟大概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在短短數年間就被打得灰頭灰臉,割地求和,甚至被迫遷都,然後一命歸天。


    三個月之後,李煜在金陵城以痛哭迎回了父親靈柩,同時也哀怨地即位當上了南唐末代皇帝。


    這一天,在太陽落入紫金山的樹影背後時,李煜緩緩走入皇宮大殿的步伐卻帶著惆悵——不遠的南京城外就是浩蕩的長江,江的對岸駐紮著北宋強大的禁軍,而就是這支隊伍,不久前才幾乎不費力就消滅了彪悍的叛將李重進。李煜一念至此,不由頭皮發麻。


    趙匡胤這隻汴京城裏的蝴蝶已經扇動了翅膀,其巨大的衝擊波即將隨著北宋大軍的步伐擴散到這個混亂世界的各個角落。


    就在李煜登基的第一天,就給自己惹了一個不小的麻煩。


    因為按照慣例,天子即位時是有一個大赦天下的儀式的,基本過程是在宮門前豎一根七丈高的長杆,杆上立一個四尺高的木頭雕刻的雞,口裏銜一根七尺長的絳紅色的條形旗幟,下以彩盤相托,用絳紅色的繩子把它綑紮固定,然後宣讀赦令,這個儀式就稱為“金雞消息”——因為雖然杆子上放的是木雞,但雞頭卻是用黃金鍍過的。


    李煜用金雞消息的消息很快傳到趙匡胤耳裏,雖然這個大老粗到了三年後提拔趙普為相時還不知道任命敕書上要有現任宰相簽字這一基本的禮節,可也知道金雞消息是專為天子所用的,於是怒氣沖沖地責問被召見的南唐進奏使陸昭符。陸昭符一看要糟,急中生智趕緊撒謊道:“咱們那隻不過是國主即位在境內做做樣子罷了,我們那裏把這叫做‘怪鳥’,所以這不是什麽‘金雞消息’,隻能算‘怪鳥消息’而已。”


    聽完解釋的趙匡胤哈哈一笑就算了事,可遠在南京的李煜卻因為趙匡胤的一怒一笑而渾身一顫,趕緊派人送來一份《即位上宋太祖表》,短短464字(含標點)的文章中,李煜除了描述自己“本於諸子,實愧非才。自出膠庠,心疏利祿。被父兄之蔭育,樂日月以優遊”的並非出自自願的即位,也表達了自己“惟堅臣節,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輒萌異誌,豈獨不遵於祖禰,實當受譴於神明”的全心全意地做宋朝的下屬的決心。


    很可惜這位絕世才子即位後第一篇文采盎然的文章要以這樣一種方式麵世——而最不幸的是,這種並非出自自己真情的文章,卻不是李煜所寫的最後一篇。


    除了上表,李煜派往京城的使者還帶上了豐厚的貢品,計“金器二千兩,銀器二萬兩,紗羅繒彩三萬匹” 。按照當時的購買力,一兩黃金約等於十兩白銀,一匹絹約等於一兩白銀,按照一兩銀子折合人民幣600元計算,這份大禮相當於人民幣4200萬元。就在一年之前,李璟派使者前往開封祝賀趙匡胤登基加上慶祝長春節,所帶的紅包不過銀一萬兩、絹兩萬匹,折合人民幣1800萬元。


    對比一下昔日劉崇給自己宰相開出來的工資不過年薪1200貫720000元,李煜一個紅包可以解決北漢58個宰相的年薪。


    從即位第一天就收到趙匡胤的下馬威開始,15年裏李煜一直採用這樣一種花錢買平安的逃避政策,不但將對北宋的年貢當成常態,而且一旦宋朝有大事發生,譬如紅白喜事、軍隊打了勝仗,甚至老母雞下了雙黃蛋,李煜都會派人送上豐厚的貢品,宋代的史官並沒有偷懶,隨後多年李煜上貢的記錄都被寫在《宋史?南唐李氏世家》裏:


    建隆二年,貢金器二千兩,銀器二萬兩,紗羅繒彩三萬匹。


    昭憲太後葬,煜遣戶部侍郎韓熙載、太府卿田霖來貢。


    煜每聞朝廷出師克捷及嘉慶之事,必遣使犒師修貢。其大慶,即更以買宴為名,別奉珍玩為獻。


    幹德三年,獻銀二萬兩,金銀龍鳳茶酒器數百事。


    開寶四年,遣弟從謙奉珍寶器用金帛為貢,且買宴,其數皆數倍於前。是冬,以將郊祀,又遣弟從善來貢。


    開寶五年,長春節,別貢錢三十萬,遂以為常。是歲,煜又貢米麥二十萬石。


    開寶七年秋,煜初聞大兵將舉,甚惶懼……貢絹二十萬匹,茶二十萬斤及金銀器用、乘輿服物等。


    天真的李煜以為用金錢就可以買來自己的平安幸福,所以就算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從國家財政中撥出一筆專門的款子來負擔對北宋的進貢;而當年隨著江北土地的割讓,南唐所有的產鹽地都被柴榮搶走,從此每年不但要拿出錢來孝敬趙匡胤,還要斥巨資進口食鹽,甚至江南老百姓連吃的臘肉都不是鹹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玩家趙匡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徒步中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徒步中國並收藏權力玩家趙匡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