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侵占道州的故事就發生在潘崇徹被罷官六個月後,時為開寶元年九月。
這時還忙著對付劉繼恩、劉繼元的趙匡胤抽不出身響應道州刺史出兵征伐南漢的請求,於是讓李煜幫忙寫一封勸降信,讓劉把以前他老爹劉晟所搶來的湖南的土地還回來。可憐李煜才華冠江南,又身為一國之主,如今卻要幹這些秘書的活,心中鬱悶,卻毫無辦法,隻好吩咐手下大臣磨好墨汁。
李煜長嘆一聲,拿起毛筆開始寫這份勸降信,筆尖在宣紙上磨出幾顆火星。
可是信送出之後毫無反應。
這倒是在趙匡胤的算度之中,畢竟還沒見過大北勝的劉,仍然沉浸在自己小南強的美好世界裏。
時間很快到了開寶三年(970)下半年,北伐太原失利在太祖心裏落下的陰影已經散開,此前他已經任命王明為荊湖轉運使,做好了攻打南漢的準備;八月,再讓李煜寫信勸降。
李煜撇撇嘴:又來了。
在心裏狠狠將趙匡胤罵了一頓之後,李煜把工作交給了知製誥潘佑。潘佑是南唐著名的筆桿子,寫出來的文章感動天,感動地,可是卻沒能感動劉。劉看到信的時候,直接把南唐派去的使者抓了起來,並寫了一封言辭毫不客氣的回信,李煜很快將其轉交趙匡胤。
眼見和談無望,開寶三年九月初一,趙匡胤命潭州防禦使潘美為賀州道行營兵馬都部署,郎州團練使尹崇珂為副都部署,道州刺使王繼勛為行營馬軍都監,率潭(治今湖南長沙)、郎(治武陵,今湖南常德)等10州兵南下,避開五嶺險道,直入南漢中部。南漢能打仗的老將被殺被貶已經差不多了,樓船戰艦兵器鎧甲又全部都腐爛不堪,所以潘美沒費多大力氣,僅僅用了29天,就攻克富川(治今廣西鍾山),占領白霞(今廣西鍾山西),殲敵數萬,逼近南漢軍事要地賀州(治臨賀,今廣西賀縣東南賀街)。
賀州告急的信息很快傳到了南漢宮廷,劉也急了,趕緊派龔澄樞趕往賀州發布戰前動員令,號召大家盡忠報國。長期戍守邊境、生活困苦的賀州士兵聽說朝廷派人來了,萬分高興,因為在此之前軍餉都已拖欠半年了。看到龔澄樞來到,士兵眼冒金光,紛紛高呼:“邊防軍工資不能拖欠啊!”
於是龔澄樞在眾多士兵殷切的目光中登上高處,拿出了劉的詔書,念完之後補充了一句:“南漢國民革命到了一個嚴重的時期了,革命的往左來,不革命的快走開去!”
然後就要走下台來。
士兵代表驚問:“我們的賞賜呢?”
龔澄樞聳了聳肩:“皇帝隻讓我帶了這份詔書啊。”
眾人一起暈死過去。
接下來的戰事可想而知。工錢拿不到的南漢軍隊全無鬥誌,潘美軍勢如破竹,很快攻破昭州(廣西平樂)、桂州(廣西桂林)、連州(廣東連縣),這時候劉聽到戰報,輕鬆地舒地一口氣。
城池連連失守,還能保持這麽好的心態的確是個不容易的事,有宦官問:“打了敗仗陛下為什麽還這麽高興啊?”劉告訴他們:“這四州本來就屬於湖南,現在被宋軍搶回去了,他們就不會再向南打啦。”
不過潘美接到趙匡胤的命令是拿下廣州,而不是搶回湖南失地。
宋軍很快攻到了韶州(今廣東韶關)。潘美意氣風發:“咱們一鼓作氣攻下韶州,直奔番禺,拿了劉,還來得及趕回汴京過春節!”
不過潘美不知道,一個他從來沒見過的巨大麻煩即將到來。
韶州的蓮花峰下,除了南漢都統李承渥率領的十萬大軍,還有一支奇特的裝甲部隊,不但推動力強勁,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弓弩的射擊,一旦這支部隊衝殺過來,敵人不被嚇死也要被踩死。
這就是南漢特有的大象軍。所選的戰象不但表皮粗糙,而且厚得刀槍不入。每頭大象身上還站著十幾個拿著武器的士兵,這支半機械化部隊當年在攻打馬楚時曾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李承渥要拿它們對付北宋軍了。
這真是令潘美頭痛無比的部隊。
很遺憾此前中國的戰史上從來沒有對付大象軍的記載。徒步倒是從史書上翻出了一個案例,可惜發生在此役之後400餘年,對潘美毫無參考價值。那是大明永樂四年(1406)十二月,明朝名將張輔率軍攻打安南(今越南),在攻破了安南外部防線,抵達安南重鎮多邦的時候,也碰到了安南軍隊馴養的大象軍。
張輔雖然勇敢,明軍也裝配了精良的火器,可是對這種皮厚又結實、體積又碩大無比、刀槍不入的龐然大物硬是想不出什麽好辦法。這時手下有人提示:“大象怕獅子,咱們不妨用獅子來把它們趕回去。”
想法倒是不錯,可是如果現抓野獅子送上戰場,估計它是不大分得清誰是越南兵誰是大明軍的,一概咬死。若是等到訓練好了再讓它們去驅趕大象,估計大象軍早就把明軍踩死光光了。
後來張輔想出的辦法是命人用紙畫上獅子,盡量畫得威武,然後準備了很多馬匹,並把這些馬的眼睛蒙上,在外麵罩上獅子皮(畫的),等到大象出現的時候便驅馬前沖,後麵拚命鳴槍,安南軍隊的大象雖然也立功心切,可是見了獅子也是嚇得不輕,紛紛原地掉頭,安南軍被踐踏無數,張輔大獲全勝。
這時還忙著對付劉繼恩、劉繼元的趙匡胤抽不出身響應道州刺史出兵征伐南漢的請求,於是讓李煜幫忙寫一封勸降信,讓劉把以前他老爹劉晟所搶來的湖南的土地還回來。可憐李煜才華冠江南,又身為一國之主,如今卻要幹這些秘書的活,心中鬱悶,卻毫無辦法,隻好吩咐手下大臣磨好墨汁。
李煜長嘆一聲,拿起毛筆開始寫這份勸降信,筆尖在宣紙上磨出幾顆火星。
可是信送出之後毫無反應。
這倒是在趙匡胤的算度之中,畢竟還沒見過大北勝的劉,仍然沉浸在自己小南強的美好世界裏。
時間很快到了開寶三年(970)下半年,北伐太原失利在太祖心裏落下的陰影已經散開,此前他已經任命王明為荊湖轉運使,做好了攻打南漢的準備;八月,再讓李煜寫信勸降。
李煜撇撇嘴:又來了。
在心裏狠狠將趙匡胤罵了一頓之後,李煜把工作交給了知製誥潘佑。潘佑是南唐著名的筆桿子,寫出來的文章感動天,感動地,可是卻沒能感動劉。劉看到信的時候,直接把南唐派去的使者抓了起來,並寫了一封言辭毫不客氣的回信,李煜很快將其轉交趙匡胤。
眼見和談無望,開寶三年九月初一,趙匡胤命潭州防禦使潘美為賀州道行營兵馬都部署,郎州團練使尹崇珂為副都部署,道州刺使王繼勛為行營馬軍都監,率潭(治今湖南長沙)、郎(治武陵,今湖南常德)等10州兵南下,避開五嶺險道,直入南漢中部。南漢能打仗的老將被殺被貶已經差不多了,樓船戰艦兵器鎧甲又全部都腐爛不堪,所以潘美沒費多大力氣,僅僅用了29天,就攻克富川(治今廣西鍾山),占領白霞(今廣西鍾山西),殲敵數萬,逼近南漢軍事要地賀州(治臨賀,今廣西賀縣東南賀街)。
賀州告急的信息很快傳到了南漢宮廷,劉也急了,趕緊派龔澄樞趕往賀州發布戰前動員令,號召大家盡忠報國。長期戍守邊境、生活困苦的賀州士兵聽說朝廷派人來了,萬分高興,因為在此之前軍餉都已拖欠半年了。看到龔澄樞來到,士兵眼冒金光,紛紛高呼:“邊防軍工資不能拖欠啊!”
於是龔澄樞在眾多士兵殷切的目光中登上高處,拿出了劉的詔書,念完之後補充了一句:“南漢國民革命到了一個嚴重的時期了,革命的往左來,不革命的快走開去!”
然後就要走下台來。
士兵代表驚問:“我們的賞賜呢?”
龔澄樞聳了聳肩:“皇帝隻讓我帶了這份詔書啊。”
眾人一起暈死過去。
接下來的戰事可想而知。工錢拿不到的南漢軍隊全無鬥誌,潘美軍勢如破竹,很快攻破昭州(廣西平樂)、桂州(廣西桂林)、連州(廣東連縣),這時候劉聽到戰報,輕鬆地舒地一口氣。
城池連連失守,還能保持這麽好的心態的確是個不容易的事,有宦官問:“打了敗仗陛下為什麽還這麽高興啊?”劉告訴他們:“這四州本來就屬於湖南,現在被宋軍搶回去了,他們就不會再向南打啦。”
不過潘美接到趙匡胤的命令是拿下廣州,而不是搶回湖南失地。
宋軍很快攻到了韶州(今廣東韶關)。潘美意氣風發:“咱們一鼓作氣攻下韶州,直奔番禺,拿了劉,還來得及趕回汴京過春節!”
不過潘美不知道,一個他從來沒見過的巨大麻煩即將到來。
韶州的蓮花峰下,除了南漢都統李承渥率領的十萬大軍,還有一支奇特的裝甲部隊,不但推動力強勁,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弓弩的射擊,一旦這支部隊衝殺過來,敵人不被嚇死也要被踩死。
這就是南漢特有的大象軍。所選的戰象不但表皮粗糙,而且厚得刀槍不入。每頭大象身上還站著十幾個拿著武器的士兵,這支半機械化部隊當年在攻打馬楚時曾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李承渥要拿它們對付北宋軍了。
這真是令潘美頭痛無比的部隊。
很遺憾此前中國的戰史上從來沒有對付大象軍的記載。徒步倒是從史書上翻出了一個案例,可惜發生在此役之後400餘年,對潘美毫無參考價值。那是大明永樂四年(1406)十二月,明朝名將張輔率軍攻打安南(今越南),在攻破了安南外部防線,抵達安南重鎮多邦的時候,也碰到了安南軍隊馴養的大象軍。
張輔雖然勇敢,明軍也裝配了精良的火器,可是對這種皮厚又結實、體積又碩大無比、刀槍不入的龐然大物硬是想不出什麽好辦法。這時手下有人提示:“大象怕獅子,咱們不妨用獅子來把它們趕回去。”
想法倒是不錯,可是如果現抓野獅子送上戰場,估計它是不大分得清誰是越南兵誰是大明軍的,一概咬死。若是等到訓練好了再讓它們去驅趕大象,估計大象軍早就把明軍踩死光光了。
後來張輔想出的辦法是命人用紙畫上獅子,盡量畫得威武,然後準備了很多馬匹,並把這些馬的眼睛蒙上,在外麵罩上獅子皮(畫的),等到大象出現的時候便驅馬前沖,後麵拚命鳴槍,安南軍隊的大象雖然也立功心切,可是見了獅子也是嚇得不輕,紛紛原地掉頭,安南軍被踐踏無數,張輔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