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很少有人看到過南漢劉家族遺傳的這種自大。
當年孟昶寫信給柴榮求和,落款曾經是“大蜀皇帝”。與此異曲同工的是劉的爺爺劉煶頻酆螅聽說後唐軍隊很強大,擔心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便派人到中原去探聽虛實,書信中自稱“大漢國主”,對後唐則稱“大唐皇帝”,還說南漢已經派遣了使臣,正在準備大批的貢物,即將送到。使者回來後告訴劉煟後唐內部一團糟,大亂的跡象已很明顯,根本就沒有力量南下。劉熖了非常高興,就連本來就沒有派的進貢的使臣也不派了,與後唐的來往也停止了,為了諷刺後唐的疆域狹小,言談中昔日的“大唐皇帝”也隨之變成了“洛州刺史”,就差像當初領土隻有漢朝一個縣那麽大的夜郎國王諮詢漢朝使者了,“漢孰與我大”?
劉的父親劉晟很好地將這一點遺傳下來,史載此人“不自揣度,有欺四方、傲中國之誌”,每見北方人,都忍不住誇讚一番南漢的強大,作風很快傳遍全國,後來柴榮曾遣使前來,南漢派人接待,帶來的紀念品是一束茉莉花。後周使者不曾見過此花,忙問,這是什麽。南漢接待者洋洋得意地說:“你們北方沒有這樣的花吧?這叫做‘小南強’! ”不久之後劉被縛北上,見到洛陽牡丹,大為吃驚,忙問:“這是什麽?”大宋官員想到當初被叫做“小南強”的茉莉,於是告訴他:“你們南方沒有這麽大的花吧,這叫做‘大北勝’! ”
當然劉此時還沒見過大北勝,他爺爺和老爹遺傳給他的基因奠定了他無畏的勇氣,這時候覺得南漢需要拓展一下疆域了,於是打起了北宋的主意,舉兵侵湖南道州。
道州刺史王繼勛旋即上書朝廷求救,除了請求發兵征討,還向趙匡胤講述了一番南漢國內主昏臣佞、民不聊生的景象,同時四年前的一幕場景徐徐浮現在趙匡胤的眼前。
幹德二年(964)九月,慕容延釗抓住了在山裏改行當土匪的汪端並車裂之後,湖南全境宣告平定,趙匡胤曾派丁德裕、潘美出兵郴州並隨後攻克。郴州本屬南楚,但於951年被南漢潘崇徹出兵奪去。宋軍攻下郴州之後抓獲數十名南漢朝廷命官,送於開封,太祖親自審訊。其中有一人名叫餘延業,自稱是“南漢扈駕弓箭手官”,可算是皇帝身邊的大內高手,趙匡胤為了測試武藝,命人拿了一張弓讓餘延業拉開試試,可是此人用盡全身力氣也拉不開。太祖哈哈大笑,說你們皇帝身邊做侍衛的都這樣,那皇帝生活是個什麽情況?
當時餘延業也描述了一下南漢國內的情景,他的回答加上此時王繼勛上書中的描述,為趙匡胤勾勒出一幅如下的圖景——
有這麽一位海邊的漁民,他可以是普希金《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裏那個可憐的老頭,也可以是海明威《老人與海》故事裏那個頑強的老人——這都不重要,他隻是代表了南漢國內最普通的漁民,我們叫他“打魚哥”。打魚哥的生活除了打魚,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需要每年一次在腿上拴上石頭,潛水到500尺以下的深海裏為劉采珍珠,因為劉的皇宮都是用這樣的珍珠裝飾的。按照七尺男兒約合一米七計算,500尺的深度約等於121米。
當然那時候沒有潛水服,沉到那麽深的水裏之後被淹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漁民都不願意下水,但他們還是不得不含著眼淚下水,因為如果不去,劉為犯人定做的各種刑罰就要加到他們身上,這些刑罰主要包括火燒、水煮、剝皮、剔骨、劍樹、刀山、老虎凳、辣椒水等,具體內容參見刑罰名稱,挨一下就死掉的可能性甚至比你不穿潛水服潛到120餘米深海還不死的可能性更大。
打魚哥命大,潛了幾次水沒死,卻也不想在海邊待了,就想進到首都番禺(今廣州)打打工,改變一下命運。還好那時候進城不需要暫住證,但是在城門口打魚哥就被攔住了,城門守衛問他要錢,說:“皇上有規定,外地人進城需要交一錢銀子(約60元)的進城費。”看打魚哥不信,守衛還出示了劉簽字的《南漢稅務》,上麵清清楚楚寫著:邕民入城者人輸一錢。
打魚哥默然交完稅進城找好地方安頓下來,打算出去買點米回來煮粥吃,他也聽說孟昶治下的蜀國有“鬥米三錢”的傳說,卻不料這裏的大米一鬥(約63公斤)賣到了一兩銀子(600元),吃驚地睜大了眼睛。賣米的皺了皺眉,說:“看什麽看,沒聽說過買一鬥米要交四錢(240元)的稅嗎?”打魚哥看他又作勢要翻《南漢稅務》,忙說:“不要了不要了,我懂!”
可惜打魚哥以前隻會打魚,城裏沒什麽像樣的工作可以做,晃悠月餘買來的一鬥米快吃完了,發愁這下怎麽辦呢,旁邊有人出了一個妙計:“你什麽都不會,為什麽不去朝廷當公務員呢?”
打魚哥暗稱妙計,便去諮詢了一下入朝為官的細節,但別人告訴他:“你先回去把自己閹了再來參加考試吧!”原來劉認為群臣都有家室,會為了顧及子孫不肯盡忠,因此隻信任宦官,臣屬必須自宮才會被進用,所以南漢全國雖然僅100萬人口,但是被閹過的卻有2萬人之多。
打魚哥聽到這裏,嘆息:“這個劉,真是太昏庸了!”雖然富有同情心的徒步很希望打魚哥就此打住,回到海邊繼續自己平淡的生活,但他還是想犧牲自己的幸福換取家人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要打入敵人內部,見證一下劉究竟是如何昏庸——於是打魚哥把自己閹了,進入漢宮,成為了一名公務員。
當年孟昶寫信給柴榮求和,落款曾經是“大蜀皇帝”。與此異曲同工的是劉的爺爺劉煶頻酆螅聽說後唐軍隊很強大,擔心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便派人到中原去探聽虛實,書信中自稱“大漢國主”,對後唐則稱“大唐皇帝”,還說南漢已經派遣了使臣,正在準備大批的貢物,即將送到。使者回來後告訴劉煟後唐內部一團糟,大亂的跡象已很明顯,根本就沒有力量南下。劉熖了非常高興,就連本來就沒有派的進貢的使臣也不派了,與後唐的來往也停止了,為了諷刺後唐的疆域狹小,言談中昔日的“大唐皇帝”也隨之變成了“洛州刺史”,就差像當初領土隻有漢朝一個縣那麽大的夜郎國王諮詢漢朝使者了,“漢孰與我大”?
劉的父親劉晟很好地將這一點遺傳下來,史載此人“不自揣度,有欺四方、傲中國之誌”,每見北方人,都忍不住誇讚一番南漢的強大,作風很快傳遍全國,後來柴榮曾遣使前來,南漢派人接待,帶來的紀念品是一束茉莉花。後周使者不曾見過此花,忙問,這是什麽。南漢接待者洋洋得意地說:“你們北方沒有這樣的花吧?這叫做‘小南強’! ”不久之後劉被縛北上,見到洛陽牡丹,大為吃驚,忙問:“這是什麽?”大宋官員想到當初被叫做“小南強”的茉莉,於是告訴他:“你們南方沒有這麽大的花吧,這叫做‘大北勝’! ”
當然劉此時還沒見過大北勝,他爺爺和老爹遺傳給他的基因奠定了他無畏的勇氣,這時候覺得南漢需要拓展一下疆域了,於是打起了北宋的主意,舉兵侵湖南道州。
道州刺史王繼勛旋即上書朝廷求救,除了請求發兵征討,還向趙匡胤講述了一番南漢國內主昏臣佞、民不聊生的景象,同時四年前的一幕場景徐徐浮現在趙匡胤的眼前。
幹德二年(964)九月,慕容延釗抓住了在山裏改行當土匪的汪端並車裂之後,湖南全境宣告平定,趙匡胤曾派丁德裕、潘美出兵郴州並隨後攻克。郴州本屬南楚,但於951年被南漢潘崇徹出兵奪去。宋軍攻下郴州之後抓獲數十名南漢朝廷命官,送於開封,太祖親自審訊。其中有一人名叫餘延業,自稱是“南漢扈駕弓箭手官”,可算是皇帝身邊的大內高手,趙匡胤為了測試武藝,命人拿了一張弓讓餘延業拉開試試,可是此人用盡全身力氣也拉不開。太祖哈哈大笑,說你們皇帝身邊做侍衛的都這樣,那皇帝生活是個什麽情況?
當時餘延業也描述了一下南漢國內的情景,他的回答加上此時王繼勛上書中的描述,為趙匡胤勾勒出一幅如下的圖景——
有這麽一位海邊的漁民,他可以是普希金《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裏那個可憐的老頭,也可以是海明威《老人與海》故事裏那個頑強的老人——這都不重要,他隻是代表了南漢國內最普通的漁民,我們叫他“打魚哥”。打魚哥的生活除了打魚,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需要每年一次在腿上拴上石頭,潛水到500尺以下的深海裏為劉采珍珠,因為劉的皇宮都是用這樣的珍珠裝飾的。按照七尺男兒約合一米七計算,500尺的深度約等於121米。
當然那時候沒有潛水服,沉到那麽深的水裏之後被淹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漁民都不願意下水,但他們還是不得不含著眼淚下水,因為如果不去,劉為犯人定做的各種刑罰就要加到他們身上,這些刑罰主要包括火燒、水煮、剝皮、剔骨、劍樹、刀山、老虎凳、辣椒水等,具體內容參見刑罰名稱,挨一下就死掉的可能性甚至比你不穿潛水服潛到120餘米深海還不死的可能性更大。
打魚哥命大,潛了幾次水沒死,卻也不想在海邊待了,就想進到首都番禺(今廣州)打打工,改變一下命運。還好那時候進城不需要暫住證,但是在城門口打魚哥就被攔住了,城門守衛問他要錢,說:“皇上有規定,外地人進城需要交一錢銀子(約60元)的進城費。”看打魚哥不信,守衛還出示了劉簽字的《南漢稅務》,上麵清清楚楚寫著:邕民入城者人輸一錢。
打魚哥默然交完稅進城找好地方安頓下來,打算出去買點米回來煮粥吃,他也聽說孟昶治下的蜀國有“鬥米三錢”的傳說,卻不料這裏的大米一鬥(約63公斤)賣到了一兩銀子(600元),吃驚地睜大了眼睛。賣米的皺了皺眉,說:“看什麽看,沒聽說過買一鬥米要交四錢(240元)的稅嗎?”打魚哥看他又作勢要翻《南漢稅務》,忙說:“不要了不要了,我懂!”
可惜打魚哥以前隻會打魚,城裏沒什麽像樣的工作可以做,晃悠月餘買來的一鬥米快吃完了,發愁這下怎麽辦呢,旁邊有人出了一個妙計:“你什麽都不會,為什麽不去朝廷當公務員呢?”
打魚哥暗稱妙計,便去諮詢了一下入朝為官的細節,但別人告訴他:“你先回去把自己閹了再來參加考試吧!”原來劉認為群臣都有家室,會為了顧及子孫不肯盡忠,因此隻信任宦官,臣屬必須自宮才會被進用,所以南漢全國雖然僅100萬人口,但是被閹過的卻有2萬人之多。
打魚哥聽到這裏,嘆息:“這個劉,真是太昏庸了!”雖然富有同情心的徒步很希望打魚哥就此打住,回到海邊繼續自己平淡的生活,但他還是想犧牲自己的幸福換取家人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要打入敵人內部,見證一下劉究竟是如何昏庸——於是打魚哥把自己閹了,進入漢宮,成為了一名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