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當昭儀節度使的時候,從顯德二年到顯德六年(955—959),連年騷擾北漢,先後攻克遼州(今山西左雲、右玉)、長清寨等,俘獲刺史、大將數百名,搞得劉承鈞覺都睡不好。好容易柴榮死了,有機會跟李筠化敵為友,聯合攻打趙匡胤,可出戰沒幾個月,李筠就蹈火而死,自己的軍隊倒是隻損失了幾千人,可是派出去給李筠當監軍的盧贊戰死,後因盧贊李筠不和而被派去調解的宰相衛融竟被趙匡胤活捉。
而在此之前,因為李筠堅持自己和趙匡胤的矛盾是周朝內部矛盾,所以就算聯合劉承鈞發兵,也不能牽扯到遼軍;劉承鈞也心疼請來外援的巨額出場費,能省一點是一點,所以也就沒通知自己的派出所長,耶律述律想這兒子越來越放肆了,跟人打架都不告訴老爹一聲,帳簿上再給記上了一筆。
天會七年(963)七月,劉承鈞又幹了一件事情,把耶律述律徹底激怒了。
那就是他把樞密使段常給殺掉了,當然又是沒有提前通知派出所長。
要說這樞密使段常也不壞,他是北漢的老臣,為人長於治事,甚至給劉承鈞推薦了郭無為任宰相,得到郭氏輔佐的劉承鈞才會“勤於為政、愛民禮士”,於是“境內粗安”,所以段常也算是於北漢社稷有大功之人。
可這個有功之人不但不把自己當僕人,還當主人,該管不該管的事情一律要管,而且管到了劉承鈞的床上。
劉承鈞看上一個女孩,打算冊立為妃,徵求大臣意見,樞密使段常認為此女出身低賤,恐怕貽笑鄰國,於是加以勸阻。
此女姓郭,父親是個和尚。
我讀到這裏的時候總會想起《笑傲江湖》裏麵的儀琳和她爹不戒大師。
與能製服萬裏獨行俠田伯光的不戒和尚不同,這位作為郭姑娘父親的和尚沒有高強武藝,卻有高強的醫術,專治各種不孕不育症。某天和尚醫生治好了一位寡婦的不孕症,生下一女,長大了如花似玉,就是劉承鈞打算立為妃子的郭氏。
既然遭受大臣反對,劉承鈞立妃的打算隻好落空,但這位郭氏從此忌恨段常,經常給劉承鈞吹吹枕邊風什麽的,北漢天會七年(963)七月發生了一起謀反案,查來查去段常竟被認定為主謀,郭氏力主段常“心不善,留之必成國難”,於是在她的勸說下,劉承鈞罷免段常的樞密使一職,派其出任汾州刺史,隨後派人到汾州將其勒死。
段常被勒死的消息傳到遼國,耶律述律壓抑多年的鬱悶一起爆發,馬上派使者送來措辭嚴厲的敕書,怒斥劉承鈞擅改年號、擅助李筠、擅殺段常,一番教育之後,敕書的結尾寫道:“我務敦大義,曲容瑕垢,父子之道,所不忍渝,爾宜率德改行,無自貽伊戚也。”就差說出“你再不懸崖勒馬,老子就要不客氣”這樣的狠話了。
劉承鈞看叔叔真的發怒,生怕他一怒之下此後再也不管自己了,更怕他氣急了派幾千騎兵打過來,於是趕緊翻箱倒櫃湊錢,把劉繼顒帶著老百姓在團柏穀風吹日曬煮出來的銀子洗洗幹淨,派使者拿了,去遼國認錯。
送走使者的劉承鈞也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這種等待的感覺很熟悉,三年前派出西行使者之後的李重進有過,一年後派出北上使者之後的孟昶也有過。區別在於他們的等待很快有了回音,無論是好是壞——可是劉承鈞的等待毫無結果。
於是他又派了使者挑著銀子去認錯。於是他又沒等到回音。
又派,又沒回音。
光是964年這一年,劉承鈞就派了四批使者北上,可是無一例外都沒回音。
劉承鈞真急了,於是狠了狠心,965年派出了豪華陣容,讓王室一位重量級人物:他父親的嫡孫、自己的大侄子劉繼文出使。可是這位重量級的人物也照樣被遼國扣了。
被扣的使者一共達到16批。
劉承鈞束手無策,國內財政年年吃緊,唯一的靠山又是死活不肯給個消息——設想一下你高考完了兩年卻查不到分數是個什麽心情——北宋卻又鬧得邊境不寧,於是劉承鈞日夜長籲短嘆,睡不著覺了隻好做伏地挺身。
而趙匡胤在張永德的建議下,雖不出兵討伐北漢,但經常派邊境駐軍到北漢境內騷擾種地的百姓,麥子青了踩你麥子,玉米黃了踏你玉米,就像深山裏毀壞莊稼的猴子。百姓沒法生存,於是成群結隊逃到宋朝,畢竟這邊種莊稼還能熬到秋收。
所以這幾年的史書上,時常看到北漢某將領帶著多少人來投降,北漢多少農民拖家帶口跑到宋朝境內之類的記載。
(967年五月)乙巳,北漢鳩唐寨招收指揮使樊暉以寨來歸。
(968年正月)乙巳,北漢偏城寨招收指揮使任守恩等150人來降。
(968年四月)丙子,晉州言北漢軍校翟洪貴等200餘人來降。
(968年七月)丙午,鎮州言北漢烏玉寨主胡遇等並家屬一百三十九人來降。
而其中最大規模的投降發生在幹德三年(965)四月,“邢州言北漢民四百七十人來降” 。
很多人麵對這種內外交困的窘境肯定會暈死過去。
劉承鈞也是凡人,自然憋不住暈死,所以在天會十二年(968)的七月,這位命運多舛的皇帝一病不起,臨終前持宰相郭無為之手,淚流滿麵,讓郭無為好生輔助養子劉繼恩,然後飲恨離去。
而在此之前,因為李筠堅持自己和趙匡胤的矛盾是周朝內部矛盾,所以就算聯合劉承鈞發兵,也不能牽扯到遼軍;劉承鈞也心疼請來外援的巨額出場費,能省一點是一點,所以也就沒通知自己的派出所長,耶律述律想這兒子越來越放肆了,跟人打架都不告訴老爹一聲,帳簿上再給記上了一筆。
天會七年(963)七月,劉承鈞又幹了一件事情,把耶律述律徹底激怒了。
那就是他把樞密使段常給殺掉了,當然又是沒有提前通知派出所長。
要說這樞密使段常也不壞,他是北漢的老臣,為人長於治事,甚至給劉承鈞推薦了郭無為任宰相,得到郭氏輔佐的劉承鈞才會“勤於為政、愛民禮士”,於是“境內粗安”,所以段常也算是於北漢社稷有大功之人。
可這個有功之人不但不把自己當僕人,還當主人,該管不該管的事情一律要管,而且管到了劉承鈞的床上。
劉承鈞看上一個女孩,打算冊立為妃,徵求大臣意見,樞密使段常認為此女出身低賤,恐怕貽笑鄰國,於是加以勸阻。
此女姓郭,父親是個和尚。
我讀到這裏的時候總會想起《笑傲江湖》裏麵的儀琳和她爹不戒大師。
與能製服萬裏獨行俠田伯光的不戒和尚不同,這位作為郭姑娘父親的和尚沒有高強武藝,卻有高強的醫術,專治各種不孕不育症。某天和尚醫生治好了一位寡婦的不孕症,生下一女,長大了如花似玉,就是劉承鈞打算立為妃子的郭氏。
既然遭受大臣反對,劉承鈞立妃的打算隻好落空,但這位郭氏從此忌恨段常,經常給劉承鈞吹吹枕邊風什麽的,北漢天會七年(963)七月發生了一起謀反案,查來查去段常竟被認定為主謀,郭氏力主段常“心不善,留之必成國難”,於是在她的勸說下,劉承鈞罷免段常的樞密使一職,派其出任汾州刺史,隨後派人到汾州將其勒死。
段常被勒死的消息傳到遼國,耶律述律壓抑多年的鬱悶一起爆發,馬上派使者送來措辭嚴厲的敕書,怒斥劉承鈞擅改年號、擅助李筠、擅殺段常,一番教育之後,敕書的結尾寫道:“我務敦大義,曲容瑕垢,父子之道,所不忍渝,爾宜率德改行,無自貽伊戚也。”就差說出“你再不懸崖勒馬,老子就要不客氣”這樣的狠話了。
劉承鈞看叔叔真的發怒,生怕他一怒之下此後再也不管自己了,更怕他氣急了派幾千騎兵打過來,於是趕緊翻箱倒櫃湊錢,把劉繼顒帶著老百姓在團柏穀風吹日曬煮出來的銀子洗洗幹淨,派使者拿了,去遼國認錯。
送走使者的劉承鈞也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這種等待的感覺很熟悉,三年前派出西行使者之後的李重進有過,一年後派出北上使者之後的孟昶也有過。區別在於他們的等待很快有了回音,無論是好是壞——可是劉承鈞的等待毫無結果。
於是他又派了使者挑著銀子去認錯。於是他又沒等到回音。
又派,又沒回音。
光是964年這一年,劉承鈞就派了四批使者北上,可是無一例外都沒回音。
劉承鈞真急了,於是狠了狠心,965年派出了豪華陣容,讓王室一位重量級人物:他父親的嫡孫、自己的大侄子劉繼文出使。可是這位重量級的人物也照樣被遼國扣了。
被扣的使者一共達到16批。
劉承鈞束手無策,國內財政年年吃緊,唯一的靠山又是死活不肯給個消息——設想一下你高考完了兩年卻查不到分數是個什麽心情——北宋卻又鬧得邊境不寧,於是劉承鈞日夜長籲短嘆,睡不著覺了隻好做伏地挺身。
而趙匡胤在張永德的建議下,雖不出兵討伐北漢,但經常派邊境駐軍到北漢境內騷擾種地的百姓,麥子青了踩你麥子,玉米黃了踏你玉米,就像深山裏毀壞莊稼的猴子。百姓沒法生存,於是成群結隊逃到宋朝,畢竟這邊種莊稼還能熬到秋收。
所以這幾年的史書上,時常看到北漢某將領帶著多少人來投降,北漢多少農民拖家帶口跑到宋朝境內之類的記載。
(967年五月)乙巳,北漢鳩唐寨招收指揮使樊暉以寨來歸。
(968年正月)乙巳,北漢偏城寨招收指揮使任守恩等150人來降。
(968年四月)丙子,晉州言北漢軍校翟洪貴等200餘人來降。
(968年七月)丙午,鎮州言北漢烏玉寨主胡遇等並家屬一百三十九人來降。
而其中最大規模的投降發生在幹德三年(965)四月,“邢州言北漢民四百七十人來降” 。
很多人麵對這種內外交困的窘境肯定會暈死過去。
劉承鈞也是凡人,自然憋不住暈死,所以在天會十二年(968)的七月,這位命運多舛的皇帝一病不起,臨終前持宰相郭無為之手,淚流滿麵,讓郭無為好生輔助養子劉繼恩,然後飲恨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