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西線有戰事
送走了郵差趙彥韜,寫完了《玉樓春》裏“屈指西風幾時來”的好句,孟昶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一邊在炎熱的成都等待秋風的降臨,一邊在珠玉的宮殿等待劉承鈞的回信。
消息很快等到,卻是宋軍兵分兩路,一南一北水陸兩道齊向蜀國殺來。
如果孟昶多活770年,就有機會讀到富蘭克林所寫的《窮理查年鑑》,其中有一句是:如果你家的窗戶是玻璃的,就不要向鄰居扔石頭。
可惜孟昶不但自己扔趙匡胤,還喊劉承鈞一起扔。現在石頭剛剛扔出,趙匡胤就已經掄著鐵錘過來了,看著自己家裏滿牆的玻璃,孟昶有點擔心,咱能擋得住嗎。
不光孟昶有點擔心,蜀國上上下下都很擔心,但隻有一個人很快樂,他就是山寨版諸葛亮——蜀國樞密使王昭遠。
孟昶心有不安地問他:“敵人可都是你招過來的,你有把握把他們趕回去嗎?”
王昭遠揮舞著鐵如意,臉上帶著傲視天下的笑容,說:“陛下請放心,區區六萬宋軍算得了什麽,我要讓他們見識一下諸葛亮的謀略,讓他們像鱷魚進來,變壁虎回去,開寶馬進來,推自行車出去!”
隨後孟昶與王昭遠一起很快做好了戰鬥部署:樞密使王昭遠為行營都統,趙崇韜為都監,韓保正、李進為正副招討使。王、趙率兵三萬自成都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廣元)、劍門(今劍閣東北)等關隘;韓、李率部數萬駐守興元(今陝西漢中),加強北麵防禦;昭武節度使高彥儔等扼守夔州(今重慶奉節),把守東麵。
孟昶見蜀帝國能被人闖進來的路口都布滿了防禦之兵,欣然而笑。隨後王昭遠再以堅毅的語調告訴孟昶:如果不能擊敗宋軍,我就把我的姓倒著寫!
這時一個侍女怯生生地走上前來,說陛下我覺得很奇怪啊,樞密使的姓,倒著寫不也是“王”嗎!
王昭遠白了她一眼。他不知道,這是他留給這個不知名的侍女,也是留給蜀國的最後一個白眼。
而同一時刻的開封,業已做好戰略部署的宋太祖,同樣也沒有十成的信心,麵對前來辭行的王全斌一幹將領,言談間顯出與孟昶一樣的不安:“這次給你們的隻有六萬人,蜀國有把握拿下來嗎?”
王全斌做了一番“但使劉王大軍到,敢笑昭遠不丈夫”的陳詞之後,他麾下馬軍都指揮使史延德走上前來,臉上帶著無比堅毅的表情,說:“陛下請放心,四川如果是在天上,我們倒是沒辦法攻克,但隻要它在地上,我們就能拿下。區區一個王昭遠算得了什麽,我們此行一定將他生擒活捉,以後讓他把姓都倒著寫!”
趙匡胤欣然而笑。
於是在讚美了史延德的果敢、下發了遠征軍應得的賞賜與軍需,並跟王全斌布置了作戰要求之後,趙匡胤目送伐蜀大軍浩浩蕩蕩開出京城。
這一天,是幹德二年(964)十一月初三。
縱觀自1999年之後美軍的三場戰爭,無論是轟炸彈丸之國科索沃,還是攻打山溝裏麵的阿富汗,或是剿滅伊拉克,全部採取了空中打擊與地麵出兵相結合的戰略部署,基本上都是在很短時間內從天上把敵人打傻,然後從地上把敵人打殘,而且經多次實踐,此戰術屢試不爽。1000多年前的趙匡胤造不出f117也買不到f22,但縱觀建隆元年平定李筠的叛亂,以及3年後對周氏武平的打擊,無不採用了類似美國的兩線戰術,區別在於美國喜歡天上地下一起進攻,趙匡胤偏愛兩路大軍分道夾擊而已。
這次攻打後蜀,戰略依舊。
王全斌、王仁贍率三萬兵馬從後蜀北邊的鳳州(今陝西鳳縣)進入,沿興州、劍門,順嘉陵江南下,直抵成都;劉光義、曹彬率另外三萬兵馬從東邊的歸州(今湖北秭歸)出發沿長江逆流而上,經夔州、忠州、遂州西進,同樣直抵成都。從地圖上看,兩支隊伍行進的路線如同一把倒置的鉗子,目的地成都則是鉗子的尖嘴。出發地鳳州、歸州相距700公裏,兩城中間,是西接摩天嶺、東接大巴山,綿延數百裏,橫亙於四川和陝西兩省交界的米倉山。
米倉山以西,就是人稱“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700年前諸葛亮的主場。700年後山寨版諸葛亮照樣在此禦敵,希望一戰成名,威震天下。米倉山靜臥不言,任憑漢江與嘉陵江從自己腳下緩緩分流而過。
王全斌帶著宋太祖“隻要土地,不要錢財”的旨意奔赴鳳州,王昭遠帶著孟昶“務必趕走來犯之敵”的期盼揮師北上。他們之中無論誰人獲勝,都將為自己的帝王成就千古盛名。
出身將門的王全斌年輕時候就膽識過人,頗有忠義之心。後唐同光四年(926),石敬瑭發兵攻打洛陽,莊宗李存勗禦駕親征,不料伶人郭從謙發動兵變,打進宮城,火燒興教門,侍衛近臣多數逃逸,當時年僅18歲的王全斌不但不逃,還獨力組織了十幾個人拚死抵抗,並且將被流矢射中的莊宗扶到絳霄殿,直到莊宗死去,才大慟而去。後來跟隨柴榮向南平定淮南,向北攻克瓦橋關,並且在趙匡胤親征李筠的戰鬥中居功至偉,一向以剛勁硬朗的形象聞名禁軍。
征戰一開始,王全斌就再次延續了自己剛勁硬朗的作風。十一月初三離開京城,一路攻勢如潮,很快拿下興州(今陝西略陽)城外的幹渠渡、萬仞寨、燕子寨,於臘月十九攻克興州,打敗蜀兵7000人,繳獲軍糧40萬石。可憐蜀國興州刺史藍思綰,雖然在興州城內外安排重兵把守,而且把山寨名字都取得威風凜凜,什麽萬仞寨、白水閣,就差叫做黑風嶺了,可還是在王全斌的第一輪攻擊之下就全部敗下陣來。
送走了郵差趙彥韜,寫完了《玉樓春》裏“屈指西風幾時來”的好句,孟昶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一邊在炎熱的成都等待秋風的降臨,一邊在珠玉的宮殿等待劉承鈞的回信。
消息很快等到,卻是宋軍兵分兩路,一南一北水陸兩道齊向蜀國殺來。
如果孟昶多活770年,就有機會讀到富蘭克林所寫的《窮理查年鑑》,其中有一句是:如果你家的窗戶是玻璃的,就不要向鄰居扔石頭。
可惜孟昶不但自己扔趙匡胤,還喊劉承鈞一起扔。現在石頭剛剛扔出,趙匡胤就已經掄著鐵錘過來了,看著自己家裏滿牆的玻璃,孟昶有點擔心,咱能擋得住嗎。
不光孟昶有點擔心,蜀國上上下下都很擔心,但隻有一個人很快樂,他就是山寨版諸葛亮——蜀國樞密使王昭遠。
孟昶心有不安地問他:“敵人可都是你招過來的,你有把握把他們趕回去嗎?”
王昭遠揮舞著鐵如意,臉上帶著傲視天下的笑容,說:“陛下請放心,區區六萬宋軍算得了什麽,我要讓他們見識一下諸葛亮的謀略,讓他們像鱷魚進來,變壁虎回去,開寶馬進來,推自行車出去!”
隨後孟昶與王昭遠一起很快做好了戰鬥部署:樞密使王昭遠為行營都統,趙崇韜為都監,韓保正、李進為正副招討使。王、趙率兵三萬自成都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廣元)、劍門(今劍閣東北)等關隘;韓、李率部數萬駐守興元(今陝西漢中),加強北麵防禦;昭武節度使高彥儔等扼守夔州(今重慶奉節),把守東麵。
孟昶見蜀帝國能被人闖進來的路口都布滿了防禦之兵,欣然而笑。隨後王昭遠再以堅毅的語調告訴孟昶:如果不能擊敗宋軍,我就把我的姓倒著寫!
這時一個侍女怯生生地走上前來,說陛下我覺得很奇怪啊,樞密使的姓,倒著寫不也是“王”嗎!
王昭遠白了她一眼。他不知道,這是他留給這個不知名的侍女,也是留給蜀國的最後一個白眼。
而同一時刻的開封,業已做好戰略部署的宋太祖,同樣也沒有十成的信心,麵對前來辭行的王全斌一幹將領,言談間顯出與孟昶一樣的不安:“這次給你們的隻有六萬人,蜀國有把握拿下來嗎?”
王全斌做了一番“但使劉王大軍到,敢笑昭遠不丈夫”的陳詞之後,他麾下馬軍都指揮使史延德走上前來,臉上帶著無比堅毅的表情,說:“陛下請放心,四川如果是在天上,我們倒是沒辦法攻克,但隻要它在地上,我們就能拿下。區區一個王昭遠算得了什麽,我們此行一定將他生擒活捉,以後讓他把姓都倒著寫!”
趙匡胤欣然而笑。
於是在讚美了史延德的果敢、下發了遠征軍應得的賞賜與軍需,並跟王全斌布置了作戰要求之後,趙匡胤目送伐蜀大軍浩浩蕩蕩開出京城。
這一天,是幹德二年(964)十一月初三。
縱觀自1999年之後美軍的三場戰爭,無論是轟炸彈丸之國科索沃,還是攻打山溝裏麵的阿富汗,或是剿滅伊拉克,全部採取了空中打擊與地麵出兵相結合的戰略部署,基本上都是在很短時間內從天上把敵人打傻,然後從地上把敵人打殘,而且經多次實踐,此戰術屢試不爽。1000多年前的趙匡胤造不出f117也買不到f22,但縱觀建隆元年平定李筠的叛亂,以及3年後對周氏武平的打擊,無不採用了類似美國的兩線戰術,區別在於美國喜歡天上地下一起進攻,趙匡胤偏愛兩路大軍分道夾擊而已。
這次攻打後蜀,戰略依舊。
王全斌、王仁贍率三萬兵馬從後蜀北邊的鳳州(今陝西鳳縣)進入,沿興州、劍門,順嘉陵江南下,直抵成都;劉光義、曹彬率另外三萬兵馬從東邊的歸州(今湖北秭歸)出發沿長江逆流而上,經夔州、忠州、遂州西進,同樣直抵成都。從地圖上看,兩支隊伍行進的路線如同一把倒置的鉗子,目的地成都則是鉗子的尖嘴。出發地鳳州、歸州相距700公裏,兩城中間,是西接摩天嶺、東接大巴山,綿延數百裏,橫亙於四川和陝西兩省交界的米倉山。
米倉山以西,就是人稱“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700年前諸葛亮的主場。700年後山寨版諸葛亮照樣在此禦敵,希望一戰成名,威震天下。米倉山靜臥不言,任憑漢江與嘉陵江從自己腳下緩緩分流而過。
王全斌帶著宋太祖“隻要土地,不要錢財”的旨意奔赴鳳州,王昭遠帶著孟昶“務必趕走來犯之敵”的期盼揮師北上。他們之中無論誰人獲勝,都將為自己的帝王成就千古盛名。
出身將門的王全斌年輕時候就膽識過人,頗有忠義之心。後唐同光四年(926),石敬瑭發兵攻打洛陽,莊宗李存勗禦駕親征,不料伶人郭從謙發動兵變,打進宮城,火燒興教門,侍衛近臣多數逃逸,當時年僅18歲的王全斌不但不逃,還獨力組織了十幾個人拚死抵抗,並且將被流矢射中的莊宗扶到絳霄殿,直到莊宗死去,才大慟而去。後來跟隨柴榮向南平定淮南,向北攻克瓦橋關,並且在趙匡胤親征李筠的戰鬥中居功至偉,一向以剛勁硬朗的形象聞名禁軍。
征戰一開始,王全斌就再次延續了自己剛勁硬朗的作風。十一月初三離開京城,一路攻勢如潮,很快拿下興州(今陝西略陽)城外的幹渠渡、萬仞寨、燕子寨,於臘月十九攻克興州,打敗蜀兵7000人,繳獲軍糧40萬石。可憐蜀國興州刺史藍思綰,雖然在興州城內外安排重兵把守,而且把山寨名字都取得威風凜凜,什麽萬仞寨、白水閣,就差叫做黑風嶺了,可還是在王全斌的第一輪攻擊之下就全部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