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要造反的消息同樣傳到了揚州,昔日的侍衛司馬步軍都指揮使、如今被提拔為中書令的李重進也聽說了這件事。如果說在酒席上捧著老領導的照片,對著新領導的使者痛哭的李筠是一個有點單純也有點二的人,那麽李重進就是一個行事謹慎而同樣有點二的人。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當年郭威臨終時擔心此人不服柴榮,所以讓他在病床前向柴榮跪拜,以定君臣之分。周世宗即位後,李重進與趙匡胤分掌兵權,但是心中對趙匡胤頗感忌憚——當然,如果你看到每次打仗都有人身著艷裝不要命地衝殺在前,你也會對此人表示很忌憚。趙匡胤稱帝後,加封其為中書令,後調為青州節度使(今山東境內)。
聽到李筠造反消息的李重進很興奮,因為他雖然單純,卻不傻,自己當初和趙匡胤平起平坐,他當皇帝我又沒幫忙出力,現在這位子說什麽也坐不穩了,等著挨打不如主動出擊,於是決定加入李筠造反的陣營,派親信翟守珣前往潞州聯合李筠,讓造反大業從李筠、劉承鈞的二人轉,變成李筠、劉承鈞、李重進的三人行。
看著翟守珣打馬遠去的背影消失在去往西北的路上,單純的李重進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事實證明,世界上最難熬的時間,不是五指山下的500年,不是雷峰塔下的20載,而是送信的人走了,你等他的捎信回來的這幾十個日夜。
很快翟守珣從西方回來了,告訴他:“李筠成不了大器,跟著他造反,前景不佳,咱們可不能輕易發兵,還是養精蓄銳,靜觀其變吧!”單純的李重進一沉思,“好,靜觀其變,那咱們等等先。”
那邊的李筠倒是沒等多久,就在四月興兵造反了。
多年以後,徒步想辦法還原了當時李筠、李重進的聊天記錄:
李重進:兄弟,聽說你要造反?一個人勢單力孤,咱哥倆一起幹吧!
李筠:太好啦,你準備好出兵吧!
李重進:(自動回復)嗯!
李筠:可別耍我哦!
李重進:(自動回復)嗯!
李筠:那我去了啊!
李重進:(自動回復)嗯!
李重進:我靠,剛才上廁所去了,你說什麽來著,我還沒來你就打起來了?
李筠:(自動回復)你好,我現在有事不在,一會再和你聯繫。
李重進:……
李筠:趙匡胤來了,完了,中書令,快來幫我啊!
李重進:(離線)……
至於這裏麵的溝通為什麽會出問題,李筠、李重進都以為是騰訊的伺服器壞了,然而他們都不知道是傳訊的網線壞了——信使翟守珣偷偷去了開封,把本應該告訴李筠的話,原封不動告訴了趙匡胤。趙匡胤賞賜了深明大義的翟守珣,並從他口中確信了李重進終究不會歸順的事實,遂命其回揚州延遲李重進的反叛計劃,避免背腹受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就算是跑腿,也要找真正跟自己誌趣相投的人啊。
四月十四日,高舉造反大旗的李筠,寫了一篇列舉太祖眾多罪行的檄文,然後出兵進攻澤州,同時讓劉承鈞派兵支援。史書上隻記載過這篇檄文列舉有太祖十大不忠不孝之罪行,卻未見全文。斯諾給徒步提供的版本是“昔爾之太祖者,竊國之大盜也,口稱蓮花,心實豺虎。謀不臣倡亂吳楚,圖社稷割據晉秦。明為天下公邦,陰圖帝王私業。荼毒生靈,何止百萬千萬;蹂躪神州,豈止十年八年。” 但我看不符合史實,不加引用。
出兵前,李筠的幕僚丘仲卿獻計說,潞州孤軍起事,非常危險,雖然有北漢支援,但趙匡胤兵多將廣,很難與其抗衡。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駐紮虎牢關,據洛陽,向東以爭天下。但李筠認為,我是周朝老臣,與周世宗義同兄弟,禁衛軍中很多人都是我過去的部下,兩軍一交戰,一定會倒戈向我。結合李筠前麵的表現,我覺得似乎應該讓趙匡胤賜給他一個名字叫李井——橫豎都是二啊。
從潞州發兵南下的李井——還是叫李筠吧——很快殺死澤州刺史張福,占據了澤州城,接著,在太平驛見到了恪守信用、禦駕親征的劉承鈞。兩軍會師時,劉承鈞的部隊讓李筠大吃一驚。
他知道,北漢曾經是一個很窮的國家,但是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他們……更窮了。
劉承鈞的部隊隻有3000人。
劉承鈞的儀仗隊甚至隻有幾個吹鼓手。
乍看上去,北漢睿宗劉承鈞禦駕親征前來協助伐宋的北漢大軍,倒更像是趕過來娶媳婦迎親的小隊。
雙方以君臣之禮見過之後,劉承鈞封李筠為西平王,並賞賜300匹戰馬(真是300匹)。接著雙方開始了合作會談,各自開出的條件如下:
李筠:一是不能讓遼國出兵;二是攻打趙匡胤之後,恢復我“大周”名號。
劉承鈞:一是遼國騎兵厲害,一起打更有把握;二是漢周不共戴天,出師應該奉漢。
如果跟人談判碰到這種情況,我估計很多人都會選擇拍桌子走人。
可是李筠仍然選擇了繼續合作,並接受了劉承鈞派來的監軍盧贊。不過日後兩人多有不和,劉承鈞又派了同平章事(宰相)衛融前來和解。
眼見得李筠的反軍已經殺奔過來,趙匡胤也努力想把這仗打得漂亮一點。畢竟建宋才一百來天,打仗之時全天下都在看直播,打好了自不必說,日後在其他節度使麵前那是說一不二,可是如果打敗了,那麽自己很可能隻能當這一百多天皇帝了。
聽到李筠造反消息的李重進很興奮,因為他雖然單純,卻不傻,自己當初和趙匡胤平起平坐,他當皇帝我又沒幫忙出力,現在這位子說什麽也坐不穩了,等著挨打不如主動出擊,於是決定加入李筠造反的陣營,派親信翟守珣前往潞州聯合李筠,讓造反大業從李筠、劉承鈞的二人轉,變成李筠、劉承鈞、李重進的三人行。
看著翟守珣打馬遠去的背影消失在去往西北的路上,單純的李重進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事實證明,世界上最難熬的時間,不是五指山下的500年,不是雷峰塔下的20載,而是送信的人走了,你等他的捎信回來的這幾十個日夜。
很快翟守珣從西方回來了,告訴他:“李筠成不了大器,跟著他造反,前景不佳,咱們可不能輕易發兵,還是養精蓄銳,靜觀其變吧!”單純的李重進一沉思,“好,靜觀其變,那咱們等等先。”
那邊的李筠倒是沒等多久,就在四月興兵造反了。
多年以後,徒步想辦法還原了當時李筠、李重進的聊天記錄:
李重進:兄弟,聽說你要造反?一個人勢單力孤,咱哥倆一起幹吧!
李筠:太好啦,你準備好出兵吧!
李重進:(自動回復)嗯!
李筠:可別耍我哦!
李重進:(自動回復)嗯!
李筠:那我去了啊!
李重進:(自動回復)嗯!
李重進:我靠,剛才上廁所去了,你說什麽來著,我還沒來你就打起來了?
李筠:(自動回復)你好,我現在有事不在,一會再和你聯繫。
李重進:……
李筠:趙匡胤來了,完了,中書令,快來幫我啊!
李重進:(離線)……
至於這裏麵的溝通為什麽會出問題,李筠、李重進都以為是騰訊的伺服器壞了,然而他們都不知道是傳訊的網線壞了——信使翟守珣偷偷去了開封,把本應該告訴李筠的話,原封不動告訴了趙匡胤。趙匡胤賞賜了深明大義的翟守珣,並從他口中確信了李重進終究不會歸順的事實,遂命其回揚州延遲李重進的反叛計劃,避免背腹受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就算是跑腿,也要找真正跟自己誌趣相投的人啊。
四月十四日,高舉造反大旗的李筠,寫了一篇列舉太祖眾多罪行的檄文,然後出兵進攻澤州,同時讓劉承鈞派兵支援。史書上隻記載過這篇檄文列舉有太祖十大不忠不孝之罪行,卻未見全文。斯諾給徒步提供的版本是“昔爾之太祖者,竊國之大盜也,口稱蓮花,心實豺虎。謀不臣倡亂吳楚,圖社稷割據晉秦。明為天下公邦,陰圖帝王私業。荼毒生靈,何止百萬千萬;蹂躪神州,豈止十年八年。” 但我看不符合史實,不加引用。
出兵前,李筠的幕僚丘仲卿獻計說,潞州孤軍起事,非常危險,雖然有北漢支援,但趙匡胤兵多將廣,很難與其抗衡。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駐紮虎牢關,據洛陽,向東以爭天下。但李筠認為,我是周朝老臣,與周世宗義同兄弟,禁衛軍中很多人都是我過去的部下,兩軍一交戰,一定會倒戈向我。結合李筠前麵的表現,我覺得似乎應該讓趙匡胤賜給他一個名字叫李井——橫豎都是二啊。
從潞州發兵南下的李井——還是叫李筠吧——很快殺死澤州刺史張福,占據了澤州城,接著,在太平驛見到了恪守信用、禦駕親征的劉承鈞。兩軍會師時,劉承鈞的部隊讓李筠大吃一驚。
他知道,北漢曾經是一個很窮的國家,但是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他們……更窮了。
劉承鈞的部隊隻有3000人。
劉承鈞的儀仗隊甚至隻有幾個吹鼓手。
乍看上去,北漢睿宗劉承鈞禦駕親征前來協助伐宋的北漢大軍,倒更像是趕過來娶媳婦迎親的小隊。
雙方以君臣之禮見過之後,劉承鈞封李筠為西平王,並賞賜300匹戰馬(真是300匹)。接著雙方開始了合作會談,各自開出的條件如下:
李筠:一是不能讓遼國出兵;二是攻打趙匡胤之後,恢復我“大周”名號。
劉承鈞:一是遼國騎兵厲害,一起打更有把握;二是漢周不共戴天,出師應該奉漢。
如果跟人談判碰到這種情況,我估計很多人都會選擇拍桌子走人。
可是李筠仍然選擇了繼續合作,並接受了劉承鈞派來的監軍盧贊。不過日後兩人多有不和,劉承鈞又派了同平章事(宰相)衛融前來和解。
眼見得李筠的反軍已經殺奔過來,趙匡胤也努力想把這仗打得漂亮一點。畢竟建宋才一百來天,打仗之時全天下都在看直播,打好了自不必說,日後在其他節度使麵前那是說一不二,可是如果打敗了,那麽自己很可能隻能當這一百多天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