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很掃興,一回家就遇上一個老人謝世。轉而一想也就釋然了,世界本就是在生死間變化著。在餘姚城裏住了一個星期,登上了五百年前陽明先生講學的龍泉山中天閣,又走過纏滿青藤的通濟橋,去看了南城的學宮。讓他十分高興的是,好多年前他和姊姊創辦的一所學校現在已經改為縣立女子學校。大概有一百名左右的女孩子正在讀書。她們用風琴彈奏《史華尼河》和《迪伯拉萊》等西洋歌曲,在操場上追逐嬉笑,把鞦韆盪得老高。


    去上海前,他提出想回蔣村看看。父親問他還回來嗎,他說,去了蔣村就到牟山湖邊的小站上火車,不回餘姚了。父親的眼裏跳動著一絲傷感的火苗,馬上熄滅了,言不由衷地說,這樣好,這樣好。


    鋒麵之舟:蔣夢麟和他生活的時代


    新文化的怒潮(2)


    村莊的情形倒不似想像中的那樣糟。早年的盜匪之災已經斂跡,還蓋起了不少氣派的新瓦房,那是到上海做生意的回來建的。鄉下人的脾性,在城裏經商掙到了錢,回鄉下買田置地了心裏頭才瓷實。出乎他意料的是,村裏好多人家已經用上了洋火、洋油、時鍾等舶來品。這讓他深為感觸:


    很少有人能夠在整體上發現細微末節的重要性。當我們毫不在意地玩著火柴或享受煤油燈的時候,誰也想不到是在玩火,這點星星之火終於使全中國烈焰燭天。火柴和煤油是火山爆發前的跡象,這個“火山”爆發以後,先是破壞了蔣村以及其他村莊的和平和安寧,最後終於震撼了全中國1。


    大伯母已經臥病好幾個月。看到他來很高興,握著他的手告訴他過去十幾年中誰生了兒子,誰結了婚,誰已故世。她說世界變了,簡直變得麵目全非,女人已經不再紡紗織布,因為洋布又好又便宜。有些女孩則編織發網和網線餐巾銷售到美國去。她們年老的已沒有多少事可以做。年輕的一代都上學堂了,出息得不錯。很多男孩子跑到上海當學徒,他們有了新行業,賺錢比以前多。她又說,這些進過學堂的年輕人還真了不得,說拜菩薩是迷信,廟裏的菩薩不過是泥塑木雕,說外國藥丸比中國藥草好得多,說什麽男女平等了,女孩子說她們有權自行選擇丈夫、離婚或者丈夫死了以後有權再嫁,又說舊日纏足是殘酷而不人道的辦法,等等等等。


    她不滿地絮叨著,一隻肥肥的黑貓跳上床,在她枕旁咪咪直叫。她有氣無力地問:“美國也有貓嗎?”一會兒她睡熟了。黑貓仍在她枕旁呼嚕作響,並且伸出軟綿綿的爪子去碰碰老太太的臉頰。


    一個月後,蔣夢麟接到鄉下來信,老太太終於離開這個瘋狂的、變得讓她看不懂的世界。


    老一輩的親戚裏,他還去看了三叔母。這個壯實的農婦捉住一隻又肥又大的閹雞,殺了親自下廚。雞肉很鮮美,飯桌上還有魚有蝦。三叔母告訴他,他的一位童年時代的朋友在上海做黃金投機生意,蝕了很多錢,破產後回到村裏賦閑。一年前他吞鴉片自殺,留下一貧如洗的寡婦和幾個子女,其中一個男孩在皂莢樹下小河中捉蝦時淹死了。三叔母抹了一把眼淚說,可憐哪,那麽精幹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這世道真是看不明白了。


    三叔公告訴他,村裏已經在用肥田粉種白菜了。他到美國的第一年,在加州大學的農學院學過農科,知道這種肥料最早是從日本引入的。三叔公說,開始的時候,白菜長得非常大,村人以為這種大得出奇的白菜一定有毒,紛紛把白菜拔起來丟掉。後來有人廉價從別人那裏買來醃起來,醃好的鹹菜香脆可口。他聽了哈哈大笑起來,這是他來到鄉間唯一一次開心的笑。


    臨行前,他去祭掃了母親的墳墓。在墳前點起一對蠟燭和一束香,耳邊又似乎響起母親坐在香樟樹下彈琴唱歌的聲音。母親去世時那年他才七歲,也許想像中的母親比真實的來得更溫柔吧。帶著暑意的風吹散了香菸,童年的記憶復活了,一切恍在眼前。一瞬間他有個錯覺,似乎自己仍然是個小孩子,從沒有離開過蔣村。


    看過了母親,這次還鄉也就劃上了句號。第二天一早,蔣動身去了杭州,準備轉車再去上海。土黃色外牆的火車站就建在牟山湖邊上,從村子裏到火車站,大約有三裏路,中間要穿過一片已經黃熟的稻田。步行至車站後,他搭乘從寧波方向開來的一列慢班火車到曹娥江邊。鐵路橋樑還沒有完成(從德國訂的材料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遲遲未能到達),所以這一段路要擺渡過江。傍晚到達錢塘江邊,再坐小火輪渡過錢塘江,如此三轉四回,進杭州城已是薄暮時分,住進一家俯瞰西湖的旅館,太陽正落到雷峰塔背後,暮靄慢慢籠罩了湖濱山麓的叢林別墅。他很快就發現,杭州也不再是昔日的杭州。草草吃過晚飯沿湖邊走去,湖濱路原是旗下營的所在,辛亥革命剷平了旗下營,代之以鱗次櫛比的飯館、戲院、酒店、茶樓。一群穿著短裙、剪短了頭髮的摩登少女正踏著細碎的步子在湖濱公園散步。十多年前他讀過書的浙江高等學堂已經停辦,改為省長公署的辦公廳,從前宮殿式的撫台衙門已在革命中被焚,在市中心留下一片長滿野草閑花的長方形空地。


    加盟商務的蔣夢麟,有感於國內學術界的衰敗垂暮之氣,說動商務的主事者,決心推出一套譯介西方文化的學術叢書,在他看來,商務印書館有著雄厚的資本,又有著分布全國五十餘處的發行、營銷網絡,在倡興文化上應是大有可為。在得到張元濟的支持後,他即刻向胡適發信,約他共襄此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碎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柏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柏田並收藏歷史碎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