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悠悠南北朝:縱橫十六國 作者:陳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裕率領水軍從建康北上,沿淮河入泗水,進據琅琊。公孫五樓嚮慕容超建議說:“晉軍初來,士氣旺盛,不可與之相爭。我軍應堅守大峴關(今山東沂水北穆陵關)險地,再從海路斷絕晉軍的糧道,另外派大將段暉率兗州軍邀擊,使其腹背受敵,此乃上策;堅壁清野,據城固守,此乃中策;放劉裕入大峴關,出城迎戰,此乃下策。”
慕容超不接受,隻說:“我京都如此殷實,怎可堅壁清野?不如誘敵深入,到平原上用精騎兵衝擊他們,必能取勝。”眾臣苦諫,慕容超隻是不聽。
劉裕大軍輕易通過天險大峴關,勢頭再難遏止。慕容超派段暉等以五萬步騎兵進據臨朐,他又派公孫五樓帶兵前往川源,截斷晉軍水源,卻被劉裕的前鋒軍隊搶先一步,大敗而回。
劉裕與段暉的南燕軍主力相遇於臨朐城南,慕容超聞訊,又親自帶上四萬步騎兵前去督軍。兩軍激戰多時,不分勝負。這時劉裕的參軍胡藩向劉裕建議:“燕兵主力都已出城作戰,臨朐城中必然空虛,我願自引一支軍隊抄小道到燕兵身後,拿下臨朐。”劉裕對此計十分讚許。胡藩便以奇兵突襲臨朐,號稱是從海路前來的輕兵,臨朐守軍大驚,沒怎麽抵抗就丟了城。
劉裕立即揮師猛攻城外的南燕軍軍隊,燕兵大敗,段暉陣亡。慕容超惶恐中逃回廣固,晉軍乘勝追擊,攻破外城,包圍了廣固內城。劉裕命兵士挖溝三層,築起高達三丈的圍牆,把廣固團團困住。
慕容超苦守無援,出擊又屢屢失敗,隻好向劉裕求和,願意將大峴關以南的土地全部割給東晉,並向東晉稱藩。劉裕誌在破城滅燕,自然不會同意。
慕容超堅持不降,卻擋不住城內守兵士氣的日益低落。第二年(公元410年),劉裕全軍四麵急攻,南燕尚書悅壽開門迎入晉軍。慕容超率數十騎突圍出逃,被擒後送往建康斬首。劉裕雖沒有像拓跋珪那樣搞大型活埋,卻也將城內的三千鮮卑貴族全部屠殺。慕容鮮卑長達近一個世紀的奮鬥故事,在南燕滅亡之後,終於收場了。
十四、末代匈奴
慕容超在被劉裕大軍圍攻的時候,曾向盟國後秦緊急求救。姚興本已派出步騎兵前往洛陽,準備與那裏的軍隊合兵一處攻打晉軍。然而,他因在與新興強敵夏國的交鋒中失利,不得不把援軍追回。
姚興後期的狀況,與其早期相比,稱得上糟糕。他在柴壁失敗後,意識到拓跋珪的強大,和他重新通好。可是,這一舉動又把那個投在他手下、與拓跋珪有殺父深仇的鐵弗人劉勃勃惹怒。劉勃勃宣布獨立,脫離後秦的管轄。姚興才剛給自己減少了一個敵人,就又增加了一個敵人,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
劉衛辰的勢力被北魏消滅後,劉勃勃在河套地區幾經輾轉,逃出了拓跋氏的勢力圈,投奔姚興的部下高平公沒弈於。劉勃勃這個人的長相,用《晉書》裏的話說是“性辯慧,美風儀”,用現代流行語講就是帥哥一個。沒弈於很賞識他,不但把他收留下來做部將,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姚興見到劉勃勃的第一反應,就認準了他是濟世之才,立刻拜他做驍騎將軍,還常常讓他參與軍國大事的討論,對他寵愛有加。姚興的弟弟姚邕看出些問題,對姚興說:“劉勃勃這個人天性不仁,不能過於親近。可是陛下對他的寵愛太過,實在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姚興搖搖頭說:“勃勃這樣的濟世之才,我正要與他共同平定天下,有什麽不對的麽?”
姚興預備把劉勃勃升做安遠將軍,讓他協助沒弈於鎮守邊境地區的高平(今寧夏固原一帶),並統領劉衛辰的舊部,待機伐魏。姚邕再三勸諫,認為絕不能這樣做。
姚興問他:“你怎麽就知道勃勃的性情和為人?”
姚邕答道:“勃勃對上級傲慢無禮,對部下兇狠殘忍,而且貪婪殘暴,舉止輕浮。對這樣的人要是如此寵愛下去,早晚要成為邊境的禍患。”
姚興聽了這話,才有些猶豫,取消了對勃勃的任命。然而不久,姚興還是把姚邕的勸諫徹底忘記,他任命劉勃勃為安北將軍,交給他二萬多鮮卑和雜胡部眾,鎮守朔方(今內蒙古杭錦旗北)。
所以當姚興在後秦弘始九年(公元407年)與北魏正式交換戰俘,達成友好協議時,劉勃勃已擁有足夠的力量叛秦自立。恰好又在這時,北方新興的柔然國可汗向姚興獻馬,途經朔方,劉勃勃就把這批戰馬全部留為己有,擴充軍備。他對自己的老嶽丈也絕不手軟,召集三萬多人的部眾襲殺了沒弈於,兼併了他的士卒,頓時壯大了自己的隊伍。
劉勃勃認為匈奴是夏後氏(也就是夏朝君主)的後裔,就在這一年六月自稱大夏天王、大單於,改元龍升,設置文武百官,建立了十六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大夏。
(高雲建立的北燕則基本與夏國同時,因為在前麵已經提到過,所以我在這裏把夏國當作最後一個國家。劉勃勃的想法很怪,關於匈奴的起源,大致認為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幾個狄族演化而成,更遠的始祖還真不好追溯。劉淵當年認漢朝皇帝做祖宗,至少還是明擺著可算半對的,劉勃勃卻認了個夏朝君主做祖宗,若真有些根據,可算得上對考古學有所貢獻。(夏朝的後代,按司馬遷所說,封在杞國(就是我們常說的“杞人憂天”的杞),國滅後其族散居中原各地,何時又跑到北方去做匈奴,不可考。或者,就把這個問題,留作將來歷史係某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題目吧,一定會很有意思。))
慕容超不接受,隻說:“我京都如此殷實,怎可堅壁清野?不如誘敵深入,到平原上用精騎兵衝擊他們,必能取勝。”眾臣苦諫,慕容超隻是不聽。
劉裕大軍輕易通過天險大峴關,勢頭再難遏止。慕容超派段暉等以五萬步騎兵進據臨朐,他又派公孫五樓帶兵前往川源,截斷晉軍水源,卻被劉裕的前鋒軍隊搶先一步,大敗而回。
劉裕與段暉的南燕軍主力相遇於臨朐城南,慕容超聞訊,又親自帶上四萬步騎兵前去督軍。兩軍激戰多時,不分勝負。這時劉裕的參軍胡藩向劉裕建議:“燕兵主力都已出城作戰,臨朐城中必然空虛,我願自引一支軍隊抄小道到燕兵身後,拿下臨朐。”劉裕對此計十分讚許。胡藩便以奇兵突襲臨朐,號稱是從海路前來的輕兵,臨朐守軍大驚,沒怎麽抵抗就丟了城。
劉裕立即揮師猛攻城外的南燕軍軍隊,燕兵大敗,段暉陣亡。慕容超惶恐中逃回廣固,晉軍乘勝追擊,攻破外城,包圍了廣固內城。劉裕命兵士挖溝三層,築起高達三丈的圍牆,把廣固團團困住。
慕容超苦守無援,出擊又屢屢失敗,隻好向劉裕求和,願意將大峴關以南的土地全部割給東晉,並向東晉稱藩。劉裕誌在破城滅燕,自然不會同意。
慕容超堅持不降,卻擋不住城內守兵士氣的日益低落。第二年(公元410年),劉裕全軍四麵急攻,南燕尚書悅壽開門迎入晉軍。慕容超率數十騎突圍出逃,被擒後送往建康斬首。劉裕雖沒有像拓跋珪那樣搞大型活埋,卻也將城內的三千鮮卑貴族全部屠殺。慕容鮮卑長達近一個世紀的奮鬥故事,在南燕滅亡之後,終於收場了。
十四、末代匈奴
慕容超在被劉裕大軍圍攻的時候,曾向盟國後秦緊急求救。姚興本已派出步騎兵前往洛陽,準備與那裏的軍隊合兵一處攻打晉軍。然而,他因在與新興強敵夏國的交鋒中失利,不得不把援軍追回。
姚興後期的狀況,與其早期相比,稱得上糟糕。他在柴壁失敗後,意識到拓跋珪的強大,和他重新通好。可是,這一舉動又把那個投在他手下、與拓跋珪有殺父深仇的鐵弗人劉勃勃惹怒。劉勃勃宣布獨立,脫離後秦的管轄。姚興才剛給自己減少了一個敵人,就又增加了一個敵人,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
劉衛辰的勢力被北魏消滅後,劉勃勃在河套地區幾經輾轉,逃出了拓跋氏的勢力圈,投奔姚興的部下高平公沒弈於。劉勃勃這個人的長相,用《晉書》裏的話說是“性辯慧,美風儀”,用現代流行語講就是帥哥一個。沒弈於很賞識他,不但把他收留下來做部將,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姚興見到劉勃勃的第一反應,就認準了他是濟世之才,立刻拜他做驍騎將軍,還常常讓他參與軍國大事的討論,對他寵愛有加。姚興的弟弟姚邕看出些問題,對姚興說:“劉勃勃這個人天性不仁,不能過於親近。可是陛下對他的寵愛太過,實在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姚興搖搖頭說:“勃勃這樣的濟世之才,我正要與他共同平定天下,有什麽不對的麽?”
姚興預備把劉勃勃升做安遠將軍,讓他協助沒弈於鎮守邊境地區的高平(今寧夏固原一帶),並統領劉衛辰的舊部,待機伐魏。姚邕再三勸諫,認為絕不能這樣做。
姚興問他:“你怎麽就知道勃勃的性情和為人?”
姚邕答道:“勃勃對上級傲慢無禮,對部下兇狠殘忍,而且貪婪殘暴,舉止輕浮。對這樣的人要是如此寵愛下去,早晚要成為邊境的禍患。”
姚興聽了這話,才有些猶豫,取消了對勃勃的任命。然而不久,姚興還是把姚邕的勸諫徹底忘記,他任命劉勃勃為安北將軍,交給他二萬多鮮卑和雜胡部眾,鎮守朔方(今內蒙古杭錦旗北)。
所以當姚興在後秦弘始九年(公元407年)與北魏正式交換戰俘,達成友好協議時,劉勃勃已擁有足夠的力量叛秦自立。恰好又在這時,北方新興的柔然國可汗向姚興獻馬,途經朔方,劉勃勃就把這批戰馬全部留為己有,擴充軍備。他對自己的老嶽丈也絕不手軟,召集三萬多人的部眾襲殺了沒弈於,兼併了他的士卒,頓時壯大了自己的隊伍。
劉勃勃認為匈奴是夏後氏(也就是夏朝君主)的後裔,就在這一年六月自稱大夏天王、大單於,改元龍升,設置文武百官,建立了十六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大夏。
(高雲建立的北燕則基本與夏國同時,因為在前麵已經提到過,所以我在這裏把夏國當作最後一個國家。劉勃勃的想法很怪,關於匈奴的起源,大致認為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幾個狄族演化而成,更遠的始祖還真不好追溯。劉淵當年認漢朝皇帝做祖宗,至少還是明擺著可算半對的,劉勃勃卻認了個夏朝君主做祖宗,若真有些根據,可算得上對考古學有所貢獻。(夏朝的後代,按司馬遷所說,封在杞國(就是我們常說的“杞人憂天”的杞),國滅後其族散居中原各地,何時又跑到北方去做匈奴,不可考。或者,就把這個問題,留作將來歷史係某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題目吧,一定會很有意思。))